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是否真的愛上了自己的侄子李隆基?

未到傷心處丶


這從何說起?唐朝之時雖然亂倫之事甚多,但是要說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有私情,那恐是無中生有吧。

太平公主可謂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有權勢和最為出名的公主,她是武則天的小女兒,遺傳繼承了武則天的聰慧與野心,從小便深受武則天的寵愛,她生活在唐朝女權活躍的時代,深受其母武則天的影響,她的眼中跟武則天一樣,裝的是江山,裝的是權勢。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姑侄關係,但在皇室之中,同室操戈屢見不鮮,維繫他們的是共同的利益,為了推翻韋后一行人的亂政,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結成同盟。而這同盟只是暫時的,擁立李旦登基後,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的矛盾逐漸加劇,紛紛視對方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有權勢爭鬥是真,有私情曖昧恐不實。

太平公主在她的第二次婚姻中,確實大肆圈養男寵,並與朝中多位大臣有染,但是這其中並不包括李隆基。在武則天和李顯在位期間,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間也算井水不犯河水,直到韋后集團禍亂朝綱,韋后還妄圖效仿武則天,成為第二個女皇帝,一直靜觀時變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人聯手誅殺韋后集團,擁立李隆基的父親李旦登上皇位。

李旦登基後,朝政多倚重於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太平公主有從龍之功,又得到李旦的寵信,權傾朝野,權勢更壓太子一頭。太平公主原本並沒有把李隆基放在心上,覺得不足為懼,而其後李隆基逐漸顯露的才幹和英明,讓她感覺到了威脅。

一山不容二虎,就算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一公一母也不行,兩人都想掌控朝政,在日漸加劇的矛盾中不斷相互鬥法,都想致對方於死地。太平公主多次散佈針對太子的流言,並向李旦進讒言。李旦更像是個和事佬,他想平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間的爭鬥,不過分疏遠太平公主也不廢太子。

太平公主不斷給李隆基找麻煩,安插眼線,找人投毒,無所不用,若說這樣對李隆基還有私情,我是覺得萬萬不可信的。難不成跟李隆基說:搞曖昧嗎?弄死你的那種?

公元712年,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鬥爭越來越趨向白熱化,為了避免李氏江山再次遭到動亂,李旦退位為太上皇,李隆基登基,是為唐玄宗。

然而,李隆基的登基並不能平息權勢之爭,反而讓太平公主決定造反,計劃與諸多大臣將士陰謀推翻李隆基的政權。李隆基能成為盛世之君,也不是吃素的,安插眼線他也會,接到密告後決定先發制人。太平公主黨羽被誅殺殆盡,太平公主本人也被賜死府中。


閒話茶館


太平公主李令月與侄子李隆基之間有曖昧關係完全有可能。

唐朝是兩性關係非常開放的朝代,比如李世民霸佔嫂子弟媳等,比如李治娶了庶母武則天,比如李隆基霸佔兒媳楊玉環等。

雖然太平公主比侄子李隆基大20歲,但這並不能就說明太平公主與李隆基之間沒有曖昧關係。

太平公主的外祖母楊夫人比外孫賀蘭敏之大63歲,他們之間仍然亂倫。

太平公主的母親武則天晚年七八十歲時的男寵張昌宗兄弟等都是二三十歲的小鮮肉。

太平公主5、6歲時,常常往來外祖母榮國夫人家,據說她就遭表哥賀蘭敏之逼奸。

太平公主16歲時嫁給表哥薛紹,同一天她的閨蜜韋香兒嫁給她的哥哥皇太子李顯,大唐王朝雙喜臨門,唐高宗李治非常高興。


這兩對金童玉女的婚禮在長安附近的萬年縣館舉行,場面非常豪華,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為了讓寬大的婚車通過,甚至不得不拆除了縣館的圍牆。

太平公主為薛紹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後來薛紹被武則天逮捕下獄活活餓死,給23歲的太平公主巨大打擊。

