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2020年開局,我們撞入了一個必定載入史冊的春節。全體中國人,以及中國的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都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考——沒有預期,沒有模擬,每個人都是應考者,也是打分人。我們有一些題目答得很好,有一些題目答得不好。


疫情如同擇人而噬的洪水,防止病毒洪水的決堤,是當下中國全民應戰的核心主題;疫情也是重啟未來的契機,矯正人類行為,化解“次生災害”,卻是教育有所作為的領域。


在這場人人自我隔離的“抗疫行動”中,我們看見,學校教育正加速與這個新舊時代演進、內外激流碰撞下的變革時空同步——


中國社會觀念的升級,已經成為一場無形而普遍的精神湧動;

中國教育走到了必須學會創造與輸出“完整素養、健康身心”的歷史時期;

無數已經擁有和正在生成的理性價值觀、科學方法論、技術工具包,將會再一次重組學校形態;

重建面向未來的教育生態,正在生成極為難得的“道路共識”……


是的,當我們突然進入這場全民的“深度時間”,一些深層次的改變正悄然發生。當人們從匆忙的、支離破碎的學習生活抽離出來,就是把自己置身於更深度的發現、更久遠的時間、更開闊的遠方和更寧靜的注視當中。我們被迫展開了數十天全民族的反思與內省,於是,這場危機導致的“暫停”,就有了幫助我們更好出發的可能。


也許,它帶來應試教育創傷看得見的止損;帶來中國教育從“超負荷狀態”,走向健康和諧、可持續教育新生態的契機;帶來學校教育在結構性、機制性的突破上,從無意識漸進到主動尋覓的設計;帶來每個人在這場全民抗疫的共同經歷中,意外拼裝出“小我與大我連接”的美好圖景。


而愛孩子、愛教育的人們,似乎有了一次重新把庸常的日子打碎成渣,研磨成粉,再塑成形,點亮發光的機會……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01

學習型家庭成為教育的“最基礎組織細胞”


疫情首先關乎家庭。


它讓我們越來越認識到,教育需要誠懇地面對自己和世界,給孩子們真正有用的學習,讓他們擁有更完整豐沛的人生。這樣的教育,自然離不開學生身後的家庭。


同時,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必須上學,但也許不遠的將來,當孩子們無論因何種原因不得不駐留在家的時候,他們的學習與成長依然“遠程在線”,能夠和在校的孩子們保持同步。


所以讓家庭成為教育的最基礎組織細胞,才是教育最好的生態。如果說,學校教育對孩子僅是冰山一角,那麼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才是整個冰山。教育只有得到家庭細胞的滋養,才能從入眼到入心,讓孩子身心更完整。


要讓家庭發揮良好的教育作用,教育系統至少需要兩個重要轉變——


1、學校要廣接地氣,最大程度地謀求家長認同與參與,搭建家庭、學校教育一體聯動的平臺、機制和內容,持續推動家校資源、學習與策略全時段協同……


2、家庭要深度轉型,要走向真正的家校旋律同頻共振,家長必須懂教育,懂學校,全部家庭成員必須致力於更新家庭文化、家庭規則與行為方式,在與學校教育的主動連接中,共建“學習型家庭”。


好在,翻翻朋友圈,發現這樣的新家庭越來越多;這樣的新學校也正在萌芽。以80後和90後為主體的家長們,幾乎是中國歷史上受過教育最好的兩代人,他們不僅蘊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而且有著前所未有的眼界、理性和辨別力。


我們只需要達成這樣的共識:老師課堂1小時,有時候不敵家人餐敘10分鐘。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02

課堂教學大規模實現線上線下交替或同步


2020年初的這起“黑天鵝”事件,迅速衝擊教育系統,所有學校被迫踩下急剎。


好在我們並非徹底束手無策,除去線下教學,我們還可以切換至另一條軌道,線上教學,以避免系統徹底癱瘓。


不過,這條軌道目前尚不完備——超大流量突然湧入,相關平臺、不甚相關的技術工具不堪重荷;處於起步階段的平臺各自為政,功能殘缺,體驗欠佳;電子產品的副作用又令人如此惶恐……各種擔憂與批判甚囂塵上。


但若回看硅谷幾十年的技術發展史,不難發現類似的技術缺陷並非無解,大多隻是時間問題。何況,一些主打線下教學的學校,通過巧妙搭配不同通訊和直播工具,制定任務、調節作息,線上互動、線下自學並舉,與學生、家長完美配合,成功實現了以智慧構築秩序,抵禦無序的侵蝕。


