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次疫情和蝗災,糧食的重要性是否能得到農民的重視?

鹿塬農事


農民的本業就是種地,重視種地他們肯定關心,但如果種地虧本,他他還種地嗎?他們也虧不起。種地能養家賺錢時,不用操心,在城裡打工的年輕人都會返回農村發展。


人間凡夫


這個問題很尖銳,但也很現實;人只有面對困境的時候,才會發現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而這次出現的疫情,和國外的蝗災,肯定會讓很多人思考這個問題。

在這次疫情中,除了抗疫第一線的工作人員,絕大多數人都呆在家裡,這一呆就是近一個月的時間;不能上班,不能到娛樂場所,也不能隨便買東西;吃過飯,玩,玩累了,睡覺;但他們也發現一個問題,家裡存的食物吃完以後,去買就很鬧心,因為出去買糧食,很麻煩。

雖然麻煩,但好在還有糧食買,雖然鬧心,但不至於餓肚子;如果出不去了,待在家裡,又買不到糧食,就不是鬧心的事,而是為如何保命焦心了。所以,糧食的重要性,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容置疑的,但有很多人卻看不到它的重要,相反,農民卻能夠清醒的看到糧食的重要。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農民把主要的精力和時間放到打工掙錢上,對在農村種植糧食不那麼重視?原因很簡單,生活的壓力,迫使他們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

農民的生養的孩子,需要教育,長大了,需要買房,買車娶媳婦,農民生病了,需要到醫院治病,父母老了,需要贍養, 需要維護親戚朋友間的禮尚往來;而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錢來支撐,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民需要越來越多的錢,才能維持自己的家庭正常運行。

農民,本意是從事農業的人;從事農業就能夠生活,但實際的情況是,農民從事農業的收入,根本不夠維持他們的正常生活。在我國,農民平均擁有土地不足兩畝,有的人口密集的地方,人均土地不足一畝,在這樣少的土地上,想通過種植糧食,維持生活,根本不可能,況且現在化肥漲價,種子漲價,農藥漲價,人工漲價,而糧食的價格依然維持十幾年前的水平,這兩年又有下降的趨勢,這就讓農民種糧食的收益越加減少,除了吃飽肚子,幾乎沒有剩餘。

試想,當一個行業,不能滿足人的需求的時候,還會有人重視這個行業嗎?所以,農民選擇外出打工,把重心放到打工上,但他們又不會脫離土地,因為他們清醒地知道,假如有錢買不到糧食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危機,而他們手裡有一塊土地,種上糧食,就足以化解這個危機。

所以,面對疫情和蝗災,應該醒悟的倒是那些總認為有錢就可以買到糧食,不會捱餓的人,是他們應該看到糧食的重要性才對。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住,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你這個問題問的怪!農民種糧祖祖輩輩!一季莊稼象養孩子一樣!你問農民懂不懂重要性?我氣就不打一處來!君不見開放四十年特別是後二十年好地平地都是政府在種樓!一畝二三萬從農民手強買走三十萬四十萬再賣給開發商!從中再撥毛吃回扣!導致農民失地打工!糧食靠進口,國內穀賤傷農不種不行種了賠錢!是農民不重視糧食重要性嗎?我想暴粗!滾犢子!!!


手機用戶耿直一生虛懷


老農認為,糧食的重要性不是農民說了算,農民不背這個鍋!糧食安全是國家的事(中國的土地所有制性質決定了糧食生產的積極性),絕大部分農民還是很在乎自己一畝三分地的糧食產量和安全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網上看看日本是怎麼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

多年以來,糧食基本沒有漲價,而各種農資價格卻是蹭蹭的往上漲,農民種田越來越賺不到錢,一斤稻穀不如一瓶礦泉水,在農村辛辛苦苦一年抵不上在外面打工一個月,農民憑什麼要積極種糧呢?要荒就荒,種一畝三分地自家夠吃就成!

