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胖五”兩年後成功復飛,舉國歡慶,舉世震驚,這是為什麼?

鳥雀林老王19966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作為我國現役運載力最強的重型運載火箭,是我國第一款根據“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的設計思想全新研製的新型運載火箭,由於其體型相比此前的幾款長征系列火箭更為龐大,所以也被大家親暱的稱之為”胖五“。並且與在此基礎上衍生而來的長征六號輕型火箭和長征七號中型火箭一起組成輕、中、重型三個不同運載力的火箭新家族。

首枚長五重型火箭早在2016年就實現了首飛成功,次年再次發射時,由於火箭一級發動機渦輪泵故障導致火箭發動機提前停機,繼而導致發射入軌速度不足而宣告發射失敗。雖然長五作為一款全新研製的重型火箭,前幾次發射基本都屬於帶有試驗性質的發射模式,但是遙二發射失敗也讓長五整個發射節奏被打亂,所以時隔兩年後的遙三發射就顯得至關重要了,一方面遙三的發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著過去兩年時間內對長五的全新改進升級是否達到要求,另外一方面此次遙三的發射成功與否相比遙二本身還帶有試驗性質而言,遙三的成功與否則決定著至少未來五年內我國航天發展計劃,如果這次遙三發射成功,那後面已經基本確定的長五後續發射計劃正常推進,如果再次出現發射失敗,那對於長五而言,可就不是遙二時期的針對性改進設計了,而是很有可能全新開始重頭設計了。並且由於缺乏新一代重型火箭的助推,我國早前已經確定的”20計劃“將會被無限制的推遲。不過好在長五火箭遙三時隔兩年後,帶著中國人的期盼發射成功。
其實之所以長五這次發射成功與否很重要也是有原因的,而這個原因則應該從長五的出身說起,從長五重型火箭的定位來說,其未來主要承擔著探月工程三期、載人空間站建設、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的發射任務,等於是未來十年我國計劃完成的空間站建設、嫦娥探月三期工程中的月面巡視勘察與採樣返回、火星等深空探測器發射任務都需要長五來承擔。所以這次長五遙三的發射成功與否很是重要,畢竟按照最初的計劃,我國最早將在2020年前後開始利用長五運載火箭建設屬於我們中國人的空間站,並且在2019年下半年就發射具備採樣返回能力的嫦娥五號登月器,但是在2017年長五遙二發射失敗後,這些計劃只能被無限期推遲了,等於是計劃中的航天發展都被推遲了,這對於我國航天發展來說很是不利。
對內而言,長五作為我國現役運載力最大、起飛重量最大、性能最先進的重型火箭,長五遙二的發射失敗直接影響了整個長五後期的發射計劃,以及基於長五系列而全新開發的新型衛星平臺試驗、更深層次的探月工程等重大航天科研任務,對外而言,由於長五遙二的發射失敗,對於我國這幾年著重發展的商業火箭發射也是不好的影響。所以這次長五遙三系列的發射成功不光讓後面計劃基於長五的發射任務能夠持續推進,而且也給我國進軍商業航天發射市場,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身的硬實力。
其實對於長五遙二火箭的發射失敗來說,雖然對於我們普通民眾來說很是惋惜,但是放在航天發射中也算是正常,像美俄兩家作為世界上實力強悍的航天大國,自家開發的火箭也時不時的出現發射失敗現象,所以長五遙二發射失敗從專業角度來說也算正常。再一個我國此前的長征系列火箭一直以高達97%的發射成功率問鼎世界發射成功寶座,但是這次長五火箭相比早前的火箭而言,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純粹性質運載火箭,而且大量採用新技術來提升火箭自身的實力表現,所以在剛開始出現一兩次發射失敗也很正常,畢竟我國的航天之父錢學森先生就曾經說過:科學試驗如果次次都能成功,那又何必試驗呢?而且長五屬於全新設計的新火箭,從整體和細節來說並不是很成熟,所以一開始就將問題顯現出來也寓意著長五已經開始全面趨於成熟,而這次長五遙三火箭的“鳳凰涅槃”就是最好的證明。