為了安慰愛女太平公主,武則天派人殺死侄子武攸暨的妻子,然後讓25歲的太平公主嫁給27歲的表哥武攸暨。

婚後太平公主又替武攸暨生下兩個兒子、兩個女兒。

武攸暨性格謹慎軟弱。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間,大肆包養男寵,她與表哥武三思等很多大臣通姦,並將她的男寵張昌宗張易之兄弟等進獻給母親武則天。

公元705年,皇太子李顯在張柬之等大臣的擁戴下發動神龍政變,太平公主也站在哥哥李顯與嫂子韋香兒一邊,太平公主還聯絡閨蜜上官婉兒裡應外合,殺死她們曾經的情人張昌宗張易之兄弟,逼女皇武則天退位,擁立唐中宗李顯復位,恢復唐朝。

太平公主因為在神龍政變立下汗馬功勞,被唐中宗李顯加封為鎮國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的閨蜜上官婉兒也因為神龍政變立下大功,被唐中宗李顯封為昭儀,成為李顯的寵妃。

但才貌雙全的上官婉兒不僅自己與武三思偷情,她還拉皮條讓皇后韋香兒與武三思偷情,在韋香兒與上官婉兒的幫助下,武三思東山再起掌握大權。

安樂公主是唐中宗李顯與皇后韋香兒最寵愛的女兒,“光豔動天下”,號稱唐朝最美公主,她又是武三思的兒媳,依仗父母的寵愛與老公公武三思的勢力逼封皇太女,激怒了哥哥皇太子李重俊。

皇太子李重俊發動兵變,殺死武三思父子,圍攻皇宮要殺死上官婉兒,上官婉兒與皇后韋香兒勸唐中宗李顯鎮壓了兵變,皇太子李重俊兵變被殺。

在這次兵變中,太平公主與哥哥相王李旦支持皇太子李重俊,差一點引來殺身之禍,幸虧太平公主的情人蕭至忠勸唐中宗李顯對弟弟妹妹手下留情。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顯暴亡,據說是被皇后韋香兒與安樂公主毒死。韋香兒想效仿武則天做女皇帝,大唐王朝面臨再一次滅亡的危險。

在岌岌可危的形勢下,太平公主與侄子李隆基密謀發動兵變,因為李隆基是揹著父親李旦的,他經常去姑母太平公主的府上與她密謀,他們之間是生死與共的關係,一旦失敗很可能都人頭落地,這也許是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發生緋聞的重要原因,至於他們之間到底有沒有曖昧關係,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後人無論怎麼說都只是猜測。


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發動唐隆兵變,把皇太后韋香兒、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斬首示眾。

太平公主又廢掉唐哀帝李重茂,擁立唐睿宗李旦繼位,從此太平公主更加權傾天下,與皇太子李隆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化,由盟友變成仇敵。

太平公主企圖廢掉皇太子李隆基,反而弄巧成拙導致唐睿宗李旦把皇位傳給唐玄宗李隆基,但大權仍然掌握在太上皇李旦與太平公主手裡。

當時太平公主的勢力佔據絕對優勢,七個宰相其中五個宰相是她的親信,而且禁衛軍將領也都是她的黨羽,她還企圖派宮女毒死唐玄宗李隆基。

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先下手為強發動先天政變,殺死太平公主的親信宰相蕭至忠等人,逼太上皇李旦還政於唐玄宗李隆基,最終李隆基又下令殺死48歲的太平公主與她的子女,太平公主的兒子中只有薛崇簡因為支持李隆基沒有被殺。

因此無論太平公主與李隆基之間有沒有愛情,為了爭奪最高權力都不值一提,無論親情還是愛情等在你死我活的權力鬥爭面前都是非常蒼白無力的。


厚德載物49847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是中國歷史上緋聞最多的歷史人物,有人喜歡,有人恨。

