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刀口多久不會疼?坐月子護理有什麼注意的?

晴天6616485109404


01、剖宮產刀口多久不會疼?

剖宮產誕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搶救高危產婦與圍產兒生命,自誕生以來在臨床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母嬰分娩死亡率顯著降低。

但是前期由於對剖宮產缺乏有效的宣傳與引導,導致許多產婦由於害怕分娩疼痛,而選擇剖宮產。其實剖宮產只是在術中採用麻醉藥物,使得在分娩過程中沒有疼痛,但是術後當麻醉藥物效果散去,剖宮產刀口位置就會產生很強烈的痛感。

至於題主的問題,剖宮產刀口多久不會疼,這個因人而異,跟寶媽的體質、耐痛性存在相關性。

我妹妹生兩個寶寶都是剖宮產,她的感受是剖宮產後的前3天很痛,到7天左右有明顯緩解,10天后僅能感覺輕微疼痛感,15天左右已無明顯疼痛感。但三個月時按壓腹部仍然具有輕微疼痛感,4個月時按壓腹部已無痛感,表示此時應該傷口完全恢復了。

我有個閨蜜頭胎採用的是剖宮產,現在她是談剖宮產就色變,她就深受剖宮產術後疼痛的摧殘,她住院7天出院時仍然感覺刀口處非常疼痛,15天后有些緩解,痛到1個月時才沒有感到痛感,到了術後8個月時按壓腹部才沒有疼痛感。

通過上述的2個案例便可以發現,剖宮產後刀口會痛較長時間。通常而言,剖宮產刀口在術後3天內是比較疼痛的,術後7天會明顯緩解,恢復快的10天可能就感覺不到疼痛,恢復慢的可能15天左右就會沒有痛感,像我閨蜜這種痛1個月的應該較少。

由於剖宮產手術時共需要切開七層,縫合便是5-7層,我們通常看到的傷口癒合僅僅只是表層的癒合,而裡面的癒合仍然需要一個過程。一般而言,剖腹產要想連按壓腹部都沒有痛感,基本上要3-6個月。

02、坐月子護理有什麼注意的?

注意產後個人衛生

產後個人衛生我認為對於處於坐月子的寶媽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做到“三勤”。

勤洗澡洗頭:坐月子不洗澡、不洗頭是不正確的月子觀。產後易出汗,順產有側切、剖腹產產婦在傷口癒合前可採用擦洗的方式,至少保持一日一次的擦洗,如果出汗多,可以增加次數。傷口癒合後就可以進行淋浴。另外,還要勤洗頭,可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產後脫髮。

勤換護墊:產後由於需要排惡露,一定要勤換護墊,經常性的對外陰部進行清洗,以保持外陰部的清潔與乾爽。

勤換衣物:產後寶媽出汗多、排惡露、餵母乳,這些均會對衣物造成汙染,如果不及時更換衣物,易滋生細菌。因此,坐月子時一定要勤換衣物。另外,也需要勤換床單與被褥。

注意剖宮產刀口護理

剖宮產的刀口屬於無菌刀口,雖然不需要特殊護理,但仍然需要保持刀口的乾燥,同時不要碰水,不提重物。如果刀口位置出現紅腫、裂開、膿性分泌物時一定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注意產後飲食護理

產後飲食我認為是許多寶媽在坐月子期間最容易犯的錯誤,其主要原因還是受到傳統月子觀念的影響,傳統月子觀念認為產後氣血損耗過多,需要通過食物補充氣血。事實上,產婦產後的身體恢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滋補並不能操之過及,反而虛不受補,反而會損害寶媽的身體。

產後飲食一定要根據寶媽產後的恢復情況來制定食譜。如產後第1周的飲食重點是促排惡露,以及補充體力,但要考慮到寶媽產後腸胃功能並未恢復,此時的飲食應以有助於排惡露,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當寶媽的腸胃慢慢地恢復後,則可以開始吃一些低脂低糖、高蛋白的食物,這樣有助於寶寶身體的恢復;當寶媽腸胃功能完全恢復,且身體恢復狀態良好的時候,則可以慢慢地向正常的食物過渡。

產後飲食的大忌是吃大補的食物,即便要補也要在產後15天開始,且一定要採用溫補的方式。

注意產後運動

坐月子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寶媽產後恢復,產後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開展適度的運動有助於產後恢復。

產後運動項目較多,如提肛運動、腹式呼吸運動、胸部運動、產後體操、瑜伽、提臀運動等等。天氣狀況良好,產婦身體恢復狀況較好的情況下,可以到室外散散步。

總之,剖宮產刀口一般是10-15天就不會疼,但要達到按壓腹部無痛感,則需要3-6個月。坐月子是寶媽產後恢復的重要時期,一定要加強個人衛生護理、飲食護理、刀口護理,同時產後要保持適度的運動。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點贊@育兒有故事,我們與您在育兒路上一起共同成長!

