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在股市中有這樣一句話“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會空倉的才是祖師爺

”。可能很多投資者否認這樣的言語,認為會空倉的才不是“祖師爺”,能一天一個漲停板的才是“祖師爺”。就個人而言,如果市場中真有能一天一個漲停板的投資者,勢必早就成為了世界首富,哪怕本金只有1萬元,也能成為。但,為什麼沒有呢?就是因為:根本就做不到。

有的投資者也會說,你做不到,不代表別人做不到。是的,從理論的角度講是這樣的。但是,你看全國首富還有全世界的首富,也可以看前100位,有幾位是以炒股票的身份進入行列之中的?除了巴菲特、索羅斯,還知道誰?很少很少了吧。為什麼會如此的少呢?就是投機能維持盈利的概率,實在是太低了,甚至說是不可能的存在。

很多投資者也會說“投機之王”傑西·利弗莫爾,投機界鼻祖的人物。但是,最後其成功了嗎?一生跌宕起伏確實是十分富有傳奇色彩,但是能夠將財富穩住嗎?並不能。

所以,對於“空倉是一種境界,不會空倉的股民,成不了頂級的交易者!”個人是表示贊同的。

一、短期的漲跌,具有不可預測性。

短線的漲跌能夠被預測嗎?個人不否認確實存在短線預測準確度很高的投資者。但是,絕對不可能一直預測精準。為什麼?

影響股市的漲跌因素具有不確定性,國際形勢、經濟週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宏觀經濟、軍事、投資者情緒等。這些綜合的因素,能夠被短期所預測嗎?並不能。特別是投資者情緒的不確定性,沒有人能夠精準的預測正確。

所以,對於短線而言沒有誰能夠百分之一百的預測精準。就算是預測的極為準確,也只是一次、兩次而已,不可能次次都能精確,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二、只有買點,沒有賣點,就是一次失敗的投資。

在股市中很多投資者發生的情況比較類同。有什麼相似之處呢?最為明顯的就是:知道買,不懂得賣出。這應該是普通投資者的“通病”。

關注一段時間上市公司股票以後,進行了投資,後期不管是股票漲還是跌,沒有一個時間概念,也沒有一個空間概念,不知道在哪裡賣掉股票。通常會出現幾種情況:

1、股票價格出現了上漲,不知道賣出,一漲再漲直到最後出現了下跌,回到起初價格的時候,才會選擇賣掉;

2、股票價格出現了下跌,沒有一個止損點,一跌再跌,直到深度“被套”,終於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熬不住了,選擇“割肉”。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買點而沒有賣點的投資,就是一次失敗的投資。股市中有著這樣的一句話“策略大於趨勢”,也就是說,有了策略的執行,才有了買點與賣點,也就能更好的盈利於股市與規避風險。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三、有買點,有賣點,不會空倉,風險仍舊高。

不管是美國股市、我國香港股市,還是A股市場,不懂得空倉,是很難真正實現盈利的。雖然說美股呈現的是“十年長牛”,但道瓊斯工業指數的採樣上市公司僅僅只是美國股市中最為質優的幾十家上市公司,不能代表全部美股。並且,當熊市到來的時候,美股也呈現著“快速下跌”之態。

我們第一點講到了短線具有不可預測性。既然不可預測,總是活躍在這個市場中,就算有買點有賣點的策略交易,實現大收益也是很難的。正確的做法則是,順應趨勢,該空倉的時候就空倉,特別是趨勢性風險、金融危機式風險的時刻。

四、空倉不是失去機會,而是等待機會。

投資者進入股市同一的目標就是為了“盈利”。沒有方式方法,就是“赤手空搏”,很是劣勢。所以,要學會規劃策略、執行策略。而空倉呢?看上去什麼都沒有做,其實在金融危機、市場震盪的時候,不動、空倉,就是勝利。

總結:個人很認可“空倉是一種境界,不會空倉的股民,成不了頂級的交易者”。當然,就算是專業投資者不懂得空倉,也成為不了頂級的交易者。順勢而為,方成大器。

對於股票來說,其實我更傾向於投資者應該集中投資,因為對於大部分的散戶來說,專業的技術能力其實不紮實,經驗不足,所以導致的結果就是你選取的個股數量越多反而大大增加了你踩雷的幾率!