一、咱們先來看看正史中是怎麼述說他們之間的故事。

太平公主為武則天的小女兒,按照舊唐書的說法,太平公主年幼時曾遭賀蘭敏之強姦。

後太平公主於681年曾嫁予薛紹,但薛紹於688年卻牽涉到唐宗室李衝的造反案而被捕,死於獄中,690年太平公主改嫁於武攸暨。

太平公主“喜權勢”,經常參與有關政治權力鬥爭的議論,但武則天生前從不讓太平公主參與政事。

705年,太平公主由於參與誅殺張昌宗、張易之兄弟,而受封。唐中宗即位之後也開始參與政治,並於710年參與誅滅韋后的行動,擁立唐睿宗即位。

但是是太平公主並不以此為滿足,太平公主曾經要求唐睿宗廢掉李隆基,改立其為皇太女,並且開始培植自己的黨羽,甚至於當朝七位宰相就有五位是經由太平公主之手任命的。

713年,李隆基發動政變,太平公主逃入寺院,不久賜死,太平公主的死亡也是唐朝女性參與政治的結束。

這是正史中記載的太平與李隆基之間的故事,從這可以看出,他們不是愛人之間的關係,反而是政敵。

二、再來看看野史是怎麼演繹他們的故事。

太平公主何許人?

誰都知道。這個武則天40歲才生下的女人 ,註定要一生與權力鬥爭相伴。她的幾個哥哥不是gay就是偏執狂或者懦夫。

武則天總說:吾女類我。可武則天並不想把皇位給她,也許她覺得一個女人做皇帝太苦,也許她覺得皇位還是要留給兒子。

總之她的2個小兒子分別當了皇帝。太平很不爽,誰都不想屈居人下,況且是才能不如自己的,況且又是女性權力膨脹的則天時期。

唐中宗兒子李顯當了皇帝,他自己不怎樣,不過老婆女兒是個厲害角色,韋后這個人是讓人欽佩的。

她跟了李顯那麼多年,吃盡了苦頭卻始終堅韌不屈,還時常鼓勵自己的窩囊丈夫不要自殺。她的才智是天生的,她的野心是李家虧欠補償她的。

終於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韋后和安樂雙雙發飆,毒死了唐中宗。韋后要稱制了,要登基了。她拉攏了一切可以拉攏的力量,包括上官婉兒。

她還想拉攏小姑子太平,可是她錯了,太平她姓李,她怎麼甘願把江山給你,更何況她曾離江山只有一步之遙。

太平她出手了,她已經很久沒出手了,這麼多年來看著韋后和李裹兒母女如跳樑小醜一般作戲,她一直隱忍不發。

終於也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太平聯合侄子李隆基,將韋后一黨盡數誅滅,韋后香兒、安樂裹兒、上官婕妤盡葬身大明宮中。

太平要登基了,李姓皇朝的嫡親子女只有李旦和太平了。李旦也是個窩囊廢,大臣中紛紛有人支持太平登基。

武則天這個人後世褒貶很多,但大多數人認為,則天時期上承“貞觀之治”,下起“開元盛世”,總體上是個有道明君。

而此時的唐朝,無論大臣還是百姓,早已習慣女主天下的事實,只要有飯吃,誰關心皇帝是女人還是韃子。

可太平拒絕了,因為此時的她深深愛上了自己的侄子隆基。在這麼多年的相處和最後的並肩作戰上,她被隆基那種英姿果敢所深深吸引。

她已經很久沒有如此的激情了,誠然,她有的是謀略,但沒有隆基的英勇,這一切都是空。

因為她不是後宮的嬪妃在爭風吃醋,她是當朝的鎮國公主,是權力漩渦的中心啊。這麼多年來,一直是隆基在保護著她。

太平有過多次的婚姻,可所遇到的都是弱質男人,哪一個配了上她的地位、美貌和智慧。

她和李旦的關係最好,從下看著隆基長大,一點點看著這個漂亮男孩慢慢長成英俊健碩的大男人,心裡充滿了複雜的情感。

她拒絕了,她要隆基成為一代君王,所以她把江山讓給他的哥哥睿宗,她希望哥哥睿宗立隆基為太子。

睿宗繼位了,可是天下都知道,江山是太平讓的,所有的大臣都歸心於太平,當朝的7個宰相有5個是太平的門生。太平才是大唐朝真正的女皇。

總結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故事結束了,按照我的判斷,還是正史記載的比較符合歷史事實。

當然了,要說喜歡,我還是喜歡野史的說法,畢竟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發生一段感情也是很有趣的,你覺得呢?