魑魅涅磐


2016年11月長征-5號運載火箭“胖五”第一次發射取得了部分成功,2017年7月長征-5號進行第二次發射,但在點火300秒後墜入大氣層,發射任務失敗;而在失敗兩年後的2019年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征-5號遙三運載火箭再次發射升空,在飛行約37分鐘後將重量超過8噸的實踐-20號衛星成功送入遠地點6.8萬公里的預定軌道,宣告了長征-5號此次發射取得了圓滿成功。

▲長征-5號第三次發射

此次長征-5號運載火箭的圓滿成功,不僅在國內是一片歡慶,在國際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為此,也有很多人不解,為何我們今年航天發射次數都已經30多次了,此次長征-5號運載火箭的發射還會如此受關注呢?接下來布武來講一下長征-5號運載火箭此次成功的意義和重要性:

“胖五”運載力現役運載火箭第三

首先,長征-5號運載火箭“胖五”是我國現役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它的箭體長度為56.97米,雖然只比長征-2F長了一點,但卻有著5米箭體直徑,這也是為何長征-5號被稱為“胖五”的原因。另外,長征-5號運載火箭還有這867噸的自重,1078噸的最大推力,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超過了25噸。

▲全球運載火箭排名

25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是什麼水平呢?超過了俄羅斯隊現役最強的“質子-M”運載火箭,僅次於美國的“重型獵鷹”和“德爾塔-4”兩款重型運載火箭,在全球現役運載火箭中可以取得第三的排名,就算放眼在全球運載火箭歷史上,也可以達到前6的水平(其實蘇聯的N1運載火箭雖然強大,但試飛四次都爆炸了,而能源號在載荷入軌的時候也失敗了,勉強可以稱長征-5號是運載火箭歷史排名第四的)。

▲全球運載火箭對比

“胖五”肩負空間站建設、嫦娥探月、首探火星三大重任

“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長征-5號運載火箭有著25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不是研發著玩,而是至少肩負著中國空間站建設、嫦娥5號探月工程和探索火星這三大重任。在空間站建設方面,我們雖然不能像多國聯合的那樣建設一個434噸的國際空間站,但建設一個100噸的空間站,如果是依靠之前的長征-3B或者長征-2F,至少要發射10次而且還不能有大的部件,所以建設空間方面沒有長征-5號這樣的大推力火箭也是萬萬不行的;

▲空間站設想圖

執行探月工程三期(繞、落、回)主任務的嫦娥5號探測衛星,也是需要由長征-5號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到月球的背面,然後採集樣本並返回地球的,同樣也需要巨大的推力來支持,如今這一計劃和和空間站建設一樣都受到了影響,進行了些許推遲;另外,2020年7-8月份也是26個月一次火星探測的窗口期(就是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的時期),如果錯過就還要再等26個月的時間,即便是窗口期也有著5500萬公里的距離,所以同樣也需要長征-5號來執行發射運載任務。

▲嫦娥-5號設想圖

如今,長征-5號大推力運載火箭第三次發射的圓滿成功,可以說將之前空間站建設、嫦娥5號探月、首次探索火星這些重要且產生的不確定因素都穩定了下來,使得在2020年我們已經完全有能力去做這些事情了。

“胖五”安全無毒、推力強勁

在過去以前,我國的運載火箭因為深受彈道導彈燃料的影響,大多采用的都是偏二甲肼 (UDMH) 和四氧化二氮 (N2O4)兩種推進燃料,這兩種燃料雖然可以在常溫下長時間保存,但它們同時也有著很大的毒性和汙染性,在運輸、加註時不僅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在火箭飛行燃料燃燒時還對環境有著很大的汙染。

▲火箭發動機

而如今,到了長征-5號這一代就不一樣了,因為長征-5號運載火箭將推進劑燃料換成了液氧-煤油和液氫-液氧這兩種幾乎無汙染的推進劑,煤油在日常中屬於非常常見的燃料,微毒或者說是無毒,而且可以在常溫下長時間儲存,安全性比之前的燃料提升了不少。而液氫-液氧就更厲害了,除了溫度低一點之外(其實不是低一點,液氫溫度需要達到零下253℃,液氧的溫度需要達到零下183℃)它們相結和組成的推進劑燃燒更是隻產生水,真正的一點汙染也沒有。

