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這個縣,領導每月兩晚住鎮駐村“走親戚”

韶关这个县,领导每月两晚住镇驻村“走亲戚”

“一線雙聯”“夜訪民情”?

仁化縣為做好

為基層辦好事實事工作出新招

↓↓↓

2018年仁化縣依託市委雙“113”工作機制,創新深入開展了“一線雙聯”活動,即縣領導班子、縣直機關單位和鎮(街)幹部大抓基層一線,實行幹部聯村聯戶,為基層辦好事實事。2019年來,按照韶關市委提出的“夜訪”群眾制度,該縣結合當地“民憂檔案”機制,進一步深化拓展“一線雙聯”品牌活動,創新建立了“夜訪民情”工作制度,明確縣領導每月兩晚住鎮駐村,推動縣鎮領導幹部重心向村一級下移,以實際行動踐行“腳上有土、心中有譜”工作作風,有效破解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難題。

日前,仁化縣全面開展“一線雙聯”和“夜訪民情”活動,掛點縣領導統一深入到鎮(街)村一級與鎮(街)、村(社區)班子集體座談,到掛點的鎮(街道)黨校春季班為黨員幹部上第一課,並在當晚深入農戶家中交流談心,瞭解民情民意,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密切了幹群關係,為鄉村振興發展凝聚了新合力、注入了新動力。

基層黨員幹部在“家門口”受黨性教育

此次“一線雙聯”活動中,恰值鎮街黨委黨校春季班開班,該縣11位掛點縣領導,圍繞政治理論宣講、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等內容,為駐村幹部、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等基層黨員幹部900多人,上了春季班第一課。

韶关这个县,领导每月两晚住镇驻村“走亲戚”

仁化縣董塘鎮黨校2019年春季班縣領導上黨課。龍全明 攝

據瞭解,仁化縣11個鎮(街)黨校於去年8月掛牌成立並運轉,它們作為最基層的一級黨校,採取內招外聘、上下結合的方式,建立了開放式黨員教育師資庫。縣領導和縣直單位一把手結合“一線雙聯”活動,擔任所掛點鎮街或所掛點村(社區)所在的鎮(街)黨校的兼職老師。此次春季班是第二個學期開課,掛點縣領導上完第一課後,鎮(街)黨校授課教師對《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廣東省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指導意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進行專題輔導。

用心用情用力化解群眾心中“千千結”

4月9日20點整,仁化縣相關領導來到大橋鎮開展“一線雙聯”和“夜訪民情”活動,並召開黨政班子集體座談會。以問題為導向,與鎮(街)、村(社區)班子集體座談,是“一線雙聯”和“夜訪民情”活動的重要內容。

韶关这个县,领导每月两晚住镇驻村“走亲戚”

通過“一線雙聯”活動解決了偏遠山村道路硬底化問題。黃榮坤 攝

4月10日,該縣四套班子成員、“法檢”兩長、“一線雙聯”掛點單位,統一到了掛點鎮(街)、村(社區)研究解決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對照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檢查掛點村(社區)基層黨建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為2019年基層黨建組織力提升夯實基礎。

夜下農戶家中迎來新“親戚”

自今年3月創新啟動“夜訪民情”工作制度以來,每週三晚上7:30-9:30,不少縣領導就像走親戚一樣,深入到村小組長、普通農戶或貧困戶家中,聽民意、釋民惑、解民憂。

“夜訪民情”活動,讓廣大領導幹部成為了傾聽群眾心聲、化解群眾困難的“貼心人、暖心人”。

據悉,自2018年以來,該縣“一線雙聯”活動共收集鎮(街)、村(社區)、農戶反映的問題和建議共3800多個,化解率達100%,其中,縣財政共投入2450多萬元,全面完成了10個鄉鎮的交流樓建設、破舊村委會辦公樓的擴建或重建、125個村(社區)組織陣地建設等,並正加快4個重點鎮和10個重點村的產業發展、精準扶貧、組織力提升等各項工作

,真正形成了共商共謀共促鄉村振興發展的良好局面。

韶关这个县,领导每月两晚住镇驻村“走亲戚”

文字:特約記者 譚玉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