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盡收 應治盡治 全力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2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在蓉舉行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第六場),介紹我省疫情防控工作。此次新聞發佈會繼續採用網絡在線發佈的形式通報情況。

發佈會上,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副組長、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宋世貴,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醫療救治組常務副組長、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副院長曾俊,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關注一:近期概況

實現核酸檢測實驗室在全省21個市州全覆蓋

“我省疫情自1月25日以來呈波動下降,疫情平穩。”宋世貴介紹,截至2月19日0時,我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514例,確診患者中正在住院隔離治療334人,已治癒出院177人,死亡3人,現有2768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加強疫情報告和發佈方面,四川對全省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選派專家駐點20個市(州),現場指導各地規範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還組建省級病例確認專家組,對各市(州)首例病例開展確認工作。“每天組織專家對新確診病例流行病學調查信息、病例屬性、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等進行審核,並嚴格執行疫情零報告及日報告制度。”宋世貴表示。

加強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方面,對有疫情較重地居住史或旅行史、與疫情較重地人員有密切接觸史、與確診和疑似病例有接觸史“三個群體”,四川還開展健康提醒和健康篩查,對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疑似病例及時隔離治療。同時,加強密切接觸者、可疑暴露者的追蹤管理,控制潛在傳染源。宋世貴介紹,現在全省共設置611個符合管理規定的集中醫學觀察場所,累計24654人接受醫學觀察。

加強實驗室檢測效能方面,四川迅速啟動省市兩級22個疾控機構開展疑似病例標本核酸檢測和確認,並緊急啟動備用實驗室升級改造,核准32家三級醫院和22家縣級疾控機構開展核酸檢測,實現核酸檢測實驗室全省21個市州全覆蓋,完全可以滿足檢測需要。

分區分類防控方面,四川以市(州)、縣(市、區)為單元,根據疫情情況和發展態勢分為無現症病例區、散發病例區、社區暴發區和局部流行區四類地區。同時,從醫療救治、交通衛生檢疫、人員排查和人群聚集限制、公共衛生和健康教育、應急物資保障、經濟運行、社會秩序、市場供應和監管8個方面提出了100條具體措施。

積極推進基層防控方面,四川還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強化社區、農村防控網格化管理,實施地毯式排查,聯防聯控形成防控合力,控制群體性聚集活動,並發動群眾自防自治,加強社區、小區人車管理,利用村村響宣傳防控要求,引導群眾不串門、少出門。

關注二:救治情況

全省累計開展5G遠程會診近300例次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如何全力開展醫療救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

宋世貴介紹,我省為全面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目標,共設立發熱門診2281個,加大發熱疑似病例的篩查力度,並將對疑似病例落實單間單人隔離。

“針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各類醫務人員,四川建立全覆蓋的首診負責制。”宋世貴說,四川開展診療流程再造,強化“兩分開”“兩嚴格”,在大型醫院普通門診設置單流向的醫務人員、普通病人、發熱疑似病人“三通道”,一般醫院普通門診設置普通病人和發熱疑似病人“雙通道”,基層醫院規範設置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

同時,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緊急落實208家省市縣定點醫院,集中收治確診和疑似病例。“我們抽調48家大型醫院的呼吸、院感、重症等專家245名,成立省級醫療救治專家組,實施多學科診療。”宋世貴表示,四川強化醫療資源的統籌調度和精準配送,優先保障重點地區、重點醫院、重點檢測實驗室、重點科室和人員,並利用5G+雙千兆網絡技術,構建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為中心、所有省市縣定點醫院為基礎的遠程會診網絡,全省累計開展5G遠程會診近300例次。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聚焦老人、孕婦、兒童等重點人群,各級定點醫院組建多學科救治團隊,對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實施“一人一案”精準治療。“堅持中西醫並重,對90%確診患者實行了中醫藥治療。”宋世貴說,重點關注年齡大於50歲、有基礎疾病、高海拔地區、有加重趨勢可能轉為危重的病例,儘早收入ICU治療並提請上級會診。“我們根據病情需要儘早合理使用ECMO等醫療救治設備,盡一切手段搶救患者生命,盡最大可能提高治癒率、降低病死率。”