育兒有故事


寶貝是臀位,醫生讓4月10日左右就去剖,打算4月11日去剖,結果7號凌晨2點10分破羊水,就像一個氣球突然爆了,水一直流,老公也不在,還好兩個媽在我身邊,不敢動,打醫院的急救電話讓我把屁股抬高,寶貝在肚子裡一點都沒動,很擔心,我又全身發抖,就這樣等了半個小時終於來車把握抬到醫院,抬我的時候那些畫面現在還在我面前回放。


救護車到樓下,小區的前門後門都堵死了,車進不來,內心好絕望,我媽急急忙忙的跑到樓下,不知道怎麼疏通了,叫了人上來,3個女醫生,很無奈的說,家裡沒個男人嗎?抬不動我,然後她們又滿嘴的發牢騷,好睏吶,好煩吶又是這個時候……

後來聽我媽說才知道她到處找人抬我,叫門口的保安抬我,他卻不來,人性涼薄啊

進入待產室我已經開了兩指了,感覺自己就像一頭待宰的豬,左手右手都紮上各種針頭,左手皮試兩次,又輸液、抽血,右手也是輸液,進入手術室,麻醉師,從背部打入麻藥,剖完了一下就輕鬆了,壓肚子那個酸爽啊……剖完後還要忍著疼翻身那個疼啊,全身冒虛汗,溼漉漉的…


其實我個人認為,剖腹產打麻藥不疼,能忍住,我算是抗麻藥的,手術完縫針的時候疼了,醫生又給我加的麻藥。別人能挺好幾個小時,我居然10分鐘左右腳就可以動了。手術時孩子出來使勁一聲哭,老母親的心就放下來了,也跟著哭了感覺一切都值得了。術後可能有止疼泵的關係,一直沒疼,止疼泵我也沒堅持48小時,中間讓我自己拔了,抱孩子不方便。最疼的就是術後24小時拔尿管之後下床走路……

剖腹產後刀口恢復不錯,奶水質量很好,醫生安排我第六天出院,開啟坐月子模式,寶寶剛開始比較磨人,本人奶水比較多,每天娃喝了還是漲奶,還有就是夜裡得天天吸奶… 每次老公都陪著我吸奶,然後他再放到冰箱去。



惡露開始到結束一共是23天,說明我的子宮恢復的還不錯,滿月後老公就帶上寶寶去打預防針,在產後42天覆查的時候醫生給我說的一種用來束縛,的衣服,我看著不錯,老公立馬就給我拿了兩套。 (一套肉色的➕黑色的,本人感覺肉色的好像穿著更舒服一些。)

拿回來的第二天就開始用了,剛開始的那個月每天堅持起床開始,一直氚到睡覺,我一直期待自己會有所變化,沒想到一個半月下來真的少了16伒,看到效果後更加有信心一直穿了差不多兩個多月,每天除了洗澡睡覺都穿著,終於快四個月的時候,我掉了近30想想好老公直接拿了,當時我還猶豫來著。 瘦下來真的是整容級別的,現在婆婆也都說瘦了人都變漂亮了,帶著寶寶出門很多人都說我不像剛生了孩子的身材這麼好,美得我呀!感覺每天心情超好,像剖腹產的女性,更要注意恢復。一般來說,生產結束,自己不能亂動,大約在6小時,孕媽儘量喝點湯水,能排氣。這樣的話,第一可以推動寶媽的腸胃消化,防止肚脹,另一方面,還可以補水,特別好。

剖宮產坐月子總結經驗:剖宮產如果好好護理月子,可以減少產後月子病的發生,需要注意幾點:

1️⃣、拔尿管後,6小時後,產婦就可以使用枕頭,採用側臥或者半坐臥的姿勢休息。一個多小時內必須讓自己排尿,住院期間聽說一位產婦拔尿管後不去排尿,又重新插尿管了,不打麻藥插尿管太疼了