所以投資股票並不是以數量定輸贏,熊市趨勢90%的個股都會跌,牛市90%的個股也都會漲!集中在1-3只個股的數量最為合適,不但可以集中精力去分析和研究,而且對於資金分配來說也較為合理!而5-10只個股的數量不僅會大大浪費你的精力、時間,甚至一旦下跌你會找不到南北,不知道哪隻需要補倉,哪隻需要止損。

所以我的建議是,花精力選出和研究1-3只個股投資最佳,而投資領域的分配則是保持雞蛋不要放一個籃子裡的策略。就好比,如果股市不行了,你至少還有房產的收益,理財的利息,一來可以減少你的資金回撤幅度,二來還能作為你的抄底後備力量!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股票制勝三把斧:技術、原則、人性

股票交易的真諦是什麼呢?我想這是每一個參與股票的交易員都需要做出明確回答的問題。我個人認為股票交易的真諦是:以小博大。我這裡所提到的“以小博大”,不是指平常我們所談的保證金的槓桿作用,而是在股票交易中“如何用較小的虧損去搏擊較大的利潤”的問題。

以小博大的代名詞便是投機,投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投機貫徹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僅股票中有投機,現貨市場也有投機,甚至一個生命的生存過程,便是一個投機的過程。單從金錢佔有的角度來給投機下一個定義,便是:抓住機會,進行投資,以期獲得幾倍於投資的回報。投機的目的非常明確,便是賺錢。想歸想,努力歸努力,但事實是有的人賺了錢,有的卻倒賠了本。仔細分析一下,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多數賠錢的人沒有學會以小博大

“以小”就是要“付出小的”,可即便是“小的”,很多人仍不願付出,不付出便想博大。而少數人之所以成功,博到了大,最關鍵的一點便是學會了“以小博大”,於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生活中便產生了兩類人。一類人,稱之為“大智若愚”型。這種人豁然大度,眼光遠大,不計小利。一類人,稱之為“大愚若智”型。這種人小肚雞腸,目光短淺,斤斤計較。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以小博大的股票交易的過程,本身便是一個人性修煉的過程。

技術、原則、人性三者之間的關係,在交易中到底是怎樣的呢?我以為,技術所解決的是:“怎麼做”的問題;原則所解決的是萬一做錯“怎麼辦”的問題;而人性所解決的是原則能否真正執行的問題。

所以,人性是股票交易成敗的關鍵,是根本所在。一個交易員水平再高,預測市場的準確度亦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怎麼辦?靠原則去彌補技術之不足,但一個交易員的原則制定的再完備,如果在交易中不嚴格執行,也形同虛設,毫無意義。為什麼會出現有些原則不能執行的情況呢?這便是人性的問題了。從事過股票交易實踐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體驗,那就是“紙上談兵”與“真刀實槍”是兩回事。不交易時看市場往往準確率較高,自我感覺良好,心態不錯,為什麼?因為輸贏都與自己無關嘛。而到真正交易的時刻,人性的另一面便露了出來,即“想贏怕輸”的思想充斥著人的頭腦。於是事先制定的計劃,事先制定的原則早已拋到九霄雲外,結果往往賺小錢、賠大錢,最終導致失 敗。

由此可以看出,人性在決定交易成敗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如果把股票交易看作一場戰爭的話,技術是戰術,原則是戰略,人性則負責把原則融化貫穿到戰術中,從而奪取整個戰爭的勝利。

如果把技術看成水,原則便是容器,人性負責把水裝在容器中,使之不致於氾濫無形,而是有規有矩。

如果把技術看成一種宗教信仰,原則便是無情的法律,人性是法律的執行者,當宗教信仰出現危機時,用法律來無情規範人類的行為。

如果把技術看成一把寶劍,它應該是把雙刃劍,使用得當能殺敵,使用不當時則有可能自殘。而原則是鎧甲、是防護衣,在做好防守的基礎上去進攻,才能戰無不勝,且無後顧之憂。所以人性負責在寶刀出鞘之前,穿好鎧甲,然後披掛上陣。三國時期的曹操手下有員工大將許楮殺得性起,赤搏上陣,結果捱了一箭,正如魯迅先生所講的“活該”。

由此可見,一個成功的交易員所具備的三個充分必要條件,便是技術、原則與人性三結合,三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沒有技術的原則是空洞的原則,沒有原則的技術是盲目的技術,人性修煉不夠的交易將會是失敗的交易,失敗交易歸根到底是人性出了問題,所以成熟的人性、完備的原則、嚴密的技術,三者成功凝聚,才能實現真正意義的以小博大!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從交易新手到交易小成的四步

建立正確的趨勢交易理念,到形成交易系統,再到具體成規則,然後付諸實施,不斷約束自己的人性,和自己做鬥爭,這是一個過程,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歷練的過程,也是從複雜到簡單的過程,一個人性歷練的過程,一個不斷完善系統規則,重塑自我的過程。

