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我還在工作,有朋友說退休了就該享受生活,您怎麼看?

水邊的蘆葦花


這個就看自己怎麼想的,認為身體挺好,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就幹唄,還能增加家庭收入。有的人合計幹一輩子了不想再去工作讓人家管,並且孩子都有穩定工作,孩子沒有負擔就在家溜達溜達鍛鍊身體也挺好的,沒病就是掙錢了


平安一生122505431


我是草根老周,草根的草,樹根的根。不會冠冕堂皇,只會聊聊家常。關於退休後還在工作,有人勸說應該享受生活了,怎麼看這個事?我認為這沒有標準答案啊,因人而異吧?但是我覺得主要是看身體狀態和自己的興趣愛好決定。

我現在處於準退休狀態,內退三年多了,今年年底正式辦理退休手續。我來說說退休的感受供朋友們參考。如有不妥請留言討論。

這個年齡段退休的企業同志,大部分都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生人的。文化程度不高而勞動強度不低,體力勞動工作多,管理崗位工作少。算起來工齡有四十幾年,六十歲退休,確實算得上革命工作一輩子,養家餬口拖兒帶女不容易,該退下來好好歇歇了。

但是人的體質和精神狀態不一樣。有的老同志紅光滿面精神抖擻,再幹個五年八年工作也沒問題。還有的老同志年輕付出過多落下一身病症,真的不適宜工作了。國家規定六十歲退休就是為了讓老同志安享晚年的。在家陪陪老伴,養花釣魚遛狗也是理所應當。

對退休還在工作的老同志,不應該嘲諷挖苦,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





草根老週五世


你好,我是逆群羊,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回答你的問題。

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退休了,閒在家裡生活沒有規律,還不如找點事做,我以前一個同事70多歲了,是重慶一家汽車配件廠的pmc,退休了,還到我們公司來上班,我們常常問他為什麼退休了,不休息還選擇上班,還要承受一點壓力,他說他一天在家裡,因為沒有別的愛好,生活過的特別沒趣,也不規律,兒子兒孫都有工作,老伴兒去參加一個公益組織,每天也是早出晚歸,他一個人閒在家裡,一天無所事事,只能發呆,還不如找點事做做,所以一直在我們公司裡面上班,他對工作勤勤懇懇,我們都很尊敬他!





逆群羊VLOG


我覺得要看這個人是否會管理自已,如果不會,能有機會工作。那就讓他去工作,比如我家老公退休後每天睡到吃中午,燒飯,買菜都不會,中午起來吃我燒好的飯,沒事就坐在那裡看電視,喝茶。偶爾看他喜歡的書,反正我叫他做什麼他才做,他說也不是不想做,而是沒想到,比如晚上要睡覺先要把被子鋪一下,我不弄他不動,我一弄他馬上會說我來,就這麼個人,退休沒多少時間有機會讓他去工作,我尊重他,跟他談了,第一再去工作身體感到累嗎?第二壓力大嗎?他說不累,沒壓力。那就去上班吧。早九晚五,雙休日,我感到很好,他生活也有規律。


芹吖芹568


能幹還是幹著好,生活也有規律,比在家強多了。

你看日本老人,七十多歲了還工作,精氣神也特別好,會更有尊嚴。

我樓下清掃衛生的老太太,七十多歲了還在清掃,她中等個子,瘦瘦的,看上去身體很結實,非常的健康的樣子。

記得我上班時,去濟南皮件二廠提貨時,一個七十多歲的瘦老頭還在哪兒工作,那個認真勁就不用提了。

只要有班上,還是上著的好,儘量不要放棄,這是好事。


範本娜


我已超退休年齡,但單位一直在用我,我身體倍棒,我堅持每天晨跑5公里或者走步7000米,曾參加四屆國際馬拉松,曾獲市竟走亞軍,從小喜歡田徑運動,所以我有個倍棒的身體,此刻還在帶新聞碩博士研究生,是碩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各地、港澳臺及國外都旅遊了,現在是發揮餘熱,此刻還在新冠肺炎疫情區參加抗疫戰工作呢,我認為這樣工作就是享受生活,每一天都生活的很滋潤,多幸福。


人定勝天4677


我感覺退休在家一定很無聊,因為現在有的孩子沒有和父母住在一起,家裡就沒有什麼事情,上班的時候麻都是很規律的。一但休息退休就沒有規律了,當你找到一份適合你的事,你每天都會有計劃的安排你的時間,感覺比上班時間過的還要快,我是深深體會到了。


韻佳


我認為,只要身體好,退休後還有工作可做,就應該工作。

在日本,退休後的老年人,只要不是病得不易在工作,基本都在繼續工作。他們對中國退休後就不再工作的現狀很不理解“怎麼中國人退休後就不再工作了?”

十年前去臺灣,遇到了78歲的老人在開旅遊大巴車,原以為是生活所迫。後來才知道,人家自己家有個很大的產業,5面前他把生意交給了兒子,他開旅遊大巴車跟賺錢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就是為了讓自己有事做。

我的一個美國朋友很富有,僅說他有莊園和一個很大的湖,就知道是個什麼樣的家庭了。可他七十多歲的父母自己在鎮子裡開了一個收入基本持平的小酒吧,而且每週必須到肯德基做一天的義工。

為什麼人家不差錢,退休後還不閒著,仍然在上班?

