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啦!飼料企業忙復產,這次不會“餓死豬”

超長假期宅在家,吃是頭等大事,不少投資者表示肉不好買。受疫情影響,由於交通受阻,有些養殖場出現了飼料斷供現象。不能餓死豬,各地政府積極協調,全國飼料企業積極復工。

飼料企業忙復產

春節在家,冰箱裡囤積的豬肉、牛肉與雞、鴨、魚等已經清空。

在多數家庭庫存食品“見底”之後,除了關心豬雞肉等生活必需品會不會大幅漲價,同時還很擔憂這些食品的供應會因疫情的影響而趨於緊張?

為了應對當前國內養殖業飼料供不上、物資運不進、產品銷不出、用工回不來等特殊困難,保證人們生活必需品供應的充足與流通順暢,農業農村部“鬆綁”家禽與飼料運輸。

2月15日,多部件聯合印發了《關於解決當前實際困難加快養殖業復工復產的緊急通知》。

目前,部分養殖場飼料斷供現象,飼料生產和經營秩序正在加快恢復;一些大型飼料企業基本已經恢復了正常。

截至2月17日,全國9111家飼料企業已經有6384家開工復產,開工率達66%,但與往年開工率超90%相比,企業開工率還有一定的差距。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下大力氣推進解決飼料行業面臨的新問題,促進飼料加工企業全面復產復工,保障養殖企業飼料不斷供,為肉、蛋、奶供應打牢物質基礎。

養殖企業斷糧壓力減輕

春節過後,受到交通運輸受阻、企業推遲復工等因素影響,飼料供應吃緊,從一份中國牧業協會的倡議書,可以略知一二。


中國畜牧業協會網站1月30日發文稱,湖北需要各地支援飼料。協會倡議飼料廠對口支援湖北省18000噸玉米和12000噸豆粕。

養殖行業飼料原料緊缺,湖北省糧食局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為省內14家飼料企業申請玉米競買交易資格,並於2月11日獲得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特批。

針對湖北省家禽養殖企業“斷糧”危機,中儲糧集團公司充分利用自有加工資源組織生產,中儲糧所屬油脂公司的六大油脂儲備加工基地於2月1日全面復工,保障市場食用油和豆粕供應。

截至2月17日,已累計向湖北發運豆粕14094噸、到港8135噸,有效緩解了當地部分飼料和養殖企業“斷糧”壓力。

養殖企業迅速擴張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19年12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增長2.2%,已實現3個月環比增長,比9月增長了7.0%。2019年8-11月生豬出欄環比持續下降,12月份止降回升,環比大幅增長14.1%。2019年12月份豬飼料產量環比增長2%,連續4個月增長。

2020年1月份,據瞭解,受北方區域有部分季節性疾病影響,母豬存欄環比可能有小幅下滑,但後期在南方存欄上上升帶動下,預計母豬存欄一季度以穩為主,同時由於配種率的提高,相應的產能在增加。

而從生豬養殖市場來看,由於節前生豬集中出欄數量較大,目前生豬供應缺口仍存。長期來看,在產能沒有得到有效恢復前,國內生豬與豬肉價格或將在高位振盪運行。

面對行業發展機會,多家養殖企業正在把握此輪時機快速擴張。

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個月以來,已有新希望、華統股份、羅牛山、正邦科技、益生股份、溫氏股份、康達爾、牧原股份、傲農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繼公告加碼生豬養殖產業。

也不乏新進入者。如康達爾,繼京基集團入主後,康達爾今年以來便持續加碼生豬養殖業。

也有分析師預測,飼料企業或帶動先進養殖模式的普及;如果非洲豬瘟對種豬企業的影響不減,2020年出現飼料企業兼併種豬場的可能性會繼續存在。


飼料位居養殖產業上游,是聯結種養的重要產業,與動物產品安全穩定供應息息相關。

飼料企業嗅覺靈敏,自2月開始,新希望、雙胞胎、安佑、通威等多家飼料企業子公司陸續發佈飼料漲價通知,而因飼料類型不同,各公司價位上調區間在50元-150元之間不等。

2020年飼料需求展望

我國的飼料行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飼料行業已經獲得了跨越式發展。

根據飼料行業分析數據,我國從從2012年起飼料產量已經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但近年來我國飼料產量增速開始趨於下降。2019年我國飼料產量為28466萬噸,較2018年的29052萬噸減少2.0%。

2020年,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年。華泰期貨表示,非洲豬瘟疫情導致的存欄下降,刺激豬價大幅上漲,養殖利潤轉好促使農戶採取“商轉母”方式快速提高產能。


假設三元母豬經過2個月後成為妊娠母豬,3個月後分娩產仔,1個月後仔豬出欄,因此8-10月“商轉母”後的仔豬將在2020年2-4月出欄,對應肉豬將在2020年7-9月出欄。


隨著體重增加,肉料比快速增加,肥豬對飼料需求猛增可能在3-5月就能陸續體現。疊加禽料需求向好,2020年上半年飼料需求也可能表現較為平穩。

在高養殖利潤及政策鼓勵下,2020年年中飼料消費預計可能會出現顯著需求拉動,2020/21年度飼料需求就有望恢復到疫情發生前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