▲長征-5號遙二火箭

另外,長征-5號大推力運載火箭是採用新一代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助推器)和YF-77液氧-液氫發動機(芯級)相結合的方式,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約為120噸,該發動機消耗每千克燃料在每秒產生的推力比之前的偏二甲肼 (UDMH) 和四氧化二氮 (N2O4)燃料提升了15%-20%,這也就使得長征-5號運載火箭的推力更加強勁,在同質量的燃料小可以有更高的載重或者飛行更遠的距離。

▲長征5號組成方式

為長征-9號重型運載火箭做鋪墊

長征-5號運載火箭雖然性能強勁,有著近地軌道25噸的運載能力、超過1000噸的最大推力,但要完成載人登月的任務還是遠遠不夠的,要知道美國的“土星-5號”重型運載火箭有著3039噸的起飛重量和3408噸的最大推力,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更是高達139噸,是長征-5號的近6倍,昔日發射到月球的“阿波羅”飛船也有著50噸的重量。

▲未來大推力運載火箭

載人登月和不載人的差別是非常大的,需要飛向30萬公里外的月球還要再拐回來,同時還要帶上航天員、食物、水和更多的設備,這就需要運載火箭有著更大的載重和推力,一來二去長征-5號的推力還載重就不夠用了,所以我們的載人登月需要推力更大的重型運載火箭,也就是已經在航展上展出過的長征-9號重型運載火箭。

▲長征-9號概念圖

按照航展的展示的數據來看,長征-9號重型運載火箭有著110米的長度和10米的直徑,設計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140噸,月球軌道運載能力超過了50噸,最大推力在4000噸以上,名副其實的載人登月任務的承擔者,不過長征-9號重型運載火箭目前尚未正式立項,似乎也在等著長征-5號的技術作為一點點的鋪墊。

▲中國各種運載火箭

結語

總之,此次長征-5號大推力運載火箭“胖五”的的發射使得我國的航天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方面達到現役全球前三的位置。而且,長征-5號運載火箭的成功也為未來我國空間站建設、嫦娥5號探月、首次探索火星鋪平了道路,同時也為長征-9號重型運載火箭的前期研發進行了技術鋪墊。


天下布武


北京時間12月27日20時45分,被網友們愛稱為“胖五”的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點火升空,約37分鐘後,“胖五”成功進入距遠地點6.8萬公里的預定軌道,整個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圖為同類大型運載火箭體積對比

“胖五”發射成功後,不僅國內一片歡慶,更是在國際社會引發了巨大的反響和熱議。很多人可能不解:已經習慣了火箭升空和衛星發射的我們為什麼會對“胖五”如此情有獨鍾呢?

首先,“胖五”是截至目前我國推力和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它可幫助我國的航天事業實現“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級、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14噸級”的實質性跨越;此外,“胖五”的可靠性也相比之前有了大幅的提升且是新一代無毒無汙染低溫液體運載火箭。

▲圖為“胖五”點火瞬間

其次,“胖五”的成功將為我國接下來的航天計劃和空間工作夯實基礎。比如已經完成了繞月和落月的“嫦娥”探月工程,而接下來這個月球探測器的返回將搭乘“胖五”擇機發射。屆時,我們就能夠獲得珍貴的月球土壤樣本了。

再比如未來,我國還將計劃建設一個百噸級別的空間站和一個大型巡天望遠鏡(類似於美國的哈勃);而這個巨大的太空工程,自然少不了讓“胖五”擔當運載工作。

▲圖為“胖五”升空瞬間

總而言之,“胖五”的成功發射一方面意味著我國的同類大型運載技術已經日趨完善且成熟,甚至能夠躋身世界先進水平前列;另一方面,“胖五”的成功更是代表著我國航天事業將開啟一個新的篇章,如此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怎能不舉國歡慶呢!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胖五發射成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胖五以前,我國雖然也屬於航天大國,但卻不是航天強國,使用的發射火箭的發射能力遠不如世界一流國家,實力勉強在航天俱樂部中的第二梯隊排名中等,落後於第二梯隊的歐洲和日本,更落後於領跑梯隊的美國和俄羅斯。



突破第二梯隊,問鼎第一梯隊是數代航天人為之奮鬥終生的目標,更是國家層面上航天技術發展的核心目標,胖五成功發射,實現了航天人和國家航天戰略的這個目標,胖五的近地運載能力直逼美俄水平,領先於歐洲在研的阿麗亞娜新型運載火箭,更甩開了日本!



