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報喜鳥”的喜鵲,為何現在卻成為部分農民最討厭的鳥類?

李玲


喜鵲不是遷徙鳥,冬季一樣活躍在農村田間地頭。對農村人來說春天播種秋天收穫是辛苦一年的收成。但是春天農作物播種的時候讓人特別生氣這花喜鵲,花生、大豆、玉米等各種農作物種子撒在地理後這喜鵲就把種子給吃了,待到都出苗後有很多缺苗的,還要再補種,就是補種好了,出的苗也跟不上原來的,造成糧食減產。

秋收也是有這喜鵲的份,農作物開花結果後還不到收穫的季節這鳥兒早就提前替你品嚐過了,到秋收它更是滿地飛吃地裡的蟲子和果實。

這喜鵲長的不是很好看,嗓子也叫起來也不好聽,還特別能吃能拉。在俺們這兒是沒喜歡它們的!



沂蒙三寶


感謝題主的提問,首先喜鵲他並不是益鳥,所以在農村有這樣一句話,喜鵲嘴好心不好,而烏鴉嘴不好,心好。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喜鵲,為什麼農民那麼討厭?第一,每到春天的時候,農民就會栽種玉米,然後玉米快長出來的時候,喜鵲就會拔出來吃了,吃不完的,他就會刨開,然後造成各種浪費,所以農民特別痛恨。第二,喜鵲他會抓小雞,特別是剛出殼的小雞苗,母雞帶著他們出去覓食,只要被喜鵲盯上,那麼喜鵲就會來抓小雞去吃,這個事情我是親眼所見,我家養了很多小雞嘛,然後每一天都感覺會少一些,然後有一天我就親眼所見喜鵲從遠處樹上飛下來抓住小雞,然後幾下就給啄死了,然後就叼著走了。第三,只要你家種的有果樹,只要到成熟的時候,一旦被喜鵲盯上,那麼恭喜你,你家的果子只要成熟一個,就會被喜鵲吃一個,他吃不完的,就會給你啄壞,所以農民特別痛心疾首,試想一下自己一年的辛苦,就這樣被喜鵲給糟蹋了!誰不恨?


貴州方言陳二逗


喜鵲很小時候就知道,因為爺爺的外號就叫喜鵲,叔爺外號叫烏鴉。當然我不知這外號他們上輩人怎麼取叫出來的,但是的確發現爺爺與叔爺說話聲響與大家不同,喉中帶回聲,聽起來如口吃一般,那聲中有回聲顫抖,說話也是爺爺甜些,叔爺喜歡懟人,所以至小母親不讓談論喜鵲,烏鴉問題,等爺爺過世後,才發覺自己喜歡上了真喜鵲和烏鴉,恰好原來這禽中原來也是同鴉科。


我們村住在山沿凸出的位置,兩面包圍的平坦田地,村前還有片小林,前面是條河,家裡就住在村裡最前小林下,只要經過的喜鵲都會在那小林中落停,時常是越集越多,總是那幾十隻飛來落在院裡與大公雞打架,膽子十分壯,因為母親至小不讓趕喜鵲,說是喜鵲來了有喜事,我也被相信了,當真有幾次是準確的,有個叔叔去驗兵參軍,村裡人都不知道,那一次大批喜鵲停到小林中飛舞,馬路上公社裡人送來了喜報。還有一次村裡一個外姓的從外面帶來一婦女,頭天晚上大批的喜鵲在那林中集合,第二天他們就在村場部宣傳這是他妻子,就這樣算結婚了。


烏鴉是不敢到那村前林中停落的,特別是早晨。村裡老人起得早,緊緊盯在那裡,但田畈中間有株很大的楓樹,四面都是田,老人就沒法去趕了,常有烏鴉停落在那大樹上,時有早晨對著村裡叫著,村裡老人怕得很,生怕村裡會出事來著,都沒有,建村十多年還沒人去世,人們就淡忘了。有一中秋後的傍晚大批喜鵲停在村林前,又大批烏鴉停在那棵楓樹上,兩邊不知是打架否,全是往那田裡飛去,在那田裡打了起來,老人們不知所措,沒有遇到過,先只是槎著手漸漸手心都出了汗,叫了幾個年青人去趕那些打架的喜鵲和烏鴉。趕完後這幾個年青人,見田中的打穀禾方桶是口朝下蓋著的,就幾人抬起豎立起來,這下不好了,裡會蓋著一個人,就是鄰村生產隊隊長老邵,己經斷氣了,報告了公社,告訴了他家裡人,原來老邵有癲癇病,傍晚打完穀子路過,見谷桶這樣擺著不好,一個人想豎起來,突然發病,自己被蓋在裡面了。這事那時被傳得很盛。

