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球為什麼我感覺用外教下滑得更快?

手機用戶51959289111


中國三大球,

女排。吃飯睡覺拿冠軍。

女籃,齊心協力進奧運。

女足,艱苦奮鬥創奇蹟。

男排,艱難困苦努力行。

男籃,咫尺天涯忘我情。

男足,永遠倒數爭第一。

女子隊伍,很努力的為了祖國的榮譽拼出全部的力量,為了進入世界,奧運,那怕就是那麼一點點工資也付出自己的所有。出國比賽時還要擠在有時有點的飛機,高鐵上,好的休息都不能滿足,卻要拼搏在國家榮耀的賽場上。

男子隊伍,每個人都拿著女子全隊薪水的高度,卻在場上瀟灑的旅行,在國家隊就像是完成任務的,各種理由層出不窮,回俱樂部好像是重新換個人一樣,出國比賽,座著包機,怎麼舒服怎麼休息,賽場上依然吊兒郎當,輸贏無所謂的。


永遠時代馬騳驫


三大球過於籠統,咱們列舉一個出來說。

足球:1954年,中國為迅速提高足球水平,派遣一支隊伍赴匈牙利學習,當時付匈牙利球員共有25名,中國隊在匈牙利的教練是阿姆別爾.約瑟夫,他是中國足球第一位外籍教練。第二個來中國執教的是1992年中國隊從德國請來了施拉普納,擔任中國足球主教練,徐寶根做他的助手,但是1993年世界盃預選賽小組賽都沒有能出現,所以之後中國足協任命戚務生為中國足球執行教練,施拉普納淡出中國足壇。

再後來:

1998年英國人,霍頓(亞運會季軍)

2000年米盧(2001年世界盃預選賽出線)

2002年,阿里.哈恩(亞洲盃亞軍)

第六個來中國執教的是兩名外國教練福拉多和杜伊科維奇,這是歷史上最失敗的一次。

第七個是中國執教的卡馬喬,但是在對巴西隊時創下了0比8國際A級賽事歷史最差成績。

2014年法國人,阿蘭.佩蘭(亞洲盃帶領國足出線)

最後一位是,號稱意大利銀狐的裡皮(本人最看好的一任,可惜,可惜😔)

本土教練:

李鳳樓(新中國第一屆國家隊主帥)

戴麟經(率隊參加第六屆世界盃預選賽,首戰負於印尼隊遭淘汰)

陳成達(1958年至1962年沒有大型賽事)

年維泗(1963年上任參加在雅加達舉辦的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足球比賽,比賽中,中國隊勝馬裡隊,平印尼隊得小組第一在1/4決賽中負於烏拉圭)

方紉秋(1964年)

年維泗(1965年接任一直到1976年)

張宏根(1977年接任,任期無大型賽事)

年維泗(1978年再次接受,參加當年的亞運會,在奪取第三名決賽中,1比0擊敗伊拉克獲得銅牌)

張宏根(1979年結任任期無大型賽事。

年維泗(1980年再接任,但在當時的奧運會預選賽失利以後辭職,推薦蘇永舜出任國家隊主教練)

蘇永舜(1980年亞洲盃之後,接受國家隊小組賽未能出線,1980年底,帶領中國隊參加十二屆世界盃亞大區預選賽,功虧一簣)

張宏根(1982年,參加當年的亞運會)

曾雪麟(1983年接手參加,當時二十三屆奧運會預選賽小組未能出線)

年維泗(1985年第五次接受國家隊參加,1986年亞運會)

高豐文(1986年亞運會後,執掌中國隊帥音帶領中國隊闖進二十四屆奧運會的足球決賽圈1988年,中國隊獲得亞洲盃賽第四名,89年參加第十四屆世界盃預選賽,1990年北京亞運會高奉文率領的中國隊,在本土作戰時意外輸給泰國)

徐根寶(1991年,中國足壇採取一個新的舉措,競選產生國家隊主教練,1991年徐根寶率國奧隊,赴吉隆坡參加奧運會預選賽,亞洲六強賽,結果淚灑吉隆坡,第二年的泰王杯之後下課)

戚務生(1994年上任,在當年的廣島亞運會足球比賽中獲得亞軍,1995年,中國隊參加第26期奧運會預選賽,未能出線,1996年12月,中國隊參第十一屆亞洲盃賽未能進四強)

朱廣滬(在2005年三月擔任國家隊主帥)

高洪波(2009年五月上任國家隊主帥幫助國足奇蹟重返12強賽)