2️⃣、剖宮產24小時就可以找揉奶師了,在二院很多揉奶師大家要擦亮眼睛,有很多隻是糊了人的。揉奶揉不好會發燒。

3️⃣、飲食中,應該以攝取蛋白質為主,口味清淡適宜,另外,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避免便秘的,像清淡的魚湯、米粥等清淡食物都是有助於產婦產後康復的。


5️⃣、免產後站立或者坐太久,能躺著就儘量躺著,避免器官下待遇下垂。

6️⃣、適當吃點水果,可以把水果加熱或者煮熟吃點,避免便秘。

7️⃣、三個月之內儘量不要吃帶有辣的食物。

因為剖腹產比順產來說是更傷元氣的,所以姐妹們在月子裡儘可能的照顧好自己,把月子時間最好延長到四十天。不要亂碰涼水涼的東西。

為了以後的健康舒適及美麗,現在該忍的就得忍。

另附我三十五天時的傷口圖片,個人感覺恢復的還是不錯滴。最近的因為沒人給拍就沒有了,但感覺變化不大,就是肚子比以前乾淨了些。


妞妞是小可人


作為一個經歷兩次剖腹產的寶媽,分享我的觀點給大家。

一胎預產期過了4天,羊水少,胎兒大,體型胖,醫生建議選擇剖腹產。懵懵懂懂的經歷了各種尷尬場面,終於平安的生下了大寶。

二胎依舊選擇剖腹產,疤痕子宮醫院是不建議順產的。第二次躺在手術檯上心裡是懼怕的,每經歷一個步驟心都在打顫。相同的地方再次被刨開,疼痛感加強很多,宮縮反應也更強烈些。

慶幸的是兩次剖腹產都順利通過了,雖然歷經各種疼痛,好在寶寶健康。

剖腹產後刀口多久能長好?

現在的醫療技術很先進,二次剖腹產後一星期刀口就不疼了,只是有些緊繃感。

兩次都使用了普通的拆線,一個星期後的拆線沒有想象中那麼疼。剪刀剪開線抽出的那一剎那肚子感覺輕鬆很多,疼痛感很輕。

一般的刀口在15天左右就會完全癒合,沒有任何不適,只是陰天下雨時會感覺有些癢。我經常開玩笑說,刀口比天氣預報還要準。

怎樣護理剖腹產?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產後排氣後才能進食

剖腹產後需要平躺六個小時,排氣後才能喝水和進食。

二、產後按時活動防止子宮黏連

活動這個過程是比較難忍的,記得自己當時坐起來相當費力。每動一下都是煎熬,疼痛難忍,敏感體質的寶媽建議使用止疼泵。

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產後刀口癒合較慢,刺激性食物不可食用,例如姜蒜之類。

四、刀口需要經常換藥觀察

刀口三天需要換一次藥,在醫院醫生會進行按肚子,同時也會觀察傷口癒合情況。出院後要勤於觀察,防止傷口出現感染症狀。

可以用溫水擦拭,塗抹藥膏或者噴霧。

五、哺乳時注意姿勢

產後及時開奶,新生兒吮吸必不可少,寶媽尤其需要注意姿勢,不可過分牽扯傷口。

六、產後飲食要清淡

寶媽產後飲食要營養全面,不可太過油膩,可以少食多餐,飲食清淡。

多吃有利於催乳以及傷口癒合的食物,比如魚,青菜之類。

總結

歷經磨難生下寶寶後,接下來的生活寶媽需要靜養,不要考慮太多,養好自己的身體才最重要。

刀口需要格外注意,不要受到擠壓。按時清洗,按時換藥,保持健康飲食,寶媽恢復好,才能更好的照顧寶寶。


加加麻麻


剖宮產具體什麼時候不再疼,這個也要看各人的體質。


不過一般來說半個來月就不會感覺到巨疼,一個多月以後就覺不得疼了。

我因為胎盤太靠近宮頸口,沒有順產的條件,所以不得已在孕38周選擇了剖宮產。

產前沒有感覺到宮縮什麼的,所以也沒有疼,手術打了麻藥,只是感覺到噁心,也沒什麼痛感。

一直到手術之後六小時麻醉勁兒慢慢下去以後,刀口感覺到疼了,因為用了鎮痛泵,所以痛感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前提是不要動彈,一動彈我就老是害怕肚子上的口子開了,😂😂,其實完全是我自己嚇唬自己。

