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重操新業”引熱議:《暗黑破壞神》或改編動畫電影


暴雪“重操新業”引熱議:《暗黑破壞神》或改編動畫電影

2003年,《魔獸爭霸3》全球發行,這款神作很快取代帝國時代、紅警和CS,成為全國網吧的必裝遊戲。由於當年的硬盤空間吃緊,很多網吧裡裝的都是“私自改裝”的刪減版,開場、過場動畫被刪的一乾二淨。

許多人玩了幾年,才第一次見到《魔獸爭霸3》的開場動畫,但基本所有人首次見識,都忍不住要蹦出一句“我X”。這玩意兒實在是太炫酷了。

後來,除了“暴雪精品必出精品”,“被遊戲耽誤的動畫/電影公司”,也成了暴雪的雅號。

當年,暴雪還是全行業的偶像,“被遊戲耽誤的XX”,理所當然成為一批國內遊戲公司的人設。這兩年,暴雪在道上混得沒那麼開了,教玩家玩遊戲、炒冷飯沒誠意等批評聲越來越大,不少老粉絲很是感慨,懷念起暴雪跨界做動畫也能碾壓一切的時光來。

《暗黑破壞神》宣傳視頻:http://m.v.qq.com/play/play.html?coverid=&vid=z301725weck&vuid24=dYN%2FaJ%2FuVkWZQ7Qiwc%2FacQ%3D%3D&ptag=3_7.0.7.5678_copy

官方沒確認,玩家已狂歡

可能是冥冥之中聽到了玩家呼喚,最近暴雪重新操起“老本行”做動畫,而且一下就是兩部:近日動視暴雪電影和電視部門負責人Nick van Dyk在領英上更新了履歷,“一不小心”洩露了公司還沒公佈的計劃,說自己“製作和銷售了”暴雪旗下《暗黑破壞神》和《守望先鋒》兩款IP的改編動畫。

暴雪“重操新業”引熱議:《暗黑破壞神》或改編動畫電影

雖然這位老哥沒說節目賣給了誰,但2018年的時候,美國漫畫發行商Boom! Studios創始人Andrew Cosby在推特上,談到過他正在與網飛進行《暗黑破壞神》動畫的談判,後來這個消息被髮布者刪除。

暴雪“重操新業”引熱議:《暗黑破壞神》或改編動畫電影

也就是說,雖然Nick van Dyk沒提到網飛、暴雪官方也從來沒有正式承認過,但得益於內部和外部信源綜合,接著三人成虎、眾口鑠金一套流程走下來,“暴雪做了守望和暗黑的動畫,會給網飛播出”的新聞,就這麼愉快地板上釘釘了。

這個消息,給正在全球範圍內因《魔獸爭霸3:重製版》遭受抨擊的暴雪,上演了一場驚天逆轉的戲碼。微博、貼吧和朋友圈的玩家紛紛表示歡迎,瞬間失憶、忘記昨天還在痛心疾首地對暴雪進行口誅筆伐,轉而奉上笑臉,說:

“暴雪終於發現自己的正業了”

“喜大普奔 電影公司終於睡醒了”。

暴雪“重操新業”引熱議:《暗黑破壞神》或改編動畫電影

網飛+暴雪?兩大公司強強聯合

還有人對於網飛+暴雪的模式感到興奮,認為“強強聯合,暴雪+網飛,美滋滋”。從Nick van Dyk洩露消息來看,如果真的由網飛發行,兩部動畫的製作也的確可能由暴雪親自動手,畢竟這是暴雪第一部和第二部動畫劇集,重視也是理所當然。

而且,網飛對於內容構築的邏輯一向是以撒錢為主,不干涉製作方創作自由,甚至不要劇集的所有權和IP後續改編作品的收益,只要獨家播放權,合作模式十分友好。這也是網飛能夠在以製作委員會為主流的日本動畫市場,和動畫公司打得火熱得重要原因。

而且,由網飛發行的動畫基於不對動畫創作干涉的態度,保障了動畫產品的質量,創作出不少佳品,比如在國內愛好者中間也受到大量好評的動畫“愛死機”,網飛照常採取了只管給錢,創作者不用管任何KPI的模式。

暴雪“重操新業”引熱議:《暗黑破壞神》或改編動畫電影

對於暴雪而言,和網飛合作除了意味著只能在網飛平臺播放一點不夠方便外,其他條件幾乎可以說是十分優渥、旱澇保收。雖然我們很懷疑暴雪是不是真的需要網飛投這個錢,畢竟去年動視暴雪賺了65億美元,兩部動畫著實沒必要找外人投資。而且暴雪想要打造IP宇宙,肯定不希望有更多人染指,以致失去控制。

電影太傷心,動畫劇集成為IP外延新嘗試

當然,提到動畫,不得不提到暴雪真正意義上製作的第一部電影《魔獸》,這部基於《魔獸世界》IP改編的電影,由暴雪娛樂聯合傳奇影業、環球影業等一批影視公司出品和發行。

雖然在宣發上陣仗很足,但《魔獸》最終並不能算成功。根據統計,《魔獸》上映兩週半後全球總票房為4.12億美元,暴雪老本營北美票房只有4000萬,如果不是中國市場力挽狂瀾貢獻了一半以上的2.2億美元票房,《魔獸》電影得賠個底朝天。最終,《魔獸》電影總票房也只鎖定為4.32億美元。

暴雪“重操新業”引熱議:《暗黑破壞神》或改編動畫電影

考慮到1.6億美元的製作成本,不會少於製作成本的宣發成本,和眾多的院線、聯合出品、發行方要分錢,《魔獸》電影沒帶給暴雪多少進賬。事後導演Duncan Jones也向網友證實,《魔獸》電影很難有續集,因為“裡面有太多公司了”。到後來,傳奇影業甚至乾脆拍賣起了《魔獸》電影用的道具回本。

暴雪“重操新業”引熱議:《暗黑破壞神》或改編動畫電影

其實,好萊塢甚至全球其實一直有“遊戲電影”是票房毒藥的說法,除了少數像《生化危機》《古墓麗影》這樣的成功遊戲改編電影,很少有遊戲電影吃香,票房虧損的比比皆是,如《刺客信條》《最終幻想:靈魂深處》等。

這是因為電影觀眾和遊戲玩家其實是兩批截然不同的用戶,其差別超過遊戲公司的想象。而且,電影行業鏈條錯綜複雜,遊戲廠商對於成品沒有太大發言權,遊戲改編電影通常難談對原作的還原,IP優勢根本無法體現。

這可能也是繼《魔獸》電影之後,暴雪改弦易張,不做電影而做劇集動畫的原因。究竟是電影還是劇集,歸根結底看的是形式而不是內容。全球院線發行流程太複雜,參與角色太多,還要和各國相關機構打交道,的確不好把控。但網絡劇集沒這個煩惱,如果說做電影像做安卓,要對接大量不同的渠道,那麼給網飛播動畫就像是發iOS,只需專心做好產品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