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不珍惜時間,怎麼辦?

用戶8189323594031


高三學生說:“就讓時間慢慢流逝吧,因為這樣就能流走我的煩惱”。

你好,高三學生不珍惜時間該怎麼辦?我認為最佳的辦法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溝通,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之一,以下辦法是我的一點心得,希望我能夠幫助到你。

站在對方的角度

高三的學生馬上要面臨高考,也就意味著有一定的精神壓力,這時我們就應該站在他目前承受壓力的角度給他說“我知道你的壓力很大,壓得你快喘不過氣來了,曾經我和你一樣,但我選擇了面對”。只有站在對方的角度才能給他一個正確的引導。

做一件小事開始

回想過去,我們也曾不珍惜時間。現在悟得:一寸光陰一寸金。同樣現在的高三學生和曾經的我們很有相似之處,這時我們應該給他們定一個小目標,因為這樣能讓他們在很快的一段時間取得一定成果,讓他們更有積極性,促使他們去解決更多的問題。

讓學生放鬆

這一點很難能讓人理解,我認為讓學生放鬆是非常有必要的,這種放鬆不僅僅是指體力身體的放鬆,而是精神的放鬆,那怎麼能讓學生在精神上放鬆呢?

休息睡覺是根本,然後就要進行一系列的精神引導,不然就是睡懶覺了。精神引導有幾種:灌雞湯、聽音樂、看世間苦了。


胡小萬


每年每屆都會有個別這樣的學生。首先我們不能直接否定他們,而是要盡所能去幫助他們。

1.根據該同學的實際情況分析現實問題,到底是想學但課業基礎薄弱,還是基礎條件好有不願學習的想法,還是無理由厭學等等。根據學生的原因和問題,給予相應的精神和物質幫助。

2.可以帶他去航站樓,高鐵站,火車站,或者去工地,工廠,公司,看一看,引導並激發孩子感受一下他們的區別,讓他認識到自己是現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應該向著美好的道路去堅定地前進,而不是駐足徘徊。。

3.讓他和不同層次的人溝通交流,農民工,小商小販,學校之前優秀的畢業生,甚至可以帶他去極落後的偏遠地區親身感受那一個個因經濟和物質條件不好卻依舊揹負夢想前進的可愛的孩子們。從而認識到自己應該只爭朝夕,不負青春。

這裡沒有歧視任何人,任何職業,任何階層的看法和想法。只是讓孩子更好認識到機會的可貴,現實的殘酷和美好。相信他會有一個正確的選擇!



融朝夕


這個話題真的是讓人有點頭疼!作為一線的中學老師更是會經常用到!一般不珍惜時間的情況有這麼幾種:

1.學生基礎差對學習失去興趣!2.家庭因素家裡沒有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習慣!這也是最根本的!3.孩子對老師有偏見不喜歡某位老師就會時是去學習興趣!

針對以上願意我感覺1.要跟學生分析高三學習時間的緊迫性2.高考對於一般人的人生意義3.找身邊的實際案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4.找家長家訪瞭解情況找出問題進行勸導






雲南老李


觀點:不放棄,想辦法激發他們最後的奮鬥,儘量提高成績,積極走完人生的這麼一個歷程。

雖然已經到了高三,但畢竟還是學生,還在學習、成長的快速變化時期,所以,還是應當積極認真對待。

不珍惜時間是已經放棄的表現,老師需要花些時間,可以嘗試如下方式改變這種狀況:

1.這些學生的分數現狀如何?摸清楚,然後對應到相應的一本、二本、三本這樣的學校等級或具體的學校範例;

2.幫助這些學生一起從以往的考試中梳理出失分的環節及問題所在,越詳細越好;

3.是否有自己的理想大學目標,以往年份對應的分數如何?

4.估計剩下的時間,以及制定解決2中失分的環節(由易到難)及問題的時間安排計劃,由此得出,剩下的時間若抓緊,不放棄,那麼就可能增加多少多少分?這個分數賬可以算得稍微樂觀些;

4.對應後面算的這個分數,那麼最後對應的學校也會不一樣。如果發揮出色,可能會更好;若離目標理想大學分數過大,就需要加大努力程度,不建議降低學校目標;

5.作為人生的一段經歷,與其浪費時間原地踏步,不如奮力爭取獲得更好的大學起點,為以後的人生髮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6.在人生的這樣一個關鍵節點,也是一次難得的歷練機會,給自己建立一個良好的作風,即:以後任何時候在衝刺目標的過程中都不要放棄,都要盡最大努力去爭取最好的結果或達成目標!這種精神和作風將終生受用!

