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一瞬間感受到過國產手機的強大?

探秘的大溪


感謝邀請

你有沒有一瞬間感受到過國產手機的強大?

題主問題的核心是你有沒有一瞬間感受到國產手機的強大?其實就像題主說的vivo手機,我個人也深有體會,就像在18年的時間,雖然全面屏手機只是初始階段,但是vivoNEX系列的升降式鏡頭,確實在當時來看是全面屏最好的解決方案,也算是當初的一個壯舉,而當時蘋果,三星確實還沒有好的解決方式和方案,當時我記得拿著這款手機的時候,很多人問我這是什麼手機,因為確實做到了真正的滿眼望去都是屏幕的效果,沒有一個按鍵,而他們大多還是在使用蘋果和三星的手機,確實不知道國產手機的進步,我們不得不說這在手機歷史中也算是里程碑式的意義。


筆者就以vivo手機為例子來說說,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當然就像很多答主說的一樣,國產手機現在發展很不錯了,因為我們知道之前的智能手機或者是非智能手機時代,諾基亞,索尼,三星,LG這些廠商確實是佔據了半壁江山,而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呢!在全球手機的銷量排行榜中,中國手機佔據一大半,國外只有韓國的三星,以及美國的蘋果,而剩下的品牌,華為,小米,OPPO和vivo都是國產手機,所以這其實已經足夠我們驕傲了。


因為國產手機中筆者使用vivo的機型很多,所以筆者來著重說一下,很多人認為OV手機可能是價格很高,配置很低,但是我們確實忽略了他們的創新,從國產手機的市場來說,我們看似OV手機價格很高,不過他的顏值和創新也是沒有人可以模仿的,也是同價位手機做不到的。


我們舉例子來說。小米手機確實性價比很高,我們要承認,畢竟配置更強勢,但是顏值呢!創新呢!確實沒有的,而OV手機每年的創新確實都可以成為潮流,不管是之前的橢圓形的home按鍵設計,還是之後的水滴屏幕,以及升降式鏡頭,這都是他們最先開始的,而且同樣的價格,他們雖然配置不高,但是夠用,創新很大,用料和質量更好,這是我們在性價比手機中看不到的。


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發現OV手機在改變,就像vivo手機,去年創了iQOO系列,其實早在18年,他們就開始佈局了千元機市場,同樣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好的產品,簡單一點來說就是向我們證明了他們同樣可以做性價比,而去年的iQOO系列一經發布,市場的受歡迎程度確實很高,而自家的X系列,以及高端系列也一直存在。因為他向我們證明了,他們也可以做性價比,同樣可以做高端,現在提及OV手機,我們不會再用低價高配來形容了,而是說他們改變了很多,性價比也很高。


海外市場的佈局。目前,vivo已經在全球陸續建立了9個研發中心和5個生產基地,包括國內外的北京、杭州、聖地亞哥等地,均能發現vivo的身影,這些研發中心幫助vivo去探索全新的科技,目的就是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加先進、更加智能的終端產品。


在國外雖然vivo可能進入海外的市場時間比較短,但是進步是最快的,比如在俄羅斯。根據數據統計機構canalys發佈的消息來看,在2019年第四季度vivo在俄羅斯的銷量穩居第四名,而且增長率高達1190%,可見vivo的實力,以及快速增長的背後,確實離不開他的研發,自己知道人們想要什麼樣的產品。


在印度市場,同樣vivo手機也進步了很多,佔據了21%的手機市場。我們要知道在2018年的時間,vivo當時的市場份額只有10%,而今年vivo一舉超越了超級大廠三星,憑藉著21%的市場佔有率,成為了印度第二大智能手機品牌。而且從增長率方面來說vivo在2019年印度市場的份額同比增長了132%,始終保持著較為突出的增長勢頭,成為了國產手機品牌的驕傲。


總結:

國內的手機品牌,其實華為,小米在歐洲市場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包括之前OPPO旗下的一加手機一直都是面對國外市場,而且經常出去旅遊的人,其實你會發現,在國外,印度,泰國,以及歐洲幾個國家,看到國產手機,華為,小米,vivo手機這些已經是很平常了,相比之前國產手機的進步確實神速,而筆者以vivo舉例子來說,是因為對於vivo手機的肯定,以及最近兩年發展變化,以及創新方面vivo確實有著不錯的表現,在國產手機確實也是佼佼者的存在。


回答完畢

歡迎留言發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科技數碼隨時答


有的,記得14年左右吧,當時公司裡面用蘋果4的特別多,就算各種軟件用著不方便,下載個歌曲很麻煩,但是大家追求的還是蘋果,現在不一樣了,雖然我們公司不大隻有有20個人,18個用華為,剩餘2個還是Vivo,哈哈,總結的一瞬間覺得國產真的很強大!



