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的謝遜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居士談情說愛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在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金毛獅王謝遜是一個殺人如麻的兇悍之人。

此人第一次登場時,人如其號,就像一頭雄獅一般威猛。他在王盤山島上出現是為了搶奪屠龍刀,只見身材魁偉異常,滿頭黃髮,散披肩頭,眼睛碧油油的發光,手中拿著一根一丈六七尺長的兩頭狼牙棒,威風凜凜,如天神天將一般。

謝遜出場後,一連秒殺多名江湖高手,可謂兇狠無匹。後來他和張翠山、殷素素漂流冰火島,又數次發狂,想要殺死張翠山、殷素素。幸好此時張無忌出生,他的哭聲讓謝遜清醒過來,才沒有釀成慘劇。

後來謝遜跟張翠山、殷素素和張無忌說了自己當年的經歷,原來謝遜當年曾是一個連環殺手,連做三十餘件大案,殺死了武林中許多成名豪傑。此事給謝遜,給明教,給張無忌帶來了很多麻煩,因為有眾多江湖人士想找謝遜報仇。

然而金庸卻用種種細節暗示,謝遜雖然相貌兇猛,卻本是個溫文爾雅的人,並非兇殘成性之人。

謝遜和金花婆婆(黛綺絲)重逢之時,黛綺絲竟然不相信當年那些血案都是謝遜做的。

金花婆婆道:“謝三哥,你向來心腸軟,我當時真沒料到,武林中那許多成名的英雄豪傑,都是你一手所殺。”(《倚天屠龍記》三聯版第二十八章)

黛綺絲對於謝遜的評價居然是“向來心腸軟”。想必細心的讀者讀到此處,會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殺人如麻的金毛獅王謝遜,怎麼會心腸軟呢?

謝遜回憶往事時曾說,當年黛綺絲執意要嫁給韓千葉時,光明頂上人人反對,唯有兩個人支持黛綺絲,她才得以成婚。其中之一是陽頂天,黛綺絲對他有恩,他自然支持。另一人就是謝遜,這說明了他的胸懷與氣度。

其實,金庸給謝遜取的名和字,已經暗示了他的性格。謝遜初次出場時,曾說過自己表字退思,當時張翠山和殷素素對他名、字的評價是“斯文得緊”。金庸小說人物出現過表字的寥寥無幾,都不是隨便取的,而是別有深意。比如楊過表字改之,取“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這也預示著楊過險些誤入歧途,卻最終幡然醒悟成了一代俠士。謝遜名遜,意為謙遜,表字退思,有退後三思之意,這暗示了謝遜本非殘忍張揚之人。

謝遜不僅本性正直善良,胸懷寬廣,而且他文武全才,文韜武略,是明教中第一等人才。所以陽頂天臨終之時,留下遺書命謝遜暫攝教主之位。

可惜謝遜因為成昆的陷害,變成了殘忍之人。成昆為了顛覆明教,借酒殺死謝遜全家上下一十三口,包括他還在襁褓中的兒子——謝無忌。謝遜為了報仇,搶奪崆峒派《七傷拳譜》。可惜七傷拳欲傷敵,先傷己,謝遜在練七傷拳時傷了心脈,因此有時狂性大發,無法抑制。

謝遜練成七傷拳,欲找成昆報仇,卻發現成昆躲了起來,四處尋覓也找不到他的下落。謝遜憤激之下,便到處做案,殺人放火,無所不為。他終於從謙遜的謝退思,變成了殺人如麻的金毛獅王。

好在張無忌出生時的啼哭,終於喚回了謝遜的良知,讓他不再發狂了:

這幾聲嬰兒的啼哭,使他回憶起許許多多往事:夫妻的恩愛,敵人的兇殘,無辜嬰兒被敵人摔在地上成為一團血肉模糊,自己苦心孤詣、竭盡全力,還是無法報仇,雖然得了屠龍刀,刀中的秘密卻總是不能查明……(《倚天屠龍記》三聯版第七章)

不過謝遜已經徹底的改變了,他變得冷酷無情。在謝遜看來,為達目的,很多東西都可以捨棄。比如他曾經對張無忌說過:

謝遜哈哈一笑,隨即嘆道:“無忌孩兒,這些執掌軍國重任之人,焉會愛惜人命?若是似你這般心腸仁慈,蒙古人能橫絕四海、掃蕩百國麼?自古以來,哪一個立大功名的英雄不是當機立斷,要殺便殺?別說區區官兵,便是自己父母子女,也顧不得呢。”(《倚天屠龍記》三聯版第三十一章)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


謝遜是一切矛盾的混合體。他武功高但又不是最絕頂的高,處事精明,但是發狂的時候又不問事情由來,文武全才但是又憤世嫉俗,不拘禮法但又重情重義。他是推動整個《倚天屠龍記》劇情發展的“發動機”。

在《倚天屠龍記》裡,謝遜這個角色必須亦正亦邪。舉個例子,《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就過於正派,所以有時候要藉助黃蓉的邪氣來推動情節。但是謝遜就沒這問題。當他不拘禮法時,有黃藥師的氣質,罵天恨地時有蕭遠山的氣質,豪邁粗鄙時又像胡一刀,面對金花婆婆的時候,被張無忌感嘆“四大法王個個不是等閒之輩”。所以說,他聚集了金庸小說裡配角人物的各種氣質,所以說他是個混合體。



南方仙菇


謝遜(金毛獅王)是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字退思,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之一。 謝遜身材魁偉,性如烈火,年輕時全家慘遭成昆滅門,為此不惜濫殺無辜引出成昆。他以獅子吼震敗王盤山群雄,雙目被殷素素所毀,把畢生武功絕學秘訣教予張無忌,迴歸中土後又被囚於少林寺中。最終謝遜打敗成昆,拜渡厄為師歸於佛門。




張美燕兒


謝遜(金毛獅王)是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字退思,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之一。

謝遜十歲時拜「混元霹靂手」成昆為師,在其門下學藝。

二十三歲時離開師門,遠赴西域,並娶妻生子,加入明教,成為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之一,漸漸馳名江湖。

謝遜二十八歲時,父母妻兒,弟妹僕役,全家一十三口被師父成昆所殺。此後一直嘗試為此報仇,卻曾兩次敗於成昆手下。後來成昆失蹤,謝遜便開始殺害很多無辜的人,每次於殺人後留下「殺人者混元霹靂手成昆」,企圖引出成昆但不成功,反為自己種下禍根,成為武林公敵。

在冰火島時,謝遜與張翠山、殷素素夫婦結拜,並收夫婦二人剛出生的兒子為義子,起名為「無忌」,以紀念自己早已逝去多年的親生兒子謝無忌。

在冰火島上住了二十年後,被「紫衫龍王」黛綺絲接到靈蛇島去,跟著又在靈蛇島上以屠龍刀擊敗多名丐幫高手。

謝遜大約六十三歲時返回中土,被奸猾的成昆囚在少室山上,由少林派三位得道高僧看管。

綜上所述,謝遜年輕時全家慘遭成昆滅門,為此不惜濫殺無辜引出成昆。他以獅子吼震敗王盤山群雄,雙目被殷素素所毀,把畢生武功絕學秘訣教予張無忌,迴歸中土後又被囚於少林寺中。最終謝遜打敗成昆,拜渡厄為師歸於佛門。


龍騰影視大全


謝遜是一個很複雜矛盾的人,他身上的矛盾從他的名字和外號上就可以看出,本名謝遜,字思退,說不出來的文雅謙和,而他的外號金毛獅王,一股子狂傲霸道之氣。就連他練的七傷拳本身都是傷人先傷己,也是在暗喻謝遜本身性格的對立。

謝遜本人也是如此激烈的對抗著命運,瘋狂的報復,在尋找成昆的十數年中,他不知道殺害了多少英雄好漢,王盤山一役,多少人變成了痴呆。他的確是有罪的,雙手沾滿鮮血,傷害了無數的人。但是他的確也是可憐的,經受了簡直無法忍耐的人間至痛。成昆教他武功養他長大,謝遜和他本來情若父子。但是成昆又為了報復明教親手害了謝遜一家一十三口的性命,就連尚在襁褓中的謝無忌都不放過。