胖五火箭的直徑更大,運載能力是之前長征系列的三倍左右,這也為我國以後發射直徑更大的航天器材提供了可能,試想一下,以後的載人航天,若擁有直徑更大的胖五,我們的空間站將是多麼的宏偉。所以,舉國歡慶實至名歸!

胖五的發射成功,讓國際航天技術隊列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國際震驚意料之中!


涇水書生


來自“胖五”的真情告白: 過去兩年我太難了!

為什麼長征五號運載火箭被稱作胖五?就是因為它是長征運載火箭系列裡最胖的一個,而且是第五代運載火箭,故被稱作胖五。

胖五是中國航天大發展的排頭兵。胖五時隔兩年後在飛成功,舉國歡慶,舉世震驚。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1. 因為胖五彌補了歷史欠賬。因為長期以來中國航天運載火箭技術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儘管我們的發射成功率很高,發射頻度連續兩年去世界前列,但都是依託老一代運載火箭技術而進行改造升級。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重點型號。是中國新一代系列運載火箭的排頭兵。
  2.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個頭大,規模大,載荷能力大。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腰圍從3.35米擴大到了5米,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使用了大量的新技術,複雜程度前所未有,新技術使用率多達90%,其研製經歷和挑戰難度前所未有。

  3. 達到了四新。一是採用了新發動機。二是新模塊,三是新標準,四是新高度。長五研究出了兩款新發動機。一款是120噸級的YF-100液氧煤油環保發動機,還有一款是50噸級的YF-77大推力氫氧高能低溫環保發動機。正是這兩款發動機的支撐才有了胖五的一飛沖天。“胖五”研製就孕育了多個模塊組合,包括5米模塊、3.35米模塊和2.25米模塊,這些模塊的不同組合就構成了“長五”家族各不相同的型號。長五還應用了很多環保技術,它構建了中國綠色火箭的新標準。程五還讓中國航天的運載能力位居世界前列,“長五”的低軌道運載能力已經達到25噸,同步軌道也能達到14噸,這個技術在世界上都是相當了不起的。

所以這次胖五時隔兩年後復飛成功,說明中國的航天運載技術已經成熟,這值得我們舉國歡慶,相信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工業基礎研究能力的不斷提升,中國航天實力完全邁入第一梯隊,只是個時間問題。

獵鷹追風


為了這一天,中國航天人已經臥薪嚐膽了兩年。

已駛入發射架的長征五號遙三火箭。

在央視新聞為這則新聞播發的視頻中,首次公開了長五遙二失利後,測發大廳的畫面。鏡頭裡,在場的航天人員緊抿嘴唇,抱頭長嘆,臉上寫滿了遺憾、失落和不甘。原本,2017年7月2日的這次發射意味著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研製圓滿收官,進入正式應用階段。但是這次打擊讓計劃中的研製工程句號,依然停留在了逗號,也極大地影響了我國航天發射活動計劃。

不過,失利並沒有擊倒中國航天人。這一次,“胖五”在2019年歲末即將“王者歸來”,海叔從中讀出了有著重大的意義的不少信息。

1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被航天人親切地稱為“胖五”,因為它是個大塊頭,15.7米以上的“腰身”比一般的長征火箭要粗不少。火箭越大,載重越高,要把它送上天,作為“心臟”的火箭發動機的推力也要比一般的大許多。大推力的液氫液氧發動機和液氧煤油發動機,之前只有美俄等航天發達國家能夠製造,因為其設計、加工的難度極大,被譽為火箭製造工業皇冠上的明珠。而長征五號的問世,宣告了中國在火箭發動機領域也擁有了“大心臟”。2016年11月3日的首飛,長征五號一飛沖天,標誌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實現了全新跨越,運載能力躋身世界前列。然而第二次發射火箭飛行至346秒時突發故障,出了差池,問題出在哪兒?

