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諾勸教——薄伽丘這個彎也轉得有點急

據薄伽丘講,《十日談》中的故事都是有理有據的。其中“揚諾勸教”更是意義深刻。

這個故事說的是巴黎住著一位富商,名叫揚諾。他有一個朋友亞伯拉罕,是一名篤信猶太教的教徒。揚諾認為天主教是正宗,希望自己的朋友改信天主教。在他的屢屢勸說之下,亞伯拉罕決定去羅馬考察一番,看一看天主派遣到人間來的代表——教皇的氣派到底怎麼樣。揚諾起先怕他要是果真趕到羅馬教皇的宮廷裡,讓他親眼看到了教士們荒淫佚樂的腐敗生活,別說他永遠也不會改信天主教,就算是已經信奉了天主教,也勢必要重做他的猶太教徒。於是他又勸說阻撓,但見他的朋友主意已定,便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聽其自然而已。

揚諾勸教——薄伽丘這個彎也轉得有點急


亞拉伯罕果真趕到了羅馬教廷,但是他卻看到羅馬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不是寡廉鮮恥,犯著罪惡的人,連一點點顧忌、羞恥之心都不存在了,因此,竟至於妓女當道,有什麼事要向廷上請求,還要走後門……

繼續觀察的結果,使他看到更多的罪惡:貪得無厭,愛錢如命,買賣聖職。一幕幕驚心觸目的事實使亞伯拉罕得出結論:“照我看,天主應該懲罰這班人,一個都不饒。要是我的觀察還準確,那麼那兒的修士沒有一個談得上什麼聖潔、虔敬、德行,談得上為人表率。那班人只知道姦淫、貪慾、吃喝,可以說是無惡不作,壞到了不能再壞的地步。這些罪惡是那樣配合他們的口味,我只覺得羅馬不是一個‘神聖的京城’,而是一個容納一切罪惡的大熔爐:照我看,你那位高高在上的‘牧羊者’,以至一切其他的‘牧羊者’,本該做天主教的支柱和基礎,卻正日日夜夜,用盡心血、千方百計,要叫天主教早些垮臺,直到有一天從這世上消滅為止。

揚諾勸教——薄伽丘這個彎也轉得有點急


話已說到這個份上,如果按照通常的做法,作者似乎應該讓亞伯拉罕放棄天主教,離開羅馬。但是薄伽丘和通常的做法不一樣,這也正是他匠心獨運的地方——亞伯拉罕接著說:“可是不管他們怎樣拼命想把天主教推翻,它可還是屹然不動,倒反而日益發揚光大,這使我認為一定有聖靈在給它做支柱、做基石,這麼說,你們的宗教確是比其他的宗教更其正大神聖。所以雖然前一陣日子,任憑你怎樣勸導我,我總是漠不動心,不願意接受你們的信仰;現在——我向你坦白說了吧,再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我做一個天主教徒了。我們一起到禮拜堂去吧,到了那裡,就請你們按照你們聖教的儀式,給我行洗禮吧。”

結果,亞伯拉罕就去教堂接受了天主教洗禮。

《十日談》的“揚諾勸教”,就是一把鋒利的匕首,直刺天主教會的心臟,在薄伽丘的故事面前,中世紀的教會成了滑稽的嘲諷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