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新:縣市場監管局“七部曲”奏響抗疫最強音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陽新縣市場監管局堅決貫徹執行上級各項決策部署,積極響應指揮部號召,取消春節休假,全員上陣,在日巡查、守關卡,調查摸排、監管防控等各條戰線上不分晝夜、逆向而行,以堅韌的鬥志,堅定的信念奏響抗疫最強音。

嚴要求,守好防疫安全線。根據縣指揮部5號令要求,對允許營業的704家食品經營企業和67家藥店(其中城區33家)嚴格監督落實戴口罩、量體溫、日消毒等措施;責令關停出現人員感染的中百倉儲,指導督辦中心、李家灣2家集貿市場和大潤發、好又多等7家大型超市開業,以電梯和經營場所勤消毒、入購人員必須戴口罩、量體溫、關停場內兒童娛樂場所和休閒區等措施來控制病毒感染,以控制入購人員數(同一時間內購物人數每1000平米不得多於30人)、採購時間、對蔬菜和肉類實行包裝稱重標價銷售、人員即購即走等措施防止病毒傳染。組織開展紅外測溫儀計量檢定校準和重點場所電梯、鍋爐等特種設備監管,發佈疫情防控期間電梯使用“雙提醒”,督促電梯使用單位落實“日消毒”制度。

強“硬核”,消除隱患護“舌尖”。嚴把市場準入關,嚴查未經檢驗檢疫的肉類不得進入市場銷售;盯緊“野味”隱患,嚴禁銷售野生動物肉類及製品,先後關停活禽交易點178個,活禽宰殺點39個,查處野生動物交易違法案件3件。對全縣營業場所通風條件不達標、消毒措施不到位、非居民生活必須的營業性場所一律予以關停,防範發生聚集性風險,目前已對全縣2398家餐飲業和64家食品生產企業實行歇業管制。對興國老屯湯、味派等定點配餐單位從嚴監管,通過“明廚亮灶”遠程信息化監管和實地檢查相結合,強化監管實效,保障一線醫護人員“舌尖”安全;聯合衛健部門加強對三江國際酒店的從業人員健康衛生狀況,衛生習慣、食品來源、食品存儲情況以及餐飲加工過程等全程監管,全力保障江蘇醫療隊食品安全。

高標準,藥械監管全覆蓋。督促藥品零售店“應開盡開”,保障疫情防控藥品貨源充足,並按要求督促其消毒、測體溫、戴口罩、購買人員登記。目前,全系統累計檢查藥品經營企業918家次,醫療器械企業740家次,口罩經營企業1173家次,受理藥品及醫療類投訴25件,立案查處2件,對2家銷售口罩涉嫌質量和價格的藥店進行調查處理。按照《禁止在全縣範圍內銷售發熱類、止咳類藥品的通告》要求,督促各零售藥店即刻下架退熱類、止咳類藥品進行封存,引導患者到定點發熱門診就治,確保對發熱人員的精準排查,防止隱情不報,躲避就診行為,目前排查上報購買感冒發熱止咳腹瀉抗病毒藥品病人1216人。有效管控防控緊俏物資市場供應,詳細記錄當天市場的物資種類、數量和價格,彙總上報指揮部;同時組織全縣開業藥店定點投放口罩和84消毒液(或醫用酒精)等,嚴格限購管控,引導市民按照當天發佈的《陽新城區部分藥店口罩消毒液購買指南》有序購買,避免聚眾聚集。

穩物價,護好“錢袋”惠民生。成立價格防控機動組,對縣城區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主要食品零售價格實行實時監測、採集、預警、巡查,一日一上報,及時公佈;組織基層所在全縣範圍內積極向經營戶進行現場價格政策宣傳和提醒,發放《價格提醒告誡函》千餘份;落實《總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並對疫情期間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牟取暴利以及散步漲價謠言惡意控銷等各種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截至目前,全系統對防護產品經營戶開展價格監督檢查7591戶次,已對7起鬨抬物價及產品質量問題已經進行立案處理。

巧調配,保障供應解困境。發放綠色通行證200餘份,保障縣外調運、縣內流通暢通,及時補足蔬菜、藥品供需。放寬物資採購標準、明確購銷差價、協調疏通交通渠道等措施,調動藥品企業的採購積極性,組織縣醫藥公司調運防控物資口罩211348只,酒精27269瓶,84消毒液64071瓶,普通防護服786件,體溫計700支,防護手套10200雙;同時採取縣外駐點採購的措施“補養減壓”。迄今為止,通過派出蹲點守候、搶購等方式先後從仙桃,咸寧,鄂州武漢地購回酒精7噸,口罩114萬個,防護服1350套,另外從武漢採購口罩20萬個交縣防控指揮部,真正做到“無”中生“有”,極大程度緩解“一罩難求”困境。

“曬”熱線,回應關切安民心。充分運用12315投訴舉報平臺,多渠道公佈轄區市場監管部門24小時政務值守電話和12315投訴舉報熱線,及時處置群眾投訴,快速回應群眾關切。自2020年1月23日至2月16日止,共受理各類群眾投訴舉報481起,其中諮詢類294起,主要集中在口罩、蔬菜和肉類供應問題,已現場解釋說明;轉辦投訴187起,其中涉及口罩價格和質量問題124起,其他物資價格質量問題63起,均已及時交辦處理和回覆,疫情期間嚴格做到當天問題當天解決。

合眾力,聯防聯控贏“大考”。從1月24日起協同公安等部門,在全縣6個高速路口(富池、楓林、木港、排市、龍港、三溪)實行24小時值班執勤,對來往車輛上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疫情監控。縣局6個扶貧工作隊就地轉化為疫情防控隊,協助村組完成外來人口排查、體溫測量、消毒、宣傳等系列防控工作。每天以科室為單位,對幹部職工的健康狀況實行一天一瞭解,做好自身防控。派駐6名“精兵強將”馳援龍港抗疫,向縣紅十字會捐贈6.4萬元為抗疫出力。聯合商務局、各社區動員生活家超市等20多平臺積極推行線上線下“零接觸”配送服務,保障封閉小區居民生活物資正常供應。針對全縣所有小區實行封閉管理的要求,為防止市民搶購物質造成的穩定隱患,積極開展宣傳,工作重心下移,分兵把口負責,保證大中型農超,商超經營有序。以黨員、黨組織“雙報到”為載體,就近安排機關幹部20多人深入社區報到,協助社區開展聯防聯控,凝心聚力打贏阻擊戰,交出“疫情大考”合格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