李鐵(2019年底剛選國家隊主帥至今)

個人思考:一一舉例,縱觀歷史,沒有外國教練和中國教練帶出好成績的區分,觀察足球,很強差人意的,我沒有找出怎樣的好成績,但自己本人更傾向於,本土教練執教國家隊 原因為:本土教練更能深刻的理解中國足球需要什麼?因為本土教練自身是中國足球的土地,培育出來的,它可以通過自身,自身的不足,去訓練球員,而外國教練不可否認,有一些真才實幹的,但是也不可否認很多人是奔著撈錢來的,外國教練可作為助理教練,因為需要他們把國外的訓練體系,訓練經驗帶到中國,但是需要一個本土教練去把關子,不能今天一套,明天一套,今天學法,明天學英,需要本土教練與外國教練相結合,由本土教練制定一個咱們需要學習的方向,什麼樣的一個打法?咱們就一屆一屆把它執行,總能提出樣子,而不是成天的去換教練,自我而言,高洪波就帶的很好,為什麼把它換掉呢?自己的見解“人的本性好鬥,好勝,好強。這樣的性格在體育人身上尤為突出,我更希望他在足球人身上更加突出”踢出自己的體系,大力發展青訓,夯實基礎,建立中國足球體系,有一個成語叫無破不立,中國足球就面對這樣的局面,推倒一切從頭來,任重而道遠,中國隊加油。



方哥哥呦


關於這個問題我給你嘮一下你看看是這個理不。

並不是三大球都用外籍教練,籃球與足球用的最多,女隊少男隊多。

足球籃球排球,世界上關注度最高的三大集體運動。在中國出現比較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陰盛陽衰”。女排有過五連冠,現在也是世界一流強隊。女籃最好成績也拿過奧運會亞軍。女足拿過奧運會亞軍,世界盃亞軍,其實那時候離冠軍只差那麼一點點的。反觀男子,男籃最好成績奧運會前八。足球只有2002年進過一次世界盃,男排就別說了更慘不忍睹。

但就是這些隊伍用的外籍教練多呢,像女籃女足女排確都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國字號教練。

為什麼聘請的都是外教,反而成績下滑的更厲害呢?

外來的和尚就會念經?但你至少得有“經”可唸吧?足球界裡的斯科拉里,裡皮這都是世界級的主教練。籃球界的哈里斯和尤納斯也是世界級的。但為什麼沒能把國家隊提高一個檔次呢?教練再牛逼,還是得球員去踢,還得球員去打。戰術再好,也得靠球員去執行。舉個例子,一個理解能力很強的人和老外對話,但他聽不懂英文,你說他理解能力再強有用嗎?一個英語考試很牛的學生,但對面傳來的是帶走濃重方言的外文歌曲,你說他能理解嗎?


還有,國家隊隊員集訓時間很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俱樂部比賽。今天一個主教練明天一個主教練,誰也摸不著頭腦。因為每個教練員的思維都有所不同,再加上語言不通,在翻譯過程可能也會有出入。外籍教練和本土球員本身就有文化差異,還有對這項運動的理解差異,所以你很難在一時半會去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並不是說外籍教練能力不行,也不是國家隊球員就那麼差,一直在倒退。但是不進則退。

足球籃球現在國家隊主教練都是本土的,沒有在延續使用外教,這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不再像以前似的趕鴨子上架了。原來某些官員就想著立竿見影,急於求成。都想著在自己在位期間能有所作為,不能給自己的增光但最少不能摸黑。那是因為他們不懂,他們是外行。只求於好成績而忽略所有,即使他們明知道這些。

其次,本土教練首先他能更瞭解自己的球員,因為都是在自己國家成想起來的,他更能熟知一些東西。萬事需要從實際出發才好。

再者,現在國內的教練員也是經常性的積極的參加國際學習交流。

說到底還是需要一個環境。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更是一個體育人口的小國,更別說三大球了。沒有一個好的生根發芽的土壤,怎麼會有更加出色的國家隊?全國14億人口,但只能從幾千人裡選拔國家隊隊員,是不是很可怕?很不可以理解?但現實就是這樣的。體育人口多了,不止是對國家隊拿不拿好成績這麼簡單,還會帶來更多連鎖效應。如體育產業的發展,如體育思維的發散性等等。