以致到了結婚時我都與人們一樣,認為喜鵲會報喜,烏鴉會報喪。


後來仔細觀察,喜鵲,烏鴉都是益鳥同樣是在為我們吃食著危害農作物的昆蟲,樹上害蟲,它們的食物只是少數植物種子,有時會殘害地裡剛種下種子,因為這兩種鳥類智商都比較高,會喜在無遮欄空曠中尋食,而人類下種種植中往往是排除雜草後種下,正好順應了鴉類鳥尋食特性被殘害。所以有部分人就討厭,厭惡起了喜鵲,特別是喜鵲智商之高,會將玉米包皮撕開看看玉米成熟不成,熟再開食,不熟的包皮被撕開了,那玉米多空粒了,這是種玉米農民特討厭大群喜鵲的原因。

其實喜鵲會報喜,烏鴉會報喪,許多是偶遇揍巧碰上紅,白事被傳下來的,並不可信。


老艾葉


喜鵲已經成災,從去年秋冬季節開始,成群結隊的喜鵲飛落到我十幾個大棚之上,它們鋒利的爪子,把我的大棚塑料布全部踩出花生米般大小的洞,幾個月下來,天天如此,我所有棚膜全都被喜鵲踩爛了!真拿它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菜鳥251211185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喜鵲是不少朋友喜歡的鳥類之一,因為喜鵲在民間認為是代表吉祥如意,小時候如果在路邊遇見一隻小喜鵲就會開心很久,感覺這一天那絕對能夠遇到一些好事情。

喜鵲為何會被討厭?

喜鵲屬於鴉科鳥類,喜鵲的膽子比較大,我們經常能夠在我們的生活中見到,它們多在人類生活的地方活動。而且經常能夠見到成對出現的喜鵲,它們大多會把巢搭建在大樹上面。

喜鵲會被一些農民討厭其實也是有原因的,這還是得從喜鵲的食性說起,喜鵲的食性非常的雜,平時我們經常能夠見到喜鵲會在公園、農田等地方尋找食物。喜鵲的菜單非常複雜,小的有螞蟻、蝗蟲、金龜子、蒼蠅、蚊子等等這些小昆蟲,大的還會吃小雞、蛇、雞蛋、鳥蛋這些,除了吃這些昆蟲和小動物之外,喜鵲還會吃各種糧食,比如玉米、稻穀、黃豆等,還會吃水果,比如蘋果、西瓜等。這樣看來小小的喜鵲確實是吃的非常的雜。

從喜鵲的“菜單”來看喜鵲是一種有時候對人類有益,有時候又有害的鳥類。不過據有關數據顯示喜鵲一年當中80%的食物主要是昆蟲,而這些昆蟲絕大多數還是對莊稼有害的害蟲,而只有15%左右的食物屬於穀物。這樣來看喜鵲還是屬於比較有害程度並不是很高的鳥類。

不過目前喜鵲的害處為何會被放大呢?這主要是因為喜鵲在我國屬於“三有保護動物”,也就是說喜鵲是不能夠被隨意捕捉的,再加上人們一直把喜鵲看做是吉祥的鳥類,所以一般不會去傷害喜鵲,因此喜鵲的數量就不斷的增長。數量多了之後就會出現問題,小喜鵲經常會三五成群的活動,再加上性情活潑不害怕人類,所以就會造成一些地區喜鵲的破壞能力上升,喜鵲破壞農作物的事情也常有發生。甚至有朋友說自家的雛雞都被喜鵲捉走了,還有的朋友家中種植的西瓜也被喜鵲啄爛了。這也導致人們對喜鵲的喜愛程度下降了。

如何防治喜鵲破壞莊稼?

