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和疊加態說的是不是一回事,如果不是又有什麼不同?

lingzisea


個人理解,量子測不準原理和量子疊加不是一回事,量子測不準是場反應態的整體效應。量子疊加是引力場與磁極場效應,如量子躍遷.量子糾纏,波粒二象性。


簡如空來


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

更加正確的叫法應該是不確定原理。不確定原理是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1927年提出的。這項原則陳述了精確確定一個粒子,例如原子周圍的電子的位置和動量是有限制的。這個不確定性來自兩個因素,首先測量某東西的行為將會不可避免地擾亂那個事物,從而改變它的狀態;其次,因為量子世界不是具體的,但基於概率,精確確定一個粒子狀態存在更深刻更根本的限制。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要想測定一個量子的精確位置的話,那麼就需要用波長儘量短的波,這樣的話,對這個量子的擾動也會越大,對它的速度測量也會越不精確;如果想要精確測量一個量子的速度,那就要用波長較長的波,那就不能精確測定它的位置。

量子力學的疊加態

瞭解疊加態之前,我們介紹一下態疊加原理。

態疊加原理:如果所有的量子態都是體系的可能狀態,那麼,它們的線性疊加態也是這個體系的一個可能狀態.


在量子力學裡,態疊加原理表明,假若一個量子系統的量子態可以是幾種不同量子態中的任意一種,則它們的歸一化線性組合也可以是其量子態。稱這線性組合為“疊加態”。簡單的說,疊加態描述的是一個事物所有的可能結果,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薛定諤的貓。

如果我們把一隻貓關進一個密閉的盒子,用槍對盒子射擊,這支槍的扳機是由原子衰變扣動的,那麼我們便無法知道這隻貓究竟是死還是活,因為原子的是否衰變是一個隨機事件。在量子力學中,我們便把這隻貓所處的狀態稱為死與活的疊加狀態。

最後我們回答這個問題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很容易判斷,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和疊加態說的不是一回事。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是自然界的一個基本規律,它告訴我們對事物的進一步精確測量是不可能的。而態疊加說的是薛定諤方程的解是概率性的,所有的可能結果的疊加也是可能的一種結果。


科學大爆炸OS


量子力學,為什麼聽不懂?

因為它取了一個不該取的錯誤的名詞“量子”。“量子”這個詞不該取且錯誤,為什麼?首先我們應該搞清,能量的定義是什麼?能量是物質彈性力變化的反映。能量,它是無形感覺存在。據此就不該出現“量子”這個詞。一旦出現“量子”這個詞,就與“能量”定義相悖,把物理攪渾,越攪越糊越不懂。物理學要有序,那麼物理名詞要有序有類,比如,物質可以取名叫“子”,比如:分子,原子,電子,粒子。那麼能量就不可以取名叫“子”,比如:量子,光子,力子,引力子。能量取名叫“子”,就把能量與物質的概念攪渾。而能量與物質,是整個物理學最基礎的兩大概念,最基礎的兩大概念都混亂了,後續還能好嗎?後續還能懂嗎?

物質是宇宙間一切有形實體存在。能量是宇宙間一切無形感覺存在,比如,力,能量,知識,感覺,意識,皆屬能量的範疇。


天山我才


波的最小單元是什麼?

不論什麼波,能形成波動傳播時,在每一個時刻,所點用的幾何空間部分是什麼?最小單元所佔,也至少是不能簡化為一個幾何點。而測量時,測量儀器,感知信息,是用幾何點定位。不論感之所佔的區域的哪一點。都認為測到了該波動。就主觀把波定位為一個幾何點了。

要測速度。只測一次不能獲得位移改變量。要測要次。西次感知的位置。是同一個波形的兩個位置。並非同一個點的兩個位置。也不一定是相位相同點的相鄰的兩個位置。按此計算出的動量是誰的?動量定義,是對同一個點的運動來進行。現在,聯是否同一個點都保證不了。何來準確可言。本就不是對同一個點測得之結果。兩次測定就沒有相等之必要。當然就顯示為測不準了。

測不準是波動不能簡化成幾何點之運動之一個客觀證明。


西北大學數53畢業


以我的蠢見不是一回事兒。測不準原理說的可能是不穩定現象產生的不固定的數值。而疊加就像磁場一樣可以並存同一空間。這是我的一點感悟。謝謝組織的遨請!


艾淑華33


量子力學疊加態是表示一微觀粒子可以同時存在於兩個或多個位置,而且一觀察就被確定。

測不準是表示微觀粒子都在空間中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動量雜亂無章運動,描速它們都用概率雲表示,而概率就是測不準的表現。


何時醒悟


不是一回事,因為測不準原理是說你在測量的時候因為施加的影響,已經不是事物本來的那個狀態,而是你測量過程的結果。而疊加態是指事物的不確定狀態,就是在你觀察之前,事物的各種可能狀態,只有當你觀察時才確定了它。一個是事後結果,一個是事前狀態。


用戶55550069136李


不是一回事,但有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