但是刀口是真疼啊,特別是護士來按壓肚子的時候,我這麼能忍的人,被按的像條被曬到沙灘上的死魚,都從床上彈起來了。


每次按完,都像是跟人幹了一架,打零碎了又拼起來一樣。

經過這種痛,以後各種疼痛都不再是個事兒了。

剖宮產月子裡注意的是,刀口要用碘伏天天消消毒,用溫水擦洗,預防增生以及感染,活動要有,但是不要太劇烈。

我月子裡走路都慢騰騰的,以至於出了月子老長時間都比人慢一拍。😂

別的,就跟平時坐月子一樣就好了。


我是碌碌無為倆寶媽,專注孕產育兒知識,歡迎大家隨時留言探討。


碌碌無為倆寶媽


從醫生開始開刀做手術,到取出寶寶,要經歷很多步驟,要想寶寶從子宮出來,要通過7層左右,皮膚、脂肪、肌膜、腹肌、腹膜層、子宮肌肉層以及羊膜囊,過程很複雜,也非常關鍵,手術後如果想不疼,肯定要經歷一些日子,來讓傷口慢慢癒合。

傷口癒合和很多因素有關,媽媽感覺的疼痛也不僅和傷口癒合有關,還和自己的體質以及疼痛感知度有很大的關係。產後一般7天的時間傷口可基本癒合,可以進行拆線,有的是可吸收的縫線,不需要拆除,7天后基本沒有特別的疼痛的感覺,在6周後,傷口也就基本完全癒合,更是沒有疼痛,在月子期間,是恢復的黃金時間,一定要注意。

首先月子期間要注意的就是運動,對於剖腹產的媽媽,前7天最好是不要運動的,因為傷口非常容易裂開,影響傷口的癒合,如果運動就會影響到恢復的時間,很可能錯過黃金恢復期,等傷口基本癒合,可以慢慢走動。

其次就是傷口一定注意清潔和乾燥,禁止沾水以及髒東西接觸,如果傷口出現紅腫或者化膿、發熱、嚴重疼痛等不正常症狀,一定要找醫生檢查,及時處理。

最後就是飲食方面,產後一週不要急於大補,前一週可以以清淡湯類為主,以排為主,將惡露排乾淨,然後慢慢增加營養,避免使用辛辣刺激性以及高脂肪高糖類食物。


育兒講


剖宮產是許多怕痛媽媽的選擇,但是剖宮產其實也是有不好的地方的。那就是在生產完之後,剖開的部位也是會疼的,雖然痛的程度沒有那麼厲害,但是傷口癒合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那麼,剖宮產傷口多久不會痛?<strong>

首先,剖宮產傷口多久不會痛其實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對痛的感知程度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多久不會痛很難會有定論。建議在生產完之後一定要放鬆心情,不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傷口上,這樣的話心理上就會覺得傷口一直在疼痛的。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情才能讓傷口癒合的更快一點。

其次,剖宮產切口過了一個月之後按壓還會有疼痛的情況這是正常的現象。剖宮產不是隻有肚皮上這一個便面的能被人肉眼看見的傷口,在肚皮裡面的子宮下段也有很多的切口,只是這些口子不能讓我們看看到而已,所以在按壓肚臍下方傷口有疼痛感是完全正常的。這種疼痛一般要半年左右才能明顯緩解。

與順產的產婦不同,剖宮產產婦產後恢復的時間更長,坐月子時更需要精心照顧,加倍小心,除了手術帶來的創傷外,還要照顧寶寶、給寶寶餵奶,所以,剖宮產在坐月子期間,千萬不要著急,一定要儘量休息好。

坐月子時應該注意什麼

1、注意刀口的護理

產後儘量不要有大動作,就是咳嗽、笑的時候,也要用手捂住刀口或用枕頭頂住胃,可以減輕刀口的疼痛感。特別要做好刀口護理,預防感染,如發現有紅腫、發燒等跡象,要馬上就醫。

2、大量補充水分

這不僅有利於哺乳,也可預防便秘。

3、細心觀察惡露

產後都會出現很多陰道分泌物,也就是惡露,隨著時間的推移,惡露的數量會有所減少,顏色應該從鮮紅色逐漸變為粉紅色,然後是黃白色。要細查惡露,如發現異常,應馬上就醫。

4、可以做適量的運動

術後6~8周的時候,可以開始做一些中度運動量的活動,但一定要得到醫生的認可才可以,要恢復到以前的身體狀況可能要幾個月的時間,這是因人而異的。

5、衣著要儘量寬鬆

產婦要選大一號的繫帶子的內褲或者平角內褲。

6、產後的夫妻生活

一般說來,產後生殖器官及其它各系統需要6周至8周才能恢復,而婦女分娩後對性生活的興趣,也要到第3個月才能明顯增加,所以剖宮產應在3個月以後恢復性生活,,而且需做好避孕措施。