以我十多年的交易人生,和周圍認識的交易人士為例,從悟到,到小成,大致分為四步:從悟到到判斷趨勢,再到細化規則,到自信,到信念,最後小成。具體來看:


一、第一步:悟到“行情是有趨勢的、要順勢而為”

剛入交易這一行的時候,我們只盯著當時的K線,很可能覺得市場是混沌的,一會兒漲,一會兒跌,今日漲,明日跌,感覺亂而無序,摸不清頭腦,一團麻,就像一堆麻繩一樣,總也捋不順,混混沌沌,我們總是追漲殺跌,或者抄底摸高,總之,自己整日就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亂撞。

那怎麼樣才能算渡過這一關呢?

我的體會是悟到了“行情是有趨勢的、要順勢而為”,不止盯著當日的K線,還會看長週期的K線,明白了漲的時間挺長的,這就是上漲的趨勢,在這個時間段,做多,能夠體會出:盈的概率高,而且盈的收益率也高,感覺這個時間段做多,單子做的比較舒服,能夠輕鬆盈利;同樣,跌的時間挺長的,這就是下跌的趨勢,在這個時間段做空,感覺盈利相對輕鬆。

簡單來講,就是能看大週期的K線走勢,體會出了順勢而為的重要性。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二、第二步:能夠粗糙地利用工具,辨別市場所處的趨勢

如果只有第一步,你會覺得“趨勢是事後諸葛亮,漲了好遠了,才能發現是漲勢,行情都快結束了,我哪還敢去追多?”於是,你陷入困境,行情剛開始啟動上漲的時候,你不知道是什麼趨勢,也認為行情有可能是反彈,應該逢高做空,才叫順勢;也可能認為漲勢出來,應該逢低進多,才叫順勢。總之,此時,你弄不清楚,到底是做多才叫順勢,還是做空才叫順勢,感可等行情漲了好遠了,才發現是漲勢,後悔莫及,又擔心行情末尾,沒有辦法追多了。此時,雖然知道順勢而為是重要的,但不能較早判斷出市場所處的趨勢。

那麼如何渡過這一關呢?

我的體會就是找到判斷趨勢的方法或工具,簡單地說能辨別市場了,例如用均線來判斷大勢,當價格在某個大週期均線之上,就認為是漲勢,或用趨勢線來判斷大勢,價格在某個趨勢線之上,就認為是漲勢,等等,總之,粗糙地找到了某個工具,作為判斷趨勢的依據和支撐。當判斷為漲勢後,此後就是一根筋做多,判斷為逆勢的時候,此後就是一根筋地做空,做到順你判斷的勢。


三、第三步:細化入倉點、止損止盈點、倉位,形成明確可執行的交易規則,即交易系統

只有第二步的話,你只是能粗糙地判斷出行情的大致趨勢,但是何時入倉呢、止損如何設置呢、何時止盈呢,光知道了大致趨勢,你仍然困難重重,例如雖然判斷出了漲勢,但看到行情已經上漲較大,上漲較快,不敢進多;進多了,但不懂止損的設置,當行情大幅下跌,或者你的大勢判斷是錯的,或者行情已經由漲勢轉為跌勢了,你傻二愣丁地還持有單子,害怕自己止損剛出來,行情就企穩上漲,不忍止損,不斷一拖再拖,結果虧損太大;你不懂止盈,當出現利潤了,不知道何時要止盈出來,要不有一點利潤,你就趕緊撤離,導致大行情只賺了個皮毛,要不就是當利潤回吐,你不忍看到利潤回吐,想等利潤恢復過去再止盈,結果浮盈變浮虧,浮虧變鉅虧。等等,總之,在這個階段,你的止損較大,賬戶波動較大,時而大虧,辛苦賺的利潤,總是一下子坍塌。

如何渡過這一關呢?