經過航天專家歷時半年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層層排除,最終確定了故障原因在“芯一級液氫液氧發動機一分機渦輪排氣裝置在複雜力熱環境下,局部結構發生異常,導致發動機推力瞬間大幅下降,發射失利”。

海叔當時看到公佈的故障原因明白了:長征五號的這顆“大心臟”出了問題,還不是很可靠很穩定。由於“胖五”的發動機技術水平與美、俄等國仍有差距,為了彌補單臺發動機推力不足的問題,我們不得不在芯一級和助推器並聯10臺發動機,如此一來,任何一個小細節考慮不周,都可能帶來失敗。

“胖五”芯一級採用的YF-77氫氧發動機

據一些公開的報道,針對此故障,我國航天人員對渦輪排氣裝置的設計圖紙全部進行了更改設計,在原零件的基礎上增添了5個導流葉片,且零件材料從不鏽鋼改為鎳基高溫合金。設計圖紙的大幅度修改,使得原先準備的各種零部件全部不再合適,零部件材料的改變,也使得加工難度大大增加。但是中國的航天科技人員克服了這些困難,在一年多的時間裡,讓“胖五”重新站上了發射臺。這意味著,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心臟病”問題已經解決,在可靠性穩定性上又上了一層樓。

12月21日上午,經過約2個小時的垂直轉運,長征五號遙三火箭順利駛入發射架。

必須指出,我們在技術積累薄弱、研製時間短、研製成本非常低的情況下,仍然採用數十種新材料、一百多種新工藝,解決了“胖五”發動機中的冷卻、高速旋轉機械動力學、不穩定燃燒等諸多難題,大幅提高了我國運載火箭的實力,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航天發展之路。

2

天津航天長征火箭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陶鋼在2018年1月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長征五號遙二火箭飛行失利後,經過採取措施,長五遙三火箭將在2018年底迎來新的發射。不過後來這個時間節點被推遲了一年。在今年1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對外公佈的2019年航天發射計劃中,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復飛任務赫然在列。此次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的即將升空,正是這個計劃有條不紊推進實施的體現。找出了失利原因,並沒有急匆匆地復飛,海叔認為,這體現了中國航天人員更科學務實、精益求精的態度。航天夢想,從來就不會一帆風順。即使是像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老牌航天大國”,也難逃發射失敗的意外,更何況中國這樣航天事業發展並不算很久的國家。人們也許還記得美國“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發射失敗,宇航員遇難那令全世界震驚悲痛的一幕,2015年一年內美國火箭就三度發射失敗,讓國際空間站貨運補給任務告吹。俄羅斯也多次經歷失敗,其中一次“質子-M”火箭因“結構性事故”發射失敗更讓人惋惜。

俄羅斯“質子”火箭發射失敗

中國的火箭發射,也是在數次失敗的基礎上逐漸成長成熟起來的。發射失利,不會阻擋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腳步,關鍵是及時汲取教訓,積累經驗,跌倒後很快爬起來。迎來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為了讓“胖五”的復飛能獲得成功,中國的航天工作者花了更多的時間,把工作做得更細緻,讓技術更完善成熟,做到萬無一失。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會在同一個地方再次跌倒。

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的航天發射,才會有世界成功率最高的紀錄。

3

2017年發射失敗的“胖五”火箭,原計劃搭載我國自主研發的實踐十八號衛星上天,這顆重達7噸的衛星是目前我國研製的地球同步軌道發射重量最重的衛星。作為中國長征系列火箭中的“大塊頭”,“胖五”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能夠將我國火箭運載能力提升兩倍多。因為其強大的運載能力,我們未來的探月三期、火星探測、載人空間站等眾多航天工程的實施重任,都落在了“胖五”身上。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

原本我國已明確了8枚“胖五”火箭的發射任務,包括:1.兩次探月三期工程的發射任務,其中第一次就是在2017年下半年進行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任務;2.五次載人空間站工程的發射任務,其中包括首先實施的兩次長征五號B型火箭的飛行驗證試驗發射,以及三次正式發射任務,即1個空間站核心艙、2個空間站實驗艙的發射;3.2020年夏季實施我國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然而第二次發射後的失利,讓原本已經計劃好的這些任務的節奏被打亂了。這次“王者歸來”,如果發射順利,將讓這些航天計劃重新回到軌道。按照計劃,2019年年底前後將發射嫦娥五號採樣返回器,從月球取回2千克月球樣品到地球實驗室供科學家進行精查。這將是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也是我國探月三期的主任務。據悉我國空間站核心艙研製工作也按計劃順利實施,為空間站建造階段全面展開奠定基礎。2020年我國還將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實施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探測,後續還計劃開展火星採樣返回、小行星探測、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測等三次任務。

中國火星探測器

這一切,都要看“胖五”的這次發射能否取得圓滿的成功。

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場系統航天科技工作人員手持國旗、橫幅與已駛入發射架的長征五號遙三火箭合影。

我們期待著,“胖五”,你行的!


