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疫情期間不能出去,對農民來說怎麼辦?

晉商走山區


我是農民出身,非常能體會農民的辛苦,如果因為疫情出不去,小規模的農產品賣不不去,會砸到自己手中,比如大白菜,菠菜,好多農民因為家庭各種原因不能出去打工,就會種些白菜,菠菜自己賣,種應季蔬菜收入比小麥玉米高,這次疫情對這些小農商無非就是雪上加霜。所以希望政府幫忙找銷路、幫扶一下,不要讓這些小農商流血又流汗。


楓葉姑娘11


我是一個農民,說說我家吧,我常年在外打工,因為家裡有孩子上學,我老公一直在家,管孩子,管老人,疫情期間,我沒法出去打工,也沒地種,現在正好好好陪陪孩子,現在孩子都在網上上課,不僅要照顧他們生活日常,也要幫助老師監督孩子把各科作業完成,上交,有時間把家裡好好收拾收拾,做點平常顧不上做的飯菜。老公也騰出時間多照顧他年老的父母,現在不急著掙錢,雖然需要攢錢給孩子,現在靜下來好好享受一家老小在一塊的天倫之樂也挺好的。



小陳的鄉野生活


我老家是農村的,臘月二十七我帶家人從市裡回老家過年,一直被困到現在;這段時間也跟家裡面的長輩還有左右相鄰溝通過很多次疫情之後農民的生活該怎樣?種植、養殖行業該怎樣?

不知道樓主老家是哪裡的,我老家是湖北省潛江市,地處江漢平原腹地,傳統的魚米之鄉;目前專家預估疫情結束可能是在4月月左右,我們就按4月中旬來計算,跟你說說我們這邊農村的安排情況。

第一、養殖行業;我們潛江市現在70%水田都養的小龍蝦,正常的年頭,每年3月份左右蝦農就會收蝦苗去賣,蝦池裡面蝦少的也可以進貨進行餵養,現在推遲一個月影響對於養蝦來說不會很大,但就怕大家把小龍蝦列為野外,不敢吃;

第二、種植行業;養了小龍蝦的人家,基本99%都是種水稻,每年5月份才開始耕田播種,這塊基本沒有影響。

至於其他的養殖、種植類型,我想對於農民來說基本90%都不會影響到,前提是在4月中旬前結束;最後也希望此次疫情儘早過去,願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祈禱][祈禱]



鄉村阿彌


一年之際在於春,疫情期間,農民可以在家裡,不能亂跑,是對自己和家人的負責,農民們可以拿著鋤頭在家裡除除草,做做農活,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我感覺疫情期間,一家人能在一起已經很幸福了,還出去幹嘛,我們這裡的村民都在屋裡剪桃枝,除草!








我的那個村


稍安勿躁,“充電”補腦!一年之計在於春不假,但既然疫情防控不能出去,對於農民來說也不能就讓時間白白流逝過去。充分利用防控疫情的間隙,宅在家裡學習一些必要的知識,為自己“充電”補腦,充實“知識”和“技能”的腦袋瓜,為疫情過後更好地打工掙錢或通過種養殖養家,做好自身準備,才是必要的。何必總是糾結在早一天晚一天出門呢?

應當承認,改革開放的深入,讓農民賴以掙錢養家的途徑和路子越來越多了,農民或農民工群體都發生了歷史性轉變。但不可否認的是,農民的腦瓜還沒有普遍“富”起來。現代農業知識是不是瞭解?新的工農業技能掌握的怎麼樣?……這些並非都使人感到樂觀。某些“想致富,看著門路難邁步”的農民朋友,之所以“難邁步”,可能就是缺少了必要的知識儲備,面對機遇時才感到無從入手。

也許有人會說,農民或農民工,不就是修理地球、種地捋鋤把子或者是靠受大累掙錢養家嗎?還學個什麼勁頭呢!殊不知,“360行,行行出狀元”,新型農民也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種出“花”來,走心用腦子的農民工也可以搞出自己的創造,讓人高看一眼。

如果說“時間就是金錢”的話,農民好好利用眼下疫情防控不能出門的時間,通過網絡學習,把知識裝到自己的腦子裡,疫情過後,自然能更好地靠知識去種植或養殖養家,打工掙錢。何樂而不為呢?


