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好,我的小孩上課喜歡做小動作怎麼辦?


孩子喜歡上課或者生活中做小動作很正常,說明孩子活潑,聰明,好動!不要覺得孩子好動就是病,千萬不能這樣去引導孩子,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最佳的做法就是讓孩子明白該嚴肅時候就嚴肅,該玩兒的時候痛快的玩兒。

每個孩子都貪玩兒,我們都是從孩子過來的,孩子心裡想什麼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就知道了,家長,老師最好建立賞罰制度,引起孩子興趣,讓他願意去努力,願意去付出而不是一味的施加壓力,胡亂教育!


多啦AB


孩子們時常有上課做小動作的壞習慣,我記得這樣要求過孩子們:“你們必須每天上課時都要抬頭挺胸坐直、小手在桌上放平、小腳在桌底足安,不許在課堂上做不應該做的事。” 可效果總是不如人意。孩子們當時答應的非常好,可是不出多長時間就又開始在他們的位子上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這讓我想起我看過的一篇文章,上面有這樣幾句話我覺得非常好,要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1、給孩子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2、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3、給孩子條件,讓他自己去鍛鍊; 4、給孩子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 ;5、給孩子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6、給孩子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 ;7、給孩子衝突,讓他自己去解決;8、給孩子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9、給孩子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10、給孩子題目,讓他自己去創造。

總之,壞的學習習慣需要孩子們長期努力去養成才能成為好的學習習慣,而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孩子們用心的去保持才能不被遺忘。所以我們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空間才能會出現我們所希望的結果 -- 一個既聽話又出色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