話說通航


“胖五”成功復飛代表的不僅僅是我國整個航空工業的實力,更是這代航天人的夢想,值得每一箇中國人銘記。


這次火箭發射是我國大型運載火箭的重要嘗試,“胖五”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我國火箭直徑從三米多直接跳至五米,這是我們國家制造的最大推力火箭,運載能力達到了25噸,完全可以將空間站的核心空間艙發射部署到位。

2016年2017年我們進行了兩次軌道發射,但是由於發動機問題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但這並沒有打擊到我們航天人的信心,失敗乃成功之母,再次歷經908天的艱苦奮鬥,不斷進行改進調整,最終在2019年12月27日這天放飛夢想,成功發射入軌。




在2019年最後幾天我們成功發射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這次發射成功可以給2020年火星探測器以及探月工程做鋪墊。隨著我們國家探月工程以及火星探索計劃的推出,我國急需一種能夠將大體積、大重量的衛星或者探測器送上預定軌道的大型推力火箭,而這次“胖五”的成功發射無疑是給這些計劃的實施做了重要保證。

“胖五”這次成功發射,向那些默默奉獻在科技最前沿的工作者們致敬,同樣也祝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Global防尉


12月27日晚上8點45分,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也被稱為“胖五”)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經過大約2220秒後星箭分離,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近地點192千米、遠地點6.8萬千米)。這是“胖五”的第三次發射,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23次發射。

“胖五”的此次發射,一直備受關注,原因有這麼幾個方面:

一、“胖五”的上一次發射任務(第二次發射,時間是在2017年7月2日),在點火後的第346秒時發動機出現故障,最終以失敗告終,時隔近兩年半後才“復出”,難免會引人注目。

二、“胖五”是我國長征家族中的新成員,是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標誌,屬於真正的大推力運載火箭。單從技術難度、複雜程度上來說,比其前輩們要高得多。


三、“胖五”的運載能力更強,近地軌道25噸級、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級、地月轉移軌道8噸級,可以發射更重的航天器或者是將航天器送到更遠的太空。

四、“胖五”是我國首款大推力液體運載火箭,無疑將會成為我國載人登月、建立空間站以及進行火星探測等重大太空探索工程的基石,這是其一直備受關注的最重要原因。

五、“胖五”在2020—2022年有三大任務,一是嫦娥五號探測器,二是“火星一號”探測器,三是我國首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胖五”的成功“復飛”,是這三大工程順利實施的保障。

六、“胖五”已躋身世界一流行列,與美、俄、歐處於同一水平(德媒報道稱“已超越歐洲”),且耗時10年(2006年立項研製,2016年11月3日首次發射成功),自然少不了關注的目光。


“胖五
”首次發射成功

在類似於航天科技這樣的高、精、尖領域,西方國家一直對我國採取的政策都是“技術封鎖”,“胖五”的成功發射意味著我們已走出了自己的路,當然值得歡慶。最後,“胖五”此次發射成功,是我國所有航天科研人員們艱苦奮鬥的結果,向他(她)們致敬!


儒道之主


胖五是網友們對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愛稱。它的復飛成功,意味著中國航天一雪兩次發射失敗的恥辱;它的復飛成功,意味著我國的運載火箭技術水平登上一個新的臺階;它的復飛成功,意味著我國被延緩的月球,火星探測等空間項目將重回正軌。它的復飛成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事業再一次突破,將在不久的未來取得更大成就!所以長五才會舉世矚目,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它的成功,是中國航天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壯舉,自然應該舉國歡慶!



