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世界知道“沒有中國,世界將很難受”


疫情讓世界知道“沒有中國,世界將很難受”

這幾年,不管是外部壓力,還是內部需求,中國經濟一直在頂著壓力前行。

之前吹“中國崩潰論”的,現在轉風向改吹“中國經濟崩潰論”。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中國經濟崩潰了,世界會怎麼樣?


疫情讓世界知道“沒有中國,世界將很難受”

2020開年,這場新冠肺炎,大家躺著為國家做貢獻,城市按下暫停鍵。

春節大假延期、工廠延遲復工、學校推遲開學,經濟大蕭條不過如此。

我們身邊各行各業受到衝擊,可放眼世界,大家情況也沒有多好。

2月12日,美國生產胰島素貼片的醫療技術公司Valeritas Holdings Inc.宣佈破產,因為,中國生產基地不能繼續提供產品,供應鏈中斷。

這是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第一波倒下的美國企業之一。


疫情讓世界知道“沒有中國,世界將很難受”

根據穆迪公司(Moody's)2019年發佈數據,與中國有長期貿易往來的美國企業,佔大約10%左右,從蘋果手機,到特朗普大選用的旗幟和T恤,都包含其中。

至於整個亞洲企業,影響覆蓋面,將達到40%。

歐洲同樣如此,目前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在塞爾維亞的製造工廠,已經因零件問題,停止生產。

圍繞著中國的供應鏈,近乎停擺。

除了產品運不出去,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等資源,也運不進來,


疫情讓世界知道“沒有中國,世界將很難受”

“中國製造”延遲復工,直接導致海上運輸停滯。

世界最大天然氣生產國卡塔爾,已經有10餘艘貨船,一直在外海漂泊,無法進港。

非洲、中東、南美等等資源產地,被迫減產。

海運諮詢機構Sea Intelligence對此進行評估,認為各大海運公司,每週累計損失達到6億美元。

而中國經濟對世界的影響,絕不僅僅是供應鏈問題,

連鎖反應之大,恐怕超過所有人的預判。


疫情讓世界知道“沒有中國,世界將很難受”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通過歐盟委員會發布的《世界投入產出表》,預估出一個結果,

如果中國製造業產出下降100億美元,世界其他地區的產出將因此減少67億美元。

隨著疫情持續,這個數字顯然是低估了中國影響。

依照國際貿易中心數據,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約為12%,

作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中國這次疫情影響,對於全球化生產,是雙重打擊。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彙總周邊產業的連鎖效應,調整了這一評估結果,

中國製造業產出下降100億美元,全球將有650億美元的生產,受到衝擊。

以上雖然是數字模型,但足以說明問題,

中國爆發新冠肺炎,世界產業跟著“中風”。


疫情讓世界知道“沒有中國,世界將很難受”

至於其他行業,影響也不可忽視。

就拿旅遊來說,我們是全球最大的遊客群體,這次新冠肺炎,恰好趕上春節,

日本估計受到打擊最大,旅遊收入可能損失近13億美元,

其次是泰國,旅遊業損失估計達到11.5億美元,

而整個東南亞旅遊業,面臨的損失,或將近數十億美元。

所以,通過這次疫情,能看出來,那些吹“中國經濟崩潰論”的,

不是蠢,就是壞!


疫情讓世界知道“沒有中國,世界將很難受”

當然,在疫情當中,受到影響最大的,還是我們自己。

不少小夥伴,春節放假,放到最後,公司沒了。

但是,相信大家一起努力,疫情會馬上過去。

向奮戰在前線的醫務人員致敬,

他們不單是治病救人,也是在拯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