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人:宣傳“疫”線的“逆行者”

福鼎新聞網訊(溫麗芬)2020年春節,媒體報道和社交網絡上,處處都充斥著“武漢”“疫情”“肺炎”“感染”等字眼,舉國上下,人心惶惶。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此時此刻,一個個勇敢“逆行”的新聞記者們,扛著“長槍短炮”趕赴一線,從防疫“戰場”傳回一篇篇真實客觀的新聞報道,給身處恐慌之中的民眾打了一支鎮定劑,讓公眾在看到真相的同時,有信心去等待希望的曙光。

新闻人:宣传“疫”线的“逆行者”

連日來,福鼎市新聞中心的記者編輯們,紛紛告別假期,放棄休息,他們或奔波於採訪途中,或埋首於案牘之前,筆耕不輟,記錄真相,第一時間向公眾傳遞最新防疫措施和進展。

24小時待命 隨時準備“出發”

“緊急通知:因防控疫情宣傳工作繁重,每天安排兩組人員值班……”“緊急通知:春節期間取消原定值班安排,全體記者隨時在家待命……”“通知:假期取消,明天全體人員準時上班……”春節期間,市新聞中心的微信群裡消息不斷,接二連三的通知打亂了眾人的原定計劃。

春節伊始,新聞中心的記者們就在前往各個防疫現場採訪的路上,離疫情、病毒最近的醫院,人來人往的檢疫關卡、街道社區、田間地頭……那些脖子上掛著照相機,肩膀上扛著攝影機,將鏡頭對準防疫一線的身影,就是勇敢而可愛的新聞記者們。

正月初一一大早,記者王綺蓼戴上口罩,檢查完採訪設備後,連早飯也來不及吃就匆匆趕往市醫院百勝院區——採訪除夕夜堅守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春節前夕,看到越來越嚴重的疫情之後,大家就已經做好了取消假期的心理準備了。”王綺蓼說,疫情當前,及時向社會傳遞真相、宣揚正能量是每一個新聞人的責任和擔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回到龍安家中的記者王婷婷也在大年初二就馬不停蹄地返回工作崗位。從市醫院百勝院區到貫嶺省際公安檢查站,從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觀察安置點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路上,王婷婷行色匆匆,步履不停,用腳步丈量新聞事業,為防疫工作鼓與呼。

第一時間闢謠 穩定民眾情緒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斷蔓延,網上各種難辨真偽的消息也如雪花般從四面八方飛來,一時間謠言四起。 “明天早上四點到四點半不要出門,政府安排飛機灑消毒藥水,請互相轉告。”“福鼎大米漲價,糧食供應不足。”“某酒店發現3名發燒武漢籍旅客”……短短几天,諸如此類的謠言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瘋傳”,一度造成市民的恐慌,在福鼎上演了一出出諸如“搶米風暴”的鬧劇。

針對各類網傳的不實消息,新聞中心的記者們第一時間聯繫各相關部門進行採訪報道,相繼推出《無需恐慌搶購!福鼎糧食局:全市糧食儲備充足》《市場商品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菜籃子”安全有保障》《闢謠!福鼎沒有飛機撒藥!也別搶大米啦,庫存充足!》等多篇闢謠報道,及時切斷謠言傳播鏈,為控制恐慌、穩定大眾情緒築起一道穩固的新聞屏障。

“謠言止於真相,新聞記者的責任就是把真相告訴給大眾。”記者李坤如說,眾口鑠金,三人成虎,特殊時期,不能讓謠言擾亂群眾的心緒,要利用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儘可能地將謠言扼殺在萌芽狀態,還社會一個風清氣正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