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全新奔馳GLE體型魁梧,除了乘用空間大增,豪華科技也提升至媲美S級的層次,為這輛奔馳最暢銷的SUV帶來更多話題。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我們喜歡 ✓:乘用空間理想;直列六缸渦輪增壓引擎加上EQ Boost系統發力超順滑;MBUX系統聲控輸入導航準確度有提升。

我們不喜歡 ✘:傳統氣壓避震運作的細緻度不夠高;第三排座椅伸展空間有限。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試車前一天整理全新GLE資料,當見到車身寬度2018mm這個數值時,第一個反應是此數是否包括後視鏡呢?原來不是,若包括後視鏡在內,總寬度達到2228mm之多。到試車那天首次見到GLE真身,起初還不覺得車身特別巨大,可能是全新設計的外殼風阻係數只有Cd0.29的關係,車身很多細節位置如頭尾燈組、保險槓、車身線條及後視鏡等都修飾得比以往圓滑,感覺全車的“贅肉”消減了不少,才會有不覺得車身特別大的視覺效果。不過,當我把車開到狹窄的山路,在彎位上與迎面馳至的泥頭車等巨龍擦身而過時,我才意識到自己駕駛著一款重量級SUV。


最暢銷的奔馳SUV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1999 ML320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2002 ML350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2009 M級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2012 M級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2016 GLE


GLE的祖先是1997年面世的M級,當時被譽為SUV中的E級,2015年,奔馳將車系重新命名為GLE,GL乃奔馳SUV系列的簡稱,而後面的E字則代表級別,例如GLA就代表奔馳SUV中的A級,GLC則是奔馳SUV中的C級,GLE的定位也就呼之欲出了。近年,奔馳SUV的陣容越來越強大,不算全電動的EQC,目前最少已有八款以GL或G為首的型號了。以全球市場統計,奔馳SUV已累計售賣超過500萬輛,當中逾200萬輛為GLE及其前身M級。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貴為奔馳SUV中的銷量王,廠家自然不敢對全新換代GLE的一切掉以輕心,全新第四代車型便與全新一代GLE轎跑SUV及GLS旗艦車型共用了底盤,難怪車身尺寸會有顯著增幅,其中車身長度及軸距分別大增128mm及80mm,寬度增加了67mm,身高僅微增21mm。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車身加大了,車廂乘用空間自然更充裕,當中比較重要的改變,包括後排膝部空間長了64mm,後排座椅可沿地臺滑移100mm,若移至最後,尾箱仍有630L的運載力,若移至最前,更增加至825L,同樣乘坐5人的話,全新GLE比上代車型多載135L行李了,若再將中排椅背向前放倒,運載力更達2055L。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奔馳已為全新GLE努力瘦身減重,例如引擎艙蓋及前翼子板均為鋁製材料,懸掛部分組件及剎車卡鉗也改用鋁製品,引擎艙前端靠近龍門架上方的面板,則以全新的塑料纖維板覆蓋,即使是底盤鋼材,也會按照受力需要而在不同部分使用不同厚度的鋼板。雖然我們測試的GLE 450重逾2.2噸,略比舊款GLE 400重,但按照廠家標準,同級別的傳動系統若配置相同的裝備,新款GLE並不會比舊款重。


發力順暢如自然吸氣引擎


GLE 450 配置一副3.0L 直列六缸渦輪增壓引擎及9G-TRONIC自動變速箱,與S 450 轎車一樣設有48V供電系統,引擎與變速箱之間內置了一個ISG電機,可以輸出額外22hp馬力及250Nm扭力作輕混能用途,ISG電機也負責將過剩的動能變電儲存於鋰離子電池備用,ISG電機及48V供電系統的出現,令引擎無需再使用傳統皮帶帶動的發電機,冷卻引擎用的水泵及冷氣泵等電器裝備,也無需靠皮帶帶動,這種設計使引擎前方的機件佈局變得較簡化,引擎的整體長度也變得較短。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由ISG電機帶來的EQ Boost作用,讓這臺六缸渦輪增壓引擎的輸出變得像早年奔馳的直六自然吸氣引擎一樣線性,最大不同就是力量產生得更早,基本上到2、3千轉已有很足夠的力量感,而1千至6千多轉的整個工作區域,引擎的運作都是超級幼滑,機器與排氣聲調也一直保持低調,明顯是注重舒適的傳動系統。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控制檯上的DYNAMIC SELECT鍵提供了運動、舒適、節能、個性化及越野,五個行車模式選擇,各個模式除了影響到傳動、轉向及ESP防滑系統的運作特性外,節能及越野的功能值得再補充。使用節能模式時,傳動系統的反應除了較保守,系統也會發揮最大的節能作用,包括當電力足夠、而又不需要太多引擎動力,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選擇節能模式,系統便有機會大部分時間以滑行形式來完成,所謂滑行,不但指引擎與變速箱分離,甚至乎引擎也會熄火,ISG電機在有需要時可提供少量動力以維持滑行速度。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越野模式就是越野駕駛時才需要使用,油門的敏感度大幅下降,變速箱也會以緩慢的步伐升擋,在正常的馬路貪好玩試用過,以D擋踩一半油門駕駛,60km/h左右時,變速箱以3擋行駛,引擎轉速約3000rpm,這運作特性時要盡用引擎的大扭力區、並用最低擋位大齒比的加力作用,以配合越野環境的需要,如果用節能或舒適走同一段路,則是6擋以千餘轉行駛。


