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復工兩手抓丨新時代文明實踐看石鼓①:文明力量傳遞石鼓溫暖

開欄語:文明新風起巷陌,潤物無聲拂滿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時代所需、使命所繫、群眾所盼。自工作開展以來,新時代文明實踐之風正吹遍石鼓大地,成為了一種風尚、一種習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即日起,石鼓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區委宣傳部、區委融媒體中心聯合湖南日報社衡陽分社推出《新時代文明實踐看石鼓》系列報道,充分展現全區上下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火熱畫卷。

通訊員 陳毅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成俊峰

“您好,現在人流量大,我們需要測量一下您的體溫,請您配合!”“買菜購物不扎堆,注意保持安全的距離……”2月19日清晨,在衡陽市石鼓區青山街道易賴街農貿市場,“衡陽群眾”周才能一早便來到市場出入口,為來往顧客測量體溫,提醒大家做好疫情防護措施。

防疫复工两手抓丨新时代文明实践看石鼓①:文明力量传递石鼓温暖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衡陽群眾”志願者為居民及個體戶測量體溫

“我們區裡像周才能這樣的‘衡陽群眾’志願者有4萬餘人,1月28日,我們發起了‘志在石鼓’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活動,短短6個小時,就有4000餘人響應。”石鼓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石鼓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體系迅速啟動,各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組織志願服務力量參與基層防控,線上線下引導,構築起一座堅固可靠的抗疫“防護牆”。

戰疫前線的“宣傳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石鼓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石鼓區委宣傳部第一時間向全區“衡陽群眾”志願者和廣大市民發出倡議書,全區2萬餘名“衡陽群眾”志願者積極響應,迅速加入到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群防群治的隊伍中來,爭當戰“疫”前線“金嗓子”。

“注意衛生勤洗手,室內衛生多通風……”連日來,石鼓區瀟湘街道上空,不時響起陣陣有力的宣傳聲。原來,該街道黨員幹部自編宣傳順口溜,並利用小型無人機懸掛廣播進行疫情防範宣傳,勸導廣大群眾“儘量不出門、不聚集、少串門,必須出門時佩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護工作”,引得居民頻頻點贊。

防疫复工两手抓丨新时代文明实践看石鼓①:文明力量传递石鼓温暖

△無人機正在通過廣播進行防控疫情知識宣傳

“如果防疫一線有需要,我願意隨時參加抗疫,貢獻一份綿薄之力!”黃沙灣街道青石村“衡陽群眾”肖鵬飛,在疫情防控期間,帶頭張貼宣傳標語,鳴鑼宣傳防控知識,自願報名參加監測點出入排查工作,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身邊的人。

防疫复工两手抓丨新时代文明实践看石鼓①:文明力量传递石鼓温暖

△黃沙灣街道青石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進行防控知識宣傳

原創歌曲《我們風雨同行》、學生及家長自制抖音視頻《不拜年,快回家》、非遺麵人作品《旗幟的力量》……為了讓防控知識更好更快地傳播,石鼓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號召廣大“衡陽群眾”志願者,利用歌曲、詩詞、快板、繪畫等老百姓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形式宣傳防疫知識,有效果又接地氣。正是因為這些防控疫情的“金嗓子”,防疫知識才能全方位在石鼓入腦入心、家喻戶曉,築起防控疫情的全民防線。

戰疫前線的“代購員”

王永紅是人民街道向陽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首批招募的“衡陽群眾”志願者之一。疫情發生後,他主動到向陽社區當起了戰疫前線“代購員”,為被隔離居民提供代購服務。

“新時代的‘衡陽群眾’就是社會有需要時站出來!我是一名志願者,不能上前線去,只想儘自己的一份力參與到防治宣傳中。”王永紅說道。

“非常感謝他們在隔離期間,願意幫我們採買生活物資。我們一定積極配合工作,在家待著哪兒也不去,踏踏實實地度過隔離期。”人民街道向陽社區居民常青在“向陽一家親”微信群中寫道。

防疫复工两手抓丨新时代文明实践看石鼓①:文明力量传递石鼓温暖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衡陽群眾”志願者為居民採買生活物資

“王奶奶,我們買來了大白菜、土豆等蔬菜水果,還有口罩、體溫計,您看還有什麼需求,隨時打我們電話!”1月28日中午12時,青山街道西湖一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張素瑜和街道巡邏隊隊員提著滿滿的一袋物資送到居民王女士家門口。

“真是太感謝了,疫情雖然無情,但黨和政府無微不至的關心讓我們很溫暖。”接過這份細心的關愛,王奶奶感激不已。

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自石鼓區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石鼓區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貼心推出一系列志願服務,為湖北籍等省份返衡居家隔離人員及行動不便、家中困難等人群提供志願服務。通過建立微信服務群聯繫,提供隨叫隨到的“代買”服務。

戰疫前線的“監督員”

“沒想到一個線索電話還能拿到緊缺的物資口罩,真好!”1月29號,五一街道望城路社區湖景水岸住戶曾女士拿著兌現的獎勵說道。

1月26日,曾凡英在樓道中看見張貼的《五一街道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聯防聯控工作的通知》後,馬上電話聯繫望城路社區工作人員,反映湖景水岸有一戶從武漢返衡過年的住戶,並要求社區上戶進行摸排核查。同時,五一街道對向街道和社區(村)提供湖北(武漢)返衡來衡居住在本轄區人員信息的,一經核實,獎勵醫用口罩5個。

防疫复工两手抓丨新时代文明实践看石鼓①:文明力量传递石鼓温暖

△五一街道居民領取獎勵的醫用口罩

“體溫測量正常,有沒有咳嗽的現象?”2月10日,在角山鎮三星村蔬菜基地,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帶著村醫劉五福一邊為基地員工測量體溫,一邊詢問情況。

“根據標準化操作指南,村裡與衛生所緊密配合,對外地返村人員進行嚴格篩查。如果沒有發燒、咳嗽等症狀,要求他們自我隔離,每天電話隨訪。如果有相關症狀,就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治療。”何德科說,這樣做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管控並防止疫情蔓延。

“返崗防疫‘禮儀’要做到,問候見面不握手,保持一米距離點頭問好……” 2月14日,在湖南天雁公司的“復工健康課”上,合江街道江雁社區宣講員李平麗正在給天雁公司的幹部職工代表宣講“防疫禮儀”,這是合江街道針對轄區坐落企業較多的情況,給復工企業精心準備“大餐”,確保企業和項目健康有序復工復產。

愛心在彰顯,文明在實踐。此刻,石鼓大地,一個個文明實踐所站(基地)就是一個個陣地,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衡陽群眾”志願者就是一股股抗疫力量,帶動千家萬戶堅定信心、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