顯而易見,就是不想只做一個消費者,而要繼續體現自己在社會上的價值。同時,在自己體現價值的過程中享受人生。

如此看來,你退休後還在工作,說明你也進入了一個比較高的境界。

就“退休”這一概念而言,“退休”對公職人員來說,是人為的因素,是制度的規定,而不是人生工作的結束。

那些認為退休後就應該享受生活的人也可能有他們的道理:

比如身體不好的人,退休之後就是應該好好養養身體;

比如那些幾十年在工作崗位上很難有機會休息的特殊崗位的國家工作人員,一旦從崗位上退下來,也應該放鬆一下;

再比如自己幾十年的努力,已經賺取足夠的財富,不工作,自己可以利用退休後的時間滿足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也沒有必要去工作。

然而,有很多人,並不屬於上面的幾種情況。身體很好,經濟條件又不足以滿足享受生活的標準,本來可以在退休後在做點兒力所能及的工作,確不願意,也不去想再做一點工作,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因此,恭喜你,退休後還在工作。也但願你在退休後的工作中,更好地享受生活!


依然論職場


我們常見的退休生活有以下幾種:

一、勤勞型老人,退休了閒不住,工作是一種心理治療。

我相信很多老人退休後想要再工作,第一要素絕非是因為金錢。老人辛苦工作幾十年,身體上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狀態、對於工作場是熟悉的狀態。如果突然閒賦在家,當阿姨出去因為柴米油鹽醬醋茶忙活的不可開交,沒事還能逛逛街,晚上還能跳廣場舞時,一個人在家分外孤獨。所以很多老人平時沒啥毛病,一退休反而各種毛病就出來了。我父親就是屬於這種勤勞型,喜歡茫茫碌碌的感覺,有種成就感,這個時候工作反而成為了心理治療。

二、為了貼補孩子

一個新生兒的出生,能給一個家庭帶來無盡的歡樂喜悅,因為這是生命的延續,同時也會給新家庭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據權威統計,一個新生兒一個月的花銷約在2000-3000元左右,在母親無法工作的情況下,對新生家庭是比不小的開銷,於是很多老人再有退休金的情況下再打一份工,貼補孩子。

三、全職保姆型

很多老人不僅僅是在金錢上幫助,更是在行動上不遺餘力。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燒刷洗弄,把媳婦和孩子伺候的好好的。我的舅舅、舅媽就是這個類型,再累,一看到小孩子就開心了。

四、享福型

如果是我,我還是希望父母退休了可以多享福,少操勞,想要工作可以,找一個輕鬆的不出力、不熬夜的工作,乾的快活就行。沒事了和別的老頭下下棋,唱唱歌,看看書,學點東西。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生活,都是屬於你的最好生活,千萬別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只要你開心,無論怎麼樣作為子女都應該支持。


關心大事的小楊


退休後還在工作的人大有人在。現在就有兩個全國都知名、全國人民都應該致敬的退休老人——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他們一個84歲,一個73歲。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之中,兩個老人,同事也是兩個專家,不顧身體年邁,親赴重點疫區調查情況,研究病情,制定防止舉措,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國人的尊重和敬意。

說實話,每個人的客觀情況不同,選擇繼續工作,還是選擇安享晚年,是見仁見智的事情。

如果我們身體健康,也有一技之能,再幹幾年也是完全可以的。


實際上,對於現代人來說,年屆六旬遠沒有古代那麼顯老。現在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6歲左右,所以,60歲還能生龍活虎的,大有人在。既然身體健康,也願意幹工作,只要有工作崗位提供,完全可以繼續工作幾年。

特別是那些事業心、進取心很強的老人,讓他呆在家裡發悶,還不如上班更開心。所以,只要身體允許,精力足夠,並且也有一技之長,想再繼續工作幾年,也是完全沒問題。

如果我們選擇不再工作,也有很多途徑可以讓體現自身價值。

有的老年朋友可能會覺得,不工作了就感覺人比較頹廢了,失去了人生的目標。其實,退休之後也可以做很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

一是含飴弄孫。估計很多老人退休之後的一大任務就是幫助兒女帶帶孫輩。現在職場壓力大,兒女工作忙,照顧孫輩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老人的身上。說實話,帶孫輩並非輕鬆活,但是,能夠幫助兒女解決一下後顧之憂,也是一種親情的繼續延續。

二是興趣愛好。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舞文弄墨、或吹拉彈唱、或四處旅行。尚在工作時,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實現自己的興趣愛好,現在退休之後,完全可以有條件、有時間去從事你的興趣愛好。這樣不僅自己的日子過得充實了,而且心情也會越來越好。

三是學習增進。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雖然退休了,但是各種新事物、新技術層出不窮,老年人也可以用更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學習提升這件事。例如,老年人也可以學習智能手機的各項功能,拍抖音、拍短視頻,也可以學習電腦各種軟件使用,提升自己對新事物的接收程度。對於我們人來來說,任何年紀去開始學習,只要你是人證的,永遠都不算晚。

總之,退休之後是繼續工作,還是安享晚年,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客觀條件。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選擇符合自己心意的就好了,不必太過在意別人的意見,畢竟,生活只有我們自己親手創造,才是我們自己的人生!


我是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問答達人、問答青雲計劃獲獎者【雪天驚雷】。如果我的觀點對您有啟發、有幫助,勞煩您點贊並關注我,雷哥將把職場乾貨與您分享到底,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