7、剖宮產坐月子時還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項,如:放鬆心態、不要負重、不要開車、注意飲食等。


知道雪糕


剖腹產是解決難產的現代醫學發明,建議能順產儘量順產,雖然剖腹婦產生產過程不是那麼痛苦。

剖腹產刀口多長時間可以癒合呢?

由於剖腹產的刀口比較長,表面皮膚大概需要3到5天就可以癒合了,現在基本都是橫切口且不用拆線了,所以表面皮膚很容易癒合,但是腹部裡邊的傷口,癒合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大概四到六週,一般剖腹產的刀口在一年半的時間裡都是顏色比較發紅的傷疤,摸起來硬硬的,陰天下雨的時候很癢,這是傷口自己癒合的炎症,大概一年半以後的時間顏色就會變成灰白色,發軟的疤痕,一般不是疤痕體質的媽媽,恢復的都不錯。


剖宮產之後,如何能好好護理傷口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這樣護理剖宮產寶媽,寶媽更容易順利恢復。

1、少用止痛藥物

剖宮產後,麻醉藥作用逐漸消退。一般在術後數小時,媽咪的傷口開始出現疼痛。此時,為了讓媽咪能很好地休息,醫生在手術當天或當天夜裡會用一些止痛藥物。當然,在此之後最好不要再用止痛藥物,因為它會影響媽咪的身體健康,尤其是影響腸蠕動功能的恢復。所以,媽咪要做好一定的思想準備,對疼痛做些忍耐。

2、術後多翻身

由於剖宮產手術對腸道的刺激,以及受麻醉藥的影響,媽咪在產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腸脹氣,會感到腹脹。如果多做翻身動作,則會使麻痺的腸肌蠕動功能恢復得更快,腸道內的氣體就會盡早排出,可以解除腹脹。

3、宜取半臥位

剖宮產的媽咪不能像正常陰道分娩的產婦一樣,在產後24小時就起床活動。因此,惡露相對不易排出。如果採取半臥位。同時配合多翻身,就可以促使惡露排出,促進子宮復舊。

4、產後盡力排尿

在手術前後,醫生會在媽咪身上放置導尿管。導尿管一般在術後24~48小時、待膀胱肌肉恢復收縮排尿功能後拔掉。拔管後,媽咪要儘量努力自行解小便,否則,再保留導尿管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另外,只要體力允許,在導尿管拔除後儘早下床活動,並逐漸增加活動量,這樣不僅可促進腸蠕動和子宮復舊,還可避免術後腸粘連及血栓性靜脈炎形成。

剖宮產的產後恢復操:

在術後半個月後,如果一切都正常,媽媽可以做如下運動:

1、仰臥,兩腿交替舉起,先與身體垂直,然後慢慢放下來。兩腿分別各做5次。

2、仰臥,兩臂自然放在身體兩側。屈曲抬起右腿並使其大腿盡力靠近腹部而使腿跟盡力靠近臀部。左右腿交替,各做5次。

3、仰臥,雙膝屈曲,雙臂交合抱在胸前,然後慢慢坐起成半坐位,再恢復仰臥位。

4、仰臥,雙膝屈曲,雙臂上舉伸直,做仰臥起坐。

5、俯位,兩腿屈向胸部,大腿與床垂直,臀抬起,胸部與床緊貼。每次持續時間可從2-3分鐘,逐漸延長到10分鐘,早晚各做一次。

在日常活動的時候,這些細節需要注意:

  • 大笑或咳嗽時,或者活動時,最好用枕頭抵住傷口;
  • 不要搬舉重物, 除了餵奶,平時儘量讓家人抱寶寶;
  • 可以洗澡,但要用清水淋浴。(刀口處儘量做好防水處理)