在喜鵲比較多的地區可以採取一些人工措施進行驅鳥,因為喜鵲屬於保護動物,不能夠傷害它們,所以只能選擇人工驅趕的辦法。可以採用聲音驅趕,比如用錄音機將事先錄製好的鞭炮聲、敲打聲等循環播放出來。也可以在果園裡放上一些稻草人、綵帶等等。但是一定注意不要傷害喜鵲。(三)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被稱為“報喜鳥”的喜鵲,為何現在卻成為部分農民最討厭的鳥類?

喜鵲在我國一直都有著非常吉祥的寓意,被稱為“吉祥鳥”、“報喜鳥”,民間還有“喜鵲枝頭叫,必有貴人到”的說法。既然如此,喜鵲應該倍受歡迎才是,然而在農村卻不是這樣。

在農村,喜鵲不僅不受人們歡迎,反而是屬於厭惡的鳥類,這是為何呢?

其實,這和喜鵲的生活習性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喜鵲是雜食性鳥類,而且食性極雜,不僅吃昆蟲、害蟲,還吃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甚至包括一些雛鳥和鳥蛋也逃不過喜鵲的嘴。

在農村,人們經常把喜鵲稱為“小偷”,因為喜鵲除了在夏天昆蟲比較多的季節吃些蟲子之外,主要還是以農民種植的糧食為主要食物來源,比如玉米、大豆、小麥和一些水果。最可氣的是,喜鵲在偷吃作物的時候還會挑揀好的作物來吃,所以浪費的也比較多。

可以說,喜鵲雖然因為代表著吉利,被人們譽為“吉祥鳥”,但卻不是一種益鳥,已經危害了農民的利益,所以自然不受到人們喜歡,甚至在農民的心中,還比不上被譽為“不祥鳥”的烏鴉。

這裡是農技廣播站,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業技術以及農村相關信息,可以點個關注、點個贊!


農技廣播站


喜鵲枝頭渣渣叫,定有好事來。作為報喜鳥確實受人歡迎。但是如果大量繁殖,對農作物發育成長並不是很有利,所以農民朋友並不喜歡它。

在大別山腳下的黃岡地區。每年春播花生的時候。因為土層相對比較薄弱。那些喜鵲在農民離開後就會成群結隊的去地理刨花生種吃。往往就會造成一次整體出苗率低。農民要補種兩三次才能補齊。總之造成巨大的人力浪費和種子損壞丟失。所以農民就不太喜歡喜鵲。
一般的話農民會在田間地頭扎個稻草人用於驅趕鳥雀。只是這種古老方式並不是很管用的。目前農村市面上的那種像機械性的驅鳥產品並不多見。早前也有農民因痛恨鳥雀和鼠類,買些老鼠藥做誘餌來毒鳥。直接導致部分鳥類因偷食種子而曝屍荒野。這對於農村整個生態環境影響不太好。偶爾失誤毒死了別人的牲畜和禽類遭到謾罵或者官司。後來老鼠藥也停售了。 農村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高,是不允許張網驅鳥,一不小心會被判刑的。



再說喜鵲也不是百害而無一益的。它喜歡在地裡刨食種子或者蟲子之類。幫助消滅農作物蟲害,又變成益鳥了。所以農民一心向善,並不願將其趕盡殺絕。放任自由。其實據說驅鳥劑等產品不錯。農村農民可能也不懂得去哪裡夠買,或者捨不得去買。因為畢竟那個成本還是比較高的。目前農民種植花生的總體面積不是很大,一般都是種來自己吃的,所以沒必要投入那麼大的精力和花費。 除了花生還有那些豆類,玉米。經常被喜鵲抓出來吃,農民一般都會要補種2~3次才補齊。導致農作用生長不規律。有些早熟了,可有些還未開花結果,不能統一時間收割收穫。造成耕地輪作利用率低下。所以農民對喜鵲並不是很喜歡。如果有那種物理的驅鳥方法像機場那樣電子聲波物理性驅鳥技術普及就好。如果經常是靠人工去驅趕還是比較麻煩的,而且效果不是很理想,人走之後鳥雀就會飛到地裡面啄食。