-END-

點擊上方關注【新銳歷史】,多平臺認證優質作者,青雲計劃獲獎者,專注於歷史領域,有趣有料有深度!


新銳歷史


空穴來風,無中生有!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愛女,是玄宗李隆基的親姑媽,李隆基對他奶奶武則天的感情不明朗,周所周知:武則天殺死了李隆基的親生母親,又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李唐皇族,李隆基本人的童年幾乎是在武則天爪牙的監控下,顫顫巍巍地渡過的。

“神龍政變”後,武則天禪位給唐中宗李顯,韋后與李顯有患難與共的經歷,又是他復辟的堅定支持者;此時,作為三哥的李顯對他能力卓越,彼有政治謀略的小妹妹太平公主與四弟相王李旦很無奈;他生性內斂懦弱,只好睜隻眼閉隻眼,坐讓弟弟妹妹風光無限,於是,太平公主和李旦擁有了強大的政治勢力。



李顯駕崩後,英明神武的李隆基率先聯手姑媽太平公主,以“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毒殺中宗”為藉口,發動了“唐隆政變”,徹底滅了韋氏家族勢力,殺了韋氏及安樂公主,擁立相王復位,即唐睿宗;李隆基因功被立為太子。

唐睿宗時期,太平公主的權勢如日中天,對政治不感冒的李旦,朝政大事一直是太平公主說了算,鑑於李隆基的精明強硬,太平公主多次提出更換太子,擁立懦弱的點的,方便自已繼續大權獨攬;睿宗猶豫不決,沒明確表態,太平公主就處心積慮地打壓李隆基,用盡誣陷、捏造手段敗壞李隆基聲譽,繁感的李隆基感受到了巨大壓力。

睿宗於風雨飄搖中決定內退為太上皇,皇位禪讓給兒子李隆基,太平公主心有不甘,密謀發生政變奪權;洩密後,李隆基先發制人,派兵鎮壓了太平公主的兒子及其強大的政治勢力,賜死了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交集僅限如此!


希望星晨58298869


太平公主愛上自己的侄子李隆基從何說起呢?其實這種事情在歷史上都不會有著明確的記載的甚至是不會有著記載,而太平公主是真的有愛上自己的侄兒李隆基嘛?根據野史的流傳是有的,自李世民之後,由於唐朝的皇帝都過於的軟弱無能,才導致李家的江山一直是搖搖欲墜。



  • 從第三任皇帝李治開始,便由自己的皇后武則天開始慢慢的奪得了權力,最後武則天順走了李家的江山並且創立了武周政權,成為了女皇帝。到了唐中宗李睿,依然是一個軟弱無能的皇帝,朝權大權被自己的老婆韋皇后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朝中還是有著權傾朝野之人便是武則天的小女兒太平公主。



  • 韋皇后想要和武則天一樣成為女皇帝,那太平公主自然不會答應,更何況李隆基本就是一個志向遠大,心存高遠的人,有這二人在,韋皇后想要登上皇位還是比較難的。李隆基便聯合了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一起發動政變,斬殺了韋皇后。

而在這個聯手的過程太平國公主便被李隆基的英姿颯爽所吸引,完全的愛上了李隆基。

但是李隆基並不知道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對自己的感情,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得手之後,李隆基便趁機順水推舟的坐上皇位,這太平公主就不能接受了,權力的誘惑一定是超過了愛情的,於是太平公主便想殺了李隆基奪取皇位。可是李隆基搶先一步將自己的姑姑給殺了。