在自然災害力量面前,人類真的太渺小了。這次蔓延全國 的新冠肺炎疫情、部分亞非國家的蝗災(據專家分析,蝗災對中國沒有多大威脅),給人類一個深刻的教訓: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中國的新冠肺炎,各地區鄉村和城市小區之間的戶與戶都被隔斷,讓交通受阻,百業凋零,除了大型超市營業和物流,大部分商貿陷於停滯,虧損嚴重。

生活在城市裡的居民,出去買一次生活用品真的是太麻煩了,戴口罩,各種證明,進出都要檢查測溫,有的城市的小區甚至每天都有不同的“暗號”,值得慶幸的是大部分超市貨物儲備充足,有錢就能買到。相比較而言,農村的狀況好了很多,農村人去一趟集市不容易,所以年前基本都把春節的各種生活物資包括肉類都買好了,蔬菜自己院子裡摘就是,對於封路,基本不受影響,除了外出打工的,農民們的小日子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

說了這麼多,歸納起來是:解決糧食安全問題,還在於國家政策、法律,靠農民自個兒,絕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農民更瘋狂


這次疫情發生,確實給全國人民上了一課,生命與健康是多麼寶貴,建議大家時刻緊記著,生命與健康無論何時都要放在第一位。

至於蝗蟲嘛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傳得多麼可怕,那是他們還很落後,跟中國沒法比,他們恐慌,我們中國智慧跟他們不一樣,沒必要跟著恐慌,做好我們現在份內事就行了,如果蝗蟲真的要入侵中國,剛好全國吃貨們一大口福,哈哈來吧,中國吃貨們等著,煎,炒,炸,燒烤,全用上足夠對付蝗蟲了吧。

最後是農民對糧食夠不夠重視的問題了,關於糧食重要佈防,國家早在八年前已經料到了,國家三農計劃都快圓滿成功了,聰明的農民早已跟著國家三農計劃航模踏上成功路上了。本文純屬個人虛構!如你喜歡善土,歡迎關注點贊謝謝!


善土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關於你提出的這次疫情和蝗災能不能讓農民看到糧食的重要性,我認為還是不能,以下是我總結的幾點原因!

一、這次疫情雖然嚴重,遍佈全國,但是國家的保障做的非常好,不但沒有人因為疫情餓肚子,而且都吃的很好,體重都增加了,就是部分地方買菜買糧貴一些而已,所以疫情不會讓農民看到糧食的重要性!

二、這次的蝗災就更不用說了,畢竟沒有到我們國家,任何人也沒有因為蝗災受到什麼損失,自己沒受傷怎麼會知道疼呢,所以這次的蝗災也是不會引起農民對於糧食的重視!

三、這次疫情導致許多種植戶種植的農產品滯銷,糧食賣不上價格,水果、蔬菜爛在地裡沒有人要,好多人血本無歸,我認為這次疫情還會讓農民種地更加謹慎!

通過以上幾點原因我認為讓農民對糧食重視還是不太容易,畢竟現在國家強大,政策好,不會讓大家餓著,中國人現在考慮的不是能不能吃飽,而是怎麼才能吃的好,吃的安全健康!

大家還有什麼好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農業文博


首先,我認為農民一直都很重視糧食的,也知道糧食的重要性。我就是一個農民,每年生產幾百噸的糧食,也會盡量做到顆粒歸倉。

我想提問者應該是說那些因為外出打工而荒廢了土地的農民。

然而這些農民放棄土地背井離鄉出去打工,也不是覺得糧食不重要,實屬無奈之舉。因為現在農村的土地的收益很少,種一年地賺的錢也就夠基本生活費。家裡如果有病人或學生 ,靠種地是絕對不夠的。

我覺得該重視糧食的是國家,是社會。現在糧食價格實在太低了,可以說“萬物皆上漲,唯有糧價低”甚至一斤玉米都換不來一瓶礦泉水。化肥農藥的價格說漲就漲,等到農民賣糧的時候,卻是收糧的說多少錢就多少錢。這樣下去,農民就沒有種地的積極性了。