再一個就是期望值太高所致。因為有些外教界內名聲很大,所以國人都希望他的到來能夠扭轉乾坤,但事實卻不是如此的。

我們現在是體育大國,但不是體育強國,雖然我們在國際舞臺,在奧運會拿的獎牌榜都是名列前茅。

更多深層次的問題,歡迎共同探討。


籃球基礎實戰教學


三大球的退步其實和用不用在教沒有關係。

就拿我最熟悉的籃球來說,中國男籃在自家門口的籃球世界盃上徹底拉胯,失去奧運資格,一時間成為眾多網友口誅筆伐人人喊打的對象。

什麼“楠辭其咎”,“楠上加楠”,“波蘭周琦”等網絡新詞瞬間爆炸。

這一切的原因並不是外教不外教的原因。

首先:國家體制,中國體教分離,孩子從小要麼學習,要麼上體校,哪個家長會讓自己的孩子退學上體校呢?近年來,CBA選秀大會表面上熱鬧非凡,可實際上選中的大學生有幾個能上場?可見CUBA球員和職業的差距太大太大了。

其次:基本功,CBA球星工資動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這種暴富導致進取心懈怠,基本功不到位,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沒到關鍵時刻,男籃罰球就掉鏈子,為什麼?就是基本功不到位。

最後:無論內教還是外教,最重要的是球員自己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出成績。


雙手控球233


曾幾何時,中國三大球的一些隊伍開始高薪聘請“洋教練”,希望把國外先進的訓練方法引入到國內,以此促進和帶動我國三大球運動發展。那薪酬動輒百萬、千萬甚至上億,效果如何呢?很遺憾很多時候沒有明顯的進步,有時還出現了倒退。為什麼?難道我們是被騙了,聘請的都是平庸教練、假教練?也不能這麼說,因為聘請的洋教練裡也有些在國外有著高光的執教經歷。都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那為什麼到這兒就不好使了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語言障礙。我們中國人都說漢語,聘請的洋教練都說外語,這就造成了教練與球員之間不能及時、有效的溝通,雖說隊中也有翻譯,但作為專業性很強的三大球運動,翻譯時可能一字之差,效果就沒有達到或者意思就變了。就像排球中教練讓隊員慢上快打,結果翻譯成慢點打。意思有出入,效果沒達到。

第二,時間問題。洋教練到中國一般都簽了個一年兩載的合同,到了中國一看,所帶的隊員無論身體素質、團隊意識、個人能力……都跟以前執教的隊員不同,以前的執教經驗到這兒不好使了,怎麼辦?推到從來,時間不夠;維持現狀,那也就不會有啥作為。同樣隊員也很困惑,以前學的到洋教練面前不好使了。雙方很難在短時間內融合到一起。沒辦法,只能這樣繼續尷尬下去。

第三,選拔機制問題。網傳很多球隊在選拔隊員上不夠公開、公正、透明,甚至有靠關係進隊的事。具體咱也不知道,但或多或少也覺得確實有不妥之處。再好的伯樂你也要給他千里馬,才能贏得比賽。不要弄一群普通的馬讓伯樂挑,他也挑不出來。做什麼都需要天分,沒有天賦你再刻苦也只能有所提高,不能到達巔峰。這個別不服,牛頓被蘋果砸到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可果農挨砸的次數比他多,卻什麼也沒得到。所以那些教練多下去走走,去發現更多的人才,能者上、庸者下,選拔機制一定要公平公正。

第四,體制問題。現在很多俱樂部乃至國家隊為了快速提高成績,不惜花重金聘請外教。可是到了俱樂部和國家隊這個層次的球員技術已基本定型,聘請再好的教練也無能為力了,最好的結果也無非是錦上添花,大多時候都是原地踏步,甚至在後退。我們天天喊著凡事從娃娃做起,那我們莫不如做點雪中送炭的事,把更多的人力、物力用到基層培養上。可以送一批優秀的基層教練到國外深造,或是聘請一些優秀外教充實到基層體校或是中小學,豁出去幾年時間斷代培養,這樣我們將來一定會迎來三大球百花齊放的一天。不要老想著急功近利,結果很可能得不償失。要想吃到又香又甜的蘋果,你就要栽下樹苗,細心呵護,耐心的等待;不要老想著栽了樹苗得好幾年才能吃到蘋果,還是別種了。那樣的話你永遠吃不到又甜又新鮮的果實。以上個人一點拙見,希望看到的朋友給些寶貴的意見。