至於太平公主是否真的愛上了李隆基,這也許已經無人可知。


司徒歷史


太平公主死於自己的侄子李隆基之手,兩個人曾經因為共同的利益聯手成為過同盟,但要說他們兩個之間有什麼貓膩,我想應該屬於無稽之談了!!!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小女兒,從小就深受武則天的寵愛,太平公主也是一個無論從容貌還是性格乃至野心都十分想象武則天的人。而李隆基是武則天的孫子,武周後期,還政於李唐,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開始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到底太平公主和唐玄宗李隆基這對姑侄之間有什麼瓜葛呢?

  1. 唐中宗式微,韋后勢力抬頭,太平公主和侄子李隆基聯手!公園710年。唐中宗李顯被自己的皇后和女兒毒死與宮中,韋后的勢力崛起,大有要當武則天第二的意思,那這個時候的太平公主肯定是不願意的,所以就派人聯合侄子李隆基帶著人馬,衝進宮中,剷除了韋后的勢力,確保了大唐的天子還在李姓的手裡。這次聯手確定了唐睿宗的繼承人地位,太平公主在唐朝的勢力和威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2. 唐睿宗繼位,太子李隆基和“鎮國太平公主”互相爭鋒!唐睿宗李旦繼位以後,給了太平公主很大的權勢,允許她可以參政,培養自己的門生,有一種說法:當時滿朝的官員有三分之二都是太平公主的門生,可見太平公主的權勢到了什麼程度!而這個時候的李隆基也被確定為了太子,正在積蓄自己的力量,畢竟李隆基是一位有野心也有能力的雄才大略之主,所以太平公主就有意想消滅掉曾經的盟友――太子李隆基,她就想編織罪名廢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然而沒有得逞!

  3. “先下手為強”――李隆基繼位剷除太平公主這個當時最大的威脅!太平公主的行為都被李隆基看在眼裡,他當然知道自己的姑姑不是一個省油的燈,而且還知道她是一個狠角色,所以李隆基繼位以後,為了防止落入下風,就第一時間將屠刀伸向了自己的姑姑那裡,他迅速籠絡勢力,將姑姑太平公主架空,賜死了她。至此,兩個人之間的恩怨就結束了!

在正史的記載裡,太平公主沒有和李隆基有什麼愛情的“奇思妙想”,兩個人之間多是權力的角逐,最後以唐玄宗李隆基的勝出、太平公主死亡結束!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我暈,這個戲說也扯得太遠、太玄乎了,即便大明宮詞的電視劇也只是說太平公主看重其侄子李隆基能開創盛世,寧可自殺把天下讓給了他,也沒說什麼愛上李隆基之類的。歷史上的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到最後一對你死我活的政敵,當然,在這之前,他們是有密切合作過的,但不是因為什麼愛不愛的,而是因為他們對權力的渴望。

一、先說說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家事

無疑,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愛女,據說,武則天覺著太平公主的性格很像他。而武則天的四個兒子呢,似乎都比較懦弱。其長子李弘應該是病死,但也有人說是武則天害死。次子李賢肯定是武則天賜死的。只剩下三子李顯,為後來的唐中宗。四子李旦,為後來的唐睿宗。李隆基就是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對他祖母的感情一定是很複雜的,畢竟武則天殺死了他的母親,又囚禁了幾乎所有的李家皇族近親,李隆基的少年時代,幾乎是在人的監視下度過的。

二、唐中宗李顯及其韋皇后和太平公主、李隆基的關係

神龍政變後,唐中宗李顯復位,韋后是他堅定的支持者。此時,李顯對他強勢的妹妹太平公主以及弟弟李旦其實是有些無奈,唐中宗本來就懦弱,於是只是靠優待弟妹,讓太平公主和李旦實際上擁有了強大的勢力。