他們大多深知“危”與“機”始終相伴,在“黑天鵝”到來前,敏銳捕捉到新技術的應用場景和價值:


我們所處的星球,註定讓人類無法擺脫疫病、環境問題,達摩克利斯之劍永遠高懸頭頂,人類社會各個組織系統都必須找到有效的抗風險途徑;隨著學生不斷提升核心素養、自主管理能力,他們將對學習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急需科學的、私人訂製式的學習方式;知識半衰期越來越短,即便離開校園,我們同樣需要學習……


可以預見,輿論將冷靜看待技術問題,面對“黑天鵝”背後的趨勢洪流,會有越來越多教育人加入勇敢者行列,共同掀起一場對線上、線下教學去偽存真的革命。在那之後,將是課堂教學大規模實現兩者的交替或同步的新世界。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03

學生走向更大程度的自我管理和自組織


什麼是真正的“學會學習”,這個特殊的時期提醒我們展開新的審視。


答案其實很簡單:“學會學習”的關鍵指標,理應是學習者面向未來,具備“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習慣和能力”。


也許今天的學生,還處在有人傳授、有人引導、有人督促的群體學習競賽中;而一場特殊的災情,讓每個學生、教師,甚至每個家庭,都會面對如何自主管理學習、作息、交流……這些與原有學校的系統規範迥異的學習場景。


甚至我們可以看見:孩子們能借此生成怎樣的自我管理能力,既是一場未來技能的提前排練,也將導致一場學習能力的新分流。


建立這種新的能力,學生最大的挑戰是“自律”。


人性追逐舒適性,自律意味著人要學會不斷跳出舒適區,走向自我約束,並遵從它律規範。對孩子們來說,這需要目標和意義的啟動,也需要團隊夥伴的約定。


所以,學習計劃、學習工具、學習資源是必須首先擁有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建立夥伴共學小組,相互勉勵自我管理,甚至走向自組織的學習。


在這次疫情中,青島二中的學生讓人們看到了自組織的力量。他們組建了六個吸引力團隊(簡稱MT),分別是人文、外語、經濟、數學、工程和自然科學,讓學生自主選擇。六大MT組建了各種類型的學習小組。在疫情爆發後,各MT學習小組共同討論學習計劃,建立微信學習群,分享心得,討論問題。組長作為督促者,每週整理記錄每位組員的計劃完成情況。整個疫情期間,有條不紊,遊刃有餘。


但學生自組織不等於學校全放任。魏書生老師就深諳其道,他在學校層面建立了3個系統——計劃系統、監督檢查系統、反饋系統,以系統分工提高管理自動化程度,讓學生按照規則自主管理。


一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共和國所需要的公民,必先是能夠自治的學生”。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04

學習方式將加速走向任務式與挑戰式


大變革時代,全球挑戰的複雜程度遠超從前,對承接這場挑戰的學習者提出了全新要求,並帶來學習方式的加速變遷。


那些洞察未來的教育工作者,開始走向“知識情境的策展人”、“學習行為的設計師”,他們將這個不確定的時代真實存在的問題,設計成為與基礎學習相關的任務或挑戰。


當學習方式走向“任務式”甚至“挑戰式”,學習將發生以下幾點改變:


1、學習會變成頗具“儀式感”的旅程。從充滿挑戰開始到目標達成收尾,好的學習總是觸及人的心靈,而非單純收穫技能。


2、學習會更多滲透“利他”觀念,而非僅以“利己”為目的。完成任務和挑戰,多數時候學習者必須關注自然、社會與世界範圍內存在的普遍問題,他們的全部動作都指向通過幫助他人,實現自我的認知升級。


3、學習將變成師生、生生、家校等多群體共創的過程。資源共享、思想流通、過程共塑,在面臨挑戰的時候沒有一個群體會成為唯一的力量,學習將變成共同任務。


4、當探究發生、思考開始,“學習工具如何運用、學習資源如何獲取、學習時間如何分配”等問題,都會變成學習者面向目標不得不解決的過程問題,學習者將通往更深層次的素養遷移與運用,而非留在碎片化與淺層次的表面學習。


一場疫情,讓我們每一個教育人都被迫處在了“空白時間”與“深度思考”中,“我的國家生病了,他正在艱難的抗爭當中,我與國家的命運正緊緊的聯繫在一起。孩子們不是局外人,現在不是,未來更不是。”


未來的校園裡,以遊戲化、藝術統整式、場館式、混合式、項目式為代表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將以任務與挑戰的樣態加速生長在校園中、課堂上、家庭裡、社區中……迎接這場全新學習起點的,將不僅僅是在校師生,全社會都將跑步適應面向不同挑戰的終身學習。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05

學習內容將走向教材與世界的打通


疫情讓我們回到一個元問題:學習內容,或者說廣義的教材,究竟是什麼?