僅作參考,適當調整細節完善!把它當作是一段經歷和機會,不管最後的結局是成功還是失敗,只有盡最大努力奮鬥的經歷才是有價值的!


終極教育探索


  “時間是構成一個人生命的材料。”每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屬於一個人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如若一個人的生命到了人生的末路,那麼他生活的時間也就結束了。可見人與時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在大千世界的所有批評家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而“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容易令人懊悔的也是時間”。

  楊樹枯了,有再青的時候;百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燕子去了,有再飛來的時候;然而,一個人的生命窒息了,卻沒有再復活的機會。正如有這樣一句話:“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也是如此,它一步一步、一程一程,決不輟步、永不返回。古往今來,有不少人惋惜,時間易逝,於是感嘆“時間之快,人生行樂需及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確,時間的流速真令人難以估測,無法形容。那麼,一個人怎樣才能在有生之年的時間內生活得更有意義,作出應有的貢獻呢?這就是應該珍惜屬於自己短暫的時間。古人有詩云:“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等詩句都是告誡人們:人生有限,必須惜時如金,切莫把寶貴的光陰虛擲,而要趁青春有為之時多學一點,多做幾番事業。一個人珍惜時間,就是愛護他自己的生命。

  自古以來,大凡取得成就的人,他們沒有一位是不珍惜時間的。大發明家愛迪生,平均三天就有一項發明,正是抓住了分分秒秒的時間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單是尋找用什麼材料來作電燈絲就做了一千多個實驗。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有句格言,“哪裡是天才,我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他為我們留下了六百多萬字的精神財富,正是由於他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寫作上的緣故。數學家陳景潤,夜以繼日,潛心於研究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光是演算的草稿就有幾麻袋,但終於證明了這道難題,摘下了數學皇冠上的明珠。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馬克思,臨死前還爭分奪秒地寫《資本論》。這些事例都生動他說明了:一個人要想在有生之年作點貢獻,就必須愛惜時間。莎士比亞的名言:“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時間會衝破青年人的華麗精緻,它會把平行線刻上美人的額角;它會吃掉稀世之珍,天生麗質,什麼都逃不過它橫掃的鐮刀。”這也有力地說明了,要想取得成就,是不能不珍惜時間的。意大利的傑出的畫家達·芬奇說:“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明。”列夫·托爾斯泰的格言“你沒有有效地使用而放過的那點時間,是永遠不能返回的”。還有人間過達爾文:“你怎麼一生能做出那麼多的事呢?”他回答說:“我從來不認為半小時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段時間。”

  這樣一些名言、格言、活語又怎能不是深切地告訴人們:有作為、有成就的許許多多的人們,他們無不是因愛惜時間而得到成果的,他們用珍惜時間的妙法度過了他們青春的歲月。可是,在現在我們中總還有少數人,不能吸取前人惜秒的教訓,他們對時間很不珍惜,庸庸碌碌,無所作為;他們把今天所要乾的事放在明天去幹,生在蹉跎歲月,一點也不感到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為碌碌無為而羞恥;他們或勾引他人,到處“流浪”,浪費別人的時間,更沒想到:“耽誤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的道理;他們或是白天痛玩,晚上開夜車,這樣不僅談不上珍惜時間,反倒影響了人的身心健康。時間如流水,稍縱即逝;生命像激光,一晃而過。

  巴甫洛夫在《給青年們的一封信》中談到:一個人即使是有兩次生命,這對於我們青年來說也是不夠的。董必武同志給《中學生》的詩句:“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古人云此足可惜,吾輩更應惜秒陰。”都是提示了我們應珍惜時間。今天在我們前進的大道上,還有著“太行”和“王屋”兩座山——困難和愚昧,要搬掉這兩座山,就應加快時間的步伐,要抓住“時間”這匹烈駒的韁繩,並把姍姍遲來的“未來”扶上馬背,讓它插上翅膀,四蹄生風,來到我們的腳下吧!你要相信,未來姍姍遲來,現在箭一般地飛逝,過去的永遠靜立不動。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它不因你是勤奮者而多給,也不因你是懶惰者而少給。但在這有限的時間內,不同思想的人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我們是21世紀的青年,難道還不如古人嗎?我們有理想、有信心,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為四個現代化獻出火紅的青春,那就應更加珍惜時間,因為時間是構成一個人生命的材料。