苗姐在線


當然有,何止是一瞬間,是大多數時間都能感受到國產手機的強大,這絕非刻意吹噓。就拿我自己來舉個例子吧,在2018年7月份花1898元購入一部維沃Z1青春版手機,光滑超薄機身,6G運存,64G內存,前單後雙攝像頭,支持指紋,人臉識別,處理器是2.2GHE 驍龍660AIE 八核,對於平時從不參與手遊的我,這些配置功能已完全夠用,甚至有些服務超乎想像。包括一些智能投屏,智能體感,人臉識屏功能使用起來都非常方便。最重要的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價格無疑是致命誘惑。當初蘋果,三星等品牌,像這樣的配置大多在四千左右,極少數也得三千多,讓人望而生厭。大部分類似這個配置的國產手機在兩千到兩千五之間,比國外品牌優惠多了,其中華為有些小貴,旗下榮耀系列稍便宜些,另外小米,OPPO,價格都比較良心,功能上各有新意。這部手機對我來說,可謂物美價廉,使用兩年,相當滿意。現在國產手機強勢崛起,它們製作精美,功能強大,完善,服務貼心,重要的是價格良心,沒有不去選擇的理由。這對用戶來說,是重磅福利。以前沒排隊買過蘋果,以後更不會。支持國貨!


終歸塵土


最近越來越感覺到國產手機的強大。

仔細回想一下,你會發現,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智能手機品牌,有一大半都是國產手機,除了美國的蘋果和韓國的三星手機之外,很少再有其他外國手機品牌出現,這一點就足見國產手機品牌的強大。

國產手機之光,華為手機,近幾年一直是國產高端旗艦手機的代表,而且目前手機銷量一直在不斷增加,可以說是屢創新高,全球出貨量已經超過蘋果,正在緊逼三星。



而中國的另外一個手機品牌也是讓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在國內使用客戶並不多的一加手機,在這幾年受到國外用戶的一致好評,而最好的證明就是一加手機每年新機發布的時候,在美國專賣店購買一加手機的外國人竟然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這是目前蘋果手機都享受不到的待遇。


另外其他幾個手機品牌在國外的也越來越高,比如非洲的傳音手機,幾乎佔據了非洲50%以上的市場。而小米在印度,華為在俄羅斯,等等也都佔據著非常多的市場份額。

尤其是今年5G手機的普及,華為自家研發的麒麟990手機芯片,在5G手機芯片技術大大領先行業平均水平。所以從種種現象來看國產手機在崛起,中國的科技在崛起,最後,希望國產手機越來越好。


懂機帝玩手機


國產手機的發展確實是太快了,各大品牌商版本更新換代也都很迅速。就拿我自己來說,前後也換了好幾款手機,說一下我的手機史,感受下:

手機中的戰鬥機

我現在很清楚的記得,我的第一款手機的招牌廣告就是——手機中的戰鬥機。沒錯,就是波導,那還是非智能機的時代。當時應該是1千左右吧,手機上功能不多,就是基本的電話、短信、瀏覽器、QQ、小遊戲,手機存儲是需要單獨插存儲卡的,那時候我買的是1g的存儲卡。在那個時代,每天能聊聊QQ、打打小遊戲、瀏覽下網頁,已經很滿足了,覺得手機好強大,把電腦上的功能搬到這麼小的手機上。

手機中閃亮的品牌,榮耀

之後,我記得的就是這塊榮耀手機了,也是我的第一款智能機,那是安卓系統盛行的時代,也是淘寶開始火的時候,這款手機就是淘寶買的。那時候剛一打開手機,就有好多自帶的功能,音樂、遊戲、QQ、UC,雖然這些功能之前的波導手機也有,但是那種體驗感差別太大了,智能機上的應用無論從外觀、內容,感覺都比之前的非智能機要豐富多彩,可能這就是安卓系統的強大吧。不過那時候經常遇到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很卡,經常內存還剩下百分之十幾,加速器再怎麼清理都沒用,然後開始了一遍遍的刷系統,但是這個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魅族、小米、蘋果……

再往後,就是魅族手機,當時我買的那款是叫什麼M5,3G的運行內存,比之前的榮耀要好,很流暢,一直沒有卡頓過,但是這個時候的智能機普遍是不能拆電源的,這款魅族就折在這個問題上,電池電量用的越來越快,到後來根本充不進電。也是在前兩年換掉了它,買了新的小米note3,也就是我現在用的這款,配置如圖,我覺得很不錯,相比之前的幾款,確實無可挑剔。至於蘋果,我是一致沒用過,所以沒有觀點。


霚裡看花最是迷人


有沒有感覺國產手機強大?

