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年紀大了的果農。收購商也不拉出去。果農應該如何解決銷售?

哲熙果園


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這種現象應該不多了!現在交通工具從大到小的車輛都有,對於年紀大的果農只要是有能力種植我覺得就有能力運出!

現在問題應該不在拉不出去上,而是在銷路和銷量上!如果價錢合適高的很,銷量供不應求!我覺得在難也能運出!我深有體會!

我們去新疆收購大棗,都是在沙漠邊和戈壁灘種植的,那條件都想象不到多難,路上都是石頭和沙子!可是我們去了價格合適,大車停在好幾公里路邊,棗農們你幫我我幫你,都是幫工用很原始的工具往外倒!

我覺得只要是價格合適沒有賣不出去的貨,也沒有倒不出來的貨!


棗鄉紀事


對於年紀大了的果農,如何解決賣果難的問題,這的確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我本身也是一個果農二代深有感觸,關於網絡上炒作的農產品滯銷有真有假,但我親眼見到的幾次經歷讓我始終難以忘記。

去年六月份,我們甘肅天水的櫻桃熟了,櫻桃交易主要在我們鎮上的農貿市場,市場周邊擠滿了農用車拉著自家產的櫻桃,裡面有近一半五十多歲的老人。有一位老人開著充電三輪車讓車時,刮到了旁邊的私家車,好說歹說賠了三百元,當時櫻桃成交價才一斤三到六元,老人當時就流淚了,我在旁邊看著辛酸。我們這邊年輕人在外打工,多半由父母種果樹。十月一蘋果上市的時候,也踫到幾位老人,請人幫他們拉蘋果,摘蘋果,由於錯過最佳採收期有一半落在地上都按次果出售,一斤幾毛錢。又於這些我的建議是有以下幾點:

第一放棄一些運輸不方便的種植區域,託管給當地農業合作社。

第二當地鼓勵果園流轉或入股成立家庭農場,和種植企業。

第三鼓勵當地發展電商銷售,也可讓在外打工的子女通過微信好友銷售,支持當地快遞公司成立村級服務站。






果農虎哥


你好,我是衛農,看到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引起了衛農的回憶,因此想結合自己的實際,談一點自己看法。



記得在我們這裡剛開始種植蘋果樹的時候,果農銷售蘋果很困難,不是銷售不出去,就是蘋果賣了要不來錢,這種現象持續了十多年,直到我們村有了蘋果銷售市場,才有了比較大的改善。

那時候我家也種植了蘋果樹,主要由父親作務管理。每年秋季蘋果下樹以後,一直到第二年的春天,就是賣蘋果的時候。常常會看到父親為蘋果賣不了發愁,特別是蘋果雖然賣出去了,卻要不到錢的時候,父親那無助的眼神,有時甚至生氣的眼裡含著淚花時,讓人心裡非常難受。雖然過去了幾十年,但只要一想起來就會感到心疼。



後來我們村慢慢地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蘋果銷售市場。而且改變了原先銷售蘋果的方式,客商不再進果園裝蘋果,而是在村口路邊設立收購點,果農拉蘋果來銷售,只要過秤後就不停結算貨款,現過現,再也沒有出現過欠款現象。就是今年蘋果市場這麼疲軟的情況下,我們這裡的果農基本上,都把蘋果銷售出去了。

對於題主提出的,年紀大了的果農,應該如何解決銷售問題?衛農以為,當前不可否認,在農村作務管理蘋果樹的人中,確實有許多年紀比較大的果農,這些人一般來說文化水平比較低,接受新事物比較慢,觀念陳舊,又比較固執。對這些果農來說,目前新興的那些什麼網絡銷售,或者平臺直播等,明顯是不適合的,因此建議:



一是應該抓住當地銷售市場,積極順價銷售。就是說當地有銷售市場的話,就要緊緊抓住當地銷售是市場,積極設法把蘋果銷售出去。千萬不要認為自己的蘋果質量好,有惜售的囤積居奇心裡,要根據當地銷售市場行情,順價銷售,因為只有把蘋果賣出去了,把錢裝在自己的口袋了才是錢。比如我們村的銷售市場,是在每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前後,過了這個時間以後,就再沒有客商來收購蘋果了。

