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打清朝,英人李泰國說清朝會滅亡,給赫德控制海關鑽了空子

額布廉與阿禮國都希望由外國人來接管同文館,當然是想增強西方的影響力。當這些建議和要求傳到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耳朵裡的時候,這立即引起了赫德的重視。

赫德1835年2月20日出生於北愛爾蘭人阿爾馬郡一個名叫伯塔唐的鎮子裡,父輩以經營酒店為生,雖然規模不大,但也可以使一家人平淡度日。赫德出生後,為生計考慮,他們全家曾遷移到伯塔唐北面的米爾頓,並在那裡開始經營一家酒廠。然而一場大火把酒廠燒了個精光,他們家不得不再次舉家遷移,遷到了希爾斯堡。

太平軍打清朝,英人李泰國說清朝會滅亡,給赫德控制海關鑽了空子

離開同文館後的丁韙良在漢口與楊格非、戴德生合影。


1850年,15歲的赫德,考入了貝爾法斯特的最高學府——皇后學院。在校三年中,赫德一直居於優秀生的行列,多次獲得學校的獎勵。對於皇后學院,一直到他的晚年還不時表露出內心的深厚感情。後來在他結束了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任職之後,他在寫給同學的一封覆信中,還深有感情地這樣說道:“當我在中國期間,凡是歸功於我個人的每一項成績,我都把它看作是學院的功勞,看作是對曾經和我在一起學習的青年的酬謝,看作是對指定我到中國去的教授的充分肯定。”在赫德去世的當年,他的遺孀在給皇后大學副校長的信中,也透露了與赫德自己所表達的同樣的感情。[1]

1854年,正當大學畢業的赫德為選擇什麼樣的職業而著急時,英國外交部在愛爾蘭皇后學院開始招收到中國和日本工作的領事館人員。當時,英國駐廣州領事官包令接替文翰的位置,升任香港總督,兼任英國駐華全權公使和中國商務監督。包令篤信功利主義哲學家邊沁的自由貿易主張,想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他多次上書英國外交部,要求加強英國政府在中國和日本的代表人員設置,把遠東各通商口岸真正變成為指導商務與傳教的中心。這種意見打動了英國外務大臣克拉瑞頓(克拉倫登伯爵第四,人稱“克拉倫登”),英國外交部因此決定在貝爾法斯特皇后學院招收領事館工作人員。

太平軍打清朝,英人李泰國說清朝會滅亡,給赫德控制海關鑽了空子

著名漢學家艾約瑟與同文館教習李善蘭合譯的西方著作。《重學》二十卷刻本。


於是,是年才只有19歲的赫德開始成為駐中國領事館的工作人員,但是,初到中國的赫德面臨著中國語言的難題,他對中國漢語可以說還是一個空白,只有學好漢語才能更好的適應領事館的工作。在來中國的輪船上他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他知道自己的首要任務是學習語言,他必須抓緊一切時間學習漢語。在旅行途中,他從詞典、商人和船長那裡開始接觸漢語,對於中國語言的複雜性已有所瞭解,深深懂得學習剛剛開始,而包令的指教對他很有幫助。他在當地請了一名官話講得很好的漢語老師,每天堅持學習六七個小時。漢語老師使用的教材是《論語》《孟子》《詩經》等儒家經典。赫德一邊學習漢語知識,一邊瞭解中國的哲學、政治、道德、教育等文化觀念。在學習過程中,他得到了英國領事麥都思等人的幫助,從他們那裡得到了許多中英文書籍,如《麥都士中英文詞典》《中國對話》等。1855年,赫德開始學習寧波地方話,《紅樓夢》作為中國文學的經典之一,對於語言還很生疏的赫德來說,要領悟它是何其艱難,但他還是把它通讀了一遍。讀完之後,他感覺很有趣。也使他的漢語閱讀能力有了很大進步。1856年,赫德繼續學習漢語,自我感覺已能勝任翻譯工作,參與了法庭審判。他已經有了信心,在日記中他這樣寫道:“掌握漢語和中國文學比什麼都困難,但是,我決心成為這方面的專家。”[2]

太平軍打清朝,英人李泰國說清朝會滅亡,給赫德控制海關鑽了空子

本文根據《晚清官場洋大人》改寫


赫德一邊學習漢語,一邊工作,他先後在英國駐寧波、廣州領事館擔任翻譯,逐漸成了一箇中國通。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廣州也設立了海關,赫德受英國政府之命到海關工作。當時的海關有些荒唐,不像今天的海關。當時的海關主要領導都是外國人,這還真有點半殖民地特色。當時的海關稅務司由英國人李泰國擔任,副稅務司就是赫德。英法聯軍進入北京時,海關稅務司李泰國認為清朝會滅亡,他不願自己遭殃,便以養病為由,請假回到了英國。這樣,海關稅務司的實際工作便落在了赫德手裡。



[1]王宏斌:《赫德爵士傳:大清海關洋總管》,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版,第6頁。

[2]王宏斌:《赫德爵士傳:大清海關洋總管》,第18、19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