這個問題可能會讓一些媚外精神人士不太高興。但不可否認是,國產手機品牌進步巨大。

國產手機分兩大類,一大類是自主技術集成高。另一類是依靠外國零部件組裝整合能力高。

對於第一類,自主技術高(並不是完全沒有外國零部件,而是自主核心零部件保證供給)例如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

華為和榮耀依靠自主研發麒麟芯片,巴龍基帶,以及手機內部其他一些芯片,完成了不依賴美國零部件完成手機產品。從K3V2芯片到麒麟950,再到麒麟990芯片,華為一步步證明了自主研發能力,擺脫了美國零部件控制。

華為和榮耀貢獻:麒麟芯片,巴龍基帶,GPUturbo技術,方舟編譯器,雙攝到多攝技術推廣,以及大量涉及到手機通訊專利,華為在國外一步步培養自己系統生態

另一類是對外國零部件高度依賴和完成整合組裝。

例如,小米,OPPO,中興,魅族等品牌。他們依靠美國高通芯片,以及高通基帶完成手機組裝生產。也實現了一步步都前進。

小米,OPPO,魅族貢獻:最主要手機外形美觀設計,對美國高通芯片整合等方面。

在高端市場上,國產品牌華為Mate和AsendP系列都是有一定影響力。

在性價比領域,榮耀手機,小米手機,魅族手機都有不錯成績。

總結:

國產手機在一步步由原來山寨機正在一步步進步,並且在全球手機市場擁有自己地位。也希望國人媚外精神理智點。


剛復活哥哥


對這個問題我也說一下自己的想法。我是從2016年開始用魅族手機,曾經用過聯想,酷派,華為,小米等手機,最慘的手機是小米,屏幕就碎了一點就廢了。所以一直以來用魅族,可以說是老粉絲。每一部手機都有自己缺點,這方面必須要接受,理解。我特別喜歡魅族Flyme系統,還有很多稀罕的功能(其他手機沒有的功能)




小艾力哥


我現在用的華為手機,覺得功能挺強大的,用了好幾年的華為了,一直覺得挺好!想當初蘋果4剛出來時就就入手了一個,用了大約3年,後來想支持一下國貨就買的華為,就一下圈粉了,後來又買了一個,也可能是年齡的問題,不再趕時髦買什麼蘋果了。現在家人都在用華為!覺得挺好,順便支持一下國貨!



宋song在煙臺


有呀,經常有,手機被各種數據充滿,內存空間達到95-96時,使用時依然不卡,這是最開心的時候,孩子都誇,要下次買手機,還是要買這個品牌的。

皮實,好用,不小心摔了若干回,還有一次掉進水裡了,吹風機吹乾後,24小時未開機,現在依然能用。

對了,我用的是華為的。手機還是國產的好[呲牙][呲牙][玫瑰][玫瑰][贊][贊]


太保張黎200607


沒有。

國產機最強大的時候就是在發佈會上,下了發佈會就原形畢露。其實現在國產手機對供應鏈的依賴還是太強,同質化非常嚴重,拼的是誰有錢,可以在供應商這塊投入更高的成本,當然收益就是允許產品進入高端市場,並與同行拉開差距,同時享受高端市場帶來的更高的利潤空間。

因為對於消費者來說,供應商其實是透明的,或者說見不到的,也沒有消費者真正關心產品的供應商是誰,對消費者來說,手機廠商是誰才更重要,所以現在國產機品牌可以放心地吹噓自己用了這個這個技術,那個那個技術,至於是不是自己的技術,自己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這個角色的比重有多大,一概不會提及。供應商的目的是多賣產品,手機廠商也是如此,所以兩者利益完全一致,而被欺騙的只有消費者而已。

國產品牌技術依然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無論是無法擺脫芯片問題,還是在用料方面無法使用真正的真材實料而是想方設法去提升利潤空間,都反映出了國產品牌對市場的不尊重,對自己定位的誤解,真正的想要取得市場的品牌,不是靠偷換概念和元件獲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