二是如果當地沒有蘋果銷售市場,或者自己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家裡再沒有其它人的果農來說,如果自己每年的蘋果銷售都非常困難的話,還不如放棄種植蘋果樹,改種其它農作物比較好。因為你每年辛辛苦苦付出心血,努力後卻不容易換來較好的回報。陷入了既怕種不出優質蘋果,種植出蘋果以後又不能順利的銷售出去,這樣一個自己無法解決的圈子,還不如干脆放棄比較好。



三是在抓住當地銷售市場的同時,如果自己的子女、親朋好友有能力的話,可以動員他們來幫助你通過電商、微信朋友圈銷售蘋果。這幾年我們這裡有許多果農,就是子女親朋好友採取微信朋友圈的方式,幫助父母銷售蘋果,效果非常不錯的。有些果農在蘋果下樹以後,就把蘋果進行了分類,把不適合在微信朋友圈銷售的蘋果,挑揀出來以後,在當地市場上進行銷售,這樣就比較好的解決了,果農蘋果銷售難的問題。

總之,在當前蘋果產大於銷、供過於求的形勢下,對於年紀比較大的果農來說,應該正確認清自己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努力進行彌補才是正題。應該抓住當地銷售市場,積極順價銷售,同時動員子女親朋好友幫助銷售,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解決銷售難的問題。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果農老齡化已經是蘋果產業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我們現在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我在日常的生產當中,經常會和一些年紀比較大的果農接觸,下面我對年紀大了的果農如何銷售蘋果這個問題來談談我的看法。

一、果農老齡化問題的現狀

我以我們村為例,我們村一百多戶人家,大部分都是種植蘋果的果農,但是,主要的勞動力都已經到了60歲以上,其餘的也基本都在50歲以上,80後的果農只有3人,90後00後的一個都沒有。在我們周圍的一些村子基本也都是這種情況,果農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

二、年紀大了的果農銷售面臨的問題

在我與這些年紀比較大的果農接觸的過程中,感覺他們在生產管理以及銷售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有很多都是選擇了入庫。其中在銷售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不能熟練應用網絡技術

我們這很多年紀大了的果農,還都在使用“老年機”,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有的有智能手機,但也只是限於普通的聊聊天、看看視頻,更不用說熟練使用電腦上網了。

如果在網絡銷售,拍照美工、營銷宣傳等等各種銷售最基本的技能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難的一件事。

【二】學習能力下架,學習積極性不高

人要進步就要不斷學習,特別是現在日益發展的網絡技術,只要不學習,很快就會被淘汰,但這對於年紀大了的果農來說,這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學習一些網絡知識。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的,有很多年紀大的果農學習使用智能手機,都要手把手的教很多次才能學會。

【三】體力跟不上,去市場銷售不容易

如果說通過網絡等渠道銷售這些年紀大的果農不容易操作,那麼在線下銷售,拉到市場去,這對於很多年紀大的果農來說也是不容易的。我們這在蘋果採摘的時候,果農往往要天不亮,甚至林晨兩三點鐘就要起床去市場,如果銷售的順利,能早點回家還要趕緊去採摘,銷售部順利經常會在市場呆上一天的時間,這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說是很困難的,所以有很多都是選擇了入庫銷售。

三、年紀大的果農要如何銷售蘋果

【一】生產轉型,由追求數量轉變為追求質量

我們說到銷售,就不得不說質量,目前來說,我們的蘋果市場已經飽和,在正常年份蘋果市場是處於一種供大於求的狀態的,所以,只有靠質量取勝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而且,年紀大的果農在體力等方面都是不適合較大面積的種植的,“十畝爛果不如一畝好果”,與其種十畝管不好,不如種一畝長出優質的蘋果,只要有好蘋果就不愁賣,經濟效益有時反而會更好。

【二】適當參與合作,抱團發展

抱團發展是目前最難也是從長遠看最有利的一種發展趨勢,單打獨鬥在市場很容易被淘汰,根本就沒有話語權,如果抱團發展,則會佔據一定的主動。但抱團發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在最關鍵的是在農村普遍沒有好的帶頭人,而且,很多果農都是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不願與人合作,如果能真正的抱團發展,對於銷售問題的解決,是非常有利的。

【三】依託親朋好友通過網絡銷售

年紀大的果農,自己不能通過網絡銷售,但是可以靠親朋好友,通過網絡銷售的方式是拓寬銷售渠道的一個很好的辦法,我們這也有一些果農朋友通過自己的子女、親朋好友等在網上宣傳銷售,效果也是不錯的。