即使是經受了這麼大的痛苦和折磨,謝遜每次提起成昆,總是要恭稱師父。不是不恨,實在是成昆於謝遜而言可以說是前半生的偶像,給了謝遜太多的恩惠和照顧,又親身毀掉了謝遜的人生。如果殺害謝遜全家的是另一個人,謝遜未必會變成日後臭名昭著的惡人。

事實上,有時候謝遜也會表現出相當仁愛俠義的一面,王盤山試刀大會上,他殺了海沙派總舵主元廣波以報餘姚張登雲滅門,海門歐陽清慘死之仇。謝遜和張登雲沒有一點交集,卻為他報仇,懲奸除惡,堪稱義舉。緊接著,謝遜又殺了巨鯨幫幫主麥鯨,不是因為他搶劫財物,海上大盜本來就是靠搶奪財物謀生。而是麥鯨搶完財物,還要縱容手下謀害商客,強姦婦女,盜亦有道,麥鯨的確該死。神拳門掌門人過三拳禽獸不如,誘姦自己嫂子不成,就殺人滅口,謝遜殺他們簡直大快人心。毫無疑問,如果謝遜二十八歲的時候沒有經歷那場慘禍,他會是是個人人敬仰佩服的好漢,還會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明教教主。

同時謝遜對張無忌也是相當的好,視如己出,有時候張無忌頑皮,殷素素想要責罵他,都被謝遜攔住 。等到張無忌八歲的時候,謝遜就開始教張無忌學武功,甚至是強行逼他記住,為的就是讓張無忌在日後成為一代高手。

二十多年的冰火島生活,早就把謝遜性子中狂暴,好勝的一面抹去,他自知雙目失明,即使有了屠龍寶刀報仇也是遙遙無期。年事已高的謝遜再也不願過問世事。可就是金花婆婆的一個消息讓他知道自己的義子張無忌還在人間,他移居靈蛇島。金花婆婆為了讓他交出屠龍刀,騙他張無忌有難。謝遜伸手在屠龍刀上一彈,說道:“你不肯為我探訪無忌,那也由你,謝遜唯有重入江湖,在鬧個天翻地覆。”

好一個天翻地覆,有的不僅是幾分自傲強悍,更多的是對張無忌深沉的慈愛之情。謝遜頭髮金黃,樣貌宛如天神,一般人總是記住他的霸道強悍,卻忽視了他內心裡的柔軟,對師父恭敬無比,對義子慈愛無比,對義妹義弟照顧有加,心有猛虎細嗅薔薇說的就是謝遜吧。

這樣的人,有強烈的愛,也有強烈的恨,胡鬧起來無法無天,謙和起來宛如一個謙謙君子,溫潤如玉。迎接謝遜的最終命運,也只能是古佛青燈下,追尋生命的奧秘和成佛的大道。這樣的上上人物,堪稱金庸武俠的極品。


小鍋推電影


在故事裡,如果一個人毫無瑕疵,喜歡他的人可能並不會太多,如果一個人性格分明,處事果斷,敢愛敢恨,那麼他必然有一大批擁躉。

謝遜就是這樣一個人。

劇中的謝遜似乎是一個瘋子,喜歡殺人,喜歡發瘋,口齒不清,雙目失明……很遺憾,他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但在倚天正戲開始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人生的下半輩子了。

我想窺探謝遜的往事,只能通過某些人的回憶裡的隻言片語,我喜歡這個人物,因為他真的是大丈夫。

2

那人身材魁偉異常,滿頭黃髮,散披肩頭,眼睛碧油油的發光,手中拿著一根一丈六七尺長的兩頭狼牙棒,在筵前這麼一站,威風凜凜,真如天神天將一般。——《倚天屠龍記》

想必很多人都會有疑問,為什麼新倚天中,謝遜出場時眼睛是綠色的——沒有為什麼啊,書裡就是這麼寫的。

這個造型其實還蠻OK的,比較符合原著,只是沒有拿著武器,但也無妨,以後屠龍刀就是謝遜的兵器了。

白龜壽上前數步,說道:“請問尊駕高姓大名?”那人道:“不敢,在下姓謝,單名一個遜字,表字退思,有一個外號,叫作‘金毛獅王’。”——《倚天屠龍記》

單從謝遜的名字來看,其實他的家庭應該十分美滿,年輕的他應該也是謙遜有禮,如果沒有經過重大變故,又怎麼會性格突變呢?