種地的農夫


蝗蟲由於喜馬拉雅山脈的阻隔,這次並未影響中國,疫情的影響較大。但請注意,糧食的重要性農民關注,政府更關注。目前來看,全我國農產品市場量價平穩,蔬菜、牛羊肉、禽蛋、水產品等生產穩定,生豬生產止降回升,“菜籃子”等重要農產品供給總體充足。全國冬春蔬菜在田面積8400多萬畝、產量1.7億噸,比去年同期高2%左右。1月份生豬出欄環比增長17.9%,連續2個月增長。但受疫情影響,近期部分地區“菜籃子”等重要農產品流通受阻,一些地區蔬菜、水果滯銷賣難,一些地方禁止活禽運輸、家禽正常供種、運輸屠宰、銷售渠道被阻斷,部分省份出現“賣奶難”“賣魚難”,特別是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普遍面臨用工難、用工貴,資金鍊緊張,生產經營遇到很大困難等等。當前,農產品特別是“菜籃子”產品流通,遇到的問題是階段性的、區域性的,例如,海南、廣西、雲南、湖北等地區農產品滯銷賣難問題相對突。

疫情對“菜籃子”產品產銷的影響具有突發性、暫時性。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相信“菜籃子”生產和市場秩序將逐步恢復正常。下一步,各地要將出臺應急舉措、解決短期突發矛盾與構建產銷對接長效機制結合起來,切實解決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初“一公里”。


姚耀1188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2020年伊始,不僅武漢爆發了罕見的新型未知病毒,遠在非洲的蝗蟲也是開始氾濫成災,成片肆虐。眼看著時間到了2月中旬,各地也是陸續進入了春耕時節,可沒想到,我們花費九牛二虎之力控制下了疫情,非洲的蝗蟲規模卻達到了數千億,先頭部隊也是進入了印度開始肆虐。

此前,因為疫情影響,一些村子硬性規定不允許農民下地耕種,導致南方地區有的地方耽誤了農時。此時,大範圍的春耕還未開始,一群蝗蟲卻已經在國門外虎視眈眈,這可如何是好?難道今年的糧食註定要出現減產的問題?

其實,關於疫情,鍾南山院士也是多次表示,只要不去人員聚集的地方,自己一個人到空曠的地方不戴口罩都是可以的。鍾南山院士雖然呼籲大家減少不必要的外出,但是沒有說連正常的春耕都不行。經濟發展始終是我們的重頭戲,哪能說放就放?

至於這批聚集在國門外的蝗蟲,其實在2月17日,印度當局就已經表示,蝗蟲被控制住了,不再算是災害。由此看來,它們想要進入我國也是不可能了。

那麼,這兩件事是否會引起農民開始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呢?其實,糧食安全問題一直是國家性的戰略問題,國家一直都有在重視。每年的一號文件都是聚焦在三農上,為的就是要保證糧食產量不便,甚至能出現增長。

天佑中華,當武漢疫情來襲,我們能捧出鍾南山院士,當饑荒來臨,又有袁隆平院士為我們扛起大梁。可惜兩位院士都已經步入老年,鍾南山院士現年84歲,連續一個月奮鬥在前線日漸憔悴,而袁隆平院士也是到了90歲,讓人感慨。


樂在三農


糧食的重要性豈是農民需要重視的?農民就是種糧食吃飽不餓靠種田改變生活。如果農民種田不賺錢他們會想其他的辦法生存。袁隆平袁老提出中國18億畝耕地紅線,這個是國之根本,是百姓的飯碗。就是不知道這18億畝耕地真的都在種糧食麼?荒廢了多少?種經濟作物多少?改變耕地用途多少?在南方某些地方種糧食不如種綠化的草賺錢,好多人都在耕地種草。省時省力又不用勞動力。真的好擔心糧食問題[流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