農野山貨


被稱為報喜烏的喜雀為什麼被份農民討厭?首先說說它為什麼叫喜雀,它本來就烏類的一個種類。古時畫家畫有喜報春來,喜雀啄梅等名畫就在民間流傳,我們這不叫喜雀把它叫吖雀,小孩說吖雀叫喳喳中午吃粑粑。成年口頭語是早報喜晚報憂中報兒女叩靈頭。所以從遠古到現在是人們把它形象成好象有點神靈的樣子,也正如網友說的喜雀膽子很大,因為它的窩就做在有人居住的地方經常和人不打交道的交道。每年農曆三月三左右小烏就升始試飛,有些老人還觀看小烏出隴的狀況來預計一年的年景,很多年以前我祖父八十多歲,一大早他拿一個小椅子在門口一棵大樹下看了幾個鐘頭還叫我也去看,後來祖父說要看小烏出來時,是往天上飛還是往地上飛,是往東方飛還是往北面飛,我說沒科學道理我不學。至於現在很多農民討厭喜雀也正如網友總結的,春播時節確實很討厭,把農民播的種子扒吃了甚至把種子含到它的窩裡,我們這有人把播種的田地邊上的樹全部鋸光,有的只要看雀窩就拆光,大有趕盡殺絕的氣勢。但要知道它是不會講話的烏,它並不知道農民播下的種子是不能吃的,而且吃了種子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它要是懂得這道理它不就不吃了嗎?也有人說它們是啞吧畜牲不怪,再說吃了農民播的種子也不能′把責任全追究於喜雀,比如野雞,班九,八哥,也都吃種子,而且成群,人還在地裡播種它們就飛來奏熱鬧,趕它們就飛了不趕馬上又飛來了,有人說要由得生氣硬是吃不飯進,對於這樣的狀況千萬不能用滅絕性的手段那樣會破壞生態環境,又哪來的烏語花香之說呢?有好多農民還是很有辦法的。比如用-一根繩索或竹杆把多個易拉灌掛在田地邊上,風一吹易拉灌就發出聲音,烏就有點怕,再比如在早飯前後下午晚一點是烏的活躍時可以手拿金屬盆在田地邊敲上半個時辰,注意人要隱避烏就搞不清是什麼情況,還比如買一掛小編炮在烏活躍時突然引燃甩出去,嚇得烏連忙逃命。當然那是要吃苦耐勞的,效果還是很好。不要生氣跟不會講話的烏生氣不值得,用滅絕的手段又有損烏語花香,怎麼辦呢?聰明的農民還是能想出好多行之有效的好辦法的。謝謝供你參考!


叄農黎雨


農村常見的喜鵲曾是報喜鳥,為什麼現在農民也討厭喜鵲了?



早上聽到喜鵲叫,好事要來到。這就說明了喜鵲是一個人見人愛的一種鳥,而且喜鵲的聲音特別的人響亮。在過去,人們通常把喜鵲叫做報喜鳥,只要聽到喜鵲叫就要有一定的好事。

喜鵲是一個群居動物,經常匯聚在一起,聲音特別的洪亮,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影響了農民的聽覺,時間久了,就似乎是一個噪音所以現在漸漸的被農民說討厭。



喜鵲還喜歡吃涼食,以糧食為主食,有時農民種了莊稼以後,喜鵲就會在地上找種子吃,即便是在冬天,如果沒有糧食的情況下,喜鵲還要吃麥苗,對農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喜鵲餓急了,有時還會襲擊農民的小雞苗,讓農民感覺到很傷心,可又無可奈何,必須天天看著讓小雞苗長大以後放心了。

當然農民還討厭喜鵲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喜鵲的糞便,如果農民在家裡的大樹上有一個喜鵲的話,樹下的地上喜鵲的糞便到處都是,弄髒了家庭的院落。有時不在意的情況下,喜鵲的糞便就拉在了農民的頭上,讓農民感覺到很晦氣,所以即便是喜鵲是個報喜鳥,時間長了也就不是一個好鳥。



總之,喜鵲是一個報喜鳥,在以前也是,現在也是,但是現在山裡的大樹比較少,現在只有村莊和城市裡才有能見到大樹,所以喜鵲開始把窩建在了農村的家裡的大高樹上,時間久了洗去了,就影響到周圍農民的基本生活,特別是稀缺的糞便拉在樹下到處都是,逐漸讓農民討厭了喜鵲這種鳥。