然而就算是性格突變,但謝遜之後的種種行為細節表明,這仍然是一個有教養的君子,一個有原則的明教法王。

3

在王盤山上,當謝遜和張翠山爭論了一番,張翠山被謝遜擠兌的無話可說後:

謝遜斜目凝視,說道:“素聞尊師張三丰先生武功冠絕當世,可惜緣慳一面。你是他及門高弟,見識卻如此凡庸,想來張三丰也不過如此,這一面不見也罷。”

張翠山聽他言語之中對恩師大有輕視之意,忍不住勃然發作,說道:“我恩師學究天人,豈是凡夫俗子所能窺測?謝前輩武功高強,非後學小子所及,但在我恩師看來,也不過是一勇之夫罷了。”

哪知謝遜卻並不發怒,淡淡的道:“張三丰先生開創宗教,想來武功上必有獨特造詣。武學之道,無窮無盡,我及不上尊師那也不足為奇。總有一日,我要上武當山去領教一番。”——《倚天屠龍記》

謝遜的為人處世真是我要效仿的,在語言上可以狂妄,但是在行動上,一定要謙遜,一定要知道天外有天,謝遜字“退思”,真是貼切!

突然之間,謝遜罵起武林人物來,自華佗創設五禽之戲起,少林派達摩老祖,嶽武穆神拳散手,全給他罵得一文不值。可是他倒也非一味謾罵,於每家每派的缺點所在卻也確有真知的見,貶斥之際,往往一針見血。——《倚天屠龍記》

謝遜這個人是真有見識,有真功夫,可惜金老著墨不多,只能靠某些片段去想象了。成昆是真的可惡啊,這麼完美的一個人,被害成這樣了。

但話說回來,成昆在師妹沒被搶之前也是個絕等人物,這因因果果,怎麼也說不清了。

謝遜聽得孩兒哭得極響,道:“孩子餓了,你喂他吃奶罷!我到外邊去。”實則他雙目已盲,殷素素便當著他哺乳也沒甚麼,但他發狂時粗暴已極,這時卻文質彬彬,竟成了個儒雅君子。——《倚天屠龍記》

謝遜道:“你(張翠山)心地仁厚,原該福澤無盡,但於是非善惡之際太過固執,你一切小心。無忌胸襟寬廣,看來日後行事處世,比你圓通隨和得多。五妹雖是女子,卻不會吃人的虧。我所擔心的,反倒是你。”——《倚天屠龍記》

根據上述言語,再聯繫之後猜測周芷若的所作所為,謝遜雖然眼盲了,但是看人是真的準,雖然是開著上帝視角,金老的這個人物設定真的是倚天裡最迷人的。

我之前一直說,謝遜才是《倚天屠龍記》裡的主角,是貫穿始終的線索,或明或暗,一切恩怨似乎都與他有關,而他本人又暗藏與各種事件之下,讓人著迷。

4

金花婆婆道:“明教興衰存亡,早跟老婆子沒半點相干。當年光明頂上,大夥兒一齊跟我為難的事,你是全忘了,老婆子卻記得清清楚楚。當時只有陽教主和你謝三哥對我是好的,我可也沒忘記。”謝遜道:“唉,私怨事小,護教事大。韓夫人,你胸襟未免太狹。”——《倚天屠龍記》

金花婆婆走上幾步,撫著一塊大石,緩緩坐下,說道:“昔年光明頂上,只有陽教主和你謝三哥,我才瞧著順眼。做妹子的嫁了銀葉先生,唯有你們二人,沒怪我所託非人。”謝遜也坐了下來,說道:“韓大哥雖非本教中人,卻也英雄了得。眾兄弟力持異議,未免胸襟窄了。唉,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不知眾兄弟都無恙否?”——《倚天屠龍記》