它無非是人類根據過去的經驗,精選一些內容讓孩子們學習,以便更好地走向未來。這些內容中,當然不乏經典,歷經歲月,依然熠熠生輝。


但遺憾的是,反光鏡中無法看到未來。就像本次疫情一樣,大自然不停地給人類製造著全新的挑戰,迫使每一代人往更深的深度和更廣的維度不斷拓展。也正是在這種拓展中,一代代人尋到了他們的使命,人生的價值得以確立,歷史得以前行。


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一勞永逸的正確理論和教材可以留給孩子們,讓他們面對未來時可以照方抓藥,按圖索驥。恰恰相反,任何經過嚴肅生活和思索的人生,都是對上一代人的反思、完善,甚至是挑戰、顛覆。


因此,最好的學習內容也應當是,立足於歷史但面向著未來,在傳承與創新中,打破教材與世界二者的邊界,走向“世界是最好的教材,教材是真實的世界”。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06

雲上學校成為趨勢,學校加速課程與資源平臺化


“習慣,才是一切事情發生的根本原因。”疫情期間,在線教育平臺迎來爆發的春天;未來的學校,線上線下融合已成為擋不住的趨勢。在實體的學校之外,再搭建一所云上的學校,讓課程與資源數字化、多樣化、平臺化,成為學校的新選項。


實體學校和雲上學校彼此呼應,校園教室和“雲端教室”將一樣重要。我們甚至可以預見,“雲上學校”成為學校大規模排課選課、課程規劃、教學組織、工作流程的基本支撐,是分層走班、自主選擇的機制落地的核心保障,同時還能夠有效減輕教師負擔,平衡教學資源。


當然,在這樣一個大數據時代,一所嘗試走進“雲端”的學校,倘或沒有系統化、結構化的思考,不能有效地聚合理念、技術、人才、資源,不能以紮紮實實的管理細節做基礎,恐怕只能成為一片盲目飄動的“浮雲”。


當然我們也可以暢想,當眾多雲上學校相互借鑑、相互交融,中國的教育生態,才真正抵達了技術前提下的“生產力革命”。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07

“自然與健康”成為貫穿教育始終的基礎主題


2003年的SARS(非典型性肺炎)爆發之後,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最早的11個病例大多和野生動物有接觸史。


不管是食用野生動物,還是人類對野生動物生存領地的侵蝕,這些都使得人類與動物的接觸面大幅增加,給病毒從野生動物向人類傳播創造了條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的藿洛威茨教授寫過一本書《共病時代》,講述了動物和人之間“共享”的疾病。他在書裡說:“我們與動物的關係歷史悠久且深刻,醫生和患者都要讓自己的思考跨越病床這個界限,延伸到農家院、叢林、海洋和天空。”


疫情來臨、爆發、持續,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對人類自然觀的反思以及對身心健康的重視,似乎回到了他們本就應該佔據的核心位置。健康素養、健康意識、健康習慣,會成為未來學校教育者們日益重視的核心議題,生命安全是超越任何學習內容的根本基石,面對變化的環境和突如其來的危機,倘若連基本的防護意識都不具備,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是對社會的整體傷害。


“道恆道,非常道。”在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自然界之間,我們如何高於自身的侷限在未來選擇新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創設新的教育和知識的場景?讓我們共同行動,讓自然與健康成為K12教育貫穿始終的基礎主題。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08

全社會追求更有倫理的科學教育


在今天的中國,“科學”是個自帶主角光芒的詞彙,很硬核。


從當年被視為奇技淫巧,到今天如此光芒四射,科學在中國,妥妥地走出了一條完美的逆襲之路。


然而此次疫情中,一些科學家的表現,讓我們失望了。不可否認,他們中的一些人雖然有著很高的學術地位和能力,卻無視社會的公序良俗甚至倫理,是典型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科學,原本是服務社會、造福人類的,對從業者本應有更高的道德要求。過去,中醫就有“德不近佛者,不可以從醫”之說。現在,我們更要思考:如何追求“更有倫理的科學教育”。


為此,我們需要“科學的服務原則”,以及“平等的人文精神”。


要讓孩子們明白,人類通過科學向大自然和宇宙發問,最終目的是服務人類每一個人,讓每一個生命更自由、更和諧、更有尊嚴。任何違背道德和倫理的剽竊、造假、麻木不仁……都有愧於,也有悖於“科學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人“這一原則。