雖然,歷史記載都說,李顯是被他的皇后韋后毒殺的,但其實其中內情可能大有問題。不管怎麼說,以這個為藉口,在唐中宗死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一起發動了唐隆政變,殺了唐中宗一系,將唐睿宗再次推上了皇位。因為大功,李隆基被立為太子。

三、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血腥鬥爭

兩人的合作終於因為各自對權力的渴望而破滅,唐睿宗時期,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激烈鬥爭起來。此時的唐睿宗的態度,或許和歷史記載是有出入的,歷史記載說睿宗站在太子一邊,但實際上睿宗的宰相等人大多是支持太平公主的。於是,李隆基感受到了巨大壓力。而後,李隆基再次發動政變,誅殺太平公主,清楚了睿宗的輔佐大臣。睿宗說他很高興退位,實行內禪。於是,唐朝明君逼爹退位的事兒第二次發生(第一次是唐太宗玄武門後)。

這就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真實的關係了。


星火辰


這就純粹是胡扯了,大明宮詞是部好電視劇,但絕對不等於真實史實,太平是武則天最愛的女兒,長相、行事酷似女皇武則天,當時天下因為女主當政而深惡痛絕,太平想當第二個武則天,幾乎不可能。這時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矛盾已經很激烈了。太平公主一直對李隆基的父親,也就是睿宗李旦保護、扶持,所以深得睿宗李旦的信任,太平公主勢力也在漸漸膨脹。當朝五位宰相,三位出自她的府邸。李旦大凡有重大人事任免也多是太平的主意。太平公主忌憚李隆基的英武,感覺他難以駕馭,所以慫恿睿宗廢除李隆基,想謀求一個能力平庸的皇子任太子。李隆基因為父親袒護的緣故不敢與太平抗衡。但是,太平已經召集門下重臣宰相,商量用政變拉李隆基下臺。 很快的,李隆基突然發難,殺死了依附於太平的重臣宰相,將姑母太平公主賜死在家中。政治跟愛一點關係也沒!


姜楠史話


戲說不是胡說,改變不是亂編。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不倫之戀,其實是《大明宮詞》的劇情,歷史上並非如此。

歷史上的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政敵。李隆基當上皇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這位姑母賜死了。

自武則天去世後,唐朝宮廷的政治爭鬥就一直在激烈的進行著。

最先倒下的是韋后、安樂公主一派。當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是政治上的盟友。

但是,李隆基對太平公主的提防之心也很重,所以在剿除韋后的過程中,也順帶手地將太平公主的另一盟友上官婉兒殺死。

此後,睿宗李旦繼位,朝政則由皇太子李隆基實際把持。

因此,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盟友關係就這樣破裂了。彼此都視對方為敵人。太平公主認為李隆基難以控制,而李隆基認為太平的野心過大。

下一輪的政治爭鬥,自然就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展開。

延和元年(712),睿宗絕對內禪於李隆基。太平公主一派認為,李隆基當皇太子時尚且如此,等到當了皇帝,她們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於是,太平公主聯合竇懷貞、岑羲、崔湜等人,決定推翻李隆基。

但是,李隆基卻在政變前就得到了消息,便先發制人。先天二年(713),李隆基派兵剿滅太平公主的親信,並將公主本人抓獲。這一事件就是“先天之變”。

最終,李隆基賜死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的死亡,也為唐初以來百年的高層政鬥暫時畫上休止符。

因此,說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有愛情,恐怕這倆人都不會同意吧。


HuiNanHistory


這大概是看到《大明宮詞》的劇情吧!裡面有一點李隆基對美麗的太平公主產生了感情。

真實的故事絕對不可能。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親姑姑,大李隆基二十歲多歲。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一開始是合作關係,因為有共同的敵人韋后,後面兩個人就是敵對關係,互相爭鬥。李隆基要得到權力,結束紅妝時代;太平公主要成為最高統治者。兩個人是死敵還差不多,怎麼可能是有其他瑪麗蘇情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