明教當年的破事,也不用多說了,明教的每個有名號的人也都見識不凡,但在處理金花婆婆的這件事上,也只有陽頂天和謝遜心胸更加開闊。陽頂天在遺書中,也曾言明讓謝遜接任教主位,因此,在明教眾人中,謝遜武功可能不是最高,但為人處事絕對是一等一的。

唉,可惜性格突變了。

只聽得謝遜說道:“中土明教雖然出自波斯,但數百年來獨立成派,自來不受波斯總教管轄。三位遠道前來中土,謝遜至感歡忭,跪迎云云,卻是從何說起?”——《倚天屠龍記》

只聽流雲使道:“明教中人,不奉聖火令號令者,一律殺無赦矣!”謝遜喝道:“本人是護教法王,即令是教主要殺我,也須開壇稟告天地與本教明尊,申明罪狀。”——《倚天屠龍記》

在處理和波斯總教的事情上,張無忌還是有點軟,謝遜就比張無忌穩重的多了,真是不卑不亢,英雄本色。這一點也表明了謝遜才是接任教主的不二人選,但謝遜又義氣太重,和眾人稱兄道弟已久,估計也沒有教主的威嚴,所以只有讓主角張無忌來統領明教了。

謝遜大喜,站起身來,便在船艙之中拜倒,說道:“屬下金毛獅王謝遜,參見教主。”——《倚天屠龍記》

5

在最後“屠獅大會”上,謝遜被囚入地牢,大徹大悟。

謝遜雙目雖然不能見物,但於周遭一切情景卻聽得十分明白,上前一揖,說道:“姑娘救我父子二人性命,深感大德。這位周姑娘若不悔悟,多行不義,終有遭報之日。求懇姑娘今日暫且饒她。”

黃衫女子道:“金毛獅王悔改得好快啊。”身形一晃,便即退開。——《倚天屠龍記》

武林豪士於生死看得甚輕,卻決計不能受辱,所謂“士可殺而不可辱”。這二人每人一口唾沫吐在他臉上,實是最大的侮辱,謝遜卻安然忍受,可知他於過去所作罪業,當真痛悔到了極點。人叢中一個又一個的出來,有的打謝遜兩記耳光,有的踢他一腳,更有人破口痛罵,謝遜始終低頭忍受,既不退避,更不惡言相報。——《倚天屠龍記》

謝遜文武全才,於諸子百家之學無所不窺,一旦得渡厄點化,立悟佛家精義,自此歸於佛門,終成一代大德高僧。——《倚天屠龍記》

謝遜這一生,活的可真是精彩萬分,前半生特別圓滿,突變後又轟轟烈烈,最後又大徹大悟,體驗過人世的繁華,也體驗過獨居的苦悶,我不知道他在冰火島時對張翠山說“我們這一生是完了”是什麼感受,也不知道在靈蛇島時聽到種種消息時是什麼感受,更不知道在最後說出“多行不義”這個詞時是什麼感受。

當一個人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一定會後悔,後悔當時的決定,後悔當時的選擇,可那又有什麼辦法呢,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是眨眼即逝。

唉。



田茤茤


他身形高大魁梧,性如烈火,年輕時全家慘遭師父成昆滅門,為此不惜濫殺無辜引出成昆。因用「七傷拳」擊殺空見神僧,而終生愧疚。以「獅子吼」將王盤山群雄全部震成傻子,搶奪屠龍刀,後狂性大發,雙目被殷素素所毀,與她和張翠山三人流落冰火島。義子無忌出生後,重拾人性,把畢生武功絕學秘訣教予他。廿年後被「紫衫龍王」接出,和義子重遇,後又被囚於少林寺中。張無忌率明教硬闖少林寺,謝遜大敗成昆後,拜渡厄為師,歸於佛門。


鹹魚十八掌


是一個殺人如麻,一心想報仇雪恨,為仇恨而生的人




a全村最靚的仔


謝遜是《倚天屠龍記》中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之一,人稱金毛獅王。其人文武雙全,個性豁達,有勇有謀。可惜悲劇的人生際遇令他性格大變,一個驚天陰謀使他深陷其中,家破人亡讓他失去理智。從此江湖多了一個殺人狂魔,為了報仇雪恨,他徹底迷失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