長征五號火箭作為我國最大的一型運載火箭,如果成功,將是我國運載火箭的一次巨大突破。因此,長五的發射被寄予厚望,備受關注。然而,它的兩次發射都不盡人意,一次完全失敗,一次減重才成功昇天,給所有中國人心上留下了一道傷疤。

厚積才能薄發。兩次失敗之後,運載火箭設計研究院負責長五的工程師們選擇穩中求勝,全面停下發射腳步,不計時間成本排查故障,查找缺陷,升級性能。


停下發射,解決問題是唯一的應對措施。但是做出這個決定長五的研發人員是需要揹負巨大壓力的。我國的航天事業正蓬勃發展之際,後續的發射計劃幾乎排滿,如今卻因為新型的重型運載火箭接連發射失敗而暫停後續發射計劃。如此一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長五和它的研發人員身上,所有的期盼都集中到了他們身上,隨之而來,壓力也全部壓在他們身上。

長征五號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是兩年來所有長五研發人員的唯一目標。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2年的沉澱,長五的問題得到解決。


北京時間2019年12月27日20時45分,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滿載升空,成功到達預定軌道。頂著壓力兩年,長五終於不負眾望,成功上天。從那一刻開始,中國具備了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25噸級,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4噸級,航天事業進入到一個全新水平。同時,也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從此以後,中國的航天器可以做的更重,功能可以更強,使用壽命可以更長,同等規格的航天器可以運送得更遠,空間站,載人登月,火星探測將全面提上日程。

為了解決導致長征五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失敗的發動機異常振動問題,我們的工程師在這908天內,重新研製了8臺全新的氫氧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和全新的無毒無汙染低溫液體燃料。遙三火箭正是使用了新的發動機和燃料,才成功上天。

我們國家對於氫氧發動機的專項研製計劃是從2001年開始的,一直到2014年,13年間也不過研製了16臺。為了長五的復飛,研製人員頂著壓力,用兩年時間完成了原來7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他們的工作強度有多大,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昨天看到一個視頻,是長征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之後工作人員在指揮大廳拍的。畫面中有一個身穿工作服的年輕人面對著牆壁,蹲在角落痛苦,身後有兩個工作人員不斷地安慰著他。看到這一幕,我感受頗深,他這是長時間承受的心理壓力,一朝釋放的喜極而泣。是因為沉澱兩年終於解決難題而流下激動的眼淚,更是看到長五成功而流下的感動之淚!看到我們的航天工程師們這麼年輕,對我們的航天事業感情如此之深。我想說,中國航天,前途無量!


赤焰噠噠噠


12月27日晚上20:45分,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拖著長長的火焰一飛沖天,在飛行約37分鐘後,成功的將實踐20號衛星,準確送入遠地點6.8萬公里的預定軌道,為本年度的最後一次發射任務 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後,不僅引起了國內的一片歡騰之聲,也在國際上引發了巨大的反響,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胖五”;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目前是我國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一款重型運載火箭,也是我國第一款根據通用化,組合化,系統化的設計思路,研發出來的一款新型運載火箭,另外,我國還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基礎上,衍生出來了長征六號輕型火箭,和長征七號中型運載火箭,組成了我國的輕型,中型,和重型 這三個不同級別的運載火箭新家族;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可以幫助我國實現近地軌道25噸的運載能力,還可以實現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這樣強大的運載能力,將為我國未來的火星探索,空間站建設,以及探月工程等項目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使用的是新一代無汙染低溫液體燃料,也使得這款運載火箭,成為了環保型運載火箭;

此次發射的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是我國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三次發射,而大家都知道,長征五號遙二運載火箭,在2017年7月的發射任務中,飛行了400多秒後,發動機突然出現故障停機,使得長征五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失利,不過,在我國火箭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之下,經過了兩年多的不斷改進,才使得我國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一飛沖天,完美的完成了此次發射任務;



之所以會出現此次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之後,引起了舉世震驚的情況出現,主要是因為,隨著此次的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重型運載火箭步入了成熟期,長征五號運載火箭,與宇宙神5,阿麗亞娜5,德爾塔4,獵鷹9等重型運載火箭,處於同一級別,都是當今主流的運載火箭,也就是說,隨著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成熟,使得我國一腳跨進了世界航天的第一梯隊,另外,隨著該型火箭的技術成熟,還會對我國未來的長征9號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提供了寶貴的技術參照經驗,因此,才會引起舉國歡騰 舉世震驚的情況出現。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您的一個點贊!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