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春暖花开日,山河仍无恙

2020年初,正当春寒料峭,万物复苏的时节,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从武汉爆发,随后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此次疫情来势之凶猛,传播速度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对于17年前的非典,人们的记忆有模糊了,甚至已经遗忘,其实病毒始终没有消失过,也并未远去,病毒始终和人类在共享一个星球,它们有的生活在我们的体内,有的繁衍在周围的环境中,可以说不处不在。

纵观历史,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和病毒、和细菌、和疫病的斗争史,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对病毒、对细菌、对疫病的研究史,某些程度上讲,疫病提高了人类的医学科研水平和医学治疗方法,疫病也在一定时间点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走向。

回顾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和疫病不停斗争的历史,中国历史上常年是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史书上把大规模爆发的烈性传染病统称为“瘟疫”,历史上的每次瘟疫都会无情地夺走很多人的生命,致使人口锐减,百业萧条。

下面就来看一下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三次大疫,以及人们都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应对,最终战胜了疫情。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以黄巾军起义为始端,一时间战乱频生,烽火遍地。随着三国割据局面的初步形成,随着三国之间的攻伐不断,战争致使百姓流离,饿殍遍地,随之而来就是大规模瘟疫的爆发。现在看起因极可能是有人接触或食用了野生动物,从而染上了病毒。瘟疫使得东汉的人口从“永元之隆”后的峰值6000多万人,锐减到了1000多万人。东汉末年这场大瘟疫,当时人们通称其为伤寒。据相关史料记载,这种疾病主要症状为:由动物作为源头或载体传播,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而且发病迅速,死亡率很高,患者通常会发烧,咳喘,最后气绝而亡。

VIEW|春暖花开日,山河仍无恙

电视剧《三国》中的曹操形象

东汉末年短短的三十年,大的瘟疫就爆发了十二次,瘟疫的结果就是“三不存二”,三个人里面就有两个人染疾而去。当时人们对于疫病没有足够的认识,加上医学知识匮乏,只有坐以待毙,或者借助于符水方术来治病,这就给了黄巾军等这些起义军以机会,他们以太平道笼络人心,并声称能以道术符水治病,结果自然是死伤更多。疫病之下,无分老幼,不区贵贱,曹植在《说疫气》中描述:“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尤其在建安二十二年,中原地区爆发的大瘟疫中,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竟有四人染病而死,曹丕后来伤心地回忆道:“昔年疾疫,亲故多摧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谓百年已分,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

后世普遍认为东汉末年人口的减少,是累年征战的结果,实际瘟疫才是主因,就连曹操本人在《篙里行》里也不禁感慨:“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VIEW|春暖花开日,山河仍无恙

描绘赤壁之战的插画

感慨归感慨,病毒并没有因为一首好诗而改变,随后曹操在赤壁大战中,因为瘟疫,战斗力下降,最终败给了孙刘联军。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有曹操给孙权信中的一句话:“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可见赤壁之战中,是曹操为了控制疫病,自己烧毁了战船,并非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情。

随后,中国正式进入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VIEW|春暖花开日,山河仍无恙

张仲景的国画人物肖像

建安初年,在疫病流行期间,南阳涅阳县一个叫张仲景的医师,正在经历生死离别,他的宗族200多人,因为瘟疫离去的占到了三分之二,其中十分之七是伤寒。从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并行医游历各地,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伤寒杂病论》对于此后的疫情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后,中国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疫情,直到一千年后的明末。

风云突变及九洲,天下苍茫尽已丢

明朝中后期,一场“小冰河期”的异常气候逐渐显露出端倪,万历和崇祯年间,旱灾和低温越来越频繁光顾大江南北,干旱导致飞蝗遮天,庄稼颗粒无收,生活在土地兼并和繁重赋税双重压力下的农民,只好抛弃土地,成为难民。难民逃荒保命,四处流动,和同样饥饿的老鼠有了接触,有些老鼠身上的跳蚤携带了鼠疫杆菌,这些跳蚤将病毒传染给了难民,甚至有饥饿的难民开始吃路边的死老鼠,随着难民的移动,一场鼠疫终于开始大爆发了。

VIEW|春暖花开日,山河仍无恙

描绘疫情的铜版画

万历八年,瘟疫首先在西北爆发,“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 崇祯十年,疫病传到了陕西米脂,“脂城中死者枕藉”,终于一个失业的驿卒铤而走险,揭竿而起,走上了暴力推翻朝廷的道路,这个人叫李自成。

崇祯十四年七月,疫疾终于从河北传染至北京,病名叫“疙瘩病”,“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赘肉隆起,数刻立死,谓之疙瘩瘟。”崇祯十六年,京师发生大瘟疫,疫情很严重,夏燮《明通鉴》记载:“京师大疫,死者无算。”染病死亡之多,无法计数。《崇祯实录》又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到崇祯十六年四月时,北京每天死人上万,以至于城门都被运出的棺材堵塞。崇祯十七年四月,北京这座被鼠疫折磨了超过一年的京城早已元气大伤,京军三大营的军队因为鼠疫死亡过多,早已没有作战能力,侥幸存活下来的士兵们“衣装狼狈,等于乞儿”。

VIEW|春暖花开日,山河仍无恙

有关李自成的年画

四月十六日,李自成经过两次小规模的抵抗,率领大军顺利进入北京,大明在历史的舞台上落幕。

如果没有鼠疫的影响,大明王朝也许还有机会,中国的历史也许从此改写,可是历史没有如果,强大的帝国最后因为老鼠而失败,准确的说,是因为那个第一只染病的老鼠。一只小小的老鼠,就改变了历史,这是不是有些“蝴蝶效应”的感觉?


