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數已撤銷的丹東市14個行政區域(顏值最高的邊境城市)

原名安東市,1965年更名丹東市。

中國海岸線的起北端起點,位於東北亞的中心地帶,是東北亞經濟圈與環渤海、黃海經濟圈的重要交匯點。丹東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9℃,是中國東北地區最溫暖最溼潤的地方之一,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獲選為“中國十大養老勝地”之一。

歷數已撤銷的丹東市14個行政區域(顏值最高的邊境城市)

一、安東市

1934年以安東縣城區設置。

1949年屬遼東省。

1954年屬遼寧省。

1965年改名丹東市

二、安東縣

1929年直屬遼寧省。

1946年析置安東市。

1965年改名東溝縣。

1993年改設東港市

歷數已撤銷的丹東市14個行政區域(顏值最高的邊境城市)

三、鎮安區

1949年由安東市設置鎮安區

1950年撤銷,1951年復設。

1955年再撤,併入元寶區

四、浪頭區

1949年由安東市設置浪頭區

1957年撤銷,與五龍背區合併,合設市郊區

五、九連城區

1949年由安東市設置九連城區

1956年撤銷,併入五龍背區

歷數已撤銷的丹東市14個行政區域(顏值最高的邊境城市)

六、五龍背區

1949年由安東市設置五龍背區

1957年與浪頭區合併,改設丹東市郊區

七、湯池區

1953年由安東市設置湯池區

1956年撤銷,併入浪頭區

八、莊河縣

1913年由莊河廳改置。

1955年劃歸安東專區

1959年屬旅大市。

1966年屬丹東市

1968年復屬旅大市,1981年屬大連市。

1992年撤銷,改設

莊河市

歷數已撤銷的丹東市14個行政區域(顏值最高的邊境城市)

九、桓仁縣

1914年改懷仁縣置。

1959年,桓仁縣隸屬本溪市。

1966年,桓仁縣隸屬丹東市

1968年,桓仁縣復隸本溪市。

1989年撤銷,改設桓仁滿族自治縣。

十、郊區

1957年由安東市設置郊區。在今遼寧省丹東市北郊。

1980年,郊區改名振安區

十一、岫巖縣

1913年由岫巖州改置。

1954年屬遼寧省轄。

1958年為丹東市轄縣。

1985,撤銷岫巖縣,設立岫巖滿族自治縣。

1992年,將原由丹東市管轄的岫巖滿族自治縣劃歸鞍山市管轄。

歷數已撤銷的丹東市14個行政區域(顏值最高的邊境城市)

十二、東溝縣

1965年改安東縣置,治大東溝(今遼寧東港市)。

1993年,撤銷東溝縣,設立東港市(縣級)。

十三、金湯區

1949年由安東市設置。

1950年撤銷,1951年復設。1957年又撤,1959年復設。

1960年再撤,併入元寶區

十四、中央區

1949年由安東市設置。

1950年撤銷,1951年復設。

1955年再撤,併入振興區

歷數已撤銷的丹東市14個行政區域(顏值最高的邊境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