宗元三農堂


提起喜鵲,很容易使人聯想起雙喜臨門,喜上眉梢等很喜慶的詞語。但在現實生活中你卻不知道,在某些地域喜鵲的行為則與之大相徑庭。

喜鵲是一種留鳥,以昆蟲為食,在北方極常見。由於它體型較大沒有天敵,加之其繁殖能力極強,還有近些年來國家對槍支的管制,諸多條件使得它的種群肆意擴大,自然界的昆蟲以遠遠不能滿足它們的食量。為了生存,它們另闢蹊徑,開始以瓜果糧食為食。這一習性的改變固然給它們的種群繁衍創造了條件,卻給農民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夏天,農民種植的玉米剛剛出苗,它們便成群結隊的飛到玉米地裡,將玉米苗一棵接一棵的啄出來,啄出後並不食用,而是擺放到地面。我曾疑惑地問當地的農民:“喜鵲既然不吃玉米苗,那它為何要將苗啄下來?”“可能是尋找苗下的蟲子吃吧”農民不很確定地回答。但不論是何原因,玉米苗是被啄下來死掉了。因此地裡缺苗斷壟,造成玉米嚴重減產。諺語云:“天雨雖寬難收無苗之地”。

秋天,玉米快成熟的時候,它們開始啄食玉米棒子。特別是沿地邊的一行,被它們啄的個個體無完膚。我曾見到農民的一小塊早熟的玉米田,竟被喜鵲啄食地顆粒無收。等到秋後農民種上麥子,它們又開始啄拔麥芽;麥子成熟後,它們啄食麥穗。特別是春天,喜鵲讓農民討厭到了極點。原來,魯西北的農民有種植棉花的習慣,並且每家都在棉田裡套中部分西瓜,除供自己食用外剩餘的還可以拿到集市上去賣錢。為此,當地農民很自得。然而,隨著近幾年喜鵲的泛濫,農民的自得變成了噩夢。初春,農民為了儘早讓棉花和西瓜發芽,採用了即保溫又保溼地膜覆蓋技術。從此噩夢就開始了。喜鵲三五成群的飛到田裡,啄開地膜飲地膜內側懸掛的水珠,(也可能有其他目的)一啄就是連續幾十個窟窿。無奈,農民為了不讓幼苗凍旱而死,只得再覆蓋一層地膜。剛剛蓋好地膜,喜鵲再飛來啄上洞。啄了蓋,蓋了啄,有的地塊一連覆蓋了三四層。農民戲言:“這不是在蓋地膜,是在地裡打袼褙(袼褙:用糨糊將舊布一層一層粘疊起來,納鞋底用。現在魯西北還很常見。)這無疑增加了種植西瓜的成本。

(我曾見到一群,這還不算完,等西瓜剛剛長到橄欖大小,喜鵲便成群地飛到瓜田裡啄食瓜胎,

近五十隻。)從此便不消停了。哪個西瓜大它們啄食哪一個,哪個西瓜熟它們啄食哪一個。西瓜被啄上洞後一旦灌進水或下進雨水,便會整個爛掉。即使沒爛掉也失去了食用價值和商品價值。這給農民帶來了很大的損失。

農民也想盡了辦法驅趕這些惡鳥,先是立假人,後是放紙鳶,繼而張網、噴撒驅鳥藥。但這些辦法或是收效甚微,或是根本不起作用。因為喜鵲是一種非常聰明的鳥,而且視力與鷹一樣極佳。它們對於假人、紙鳶之類,一兩天內就知其不能對自己構成任何威脅,便不再畏懼了,甚至肆無忌憚的站在假人頭上拉屎。張網有時能捕到一兩隻粗心地傢伙,但大多數喜鵲都能在即將觸網的一霎那,像高性能飛機一樣垂直拉起,沖天而避之。至於驅鳥藥,本來就是心到神知的東西。有人會問:何不由專人看管驅鳥呢?你不知,農民種一畝、半畝的西瓜哪夠看管的工錢。

因此,我三年前初來這裡的時候,還有少部分農民家種西瓜,近一兩年喜鵲越來越多,這裡的農民幾乎沒有一家種了。今年本地西瓜價格的大長,我認為於此不無關係。因為一戶農民種一畝,看起來雖少,但千戶農民就種上千畝,以此類推數量還是很巨大的。

總之,喜鵲對魯西北的農民危害很大,在農民心中喜鵲不再是一種喜慶吉祥的鳥,在這裡喜鵲聲名狼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