大皮軲輪


必須讓他知道,現在階段他做的任何決定都是要負責的,因為現階段他們都是成年人,要有一定的責任心。

對於不能很好理解的學生,那就莫不如學學衡水中學的時間表吧,拼一個無怨無悔!



華夏九歌


首先分析不珍惜時間的原因,一般的可能性中突出的有兩類,其一沒有目標就沒有學習的動力,對於這樣的學生,要找學生真正的交談,找出學生之所以沒有目標和動力的原因。當然,這部分學生很多都不是一下子沒有的目標,大多數是家庭教育中沒有成功讓孩子有目標和動力,也不乏學生自己受手機或者其他媒介的影響失去了學習目標甚至人生目標,當然,更多的是多方面原因綜合影響。這個時候從每一個方面去教育學生或者引導學生,其實已經很難真正有用。我的嘗試是,不斷找他談他喜歡的,比如我以前一個學生就喜歡打籃球,對讀書興趣不大,我就去了解籃球方面,找出NBA這些或許是他感興趣的,我就問他喜不喜歡NBA,他就告訴我他喜歡某某球隊某某球星,你可以從他的言談甚至眉宇間看出他真的很喜歡籃球。那麼順著就問他,NBA球員的巔峰期是多少歲,NBA球員一般是怎麼選上的,NBA球員每天做什麼才能保證自己的競爭力。作為一個真正喜歡籃球的孩子,他就算不知道,他會去查,他會明白NBA首先身體素質非常好,中國十三億人裡面,只有王治郅姚明等少數幾位籃球運動員被NBA選中過,其中只有姚明巔峰的幾年真正成為NBA巨星,而且姚明由於增重等原因,導致負荷不了受傷,NBA生涯不得不在本該巔峰的年紀就退役了。這樣的分析,不是讓學生放棄自己的喜歡,不是讓他失去僅有的興趣。而是慢慢希望他明白,想要做一個NBA巨星,籃球的王者有多麼困難,一般中國人的身體條件就幾乎不可能,但是籃球運動相關的職業很多,裁判、教練、營養師、訓練師、甚至籃球解說等等,即使只是放眼於打籃球,也會有職業生涯末期不得不退役,那麼文化將會顯得格外重要。如果高三不學習,不努力,只靠身體天賦,即使年輕的時候可以幫別人企業擔任籃球運動員,將來退役怎麼辦?這樣站在學生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的興趣的同時,讓他知道每一個行業都不只是興趣就能夠成為佼佼者,身體天賦和興趣很多時候只是入門條件,更多的是對人生的規劃,對未來的把握靠的是自己相關專業知識。


淺夏初晴歲月靜好


高三的學生按說已經成年,不能讓老師一味的去督促去談心。如果到高三了,還意識不到自己應該去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成績,那麼老師再說也是不管用的。有一句話叫“哀莫大於心死”。曾經帶過普通班的學生,到了高三,班裡只有十幾個同學在認真的學習,因為好多學生已經意識到自己再努力也趕不上去了,然後就索性放棄,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再給他再說什麼已經沒有作用了。


池畔望荷的大叔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對於高中學生來說,沒有絕對的弱者,只有不願努力,不珍惜時間的人。針對高三學生,應該培養他們良好的時間觀念,不斷強化主人翁意識,充分發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作用,養成健康合理的學習生活習慣,合理的作息時間,樹立拼搏進取的積極心態,努力營造勤奮好學、務實誠信、珍惜時間的良好學風。


鄰水融媒遊傑


對於高三的學生 也處於一個叛逆 迷茫的狀態吧 說大也不大 小也不小 思想不成熟 特別是現在的青少年都很沉迷於打遊戲,他們沒有社會責任感 當然大了 父母教育也不會聽的 還很有可能會激怒他 那可以多談談心 理想 對以後的憧憬 馬上要進入社會 進入大學生活 父母的理解和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