尤其值得警醒的是,不少讓人失望的科學家是在老師和家長的一片讚揚聲中,作為“榜樣”一路走到了今天,是“被寵壞了的孩子”。雖然他們曾顯露出各種不足,但往往因為成績優秀,被“一好遮百醜”地視而不見了,更失去了得以改正的機會。


作為教育人,應重新審視“平等的人文精神”,讓人人平等的理念,落實在每一間教室、每一節課堂。不要在規則之外給學霸、尖子生們額外優待。一味地偏愛甚至縱容,只會抹殺孩子們的規則意識和責任感,不管他長大後多優秀,都有違教育的初心。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09

培養目標真正直面學生解決問題與應對挑戰的素養


世界變化莫測,無人擁有清晰的“地圖”。當這場疫情成為了全球公共衛生事件,沒有人能置身事外,全人類命運與共,我們需要以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協同聯動的素養來積極應對,也需要展開創造性的工作與生活,並考驗我們“巨複雜問題”的解決能力。


這一背景,越發凸顯出未來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質變。


2007年,美國聯邦教育部就制定了《21世紀技能框架》,提出了21世紀美國教育應培養的核心素養和技能。在學校的具體操作上,體現為以項目化學習、探究課程、國際理解教育等方式,讓學生不僅對知識展開“有關聯的學習”,還能將所學運用於探索和解決各類問題。


2014年,新加坡教育部發布了《21世紀技能和目標框架》,指出全球化進程、人口問題和科技進步是未來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新加坡學生需要通過發展21世紀技能來迎接挑戰、抓住機遇。


2016年,《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佈,其提出了六大素養並細化為18個基本要點,包括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勤於反思、問題解決等。


而今年伊始,日本教育部則提出要著力培養學生的“升級版”生存能力,包括通過對話與討論來解決問題的協同力與包容力,身處變化激盪時代裡依然能夠運用人類獨有的悟性來思考並解決新問題的創造力等。


由此可見,這是一場不斷深化的全球共識:學生的培養目標不再停留於知識技能,進一步走向解決實際問題與應對挑戰,才能抵達未來人才的根本素養。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10

智能化的教育新評價展開規模化應用


受疫情影響,在線推進常態課,成為每所學校在這個春天必須面對的新課題。其中,保障孩子正常的學習進度和效果是最基礎任務,智能化的教育新評價被推向了舞臺中央。


從擁有智能化學習經驗的學校來看,網絡平臺不僅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還展示學生的學習過程:完成順序,時間消耗等,這些針對學習行為特徵的評價分析,有助於學生評價的個性化升級;同時,評價也不再侷限於教師,家長、同學都可以參與進來,豐富評價的維度。


實際上,人工智能大數據、VR、AR等技術,正在深刻地影響著教育評價的形態,促進它的轉型。


正如北師大校長董奇所說:智能化教育評價的新趨勢已經出現。這個趨勢帶來了一系列變化,最重要就是回到教育的本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不同於過去的教育評價主要用於選拔、甄別,智能化的介入讓我們可以最大化發揮評價的改進功能,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進行精準的改進指導。


以在這次疫情中受到廣泛關注的健康為例,用新的信息技術和方法,如穿戴設備,能使得我們大大提高學生對鍛鍊過程中結構性評價的精度和準確性。即便在我們看來難以測量的藝術素養,也可以通過OCR的智能書寫、語音等測評技術,實現更為客觀的大樣本的,省時省力的低成本的測量。


當然,這都是最初步的應用。但疫情的突擊加快了智能教育評價規模化應用的腳步,使得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助推我國教育評價事業的思維變革和技術創新,為創造更好的健康的教育生態,實現學生全面、個性化發展助力。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11

工具的熟練運用是學習力的前提


疫情遭遇戰下,學校、教師在組織安排學習任務時大多倉促,通常將官方免費公開平臺、商業平臺以及民間互聯網學習平臺,進行搭配組合,更有教師頻繁穿梭於各類通訊工具之間。對此,師生們難免心生無奈。


拋開畏難情緒看本質。事實上,這都正面應證了計算思維、數字素養和自主學習已經成為全球教育發展趨勢的事實,在線上學習中應對多個平臺、多種工具、大量資源,進行自主探索研究,正在成為一種常態。