野渡驚飛鷺


外教!這被認為是一個體育項目成績提升的關鍵因素。中國有影響力的項目中,最早聘請外教(主教練)的是足球,上世紀五十年代(1954),匈牙利教練約瑟夫成為中國男足的主教練。相比較其他項目,男足請的外教很多,而且還是越來越大牌。目前中國的三大球足球、排球和籃球項目均聘任過外教。中國足球男女國家隊都聘請過外教,中國排球隊男隊聘請過外教,而女排一直是中國教練。中國籃球隊男女籃均聘請國外教加練。

不過,在中國的拳頭項目羽毛球和乒乓球隊中卻一直沒有外教的身影。為何?因為兩個項目基礎好,國內教練就是世界頂級。可是即將發生的一個聘任,將讓中國乒乓球隊成為有影響的球類項目中,唯一一個沒有聘請外教的中國國家級運動隊。

針對目前中國羽毛球隊的現狀,中國羽毛球協會/乒羽中心決定聘請韓國前國家隊主教練姜京珍成為教練組的一員,雙方將在9月3日進行簽約。姜京珍2016年底成為韓國隊主帥後,曾經帶領韓國隊拿到蘇迪曼杯的冠軍。因為2018年亞運會上成績不佳於11月被韓國羽毛球協會解僱,原因是40年亞運會中首次沒有獲得獎牌。

在剛剛結束的羽毛球世錦賽創造歷史最差戰績,中國隊加強教練組的實力也是不得已而位置。作為男雙運動員出身,當教練多數時間負責男雙的姜京珍將會主要負責男雙項目。


aka某某


千萬不要急功近利,球類運動是集體項目,不是一朝一夕,一人一馬,就可以做到立竿見影的改變的。

講個故事吧,孫中山革命,宣統退位,這是1911年的事情,但是1917年,有的人覺得民國了,我期盼的紅彤彤的新世界並沒有到來,那還不如回到過去呢。順著這條思路,張勳復辟

應運而生。

跑題了哇,馬上拉回來。

中國三大球,從施拉普納,霍頓,米盧,阿里汗,杜伊,卡馬喬,直到裡皮,中國足壇請到的外教已經有很多了,為什麼感覺中國足球的水平為什麼沒有多大改變呢?

那是因為吧,基礎差,素養差,不是說你請來一個外國人,中國足球馬上就變成紅彤彤的新世界了。

那中國排球,中國籃球呢?參考中國足球,就明白了







空想千年


我覺得中國人還是需要更多的中國精神來支持,外國教練,雖然有更多的執教經驗,更更高的執教水平,但是他沒有國家榮譽意識,咱們中國人的榮譽感,我覺得在國家隊中,相比個人技術水平的突飛猛進,更多的是團隊意識,配合意識,我們代表的是一個國家,我們為國出征,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代表一個國家的競技水平,應該通過磨合配合打出一個國家應有的獨特的符號而不是生搬硬套,最近中國女籃的比賽就讓我們很動容,正是因為本土教練自身的國家榮譽感和國家歸屬感,真正的落實到了球員的身上,給予了球員更多更大程度上的鼓勵和鞭策,也讓我們看到了鏗鏘玫瑰的獨特的色彩和能力,有一種感動中是中國女籃,有一種堅持是中國女足,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我覺得中國本土教練就足夠勝任國家隊的主教練沒必要崇洋媚外,一個主教國家隊的主教練是一個國家隊的魂女子三大球就可以很好的說明這一點


小李子談體育


三大球清一色外教未必會更好 中國足球要從實際出發,我覺得很沒有必要,雖然這次女足沒能拿到獎牌,創造了中國女足參加亞運會歷史最差紀錄,但李小鵬帶隊以來所發生的變化和隊伍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李小鵬有能力把女足帶好,但他需要時間,韋迪主任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已經明確表態,中國足協對李小鵬三個月以來的工作表現是滿意的,並駁斥了男女足國字號球隊主教練全部下課的謠言。

外教好找,可是找到真正適合中國隊的很困難,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過外教也不一定能成為中國足球的救世主


牛十安


我先來說說那三大球,三大球就是足球,籃球,排球。目前最好成績的也就中國女排了。中國男足也就2002年打進過世界盃決賽階段,那年是神奇教練米盧帶領我們衝出亞洲。那也是外國教練最成功的一個。之後前前後後也換過一些大牌的外教,有卡馬喬,佩蘭,裡皮等都沒成功。國產教練也是失敗,這說明不是一個教練的問題而是我們對青訓的不重視急功近利的心態所造成的。只有讓更多的孩子喜歡足球參與足球的比賽,我們的國家隊水平才會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