我的體會是把規則具體化,細化入倉點、止損止盈點、倉位,形成明確可執行的交易規則,即交易系統。這個步驟,時間較長,又分為幾個小步,分為開倉、止損、止盈和倉位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四、第四步、明確“有所不為”,大刀闊斧砍、砍、砍自己能力圈之外的行情和利潤

十多年前,我也認為,當我完成了第三步後,我的賬戶應該是穩步增長的,我應該是穩定盈利的,可是我完成了第三步後,發現不是,我的賬戶仍然是時而盈利、時而虧損,雖然整體是盈利的,我的交易系統是完全可以做到非常穩定的盈利曲線,但實戰中一直利潤震盪式上漲、不穩定,我始終沒有想明白原因,一直不斷反思、總結,還一度懷疑我的性格、心態是否適合做交易,花費了很長的時間,甚至比第三步的時間還要長,我才找到了原因,才開始了第四步。

如果只進行到了第三步,雖然你的交易技能成熟了,但此時,你仍然會遇到執行中的難題,會有許多心理障礙,你雖然有了交易系統,但無法讓自己去執行,無法做到知行合一,該做的沒做,不該做的卻做了,例如:看到了自己的系統沒有發出入倉信號,但事後看,沒有入倉的行情卻是大行情,自己懊惱,開始反思,於是修正的交易系統,降低入倉門檻,結果在後面的行情中,遭遇虧損,再開始修正系統;看到了這個品種發出了信號,就直接追,看到那個品種發出信號,就直接追,來回奔波,疲於奔命,最後可能發現止損一大堆;有了利潤後,害怕利潤回吐,不能持有單子;如果沒有到止盈信號,結果利潤大幅回吐,此時會懊惱自己沒早點止盈,後悔自己貪了,應該早點跑,結果造成後面的有點利潤就跑、當然,太多的心理障礙,都不斷阻擋自己的執行,不斷困擾,不斷在各種矛盾之中焦灼。

那麼如何渡過這一關呢?

根據我自己的交易經歷,第四步不是最困難的,但卻是很關鍵的,我所花費的時間比第三步還要長。如果第四步沒有完成,第三步只是讓你不會虧損了,整體能盈利,但會時而賺、時而虧,盈利不穩定、盈利弱,賬戶波動大,盈利也不大,只有第四步後,你的賬戶才能出現穩定的盈利、回撤小、盈利大。

我的體會是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大刀闊斧砍掉自己能力圈之外的行情和利潤。完成了第三步,僅表明你明確了“有所為”,懂得了如何幹,悟性高的人需要花費七八年,但那只是交易的中級階段;但你沒明確“有所不為”,這才是交易的高級階段。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很多投資者都認為在低位縮量,最好是地量,那樣就很大可能是底部了,覺得地量低價這句話是正確的。而事實上市不能一概而論的,這些話都是有它的前置條件才成立的,我們不能單獨抽出這句來來判斷對錯。

我們對低位縮量通過幾個不同的案例去進行分析一下,更好的幫大家理解這個縮量的判斷方法

一、縮量是相對的

單純的縮量其實並沒有什麼意義,我們一般需要先對縮量前的放量去看,再從他們的相互位置去看,可以分為高位放量後的縮量、低位放量後的縮量。

高位放量下跌很多時候是主力不顧一切出貨的一種表現,而後面出現縮量時往往是主力已經沒有對股價做出控制,也並不在乎股價走勢是怎麼樣,而剩下在裡面的散戶也沒有辦法控制股價,所以常常就會在K線圖上顯示量價無序的情況。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高位放量滯漲的情況,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主力出貨手法,但當主力出貨完後,會有很長時間縮量的下跌,下跌過程中也會常常出現好幾次地量但不是低價的情況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但這樣高位放量滯漲雖然是經典出貨形態,但卻不能直接判斷後面股價就要下跌。而且中最經典的案例就是我們都熟悉的貴州茅臺。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後面放量滯漲後,做了一段時間調整後,繼續上漲了2年多,所以相對高位放量滯漲,不一定是出貨,當然這是事後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

而在當時150元左右出現這樣走勢的時候,我們只能判斷是這個位置主力肯定是拿出大量籌碼在交易,至於是出貨還是賣給了其他主力,就需要通過其他方面才能確定籌碼是如何轉換的了。

所以縮量後面走勢也存在很多的不確定。

那麼低位的放量後又是如何呢?從上面的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可能是下跌中繼的縮量,也有可能是真的到了底部的縮量。下面我們從一些案例來看看這兩種情況如何分辨

我們先來看看下跌中繼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雖然下跌過程中不斷出現地量,但是卻沒有止跌,後面不斷創新低。所以只是地量的話,不能說就是地價了。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這種有放量後才出現縮量的是否就可以認為是到底呢?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當然還是不能確定的,主力建倉後,也是有可能出現破位的,原本放量區域反而成為後面反彈的壓力。所以這也有可能只是下跌的中繼。這種情況在縮量下跌的行情中經常可以看到。

另一種低位放量後的縮量洗盤,會有怎麼樣的不同?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主力建倉後縮量洗盤,再試盤的過程。後面股價重新回到並突破建倉位置,這樣就證明了前面就是建倉後的縮量洗盤,而不是下跌中繼。

