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日報|獨特神經元實現人腦GPS;島葉癲癇及其癲癇網絡的研究

1,Cell子刊:人腦GPS是如何實現的?科學家發現獨特神經元!


腦科學日報|獨特神經元實現人腦GPS;島葉癲癇及其癲癇網絡的研究

大腦RSC上的過度興奮神經元可精確持久地編碼信息


大腦皮層中的普通神經元只有在我們轉動頭部時才能很好地辨認方向;如果頭不動,我們如何整合方向信息呢?研究表明,大腦後壓部皮層(retrosplenial cortex,RSC)對記憶和導航至關重要,但這些功能背後的神經編碼仍是未知的。

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記錄小鼠大腦中單個神經元的信號,發現RSC的興奮性神經元擅長於長時間編碼與方向相關的信息,該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 Reports》期刊上。

閱讀鏈接:

2,Nature:揭示人大腦類器官為何缺乏正常人腦特有的細胞亞型和複雜迴路

關於大腦類器官的討論非常熱鬧,一些科學家認為它們將使得快速開發針對破壞性的腦部疾病的治療方法成為可能,而另一些人則警告說,大腦類器官可能很快會獲得某種形式的意識。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更為剋制的觀點:廣泛使用的大腦類器官模型無法複製大腦發育和組織結構的基本特徵,更不用說模擬複雜腦部疾病或正常認知所需的複雜迴路。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2月6日的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ell stress in cortical organoids impairs molecular subtype specification”。

閱讀鏈接:

3,Annals of Neurology :腦血管健康相關的MRI標記物在認知衰退中的應用

近些年Aβ和tau相關PET的運用為探究全身血管健康與大腦健康的關係提供了很好的途徑。本研究旨在尋求早期腦血管健康相關的MRI影像標記物(包括結構、灌注、白質微結構完整性)。

來自梅奧醫學中心的研究者使用兩個獨立的樣本,通過既往病史(高血壓、高脂血症、心律失常、冠狀動脈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和中風)總結被試心血管和代謝狀況(CMC)來確定其血管的健康程度。

利用多元迴歸模型,分析CMC與腦健康之間的關係,並控制年齡、性別、教育/職業和AD病理(Aβ和tau)等因素。研究者發現全身血管健康與內側顳葉皮質變薄、廣泛的腦低灌注和白質微結構破壞(主要包括胼胝體和穹窿等纖維束)密切相關。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胼胝體膝部的微結構完整性可以用於腦血管健康的早期評估,在獨立樣本中可進行驗證,而且預測認知的能力高於Aβ沉積指標。最後,研究者總結全身血管健康狀況對大腦結構和功能有顯著影響,早期腦血管健康相關的MRI標記物獨立於AD病理指標,可預測認知衰退。

閱讀鏈接:

4,再添新證據:利伐沙班可降低非瓣膜性房顫患者卒中風險

一項關於非瓣膜性房顫(AF)患者的觀察性研究結果顯示,與華法林治療的患者相比,採用利伐沙班治療的患者發生嚴重腦卒中和腦卒中後全因死亡的風險顯著降低。該研究發表在近期的Stroke雜誌上。

本研究為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研究人員納入Optum Clinformatics數據庫中的患者,並對診斷為非瓣膜性AF的患者30天內使用利伐沙班或華法林治療。在診斷之前,患者已連續健康登記6個月且CHA2DS2-VASc得分≥2。

閱讀鏈接:

5,綜述|島葉癲癇及其癲癇網絡研究進展

島葉癲癇(insular cortex epilepsy,ICE)的概念由GUILLAUME和 MAZARS等學者首先提出,由於島葉隱藏於外側裂深部,被額、顳、頂葉所覆蓋,解剖結構複雜,表面血管屏障密集,因此與島葉相關的手術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此外,島葉與邊緣系統、杏仁核、基底節以及除枕葉以外的所有腦葉均有纖維聯繫,複雜的纖維聯繫使ICE的症狀學及放電形式多樣化,並且ICE的頭皮腦電圖間期及發作期缺乏特徵性表現,擴散後的腦電圖表現亦無法與其他癲癇鑑別,從而導致人們早期對ICE的認識不夠,涉及手術切除致癇灶或植入顱內電極時忽略了對島葉的考量。

近年來隨著立體定向腦電圖( 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y,SEEG)在難治性癲癇患者術前評估中的應用,對ICE的理解與探究越來越受到重視且診斷的病例越來越多,對其“解剖-電-臨床”三維一體的特點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島葉作為獨立的致癇體系在致痴網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現代神經外科技術的發展,有觀點認為ICE相關的手術是安全且有益的。因此,ICE的診斷及手術需在基於SEEG的多模態癲癇外科術前評估體系上進行。

本文就島葉的皮層功能及解剖定位、ICE的症狀學及其ICE相關網絡、SEEG技術在ICE中的應用等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閱讀鏈接:

6,Nature本週起允許同行評審公開發表,讀者可知曉論文評審全過程

同行評審是保證科研論文的質量、完善性、可重複性的基石,在科研論文發表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它也是目前學術出版界機密性很高的一個環節——目前大部分期刊或出版平臺都選擇不公開評審過程。

2 月 5 日,Nature 宣佈將從本週開始提供公開同行評審過程的選項。自此之後向 Nature 提交論文的作者,在論文正式發表之前,可以選擇是否匿名發佈同行評審意見以及他們的回應和辯駁信。與此同時,審稿人也會得知,他們的評審意見及與論文作者的通信會被匿名公開。審稿人如果願意,也可以公開自己的姓名。

之前,已有包括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Nature Human Behaviour, Nature Immunology, Nature Microbiology and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等七本 Nature 子刊向讀者開放了同行評審內容。

閱讀鏈接:

前文閱讀

1,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