VIEW|春暖花开日,山河仍无恙

电影《大明劫》中的吴又可形象

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东山人。大疫期间,医生们沿用伤寒法治疗,收效甚微,吴又可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推断出天地间存在着一种厉气,这种厉气从口鼻而入,其侵犯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由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间,此处称为膜原。吴又可提出了新的传染病病原观点,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病毒是由空气传播的理论,他创立的温疫学说,领先西方世界200年,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吴又可研创的“达原饮”在2003年治疗非典的时候收到了奇效。

临危受命,国士无双

1910年12月,鼠疫突然在东北爆发,疫情迅速蔓延,不到七个月,就已经感染整个东三省,当时《盛京时报》写道:“其流行蔓延之速,于文明世界为五百年中所未见。”其中最严重的哈尔滨傅家店地区,每三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染病去世,一时间整个东三省人心惶惶。日本和沙俄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开始对清政府施压,否则就兵戎相见。迫于压力,清政府派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

VIEW|春暖花开日,山河仍无恙

伍连德博士在做实验

伍连德当时年仅31岁,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熟谙细菌学、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是当时的不二人选。

伍连德来到哈尔滨后,还是被街头的景象震惊到了,十室九空,尸盈于街。他深入疫区,经过仔细调查,伍连德发现病源来自旱獭,当时有不少人扑捉旱獭,贩卖皮毛,而且还食用旱獭的肉,据说当时皮草是很时尚的服装。经过病理解剖,他发现这次爆发的是一种新型鼠疫“肺鼠疫”,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传播的。伍连德迅速设计了一款外用普通外科纱布、内置棉花的口罩,并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和病区人民必须戴口罩。这种口罩被称为“伍氏口罩”,由于简单易造,价格低廉,至今仍然有人在戴这种口罩的改进型号。

VIEW|春暖花开日,山河仍无恙

傅家店临时消毒所

虽然采取了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灭鼠消毒等措施,伍连德发现感染人数还是在不断增加,最后竟然达到了惊人的6万人。最后发现根源在尸体上面,虽然隔离了传染通道,但是那些放在棺材里或裸露的病源并没根除。当时的风俗还是土葬,但是当时正值冬季,土地坚硬,只能浅埋,这些浅埋的棺椁都是潜在的病源。伍连德请求政府批准火葬,清政府外务部犹豫三天之后,终于准许火葬。

宣统三年,大年初一,鞭炮声中,哈尔滨城北的公共坟地,工人们把100多个棺木和尸体堆成22堆,浇上煤油,付之一炬,疫病的源头从此彻底杜绝了。

东北的疫情状况开始大有改善,直至完全消失。


VIEW|春暖花开日,山河仍无恙

《国士无双伍连德》书籍的封面

2007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伍连德讲堂”隆重举行了纪念伍连德诞辰128周年、归国100周年仪式暨《国士无双伍连德》首发式活动。《国士无双伍连德》,是国内第一本伍连德传,书里盛赞了他是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的创始人,中国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医学教育和医学史等领域的先驱。

2007年,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公开了部分诺贝尔奖候选人资料。人们可以查询到1901-1951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情况,期间获得提名的科学家中只有一位中国人,他便是伍连德。

春暖花开日,山河仍无恙

2020开年不利,世界各地不断传来气候异常、旱灾蝗灾、疫情流行的消息。

美国的致命流感病毒已致1900万人感染,10000多人死亡。

巴西的一个人工湖中发现新型病毒,90%基因根本无法识别。

澳大利亚山火燃烧了4个多月,10亿只动物在大火中丧生,导致70万只蝙蝠失去栖息地,涌入人类城市上空盘旋。

1月南极的气温首次突破20度,南极海冰覆盖面积与往年平均相比少了近10%,冰川面积大范围的消失和蒸发,海平面正在持续上升,对沿海城市和小型岛国造成危害。

遮天蔽日的“沙漠蝗虫”大军,蔓延至东非、西亚和南亚部分地区,已经波及到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伊朗、也门、印度和巴基斯坦等10多个国家,数千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VIEW|春暖花开日,山河仍无恙

澳洲大火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我们发现,几乎每一次灾情的背后都和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直以来,人类一直以地球的万物之灵自居,为了满足口舌之欲,不惜把野生动物端上饭桌;为了得到一件皮毛大衣,不惜戕害野生动物;为了建造一座楼房,不惜砍伐原始森林。每一个生命都是不朽的传奇,人类作为后起之秀,把那些生活在地球上几千万年几亿年的美丽生灵送进坟墓的时候,等待人类的,也只有坟墓了。

每年世界各地都会发生流感传染、病毒变异、森林大火、蝗灾旱灾,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可是当所有的灾难汇集在一起,变成一场巨大灾难的时候,我们该何去何从?

古人说过“天人合一”,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享受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如何和自然保持和谐与平衡,如何保持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敬畏和尊重大自然,是一个伟大的命题。

VIEW|春暖花开日,山河仍无恙

风雨同心,共克时艰

当下,攻坚克难的“战疫”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全国人民风雨同心,共克时艰,正在打赢这场防控疫情的全民战争。所以,我们在为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护士、科研工作者、解放军战士加油的同时,为那些义无反顾的逆行者赞美的同时,只要做好防护,减少聚会,自觉隔离,就是为这场战争做出了自己的应有贡献。

春暖花开日,山河仍无恙。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正在到来,明天的太阳还是会照常升起,明天的夜空还是会繁星满天。

明天的地球是不是会变得更好,这一切都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