二、不同行情下的縮量

弱勢時(弱於指數):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強勢時(強於指數):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三、縮量後啟動

從之前幾個案例中,大家應該明白,縮量只是一種狀態,它可能在下跌時出現,也有可能在洗盤時出現,所以地量地價並不是一個買賣的信號,而是一種狀態,不能給它絕對的立場。

那麼縮量有什麼作用呢?經過建倉後,縮量洗盤,再啟動上漲的股票縮量洗盤就有很大的參考意義了。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低位出現放量後,經過縮量洗盤後面出現在放量上漲,並且出現明顯的啟動信號,這樣就成為了一種量價結合均線的操作模型。一些節奏比較緊湊的個股,放量—縮量洗盤—啟動的時間會比較短。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這樣短的話,對於啟動的價格突破和量能要求都需要比較嚴格才可以。

獻給所有在中國股市掙扎中的股民:不想虧損再忙也值得3分鐘閱讀


通過上面的一些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低位’縮量不能只看一小段K線,而是應該大局的去看。

只要我們看懂下面幾點,對於縮量,就可以說有了比較深入的瞭解了。

高位放量再縮量要小心;

低位放量再縮量卻要確認;

強弱行情要分開;

縮量不是買點;

放量建倉再縮量洗盤後的啟動一般都會伴隨一些明顯的啟動信號。


股市是一個人性的修羅場,你既要洞悉人性,卻又不能被人性牽絆,這看似矛盾的現實就是股市的哲學真諦。

股市裡,輸不可怕,可怕的是輸不起!其實買錯股票是常態,即使是機構、遊資也是會犯錯,這裡面涉及到太多利益方博弈,還有市場自身規律的影響,股市即戰場,炒股是戰役,股民皆戰友。

所以當你買入股票之前,你要搞清楚這隻股票的買入原因。如果是短線,買完之後沒有按照預期的上漲,是不是說明這個原因不足以支撐該股上漲,要考慮出局;如果是長線,你在買之前就要看好它的支撐在哪,跌破哪個支撐需要止損等等,這些功課都應該是在買股票之前做。

賣股票則要灑脫,賣完了就要跟這個股票切割開,你當然可以再去觀察它,覆盤你賣出的邏輯是否正確,但千萬不要糾結錯誤,如果你賣出的股票漲了,那就去尋找新的買點,千萬不要在過去的事情上糾結,如果錯過了,漲上去了,那就錯過吧,不要讓錯過成為過錯!

很多人幾輪失誤下來,就會沮喪、頹廢;還有人的心情會跟著股市一起波動,上漲的時候興奮的天天想開盤,逢人即聊股票,下跌的時候感覺心臟在滴血,自責為什麼買這隻票,後悔為什麼還在股市裡。

還有的人總是迷信或執著於一些不著邊際的事情。比如有些人覺得帶“東方”的票都是好票,所以只買帶名字裡“東方”的票;早上打遊戲輸一局就覺得今天大盤會走弱;有的人因為自己在上市公司工作,就買自己公司的股票;有的人早上起來看黃曆,按黃曆的指引買賣股票;有的人對曾經做了很久的一隻股票有感情,總是把這隻股票再買回來等等,只要涉及到因為感情用事去買賣股票的行為,都是非常愚蠢的,主觀臆斷會害死你。因為主觀只是你一時的喜惡,股市從來不會因為某個人的喜惡漲跌,它是有自身規律的,你需要入鄉隨俗瞭解股市的真正規律,因為你不可能改變市場,只能順著市場去改變自己,緊跟著市場走。

還有,很多新散戶在牛市進場,剛進來可能就賺很多錢,這個時候開始飄飄然,覺得自己就快要成為富豪了,但股市是需要有敬畏心的,你賺了多少錢都不是你的,因為時間還長,也許一次兩次的失誤就能讓你連本帶利的虧回去。所以炒股必須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不以漲喜不以跌悲,賺錢沒什麼好高興的,虧錢也沒什麼需要憂愁的,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因為這是一個成年人的世界,像戰場一樣冷酷。

在股市裡,你就要做一個“無情無義”之人,不要對股票有任何感情,也不要讓股票的漲跌對你有心態的影響,把炒股的錢當成身外之物,只有這樣你才能客觀冷靜的分析局勢,做出正確的事。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更容易加速你的失敗。


感謝閱讀,想學習更多操作技巧的朋友,可以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新茗股堂(zm666228)幫助你學習建立一套交易系統以及盈利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