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各種野菜圖片名字?

陳了P


農村的野菜沒有汙染,而且營養價值高,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愛,每年春季和夏季,是各種野菜生長旺盛的時節,空閒的時候經常會採一些回來吃,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些我們這裡常見的野菜。

薺菜

蒲公英

麵條菜

野莧菜

灰灰菜

馬齒莧

豬毛菜

掃帚苗

白蒿

苦菜

苜蓿菜

苣蕒菜

不同的野菜,有不同的做法,其營養價值也不一樣,你們那裡還有什麼不同的野菜嗎?歡迎留言評論!


直觀鄉村


南北方有差異,我認識的雖然不多,但也不少,有一些是我拍到的圖片,還有我搜集整理的,你看看能認識幾種.

1.薺菜,在北方初春最早吃到的,涼拌,做包子,包餃子吃都可以。


2.白蒿,學名茵陳,有的地方叫綿綿蒿,可以泡水喝,主要是和麵粉蒸了

3.蒲公英,可以涼拌,泡水喝.


4.苦菜,我們老家叫苦苣,學名敗醬草,涼拌,泡水,做菜團都可以.

5.馬齒菜,也叫馬齒莧,開水焯了涼拌,做包子這個季節最好吃.

6灰灰菜,老家叫灰條菜,現在正是吃的時候.




7莧菜,這是野生的.

8鹼蓬菜
9車前草

10.掃帚苗

11.刺薊

12.麥瓶菜

13折耳根

14地皮菜,也叫地軟.

15.紫蘇,今天剛拍到的,沒吃過.

16.蕨菜

17.地環,也叫寶塔菜.

18.藠頭



19.苦藠


還有我在重慶吃過的野芹菜。

上面都是我吃過的,還有好多不認識的野菜,太多了。

野菜是個好東西。


黃曉紅果果


我們小山村,能吃的野菜很多,光草本類的就有經常吃的蕨菜,薺菜,灰灰菜;水溝邊生長的薄荷,魚腥草;可以入藥的車前草,蒲公英。

下面分享入夏以來我們經常摘吃的10種吧。昨天摘的一筐野菜。剛好有10種。分享給你😀

一、鬼針草

鬼針草,這名取的很貼切。結的果像鬼針,走在野外,經常被粘一褲腿,很惹人煩。不過這鬼東西還沒開花的時候,嫩嫩的苗,很好吃,涼拌,蛋炒,清香微苦,是夏天的清涼菜。


二、藤三七葉

又叫野落葵,土三七,夏天吃的是它嫩尖嫩葉,炒出來口感像木耳菜。它的珠芽,跟地下的根塊,也可以用來煲湯。


三、刺頭菜嫩葉

長在深山裡,現在我們小山村有人家也有種植。春天的時候我們吃它嫩嫩的芽苞,夏天我們吃它嫩嫩的葉尖。

有刺,聞著有藥香,野味很濃郁,入口微苦清涼。可以涼拌,炒臘肉,油炸,被譽為“山野菜之王”呢。



四、野生薄荷

跟種植的薄荷長像有點不一樣。味道是一樣的,喜歡長在稻田和水溝邊,吃法都是一樣的,涼拌,油炸,蛋炒,清涼之王。



五、魚腥草葉

會吃魚腥草的人,真是無魚腥草不美味。春天吃的白嫩的根莖,到夏天了,嫩嫩的葉尖,怎能錯過呢?光簡簡單單的涼拌,吃了全身清爽。



六、蒲公英

蒲公英,在我們家常吃常喝常入藥。

最開始是我老爸種植的,後來它的種子就被吹到各處,房前屋後,院裡階前,花盆裡到處都野生起來。

夏天涼拌蒲公英,最是清涼可口。


七、野茼蒿

揉一揉葉子,一股茼蒿的氣味,很好辨別,結的種子,像蒲公英,會隨風飛揚,清炒,做羹,很美味。

八、何首烏嫩葉

何首烏不止是一味中藥,嫩莖葉子還是一道養生野菜。可以涼拌,蛋炒,燒湯。


九、野蕎麥

和種植的蕎麥不一樣,有根塊,多年生,我們山村附近很常見,根塊是一味中藥,莖葉可以入菜,涼拌最美味。

十、苦苣菜

很像蒲公英,吃法也差不多,口味也是微苦,營養豐富,最適合火熱的夏天。


以上就是分享的10種野菜,你喜歡吃那種呢?