鄉村螢火蟲


大家好,我是海風,很高興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本人一直在農村生活,並且也從事著農田工作。大家說的對,一年之計在於春。擱往年現在正春忙的時候,但由於今年有一種從武漢爆發,普及到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由於這種疫情來勢兇猛,已有很多人感染並死去。並伴有人傳人的風險,為了防控疫情發展,各個村都開啟了管控措施。都採取了封村封路的措施。在村口還安排人進行把守,禁止外來的車輛和人員進入村裡面,即便是本村的人也不能外岀。畢竟人的健康生命最重要。至於疫情期間,能否下地幹活,我在網上看到的消息,跟大豪分享一下。對於這次爆發的病毒,鍾南山院士表示:這種病毒的三種途徑傳總播:一直接傳播;二接觸傳播,三空氣傳播。總的來說,在農村露天通風的情況下,只要我們在地裡幹農活,帶上口罩,避免扎堆聊天,是避免感染的。








海風吹過


這句話說的很對,一年之計在於春,本人一直在農村地區,從事的也是農資方面的工作。

現階段農村地區防疫形勢嚴峻,但是對農民的農事活動影響並不太大。

首先農民現階段可以去地裡,這個不受影響,經過二十多天的隔離,農村裡面還是相當安全的,並且現階段回家的早就回來了,也出不去了,出去的基本都出去了,也不會輕易回家,所以在本村內活動還是很安全的。

另一方面,南方地區可能已經到了耕種的季節,北方相對來說,季節還要過一段時間。我們這裡的小麥剛返青,距離澆地還有一段時間。春玉米的種植基本要到五一左右,所以也沒影響。花生的種植也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對作物的種植沒影響。

果樹的修剪已經開始,村裡基本都是自己修剪,不需要請人,所以影響也不大。

如果說有影響就是物流沒開,農民買除草劑,化肥等物資買不到。

所以目前我們這裡影響不大。有影響的應該是南方地區。


農村農業農民1


一年之計在於春,可是今年的情況很特殊,村子裡封路了,為了有效控制疫情傳播,大家都會自覺宅在家裡,等待疫情緩解。

今天已經是2月20日了,今天的疫情數據很好,全國新增確診人數只有三百多人。近幾天也有許多地方正在逐步取消封村,村子裡的道路基本通暢了。復工的呼聲也越來越大了,因此農民朋友也不必著急,相信過不了多久,就可以正常務工了。

如果是搞種植和養殖,就沒有多大影響,立即就可以行動。如果是想外出打工,現在正在逐步恢復開工,對於農民朋友來說,今年的疫情影響也不是很大,開工之後,加點班,也是可以挽回損失的。



圖秀三農


農民的生活沒有春夏秋冬之分。四季都有農作物收和種。只要活著就得幹活。老百姓的俗語幹活幹活。不幹肯定活不了。但是就目前來看,國家正處於天災。瘟情如此嚴重,村裡封路。自己家的地都不讓種,不讓出門。你還能指望做什麼呢。還是響應國家號召。在家待著吧,也算是不給政府添亂。畢竟沒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就算真的吃不上也沒辦法。一個國家絕對不會因為一部分人而為你改變什麼。


梁哥0619


現在疫情防控到了關鍵的階段,為了穩控疫情防止發展,很多農村開啟了管控措施最嚴的時候,各個村裡面都開始封路封村,只有留下一條比較寬闊的方便的大路作為生命的通道。在這個路口會有人進行值班把守,禁止外來的車輛和人員進入村裡面,即便是本村的人從外地回來也不能進村,如果不回來的地方就會被隔離。現在不能抱著僥倖的心理,也不能太過於人性化,畢竟全村人的健康生命安全最重要。

現在已經立春一個多星期了,可以說春耕即將開始了,對於南方春耕已經開始了,油菜已經開花,麥苗也已經拔節生長,對於一些橘子還在不斷的採摘,還有一些蔬菜或者等其他的農作物在忙著種植。對於北方地區,隨著天氣的回暖氣溫的回升,小麥開始進入返青拔節時期,乾旱的農田需要及時的澆灌返青水,配合打藥、追肥等農事活動。俗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由於疫情很多農村禁止出行、澆地,打農藥這可怎麼辦呢?

疫情期間是否能夠下地幹活,我們只能討論討論,還是要多聽聽專家的意見。鍾南山院士曾經就肺炎病毒疫情發表過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議。

對於這次爆發的病毒,鍾南山院士也是表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三種途徑傳播:一、直接傳播;二、接觸傳播;三、空氣傳播。

一、直接傳播,是指攜帶病毒的患者咳嗽、講話、打噴嚏等時飛出體外的飛沫,進入了正常人的呼吸道,就將引起正常人的感染。

二、接觸傳播,是指攜帶病毒的患者在接觸了一些物體後,會將病毒留在這些物品的表面。正常人接觸之後,手上也是會攜帶病毒,若是隨後接觸了自己的呼吸道(口、鼻),病毒就有可能進入體內。

三、空氣傳播。攜帶病毒的患者噴出的飛沫會留在空氣中一段時間,若是被正常人吸入,就有可能引發感染。

總體來說,直接傳播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在露天通風的情況下,空氣傳播的可能性極其低。只要勤洗手,基本上就能避免接觸傳播。因此,從鍾南山院士給出的這些病毒感染途徑來說,我們想要在農村幹農活,其實只要避免與人接觸,基本上就能避免感染。

在如此特殊時期,只要大家在幹農活時不要接觸到旁人,自己埋頭苦幹就夠了。若是幹活時喜歡扎堆聊天,希望大家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忍一忍,不要增加自身的風險。因此,只要我們掐斷了直播傳播的途徑,基本上就能避免接觸傳播、空氣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