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吹響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衝鋒號”

記 者 殷 聰 徐展新

通訊員 孫 勇

只有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微企業鋪天蓋地,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態與產業發展層次,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寧波加快龍頭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一批中小微企業也在政府部門、小微企業園及公益機構的“悉心照料”下,逐步恢復往日的生機。

中小微企業復工遇難題

相對於龍頭企業,中小微企業的復工復產更加千頭萬緒。供應鏈、人工、物流、資金……這些是記者採訪中小微企業負責人時聽到最多的“關鍵詞”,也是疫情持續期間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亟待翻越的幾座“大山”。

作為一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寧波旭升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侖區域內有47家配套的上下游供應鏈企業。各企業體量有差異,資金狀況及防疫工作的準備情況也各不相同,想要在特殊時期“湊齊”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難度可想而知。

徐曉東是旭升分管生產的副總,看著那些空蕩蕩的工位,他每天急得團團轉。除了供應鏈問題,員工不足也制約了企業的復產。

在海曙,寧波時代鋁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復工較早,大部分員工來自本地,但依舊無法翻越員工不足的“藩籬”。

“不到一半的員工數量,根本滿足不了生產需求。”時代鋁箔董事長秘書鄭增輝無奈地告訴記者。產能下降的同時,企業還需負擔員工的工資、社保及工廠運轉的各項支出。如果企業底子不夠好、庫存不充分,可能已經扛不住了。

運輸車輛無法通過道路卡口、申請銀行貸款失敗、訂單與實際產能不匹配……自疫情暴發以來,諸多困難讓本就“體格脆弱”的小微企業雪上加霜。此時,各級政府部門、小微企業園及公益組織緊急聯合起來,向中小微企業伸出了援手。

全力以赴破題解困

近段時間,海曙區橫街鎮發展服務辦主任吳劍勇有了一個新身份——企業復工熱線的“接線員”。為了高效對接需求、第一時間解決問題,海曙各個鄉鎮的發展服務辦負責人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公佈給了企業。

“一天接聽100多個電話,確實非常忙。”午休時間,忙裡偷閒的吳劍勇告訴記者,小微企業的信息渠道相對閉塞,軟硬件條件相對不足,政府部門為其提供的信息尤為“解渴”。

聯繫上吳劍勇時,他剛剛和時代鋁箔的負責人通了電話,詳細解釋了海曙區白雲街道、望春街道、高橋鎮、集士港鎮四地人員管控的最新情況,讓這家亟待本地員工返崗的企業鬆了口氣。

“哪怕是一個螺絲,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旭升的擔憂,正是寧波安排復工工作時著重考慮的一個問題。

當得知旭升的困難後,一場主動問需於企、問策於企的“三複”對接會及時走進了這家企業。大碶街道辦事處主任孫旭輝當場表態,按照屬地受理原則,上下游配套企業中涉及街道轄區的,街道將加班加點精準服務好,確保防疫與復工兩不耽誤,“涉及區內其他街道的,我們將當好‘保姆’,積極對接,爭取讓企業儘快復工。”孫旭輝說。

在政府部門的精準幫扶下,如今旭升95%的供應鏈企業已復工,該企業的產能也已恢復到了75%左右。

不僅要幫助中小企業復工,還要幫助其解決復工後的一系列難題。位於鄞州的“7號夢工場”為入駐的初創型企業準備了一支第三方服務團隊。從2月8日下午開始,一個名為“太陽傘”的公益律師服務微信群正式開通,10名專職律師、5名律師助理為百餘家企業答疑解惑。

據瞭解,園區裡大多是體量小的初創型科技企業,沒有自己的法務部門,甚至沒有聘請過法律顧問,有關工資發放、租金減免、福利保障等方面的信息,需要向專業法律人士諮詢。“從清晨到深夜,我要隨時注意微信群的提醒,爭取3分鐘內作出回覆。”青年律師馬列已經做了10年的普法工作,此次疫情來得突然,他花了幾天時間熟悉了相關政策法規,迅速投入全新的工作。

截至目前,“太陽傘”已為43家入群企業提供了法律諮詢服務。“突然感覺,為生活打拼是那麼美好,連堵車都變得美好起來。”第二天早晨,再次踏上“征程”的馬列,向記者發送了這樣一條信息。

恢復生產信心十足

隨著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政府部門、園區的協同推進,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諸多“瓶頸”得以突破。

“目前,我們已有100多名員工到崗,到崗率87%,80%的生產線也已恢復。預計再過一週,企業便能恢復正常生產。”在北侖大碶高檔模具及汽配產業基地,寧波臻至機械模具有限公司的車間內早已機器轟鳴,企業管理部負責人雷麗芳告訴記者,自13日復工以來,臻至機械模具逐漸步入正軌。就在本週一,該企業接到了來自西安的兩個新訂單,金額約80萬元。目前該企業有31個訂單正在加緊生產,訂單已排到今年4月份。

在高新區領航創新園內,上週四復工的浙江德塔森特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已逐步恢復生機。截至目前,該企業人員到崗率超過60%,50%的生產線已恢復。“開工幾天內,我們相繼接到四川、西藏、北京等多個省市和新加坡的8個訂單,訂單額逾500萬元。”德塔森特董事長譚小敢告訴記者。去年,該企業營收約2億元。預計今年營收將達4億元,同比翻番。

“2月底前我們可恢復50%的產能,3月底前恢復80%的產能。”當記者撥通寧波麟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呂世文的電話時,電話那頭的他顯得格外忙碌。持續的疫情,對麟灃生物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據初步測算,該企業今年營業收入或將下降20%。但呂世文沒有灰心,他告訴記者,此次疫情讓他深刻意識到了供應鏈管理、人員管控的重要性,下一步,該公司將以此為重點,爭取讓企業早日步入正軌。

當寧波逐漸吹響企業復工復產的號角以後,越來越多的中小微企業正加快湧入復工復產的陣營。數據顯示,2月12日,我市列入統計的116個小微企業園中,47個小微企業園逐步恢復生產,240家小微企業復工;2月17日,65個小微企業園、615家企業復工;2月19日,90個小微企業園、1490家企業復工……寧波小微企業已按下復工復產的“快進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