在這樣的潮流下,只有熟練運用多種工具,才能高效提升學生面向未來的核心素養。


比如,網絡信息的收集與甄別有助於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首先基於對百度、必應、公眾號、App、新聞網站等檢索工具的應用;大量知識的梳理、分析、組建有助於培養學生分類思維,塑造思維框架,使用思維導圖、整理分類筆記與之掛鉤;使用音像工具可以總結知識、輸出成果,有助於學生積極提升總結能力、探索個性的表達。


值得一提的是,學習力由師生共築,無論教師學生,都需要熟練掌握檢索、梳理、總結等相關工具,實現教與學的升級。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12

更靈活、更有效率:學校組織形態的必然轉型


作為2020年的一個新註腳,當線上辦公成為選擇,組織轉型就已經迫在眉睫。


在這一特殊階段,無論企業還是學校,線上辦公除了保證工作進度以外,還承擔著一個新任務——跨越時空的能量傳遞,讓所有人彼此鼓舞,齊心協力;同時攪動著一個新趨勢:面對複雜問題,組織形態向更靈活、更有效率的方向轉型。


今天常見的直線式、職能式,或者直線—職能式學校組織形態,均不同程度地參考企業管理模式,通常情況下也十分奏效。然而,它也逐漸顯現對當今時代明顯的不適應,從很多新型企業尋求結構性創新的趨勢,我們也可以洞見學校組織形態的必然。


當面對類似疫情這樣的複雜問題時,任何學校需正確應對的組織難度都不亞於一家中小企業。如何保持在任何突發情況下靈活、從容地運轉?微軟前首席程序經理Scott Berkun的幾個建議也許可以給學校一點啟發:


1、扁平的管理架構和極高的透明度(100% 的透明度最佳),所有與工作相關的對話、文件、會議記錄以及培訓都是全員可見,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遠程交流造成的摩擦與誤解。


2、恰當的文化。形成員工樂於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文化。員工可以主動採取行動,而不是等著被告知要去做什麼。


3、角色定義明確。角色定義不明確在任何一個組織中都會造成麻煩,而這種麻煩在“線上辦公”當中會被放大。


4、良好的溝通。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13

區域教育重塑反應能力、統籌能力、研究能力、評價能力


疫情猝不及防,區域教育部門成為最受考驗的環節,應急的措施必須迅速準確有前瞻:要不要延期開學?如何延期開學?如何引導學校制定在家學習指南?該提供怎樣的學校防疫手冊的範本?該組織與推薦怎樣的系統學習資源?該如何指導學校培訓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我們看到很多區域有聲有色,很多區域捉襟見肘。


其實,這樣的反應、統籌能力體現在方方面面,甚至關乎未來。比如,當“圍起來”的學校逐漸不再是常規學校情景,作為區域教育行政部門該怎麼辦?


日本N高中、澳大利亞奧羅拉學院、美國胡德河初中、挪威“A+世界學院”……在全世界,這樣的學校很多;在中國,或許慢慢也會成為常態。


面對這樣的短疫情、長變化,區域主管部門可以做什麼呢?核心一句話就是“能力重塑”。


比如教科研部門,是不是可以嘗試設計基於“開放性”校園的各項課題;研訓部門,嘗試做一些基於社會化、分散空間學習的教學素養和學習技能的研究;基教科等業務科室,嘗試遠程視導,雲上點評;督導室的綜合督導,提高線上操作的內容比例,縮減督導的週期;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否可以設計一份應急流程規範,涵蓋區域教育各單位機構,每兩三年模擬不同的應急預案,進行試點演練……


當然,連接社會資源,挖掘公共潛能,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也許,一切並沒有那麼高不可攀,遙不可及。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後, 學校教育的新生態正在加速到來


結語


2月4日,教育部在形勢極端嚴峻而複雜的抗疫行動中,忙中出臺了一個讓人意外的通知:對各地學校“停課不停學”行動進行了重新規範和定義,要求學校在這樣一個暫停的時間段,不能在課本教材和題目成績上去搶跑,而要善用這個時機,讓孩子們上一堂“人生大課”,那是過去的學校裡未能排進課表的課:理解社會、身心健康、科學素養、家庭關係、人生價值等等。


我們認為,這是中國教育走向新生態、新時代的一個清晰信號。


當然,這場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教育生態轉型,並不僅止於此,它還包括很多側面:合格的公民素養、教師的技能更新、教研的多維遠程協同……都將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面對這樣的時代,真正的教育人唯有重溫朱光潛先生的“三此主義”:


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情,就得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旁人;


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推諉到未來;


此地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象中的另一地。


與您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