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仁化:4700多名“紅袖章”構建疫情“紅色”防線

連日來,韶關仁化縣的4700多名“紅袖章”主動出擊、攻堅克難,日夜堅守在縣內的各條高速、國省道出入口,縣域社區、鎮村路口,甚至田間地頭,他們既是疫情網格“防控員”,又是疫情防控“宣傳員”,同時又是企業復工復產、春耕生產的“指導員”,他們是仁化縣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一道“紅色”風景線。

韶关仁化:4700多名“红袖章”构建疫情“红色”防线

“黨員先鋒崗+網格化管理”,夯實防控基礎

為夯實疫情防控基礎,仁化縣組建了由縣鎮村幹部、人民警察、退役軍人、社會青年志願者共4700多人,組成500餘支“紅袖章”隊伍,以“黨員先鋒崗”的形式,下沉到全縣400多個網格片區中,全力投身疫情防控站點值守、宣傳引導,務工信息宣傳、復工人員輸送,春耕生產技術幫扶與指導等工作。

韶关仁化:4700多名“红袖章”构建疫情“红色”防线

近日,筆者行走在城口的街道上,看到12名民兵組成的應急小分隊,正身穿迷彩服佩戴紅袖章,在卡點值守和防疫巡查。“我們民兵應急小分隊,每天都在106國道和居民社區來回巡查,主要負責網格管理各片區聚集人群的疏導、社會治安巡查以及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等工作”城口鎮的龔元凡說。

目前,全縣各條高速、國省道出入口,縣域社區、鎮村路口,“紅袖章”的先鋒隊員都以甘於奉獻、衝鋒在前的工作態度,受到其他防控工作人員的讚許。“紅袖章”隊員們每天既當疫情“防控員”又當“宣傳員”,同時還是企業復工復產、春耕生產的“指導員”。他們貼心地將各類疫情防控知識、物資、務工信息送到全縣各社區住戶、農村基層,及時把居家隔離人員的每日所需送到家門口,還聯繫、協調人社、交通等部門幫助務工人員做好返企車輛。同時,在農村基層,還及時為農戶聯繫提供春耕生產急需的農資、農具,為他們做好春耕春種的技術指導與扶持。

韶关仁化:4700多名“红袖章”构建疫情“红色”防线

“紅馬甲”攜手“紅袖章”,群防群治“先鋒隊”

在這個“紅袖章”大隊伍中,還活躍著由全縣各級團組織組成的青年戰疫突擊隊。

“我每天下班休息的時候,就參與團縣委發動的仁化縣疫情防控宣傳志願服務隊,在社交媒體網絡上轉發權威信息,向我周圍的人群傳播正確的疫情防控措施和信息;晚上上班時,我就穿戴好紅袖章和志願服,到武深高速仁化進出口執勤,做好檢疫防控。”錦電公司的陳金鑫說。

青年戰疫突擊隊隊員以勇挑重擔、衝鋒在前的新時代青年面貌,主動擔當起紅袖章平安志願者綜治維穩、平安建設的職責,廣泛在交通運輸、應急保障、城鄉社區農村疫情防控、衛生法律宣傳維穩等領域參與疫情防控。“我參加”“我也來”的青年之聲不時從疫情防控前線傳來。

韶关仁化:4700多名“红袖章”构建疫情“红色”防线

目前,活躍在網絡上的青年志願隊伍人員已達350多人;主動參與“紅袖章”網格防控的隊伍已達20支,人員300餘人。

借力“八個一”,築牢疫情防控線

“請等一下,進村需要先測量體溫。”清晨七點,“紅袖章”隊員劉文湘在城口鎮城群村的防控點,仔細核實登記來往車輛,併為過往人員測量體溫,筆挺的身姿中軍人風采依稀可見。“疫情防控人人有責,我是退伍軍人,又是預備黨員,更要在危急關頭頂上去。”除了在勸返點值守,劉文湘還當起了疫情防控員,對外出不戴口罩、聚在一起打撲克閒聊的村民進行勸導。“通過宣傳和講解,村民的防護意識明顯提高,我覺得辛苦的很有意義。”劉文湘摸了摸手臂上的紅袖章說道。

在這個“紅袖章”大隊伍中,該縣公安幹警還緊緊圍繞公安機關“八個一”勤務機制和紅袖章“三個一”工作制度,迅速安排民警到各自分管片區指導其他“紅袖章”隊伍的其他隊員,進一步細化疫情防控工作,及時溝通交流努力當好“指導員”。同時依託基層派出所,發動和鼓勵各村居委“紅袖章”治安聯防隊,帶領全體村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維護村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與江西接壤的仁化縣長江鎮高洞村村民莫敏告訴筆者,雖然疫情防控這麼緊張,但一聽到“紅袖章”隊員的摩托車和流動“小喇叭”的聲音,一看到“紅袖章”摩托車頭的黨旗,大家都感覺疫情防控工作特別踏實,特別有信心。

記者/唐音

通訊員/譚作明 陳志文

【作者】 唐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