無論是側切還是剖宮產,都要小心避免感染哦。


易個小師傅


剖宮產的刀口什麼時候才不會疼?這個是需要看新媽媽個人的身體體質,對疼痛的敏感度來決定的。每個人的體質是不同的,對疼痛的敏感度也是不一樣的。有的新媽媽身體素質好,恢復快,對疼痛不敏感,可能一天左右就感覺不到傷口的疼痛。有的媽媽對疼痛特別敏感,可能需要兩週更長的時間時間。普遍的情況就是新媽媽在一週時間的l傷口表皮就已經癒合,如果沒有大幅度的動作扯拉和外力作用到的話,基本上是感覺不到疼痛的。所以剖腹產刀口不疼大部分在產後2~7天左右,對疼痛敏感和恢復不好的時間要適當延長,這如果剖宮產的產婦是肥胖症患者或者患有糖尿病貧血,其他影響傷口癒合的疾病,拆線的時間就會延遲。這時候是傷口表層癒合,傷口長好大約需要在30~42天,完全恢復大約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



對於女人來說,不論是剖腹產還是自然分娩,都避不了疼痛這一關。自然分娩是疼痛在前剖腹產是疼痛在後。而且剖腹產有手術的傷口,在恢復起來和照顧起來都需要更精心和耐心,需要自己和家人的精力較多,而且後遺症往往要比較多,所以現在的剖腹產率在逐年下降。現在採取剖腹產大多是符合剖腹產指證的。那麼剖腹產產後如何護理才能快速恢復?

  • 剖腹產產後6小時需要去枕平躺的,這時候可以在傷口上壓沙袋,沙袋可以防止傷口深層組織滲血,促進傷口癒合。腹部壓上沙袋還可以刺激子宮收縮,促進惡露排出,加快子宮恢復。另外沙袋壓在產婦的肚子上,可以防止腹腔內壓力過低導致的淤血在腹腔靜脈和內臟中的停留,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更有利於恢復。在平躺的期間,最好由家人對腿部和身體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肢體麻木。



  • 保持傷口的清潔。剖腹產的傷口可以分為直切口和橫切口兩種,為了預防傷口感染,產後媽媽要特別注意腹部傷口清潔,通常產後的第2天就需要換藥了。產後媽媽可自行檢查有無滲血及紅腫,如果自己不方便,可以由家人檢查。手術後若產後媽媽的體溫高,而且傷口痛要及時的檢查傷口,發現紅腫可以用95%的酒精消毒,每天兩次,如果之後還是沒有好轉,傷口紅腫處有波動感,確認就有感染,要及時拆線引流。
  • 避免傷口碰水,因為水中可能有細菌,很容易引起感染,剖宮產的產婦媽媽不要淋浴。若傷口遇到水就要立即消毒,同時用消毒過紗布蓋上。在護理期間,產後媽媽選擇擦浴,這樣比較安全,拆線之後才可以進行淋浴。平常要保證傷口周圍的乾燥,避免對汗水等浸溼。


  • 注意觀察子宮的恢復。分娩後,在產後媽媽臍下方可以摸到一團硬塊,也就是子宮。產後媽媽可以對腹部適當的進行按摩,增強子宮收縮,以免產後大出血。另外靜脈滴注和口服藥中不但有消炎藥和其抗生素藥,也含有子宮收縮劑。產後媽媽應如期的用完藥物,服用生化湯也有利於幫助子宮收縮,可以三餐之後服用。一般來說子宮在收縮的時候會有疼痛痛的感覺,但在忍受範圍之內,若服用止痛藥後仍疼痛不止,就要尋求醫生的幫助。

  • 餵奶需要側身。由於剖宮產媽媽腹部有傷口,寶寶餓的時候,產後媽媽還要用母乳餵養,為了避免拉扯傷口,產後媽媽餵奶的姿勢可採取側身,這樣可以減少因動作拉伸而產生不適的疼痛感。剖宮產媽媽對術後護理做好之後,才能確保是自己身體健康,才能更好的照顧好寶寶。


  • 營養要全面,偏重優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如肉蛋魚類,豆類,牛奶製品以及蔬菜水果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等有利於傷口的癒合。但是在產後一個星期內,儘量不要吃魚,因為魚體內含有一種有機酸,不利於傷口癒合。如果身體是過敏體質,對魚蝦,海鮮過敏的也要禁止食用,避免產生過敏反應,傷口發炎。

達令育兒


剖腹產時會使用鎮痛棒,手術時不會痛苦,術後刀口疼痛與自身的體質有關係,一般在七八天後能夠明顯好轉。剖腹產也有惡露陸續排出。”


gjmmas


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