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應急響應”下的墾利居民生活

前所未有的疫情來襲,前所未有的應急響應!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1月26日,墾利及時啟動一級應急響應。這項只有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才啟動的措施,對墾利居民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人們對此又是怎樣的態度和反應?2月6日,墾利區融媒體中心派出多路記者,一探究竟。

“‘靈魂拷問’

不算什麼”

連日來,墾利各個小區的網格群、黨員群裡越發活躍起來:“我報名參加值守”“我是黨員,我衝在前面”……緊接著,黨員、網格員、居民志願者紛紛在群裡接龍,自願報名參加小區疫情防控值守,滿腔豪情溢出屏幕,迴盪在城區的每一個角落。

暖心故事 | “一級應急響應”下的墾利居民生活

“你叫什麼名字?哪裡的?來幹什麼?身份證麻煩出示一下。”記者在城區各個小區的值守點、勸返點看到,像這樣被網友稱為“靈魂拷問”的話語,每天要說很多遍。問完後,是本小區的就量體溫、消毒後放行,不是的就“毫不留情”勸返。“儘管出入受到限制,但與安全和健康相比,這算不了什麼。”勝興小區居民馮先生對小區管理表示充分理解。

“我是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半在這裡值守,中午飯、晚飯也在這裡解決。人流量不大的時候,物業人員值守,我就到小區裡對回鄉及外來人員、車輛,特別是疫情高發地區人員進行登記排查和隨訪,看看他們的身體狀況,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墾利街道康居社區第八網格網格員張玉珍告訴記者。

暖心故事 | “一級應急響應”下的墾利居民生活

據瞭解,墾利區對所有城市社區實行只留一個出入門的半封閉式管理,同時嚴格落實科級幹部包靠制度,組織全體機關幹部下沉小區,聯合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物業人員共352人,實時盯靠在小區疫情安全檢查最前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不出門也能吃上

新鮮蔬菜”


“喂,中興社區嗎?我家的蔬菜吃完了,能幫我們買點嗎?”2月10日下午5點,中興社區再一次接到居家隔離人員程先生的電話,為他跑腿代辦採購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十分鐘後,中興社區網格員就把蔬菜送到了程先生家門口,回來時又捎帶走他家中的垃圾袋。

程先生一家五口是德州人,自駕車返回墾利以來,每天都會接到社區的電話問候。社區的人文關懷和貼心服務,有效化解了他們內心的恐慌和因隔離產生的壓抑情緒。面對防控疫情所採取的各項措施越來越嚴格,像程先生這樣的居家隔離居民不在少數。目前,墾利區城市社區的居家隔離人員均被社區納入了網格管理,每名社區工作者都是特辦員,均可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最貼心的“跑腿代辦”。

暖心故事 | “一級應急響應”下的墾利居民生活

不僅針對居家隔離居民,有些不想或不方便出門的老年人、居民,我區各個小區也有專人統計他們的生活所需,登記後統一聯繫購買,然後送至小區大門前,居民不出小區就能拿到自己需要的蔬菜、肉、蛋、奶等生活物資。“黨員、志願者,聯合物業人員,變身成居民的‘代辦人’‘守門人’‘監護人’,給大夥兒送貼心服務、送真誠關懷,讓大家不恐慌、不憂慮,不出門也能吃上新鮮蔬菜,心裡真是說不出的感激和高興。”匯豐馨園小區居民李順軍說著就豎起了大拇指。

暖心故事 | “一級應急響應”下的墾利居民生活

墾利區聚焦群眾生活物資保障工作,圍繞居民普遍關心的“菜籃子+米袋子”問題,多措並舉、綜合施策,保持生活物資供應持續穩定,滿足人民日常生活需求。目前,墾利區各超市和藥店等關係民生的商店保持正常營業,信譽樓商廈、銀座、供銷宜家、商業大廈勝興超市等商超內糧油、肉食、蔬菜等儲備量充足。

“隔著牆的生日祝福

也快樂”

正月初九,是家住和平佳苑小區老人李秀蘭85歲的生日。據老人說,要是往年,孩子們都早早地就來家裡幫著忙活,20多口人聚在一起給她祝壽。

“現在疫情防控那麼緊張,小區不讓進,提前好幾天我就給孩子們打電話,不讓來了,生日可以不過,咱不能給社區添麻煩。”上午11點,記者見到李秀蘭時,老人告訴記者。正說著話,老人的手機就響起來了,是大女兒打來的,讓老人去小區後面靠主路的牆邊拿蛋糕、禮物和一些老人愛吃的食品。

“不是不讓你來嗎?一點也不聽話。”李秀蘭見到女兒就佯裝生氣地說。“一年就一個生日,人不來,蛋糕不得有嘛!”女兒笑著回應。

相信疫情爆發一個多月以來,像李秀蘭老人一樣,過生日的有很多人,但是大家都選擇了不聚集、不聚餐的特殊方式進行,不給政府和社區添麻煩,用細微的舉動、剋制的言行,支持政府構築起的疫情防控“長城”。

因為疫情,這個假期很多人都宅在家裡。有人說憋悶,有人說壓抑,有人說無聊。其實,換一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負面的感受就會一掃而光。所以現在看看墾利居民的微信朋友圈,大家都在曬自制的涼皮、麻花、貓耳朵零食、蛋糕等,或者是與孩子一起製作手工、畫畫等,以前因工作忙太奢侈的陪伴,現在正在感受。居家也不荒廢,何樂而不為。

(掌上墾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