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手機支持光學防抖?他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日出江山紅似花火


有哪些手機支持光學防抖?他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小米10,就有光學防抖。但是,小米9,沒有光學防抖。


你好,2019年,有不少手機都沒有光學防抖,比如說著名的小米9。

不過,2020年,幾乎所有的旗艦手機都不會沒有光學防抖功能的了。

甚至可以說,2000塊錢以上的手機,在2020年發佈的新款手機,都會具備光學防抖的了。


光學防抖的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你只需要到佳能、尼康、索尼的官方網站看一下即可,介紹的很詳細和很具體,我就不做搬運工了。


由於現在短視頻很火,對於視頻拍攝來說,光學防抖確實是剛需,有了光學防抖確實更適合拍攝視頻。如果沒有光學防抖,雖然電子防抖也還是不錯,但是,光學防抖加電子防抖,不是更厲害嗎?


因此,2020年的拍照手機,基本上都會配備光學防抖功能的了。


光線攝影學院


新發布的小米10就支持光學防抖

光學防抖是依靠特殊的鏡頭或者CCD感光元件的結構在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者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抖動造成影像不穩定。 光學防抖技術是在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時,會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的位移量,然後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佳能的IS系統僅需要極短的時間就可完成IS鏡片組的移動,所以效果還是非常好的。通常能有效預防快門時間短於1/60s範圍之內的抖動。

光學防抖是最被公眾所認可的一種防抖技術,它通過可移動式的部件,對發生手震的光路進行補償,從而實現減輕照片模糊的效果。光學防抖技術分為兩大派別,分別是以廣大鏡頭廠商為代表的鏡片移動式光學防抖,和新興電子廠商為代表的CCD移動式光學防抖。但由於光學防抖需要運用額外的部件實現,從而也導致光學防抖系統成本高居不下,搭載光學防抖系統的機型市場售價依然還是較貴。


新意科技站


支持光學防抖的手機現在越來越多了,華為mate20系列,mate30系列,p30系列,魅族16s,小米10pro,榮耀v30系列,榮耀20pro,一加7pro等等,以後旗艦機估計都會上光學防抖,因為是非常實用的東西

光學防抖的原理

鏡片移動式光學防抖

世界上首款用於民用相機的光學防抖系統是由佳能開發的,首次用於佳能EF 75-300mm F4-5.6 IS USM鏡頭上,這是光學防抖系統在民用相機上的首次應用,在推出的當時的確震驚整個業界,也同時使佳能EF自動對焦鏡頭的知名度逐漸提高,這套系統被稱為佳能的IS(Imagine Stabilizer)光學防抖系統。它主要是通過鏡片的運動來補償相機的晃動。在佳能的防抖鏡頭中,都裝有陀螺傳感器,它可以準確的檢測到手的振動,並把它轉化為電信號,經過鏡頭內置的計算機處理之後,控制一組修正光學部件作與膠片或CCD平面平行的移動,抵消由於手震引起的成像光線偏移。這個系統能夠有效地改善手持拍攝的效果。 [1]

佳能IS鏡頭能夠通過一對內置陀螺儀傳感器探測相機的抖動,並將鏡頭組件向抖動的方向調整,以抵消這種抖動,防止畫面模糊。如果在啟用圖像穩定功能的情況下半按快門,鏡頭會在0.5秒後啟動相機抖動補償。帶IS的鏡頭在理論上可以降低二至三級快門速度。由於鏡頭的潛在光學性能得到了優化,您可以捕捉到美麗的圖像。

在過去,IS鏡頭允許您使用比理論上低2級的快門速度,而隨著這種技術不斷的發展,已經可以使用比理論快門低3級的快門速度。在最新發布的佳能EF 70-200mm F/4L USM上,裝備了佳能的最新一代IS光學防抖系統,理論上可以降低4檔的快門速度,是防抖鏡頭之王者。 [2]

感光元件移動式光學防抖

由於鏡片移動式光學防抖在生產技術和成本方面較高,所以部分在光學技術積累方面並不充足的廠商,開發出了感光元件移動式光學防抖(CCD防抖)系統。這種技術是隨著數碼相機的出現而出現的,因為其原理決定膠片機不可能以這種方式做到防抖。這也是為什麼最早的防抖大家佳能尼康都選擇鏡頭防抖的原因。

CCD防抖的原理比鏡頭防抖要簡單的多,實現起來也容易得多。就是將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CCD/CMOS)固定在一個可以通過電磁效應平行滑動的平臺上,拍攝的時候,平臺會利用電磁的遲滯性造成CCD短時間內固定不動,於是一定程度上達到防抖的目的。

CCD防抖技術首先是柯尼卡美能達所開發的,稱為AS(Anti Shake)防抖系統,並首先應用在其高端消費數碼相機A1上,收到了極佳的市場效果。其後,柯尼卡美能達更將這項技術移植到數碼單反α7 Digital和α5 Digi


青雪影


像榮耀20pro,摩托羅拉 motorola G7 PLUS,還有1+7的手機啦,好多的手機都支持光學防抖的。

光學防抖是指在照相機或者其他類似成像儀器中,通過光學元器件的設置,例如鏡頭設置,來避免或者減少撲捉光學信號過程中出現的儀器抖動現象,從而提高成像質量

原理:

1.鏡片移動式光學防抖

世界上首款用於民用相機的光學防抖系統是由佳能開發的,首次用於佳能EF 75-300mm F4-5.6 IS USM鏡頭上,這是光學防抖系統在民用相機上的首次應用,在推出的當時的確震驚整個業界,也同時使佳能EF自動對焦鏡頭的知名度逐漸提高,這套系統被稱為佳能的IS(Imagine Stabilizer)光學防抖系統。它主要是通過鏡片的運動來補償相機的晃動。在佳能的防抖鏡頭中,都裝有陀螺傳感器,它可以準確的檢測到手的振動,並把它轉化為電信號,經過鏡頭內置的計算機處理之後,控制一組修正光學部件作與膠片或CCD平面平行的移動,抵消由於手震引起的成像光線偏移。這個系統能夠有效地改善手持拍攝的效果。[4]

佳能IS鏡頭能夠通過一對內置陀螺儀傳感器探測相機的抖動,並將鏡頭組件向抖動的方向調整,以抵消這種抖動,防止畫面模糊。如果在啟用圖像穩定功能的情況下半按快門,鏡頭會在0.5秒後啟動相機抖動補償。帶IS的鏡頭在理論上可以降低二至三級快門速度。由於鏡頭的潛在光學性能得到了優化,您可以捕捉到美麗的圖像。

在過去,IS鏡頭允許您使用比理論上低2級的快門速度,而隨著這種技術不斷的發展,已經可以使用比理論快門低3級的快門速度。在最新發布的佳能EF 70-200mm F/4L USM上,裝備了佳能的最新一代IS光學防抖系統,理論上可以降低4檔的快門速度,是防抖鏡頭之王者。[1]

2.感光元件移動式光學防抖

由於鏡片移動式光學防抖在生產技術和成本方面較高,所以部分在光學技術積累方面並不充足的廠商,開發出了感光元件移動式光學防抖(CCD防抖)系統。這種技術是隨著數碼相機的出現而出現的,因為其原理決定膠片機不可能以這種方式做到防抖。這也是為什麼最早的防抖大家佳能尼康都選擇鏡頭防抖的原因。

CCD防抖的原理比鏡頭防抖要簡單的多,實現起來也容易得多。就是將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CCD/CMOS)固定在一個可以通過電磁效應平行滑動的平臺上,拍攝的時候,平臺會利用電磁的遲滯性造成CCD短時間內固定不動,於是一定程度上達到防抖的目的。

CCD防抖技術首先是柯尼卡美能達所開發的,稱為AS(Anti Shake)防抖系統,並首先應用在其高端消費數碼相機A1上,收到了極佳的市場效果。其後,柯尼卡美能達更將這項技術移植到數碼單反α7 Digital和α5 Digital上,收到市場的熱烈歡迎。在柯尼卡美能達影像事業被索尼併購後,這項技術也由索尼掌握在手中。這種技術由於發展時間晚,技術並不如鏡頭防抖成熟,但是隨著各品牌新機型的不斷推出,其防抖性能也穩步提升,大有趕超鏡頭防抖的勢頭。如賓得新發布的單反數碼相機K10D就號稱可以達到3級防抖,比其前一代單反K100D的2級防抖整整高出一個級別。[1]




無謂子


光學防抖技術對鏡頭設計製造要求比較高,而且成本也相對高一些,因此目前只有部分優秀旗艦手機相機才支持光學防抖。

目前,光學防抖大概分成兩種:鏡頭防抖和感光元件防抖,原理都差不多。

1、鏡頭防抖的原理是當你按下快門的一瞬間,陀螺儀檢測鏡頭瞬間的抖動程度,然後反饋給CPU,CPU快速運算出鏡片需要回調的程度,從而保證在快門時間內整個取景畫面是靜止的。

2、CCD防抖原理是一樣的,只不過運動補償不是鏡頭,變成了CCD而已。通俗來說,從上面這張照片來看,你可以把這個雞身想象成手機機身,而雞脖子就是浮動的鏡組,那個穩定的雞頭就是取景畫面,這樣就好理解了。事實上光學防抖的靈感真的是來自於雞頭。

支持光學防抖的手機有很多,比如榮耀20PRO,華為P30PRO,魅族16s,OPPO reno10系列現在都支持的。


愛吃蘿蔔的樂樂


對於這個光學防抖來說,是利用鏡頭浮動透鏡來進行“光軸偏移”現象的糾正的。其主要的應用原理就是利用鏡頭裡的陀螺儀來對微小移動進行檢測,然後把相應的信號傳到微處理器裡面。然後這個處理器就能夠計算出相應的補償位移量,經過補償鏡片組,加上鏡頭抖動方面以及位移量的補償,就可以很有效的改善相機振動所帶來的影像模糊的情況。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89c0077d05d4b46ad39944e08f0351e\

安徽風子


光學防抖是依靠特殊的鏡頭或者CCD感光元件的結構在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者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抖動造成影像不穩定。 光學防抖技術是在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時,會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的位移量,然後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佳能的IS系統僅需要極短的時間就可完成IS鏡片組的移動,所以效果還是非常好的。通常能有效預防快門時間短於1/60s範圍之內的抖動。

對於這個光學防抖來說,是利用鏡頭浮動透鏡來進行“光軸偏移”現象的糾正的。其主要的應用原理就是利用鏡頭裡的陀螺儀來對微小移動進行檢測,然後把相應的信號傳到微處理器裡面。然後這個處理器就能夠計算出相應的補償位移量,經過補償鏡片組,加上鏡頭抖動方面以及位移量的補償,就可以很有效的改善相機振動所帶來的影像模糊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