四輪驅動作為主導


利用方向盤3點位置的觸控按鍵將轉速錶中央的顯示屏設定為四驅即時動力分佈圖,可以查閱4MATIC系統的實時前後軸動力分配情況,發現選用越野模式時,不論油門深淺或者是否正在轉彎,前後軸50:50的分動比會維持得較為持久,而其他行車模式,雖然正常行車時前後軸都是大約50:50,但當起步、突然加速、正在轉彎或加速駛離彎道等情況下,系統都會瞬間把更多動力輸往後輪,試車期間便見過大約前20後80的分配比,而4MATIC系統設計上雖然是可容許100%動力輸往前軸或後軸,但就不會像個別四驅SUV那樣正常只使用前驅或者後驅,而是傾向較長時間使用四驅。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一輛重達兩噸幾的大型SUV長時間使用四驅,油耗會不會很驚人呢?我完成了拍攝後,在大學城把油耗數據重設,並沿導航規劃往市區方向走,期間我輪流使用不同模式,冷氣調至Auto,抵達時行車電腦顯示平均油耗為12.5L/100km,途中近尾段一度出現過7.0L/100km。如此推算,若長時間只在城市用車,再遇上一些堵車,實現油耗少於12L/100km的可能性很低,但如果多走高速,油耗低於7L/100km的預期仍然樂觀。


試駕車沒有加配E-ABC懸掛


這輛試駕車只配備可將車身升高降低的AIRMATIC氣壓懸掛,欠缺這一代GLE招牌的E-ACTIVE BODY CONTROL懸掛技術。E-ABC氣壓懸掛首先用於S級轎車,車上設有的鏡頭可掃描前方路況,讓氣壓避震的中央電腦預先得悉將遇到的路面狀況而制定合適的減震策略;另外,當轉彎時,系統的CURVE功能又會好像摩托車轉彎那樣將車身重心往彎內傾,幅度剛好被車身的離心力所抵消,使轉彎時車身的穩定性大為提升。


功能演示視頻:

GLE 開啟脫困模式後,才是驚豔的開始!


為了配合GLE可越野的功能性,用於全新GLE系列的E-ABC懸掛還有專門針對越野用途的新功能,例如當車輛被困鬆軟泥土時,便可利用Rocking mode的快速反覆升降車身搖動功能,配合前行或倒車及適當轉打方向盤等越野駕駛技巧,增加脫困的機會;另一有用功能是可透過控制檯觸控屏幕為個別車輪調教氣壓彈簧回彈幅度的新技術,例如當進行攀石駕駛時,若某一車輪氣壓避震的壓縮行程不足,透過有關功能增加該車輪的壓縮行程,便可讓四個車輪更緊貼崎嶇多變的地形,提升越野行駛能力。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值得推薦的選配裝備


這輛試駕車加裝了前排空調座椅 10,500元,第三排座椅 12,800元,平視顯示系統 14,000元,智享套裝:皮革內飾+記憶組件 16,800元,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排座椅加入全電動調控功能,行李艙也設有電動收折中排椅背的按鈕。前座也設有ENERGIZING comfort功能,可透過中控臺的12.3寸屏幕設定椅背及坐墊的活動節奏,在行車期間可按時輕微調節座椅角度,用意是舒緩長途行車的肌肉疲勞。一度以為這兩項都是另外收費的選裝項目,但這些其實都是選擇了第三排座椅之後,自動獲得升級的額外裝備,即使那第三排座椅的尺寸不大適合成年人,確是依然值得選裝的配置,畢竟買到的原來並不是兩張座椅,可能是GLE額外配置清單中最有價值的選擇!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全新奔馳GLE體型魁梧,除了乘用空間大增,豪華科技也提升至媲美S級的層次,為這輛奔馳最暢銷的SUV帶來更多話題。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我們喜歡 ✓:乘用空間理想;直列六缸渦輪增壓引擎加上EQ Boost系統發力超順滑;MBUX系統聲控輸入導航準確度有提升。

