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新冠病毒感染,要與普通感冒鑑別!病毒核酸檢測有望全面推廣

2020年2月18日,衛健委和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佈新版本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指南》,也就是“

試行第六版”。

版本的不斷更新,有助於醫務人員更好的瞭解新冠肺炎,參照國家標準做好進一步的防控和診治;而對於新指南的及時解讀,有助於公眾更新預防知識,消除恐慌和焦慮。


輕型新冠病毒感染,要與普通感冒鑑別!病毒核酸檢測有望全面推廣


1 試行第六版與第五版(修訂版)的主要區別

  • 傳播途徑

增加了“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的描述。

  • 實驗室檢查

增加了“重型、危重型患者常有炎症因子升高”和“為提高核酸檢測陽性率,建議儘可能留取痰液、實施氣管插管患者採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標本採集後儘快送檢”。

  • 診斷標準

不再分”湖北診斷標準“和”湖北以外診斷標準“,診斷分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取消了專門針對湖北的臨床診斷病例。

  • 重型病例的診斷

增加了“影像變化明顯”這一點。

  • 鑑別診斷

增加了“輕型表現需與其它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鑑別一條。

  • 病例發現和報告

增加了“一旦考慮疑似病例,立即單人間隔離,再請專家會診”的建議。

  • 抗病毒治療

在人們關注的治療方案中,抗病毒治療給出了明確的療程:10天,增加了對“磷酸氯喹、阿比多爾”的推薦。

  • 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

增加了“康復者血漿治療”一條,並說明“適用於病情進展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用量用法參考《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臨床治療方案(試行第一版)》”;而既往的第五版只簡單提到“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

  • 增加出院後注意事項

增加了出院後注意事項,要求繼續14天健康監測、醫學觀察和出院後隨訪。


輕型新冠病毒感染,要與普通感冒鑑別!病毒核酸檢測有望全面推廣


2 潛伏期不變,隔離14天足夠

對於人們關心的傳染源問題,在第六版中沒有變化:新冠肺炎的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人們對無症狀感染者這個傳染源的的擔心,和潛伏期的長短有關係。

之前,鍾南山院士的團隊,曾經提到一位潛伏期達到24天的患者,其他的一些材料甚至還有說到,可能有更長潛伏期的可能。

這些所謂更長的潛伏期,並沒有明確的依據,或者,大家可以把它們當做一些特例來了解。

第六版在對潛伏期的描述中,明確的認為,潛伏期是1~14天,多為3~7天。

所以,目前對於可疑的感染者,

隔離14天仍然是國家標準。一些過長潛伏期的說法值得商榷,也建議不要大肆炒作,以免加重恐慌。


輕型新冠病毒感染,要與普通感冒鑑別!病毒核酸檢測有望全面推廣


3 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

第六版指南,對氣溶膠傳播途徑的描述,認為:

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的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這一點表述,與新冠病毒感染在日本“鑽石公主號”遊輪和密閉空間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傳播的大量案例有關。

在預防上的措施,應該強調避免去空氣不流通或封閉的場合,如果非要去的話,一定要嚴格的做好防護。

居室的環境注意通風,有助於降低病毒的濃度。

而對於曾經在密閉空間待過的人,該空間內有發生類似患者的情況下,一定要嚴格醫學觀察,必要時予以隔離。


輕型新冠病毒感染,要與普通感冒鑑別!病毒核酸檢測有望全面推廣


4 確診病例,取消臨床診斷

在診斷標準中,取消了之前備受爭議的針對武漢病例的“臨床診斷”,以病原學診斷為唯一標準。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本身就是一個病原學診斷,在沒有核酸陽性確診的情況下,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不準確的。

很多人對這一點可能不太瞭解。

簡單的說,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支原體肺炎、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等疾病名稱,肺炎的前面加上了導致肺炎的病原體的名字,這樣的診斷就叫做病原學診斷

而籠統的疾病的名稱,比如社區獲得性肺炎、大葉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並沒有帶上導致肺炎的病原體,主要是

通過臨床特徵而非病原學檢查來診斷,這種診斷叫做臨床診斷

臨床診斷有一定的誤診概率。

為了避免誤診,這一次取消了針對武漢地區的臨床診斷,有利於大家統一認識,提高病原學診斷水平。


輕型新冠病毒感染,要與普通感冒鑑別!病毒核酸檢測有望全面推廣


5 實驗室檢查,強調檢查標本

為提高確診率,在實驗室檢查方面,可用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

增加了建議:儘可能留取痰液和支氣管灌洗液標本送檢,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輕型新冠病毒感染,要與普通感冒鑑別!病毒核酸檢測有望全面推廣


6 加強對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

一些輕型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能只有類似感冒的一些表現,並沒有肺炎的變化。

這一次的方案中,增加了輕型新冠病毒感染者,必須要跟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普通的冠狀病毒也是病因之一)相鑑別的建議。

這給我們提供了一些信息,對於懷疑新冠病毒感染,又沒有肺部表現的患者,不能輕易的排除新冠病毒感染,而要與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鑑別,主要是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正在加快量產,估計很快在全國很多醫院都可以能夠非常方便的檢測病毒核酸了。


輕型新冠病毒感染,要與普通感冒鑑別!病毒核酸檢測有望全面推廣


7 單人間隔離疑似病例的意義

在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發現與報告中,對於考慮疑似病例的人,應當立即單人間予以隔離,再請院內專家或主診醫師會診,仍然考慮疑似病例者,應該在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

,並採集標本,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這一點,強調了發現疑似病例的重要性,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不遺漏感染者,而對疑似病例單人間隔離,既能夠防止別人傳染給他,也能夠防止他可能傳染給別人。


輕型新冠病毒感染,要與普通感冒鑑別!病毒核酸檢測有望全面推廣


8 痊癒出院後,還要繼續觀察

對於新冠病毒感染者出院的標準,這次沒有變:

體溫恢復正常三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肺部影像學顯示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改善,標本採樣時間至少間隔一天、連續兩次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性者,

即可以解除隔離和出院。

但對於出院者,為了更加安全穩妥,在之前的建議上,增加了以下內容:

  • 出院後必須與居住地的基層醫療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繫;
  • 繼續進行14天的自我健康狀況的監測;
  • 佩戴口罩;
  • 避免外出活動;
  • 出院後第2周和第4周要到醫院隨訪和複診,

出院後的康復指導,不但對患者本人有利,對於減少周邊人的困擾,也有積極的意義。


輕型新冠病毒感染,要與普通感冒鑑別!病毒核酸檢測有望全面推廣


9 龍醫生的溫馨提醒

隨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不斷、連續減少,疫情的轉折點可能很快到來,或許已經到來。

隨著診治的患者越多,對於這個新發生的傳染性疾病的認識,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

一些謠言不攻自破,一些做法逐漸規範。

戰勝疫情,終究還是要依靠科學。


輕型新冠病毒感染,要與普通感冒鑑別!病毒核酸檢測有望全面推廣


碼字很辛苦,如果文章對您有用,歡迎點贊、評論、留言、收藏和讚賞

更多精彩科普,敬請關注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