但是,這裡面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打包快遞的問題,二是售後的問題,這對於年紀大的果農來說,都是很有挑戰性的,如果能把這兩個問題解決,親朋好友再能給賣出去,那還是不錯的。

【四】果園出租

有很多年紀大的果農在管理果園上已經力不從心,但只是捨不得這份收益,還在努力管理著果園,我認為與其這樣,還不如把果園出租給有能力的人,雖然收益會少一些,但是自己不會那麼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這完全是可以考慮的。

總結

現在種蘋果的果農,有很多年紀越來越大,對於蘋果的管理和銷售都會感覺力不從心,我認為如果是有能力的,可以適當調整產業結構,減少種植面積,提高果品品質,對於銷售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從長遠看,這是一個發展的大趨勢。

我是農夫七哥,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正!

農夫七哥


對於這個問題,我說些自己的想法。現在是網絡時代,建議農民也可以多接觸電商銷售,就算自己不會,也可以和做電商的年輕人多多交流,學習。現在很多農村的農產品賣不出去,或者只能便宜賣給黑心的批發商,批發商再以很高的價格賣給城市。如果農民自己在網上銷售,不要中間商,農村上滯銷的農產品可以通過網絡渠道銷售出來,既能賣個好價格,也不會讓自己白白辛苦一年。




農民阿雪


看到這樣的問題,心裡莫名的一酸,讓我想起如今網絡上人多農民辛辛苦苦幹了一年,原本想賺點辛苦錢,結果還賠錢,果子爛樹上都沒人要。當然有真有假,有的故意博同情銷售也是有的。

如今對我們消費者來說,其實水果的價格是蠻高的,如果有一半的價格給到農民手上,那就很不錯了。

但是現在由於渠道問題,都要經過層層的經銷商,如果經銷商不來收購,或者有的經銷商還會故意壓價格,那果農就非常被動了。

所以,就此問題我有如下三個建議:

第一,年紀大了自己不能送,可以讓村裡年輕人幫忙送出去賣,多找幾家經銷商對比價格。建議前期先運少量出去,等跟對方確認了再大量運出去,避免被壓價可能。

第二,跟當地或者臨近的合作社、長期合作收購商簽訂採購,協議並收取部分定金,這樣最大成都保證果農利益。

第三,聯合其他果農,最好得到當地農業部門的支持,通過網絡渠道直接銷售,直接面對消費者。這也是近幾年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新機會,值得嘗試。


閩居山人


我覺的應該換一些渠道銷售。比如在網上呀或者找一些網紅代銷都是不錯的,現在是互聯網飛速時代,線上銷售很廣泛。我也是做食品生意的。門店生意不好做了,我就試著做淘寶,今日頭條、抖音,快手這些渠道來銷售的。



山西巧姐


很多地方的果蔬是有人到時候收購的,這個也要跟當地一個行情來決定,當行情好的時候收購商多的是,如果碰上行情不好的時候肯定沒有多少人。以下我建議大家幾種銷售方式。

現在是自媒體時代,很多農民都學精了,不管是做什麼都開始拍農村事情與種植方面的東西了,很多人都關注農人農事,也收穫了不多粉絲。

如果你有了粉絲那就好辦了,可以零售各種農作物,這樣能提高收入還能給自己的農作物帖上好的標籤,當然這些需要自己努力和堅持才能做到。

如果說自己是種植大戶可以聯繫,這些助農作者,他們很樂意來幫忙,因為他們想要知名度,正好他沒有產品可以幫自己零售,給他提成,也是挺好的辦法。

以上兩種方式都是以自媒體來零售的,當然可以聯繫方法政府部門,他們也能幫助到咋們老百姓。

我是《伊農夫》可以關注我我帶大家體驗不一樣的農村生活







伊農夫


網上銷售,我們村裡主要就是農產品就是蘋果,現在很多的買家都不去農村直接拉了,都是農村人直接去網上銷售,然後上門送件之類的。

可以個人銷售。可以拉著自己的農產品去市場上批發,然後這樣也也可以,使自己的農產品價格賣得更高一點。

這是我按實際情況給出的答案,建議採納,謝謝!





WL辣辣條


對於這個問題只能提幾個建議:一、首先看家裡有沒有孩子會做自媒體之類你可以給他們一些介紹費幫你做一下。二,可以運少點到當地批發點,告訴他們到家裡可以優惠點,而且很新鮮。三,可以印點明片記住明片背後印點有用的常識。那樣別人一般不會扔。然後發給一些瓜果商販會有一定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