我們不喜歡 ✘:傳統氣壓避震運作的細緻度不夠高;第三排座椅伸展空間有限。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試車前一天整理全新GLE資料,當見到車身寬度2018mm這個數值時,第一個反應是此數是否包括後視鏡呢?原來不是,若包括後視鏡在內,總寬度達到2228mm之多。到試車那天首次見到GLE真身,起初還不覺得車身特別巨大,可能是全新設計的外殼風阻係數只有Cd0.29的關係,車身很多細節位置如頭尾燈組、保險槓、車身線條及後視鏡等都修飾得比以往圓滑,感覺全車的“贅肉”消減了不少,才會有不覺得車身特別大的視覺效果。不過,當我把車開到狹窄的山路,在彎位上與迎面馳至的泥頭車等巨龍擦身而過時,我才意識到自己駕駛著一款重量級SUV。


最暢銷的奔馳SUV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1999 ML320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2002 ML350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2009 M級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2012 M級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2016 GLE


GLE的祖先是1997年面世的M級,當時被譽為SUV中的E級,2015年,奔馳將車系重新命名為GLE,GL乃奔馳SUV系列的簡稱,而後面的E字則代表級別,例如GLA就代表奔馳SUV中的A級,GLC則是奔馳SUV中的C級,GLE的定位也就呼之欲出了。近年,奔馳SUV的陣容越來越強大,不算全電動的EQC,目前最少已有八款以GL或G為首的型號了。以全球市場統計,奔馳SUV已累計售賣超過500萬輛,當中逾200萬輛為GLE及其前身M級。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貴為奔馳SUV中的銷量王,廠家自然不敢對全新換代GLE的一切掉以輕心,全新第四代車型便與全新一代GLE轎跑SUV及GLS旗艦車型共用了底盤,難怪車身尺寸會有顯著增幅,其中車身長度及軸距分別大增128mm及80mm,寬度增加了67mm,身高僅微增21mm。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車身加大了,車廂乘用空間自然更充裕,當中比較重要的改變,包括後排膝部空間長了64mm,後排座椅可沿地臺滑移100mm,若移至最後,尾箱仍有630L的運載力,若移至最前,更增加至825L,同樣乘坐5人的話,全新GLE比上代車型多載135L行李了,若再將中排椅背向前放倒,運載力更達2055L。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奔馳已為全新GLE努力瘦身減重,例如引擎艙蓋及前翼子板均為鋁製材料,懸掛部分組件及剎車卡鉗也改用鋁製品,引擎艙前端靠近龍門架上方的面板,則以全新的塑料纖維板覆蓋,即使是底盤鋼材,也會按照受力需要而在不同部分使用不同厚度的鋼板。雖然我們測試的GLE 450重逾2.2噸,略比舊款GLE 400重,但按照廠家標準,同級別的傳動系統若配置相同的裝備,新款GLE並不會比舊款重。


發力順暢如自然吸氣引擎


GLE 450 配置一副3.0L 直列六缸渦輪增壓引擎及9G-TRONIC自動變速箱,與S 450 轎車一樣設有48V供電系統,引擎與變速箱之間內置了一個ISG電機,可以輸出額外22hp馬力及250Nm扭力作輕混能用途,ISG電機也負責將過剩的動能變電儲存於鋰離子電池備用,ISG電機及48V供電系統的出現,令引擎無需再使用傳統皮帶帶動的發電機,冷卻引擎用的水泵及冷氣泵等電器裝備,也無需靠皮帶帶動,這種設計使引擎前方的機件佈局變得較簡化,引擎的整體長度也變得較短。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由ISG電機帶來的EQ Boost作用,讓這臺六缸渦輪增壓引擎的輸出變得像早年奔馳的直六自然吸氣引擎一樣線性,最大不同就是力量產生得更早,基本上到2、3千轉已有很足夠的力量感,而1千至6千多轉的整個工作區域,引擎的運作都是超級幼滑,機器與排氣聲調也一直保持低調,明顯是注重舒適的傳動系統。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控制檯上的DYNAMIC SELECT鍵提供了運動、舒適、節能、個性化及越野,五個行車模式選擇,各個模式除了影響到傳動、轉向及ESP防滑系統的運作特性外,節能及越野的功能值得再補充。使用節能模式時,傳動系統的反應除了較保守,系統也會發揮最大的節能作用,包括當電力足夠、而又不需要太多引擎動力,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選擇節能模式,系統便有機會大部分時間以滑行形式來完成,所謂滑行,不但指引擎與變速箱分離,甚至乎引擎也會熄火,ISG電機在有需要時可提供少量動力以維持滑行速度。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越野模式就是越野駕駛時才需要使用,油門的敏感度大幅下降,變速箱也會以緩慢的步伐升擋,在正常的馬路貪好玩試用過,以D擋踩一半油門駕駛,60km/h左右時,變速箱以3擋行駛,引擎轉速約3000rpm,這運作特性時要盡用引擎的大扭力區、並用最低擋位大齒比的加力作用,以配合越野環境的需要,如果用節能或舒適走同一段路,則是6擋以千餘轉行駛。