宋世貴還表示,在院感防控措施方面,四川規範設置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等重點區域,確保傳染病區空間佈局符合“三區”(汙染區、半汙染區、清潔區)、“兩通道”(患者和工作人員通道)及單通道單向等要求;建立“病人探視者嚴格限制及監測檢查制”,嚴防交叉感染;還加強醫療廢物分類處理,規範醫療廢物收集、儲存、轉運、交接流程。

截至目前,全省和赴湖北醫療隊未發生1例一線醫衛人員在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研究和診療過程中因防護不當導致感染的事件。

關注三:保障情況

四川投入4750萬元開展17個應急項目研究

發佈會上,宋世貴還介紹了我省人力、物資、科研等保障工作情況。

他表示,為關心關愛醫衛人員,四川全面實行醫務人員輪訓輪崗,及時調整輪換診療一線醫務人員,把最安全最有效的防護裝備優先供應一線醫護和防疫人員。同時,落實保障醫衛人員安全健康、待遇補助等政策,對參加一線防控的醫衛人員,在職級晉升、評優評先、子女就學等方面給予關懷幫助。

醫療資源保障方面,四川確定208家省市縣級定點醫院、床位8199張,落實後備定點醫院54家、儲備床位7800餘張。同時還建立首戰力量、儲備力量、後備力量、支撐力量四個層級8.9萬人的醫療救治力量儲備庫。“我們合理確定緊缺醫用防護用品的最低使用量,指導臨床一線科學合理、精準高效地使用緊缺醫用防護用品。”宋世貴表示。

科研支撐保障上,省級投入4750萬元開展17個應急項目研究,覆蓋臨床救治技術、流行病學研究、精準檢測診斷技術、藥物疫苗研發、中醫藥防治技術五個領域。宋世貴透露,研發的“新冠病毒抗原抗體檢測法”已用於新冠肺炎病例及疑似病例的輔助診斷。同時,3種中醫藥製劑用於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工作,取得較好療效。

甘孜州道孚縣已實行最嚴格管控

已緊急調集成都力量承接甘孜州樣本

甘孜州道孚縣是目前我省疫情較重地區。截至2月19日0時,道孚縣確診病例60例,疑似病例34例,追蹤到位正在接受隔離醫學觀察的本地密切接觸者391人。

在發佈會上,宋世貴表示,目前道孚縣已實行最嚴格的管控措施——實施分區分類防控策略,道孚縣所有鄉村實行封閉式管理,禁止任何形式的聚集活動。實施“三個閉環”封鎖管控:重點疫源區和6個重點鄉鎮形成第一閉環區,實行“嚴禁進出”;對道孚全縣形成第二密閉環區,實行“只進不出”,僅允許醫務等防控工作人員進入;對鄰近的7個縣形成第三閉環區,加強交通管控和關卡檢疫,防止傳染源輸出。

“同時,還全力加強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宋世貴表示,將集全省之力開展重點人群核酸篩查。按“應檢盡檢、應收盡收”原則,組織20個採樣小組,深入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點,對8463名重點人員進行採樣和核酸篩查。

“四川已緊急調動全省力量,派出專家組進駐甘孜州人民醫院和爐霍縣疾控中心開展檢測工作。”宋世貴表示,還緊急調集成都和雅安兩地醫療衛生機構實驗室力量承接甘孜州樣本。“2月12日至18日,共完成8309份樣本的檢測。”宋世貴說。

小貼士

“12345”24小時可諮詢

在有發熱、咳嗽等情況時,如何查詢附近的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及時地得到諮詢解答和就診指引服務?

發佈會上,曾俊表示,在省衛生健康委的官方網站、微博、微信上,可查詢到全省所有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的諮詢電話號碼。還可以撥打全省統一的市民服務熱線12345,既可以查詢居家附近的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電話,還能進行一些簡單的諮詢。

“大家可記住12345這個熱線,特別是一些老年人不太容易記住電話或上互聯網有困難的時候。”曾俊提醒,12345市民服務熱線和所有定點醫院、發熱門診的諮詢電話,都是24小時值守服務。

曾俊還表示,全省的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的諮詢電話都安排有專業人員24小時值班值守,群眾關於發熱、咳嗽等一些問題,通過撥打諮詢電話,可以得到比較科學專業的解答;群眾如有就診的需要,具體到哪個醫院就診、從哪道門進入發熱門診等,都可以得到精準的指引;如有新冠肺炎的高風險人群,還可以通過諮詢電話建立就診服務綠色通道,得到快捷方便的就診服務。本報記者 張家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