四輪驅動作為主導


利用方向盤3點位置的觸控按鍵將轉速錶中央的顯示屏設定為四驅即時動力分佈圖,可以查閱4MATIC系統的實時前後軸動力分配情況,發現選用越野模式時,不論油門深淺或者是否正在轉彎,前後軸50:50的分動比會維持得較為持久,而其他行車模式,雖然正常行車時前後軸都是大約50:50,但當起步、突然加速、正在轉彎或加速駛離彎道等情況下,系統都會瞬間把更多動力輸往後輪,試車期間便見過大約前20後80的分配比,而4MATIC系統設計上雖然是可容許100%動力輸往前軸或後軸,但就不會像個別四驅SUV那樣正常只使用前驅或者後驅,而是傾向較長時間使用四驅。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一輛重達兩噸幾的大型SUV長時間使用四驅,油耗會不會很驚人呢?我完成了拍攝後,在大學城把油耗數據重設,並沿導航規劃往市區方向走,期間我輪流使用不同模式,冷氣調至Auto,抵達時行車電腦顯示平均油耗為12.5L/100km,途中近尾段一度出現過7.0L/100km。如此推算,若長時間只在城市用車,再遇上一些堵車,實現油耗少於12L/100km的可能性很低,但如果多走高速,油耗低於7L/100km的預期仍然樂觀。


試駕車沒有加配E-ABC懸掛


這輛試駕車只配備可將車身升高降低的AIRMATIC氣壓懸掛,欠缺這一代GLE招牌的E-ACTIVE BODY CONTROL懸掛技術。E-ABC氣壓懸掛首先用於S級轎車,車上設有的鏡頭可掃描前方路況,讓氣壓避震的中央電腦預先得悉將遇到的路面狀況而制定合適的減震策略;另外,當轉彎時,系統的CURVE功能又會好像摩托車轉彎那樣將車身重心往彎內傾,幅度剛好被車身的離心力所抵消,使轉彎時車身的穩定性大為提升。


為了配合GLE可越野的功能性,用於全新GLE系列的E-ABC懸掛還有專門針對越野用途的新功能,例如當車輛被困鬆軟泥土時,便可利用Rocking mode的快速反覆升降車身搖動功能,配合前行或倒車及適當轉打方向盤等越野駕駛技巧,增加脫困的機會;另一有用功能是可透過控制檯觸控屏幕為個別車輪調教氣壓彈簧回彈幅度的新技術,例如當進行攀石駕駛時,若某一車輪氣壓避震的壓縮行程不足,透過有關功能增加該車輪的壓縮行程,便可讓四個車輪更緊貼崎嶇多變的地形,提升越野行駛能力。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值得推薦的選配裝備


這輛試駕車加裝了前排空調座椅 10,500元,第三排座椅 12,800元,平視顯示系統 14,000元,智享套裝:皮革內飾+記憶組件 16,800元,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排座椅加入全電動調控功能,行李艙也設有電動收折中排椅背的按鈕。前座也設有ENERGIZING comfort功能,可透過中控臺的12.3寸屏幕設定椅背及坐墊的活動節奏,在行車期間可按時輕微調節座椅角度,用意是舒緩長途行車的肌肉疲勞。一度以為這兩項都是另外收費的選裝項目,但這些其實都是選擇了第三排座椅之後,自動獲得升級的額外裝備,即使那第三排座椅的尺寸不大適合成年人,確是依然值得選裝的配置,畢竟買到的原來並不是兩張座椅,可能是GLE額外配置清單中最有價值的選擇!


大進化 | 試駕梅賽德斯-奔馳 GLE 450 4MATI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