山妹子阿翠


在農村,每到春夏季,人們就開始採野菜,這幾年人們對野菜的熱愛和追捧程度,超乎想象。在農村野菜品種繁多,分佈廣泛,南北方各有差異,我生活在北方,就說下自己見過和吃過的野菜吧,按採摘時間來說。

01.薺菜:一年或兩年生草本植物,南北方都有,北方春秋兩季,深受各地人們喜愛,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02.薤白,也叫小根蒜,百合科植物,南北方都有,四月份可採,是味很好的中藥。

03.蒲公英,別名婆婆丁,多年生草本植物,分佈廣泛。四月份可採,能吃到秋天,它藥食同源,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


04.白蒿(柳蒿芽),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是北方特有的一種野菜,食嫩芽,5~6月採。

05.鹼蓬菜,一年生藜科植物,主要生長在東北等地,3~5月採,嫩莖葉可食,營養豐富,是優質蔬菜。

06.山苜楂,也叫山麻楂,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天食嫩莖葉。


07.苣蕒菜,也叫曲曲菜,分佈廣泛,北方較多,春天必吃的菜,味道與蒲公英相似也有藥用價值。



08.黃瓜香(廣東菜),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著名的野菜。主要生長在長白山、興安嶺一帶,五月採嫩芽食。

09.香椿,被稱作樹上蔬菜,早春可採嫩莖芽食,一年只採一次,被稱作嘉賓之名貴佳餚,營養價值高於其它蔬菜,分佈華北等地。


10.刺老芽,多年生小喬木,主要分佈在東北林區,是山野菜中珍品。藥食兼用,5、6份採嫩芽食,形與香椿相似。

11.蕨菜,含有甾醇等營養成分,是“山菜之王”主要生長在東北地區,出口國外。


12.牛毛廣,也叫薇菜,主要生長在東北,營養豐富,也是山野菜的珍品。與蕨菜、黃瓜香像。

13.野山芹,多年生草本,主要分佈在東北地區,4~6份採,比普通芹菜葉小。


14.野薄荷,多年生草本,每年春末夏初採嫩莖葉食。薄荷是世界三大香料之一,可入藥和出口。

15.馬齒莧,一年生草本,分佈廣泛,5~9可採,是一味不錯的中藥,藥食同源。

16.車前草,一年或兩年生草本,分佈廣泛,5~6月份可食嫩葉,籽可入藥,藥食同源。

17.野莧菜,一年生草本,分佈廣泛,5、6月份食嫩莖葉,藥食兼用。

18.豬毛菜,全草入藥,一年生草本,分佈廣泛,食嫩莖葉,5~6月份採摘。


19.灰菜,一年草本植物,分佈廣泛,春夏可食幼苗和嫩莖,也可入藥。

20.麵條菜,一年生草本植物,分佈廣泛,夏天嫩莖葉可食,蒸吃最佳。形似與山苜楂。

21.紫蘇,一年生草本,分佈廣泛,夏季食葉,味道獨特,是一味不錯的中藥,藥食兼用。

22.桔梗,多年生草本,分佈廣泛,4、5月食葉,秋天挖根,鮮族人最愛,也是不錯的中藥材。

你看到這些圖片是不也有想吃的衝動啊?農村的野菜實在是太多了,數不勝數,吃法多樣。以前人都不吃的一些野菜,現在都成了稀罕物,比普通蔬菜還要貴上好幾倍。像刺老芽、牛毛廣、黃瓜香、蕨菜還有香椿,的確很珍貴。野菜雖有營養,但也要因人而異,不是誰都可以吃的,在量上也要有所控制。

以上是個人所見,網友還有要分享的,請在下方評論區留下自己的看法,共同學習。


劉亞麗80


農村田野野菜種類多,看到前面有朋友已經說了不少了,那我就再補充一下吧。比較常見的野菜還有以下9種:

1、泥糊菜

泥糊菜在農村田野比較常見,這是清明節前後,南方人們常用來製作“青團”的一種“青”。它的葉子正面深綠色,背面白色,葉子中間抽出一根長長的花莖,開出紫色的小花。這種野菜很容易招惹膩蟲。

2、馬蘭頭

馬蘭頭也叫田邊菊、紅梗菜,它的嫩苗梗是紅色的,是江浙一帶春天比較受歡迎的野菜,涼拌清炒都很美味。周作人在《故鄉的野菜》中提到的歌謠“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說得就是它。

3、豬毛菜

豬毛菜是北方農村田野常見的一種野菜,也叫刺蓬、蓬馬尾巴、豬毛蒿,它的葉子像松針一樣很細,嫩苗很好吃,老了長滿刺兒就沒有食用價值了。

4、枸杞芽(甜菜頭)

枸杞芽是農村野生枸杞的嫩芽,春天採摘了吃非常美味。枸杞芽也被叫做“甜菜頭”,開水焯了涼拌有一種甜味兒。《紅樓夢》中曾經提到過,寶姑娘最愛吃的野菜呢。

5、茵陳

茵陳在農村也叫做“白蒿”,早春就會萌發,它的葉子綠色,像是蒙了一層霜。白蒿的嫩芽,裹上面蒸著吃,非常好吃。

6、米米蒿

米米蒿也叫播娘蒿、麥蒿,麥子地裡最常見的一種雜草。它的嫩苗也可以吃,一般在膠東一帶吃得較多。米米蒿開水焯了,涼水浸泡些時辰,然後剁碎了包包子吃很好吃。

7、野莧菜

野莧菜在農田山野很常見,是夏季常見的野菜之一。栽培品種的有紅莧菜和綠色莧菜等,品種多樣,野生的有凹頭莧、反枝莧菜等,農村也叫它“人青菜”。掐它的嫩稍吃。

8、龍葵

龍葵是一種常見的茄科雜草,它的果實成熟時紫黑色,是鄉間孩子最愛的野果子之一。它的嫩葉也可以吃,在南方叫做“苦涼菜”的是它的一個品種:少花龍葵。

9、鼠麴草

鼠麴草也被叫做清明菜、黃花艾、棉線頭草,很能體現江南風物的一種野菜,江浙農村一帶,人們用來做“清明果子”的一種野菜。採青採青,這鼠麴草便是特別常見的一種“青”。

以上是農村山野9種常見野菜。一說起這些鄉間的植物就比較興奮,大概是從小鄉土生活的浸染,承載著無數美好回憶吧!

歡迎關注“漫行草木間”,喜歡記得轉發。草木心,鄉間味,細細品,漫漫行。

漫行草木間


生活在農村,野菜是一種非常常見,並且也很容易採取獲得的一種食物。在農村我們去採摘野菜“都說去撿”,由於地域文化不同,生活習慣的不同,各地的野菜種類不一樣,且每個地方對他的稱呼也不一樣。城裡人見到野菜的機會不多,所以大部分城市人都沒有吃過農村的野菜。以下分享各種野菜的圖片跟名稱,以及介紹常見的吃法,能幫到他們認識各種野菜,更加深入瞭解農村特色!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90後農民阿信】,瞭解更多農村趣事。

1:野蔥(小根蒜)

春季的時候,農村的山上,田野上四處長滿了大大小小的野蔥,有時候出門看到都會摘一些回來做菜用。

有時候會用來做蛋炒飯,更多時候是用來做野蔥炒雞蛋,非常的香。


2:鼠麴草

在邵陽地區的做法一般是將新鮮採摘的鼠麴草用刀切碎,放進沸水中燙一遍,撈起來。再將糯米粉放進鼠麴草中,一起不停攪拌,待其攪拌均勻。搓成一個個圓餅,最後放進熱鍋油中,炸熟即可。有些地方是蒸熟。


3:雷公菌(地瓜皮)

在農村的山上,只要雨天才過後,地上就會生長出很這種雷公菌。

<strong>

在我們農村一般是說去“撿”雷公菌,只要拿上一個塑料袋,或者盆就好,每次只要小編去一趟山,就能收穫一大盆雷公菌回來!

<strong>


4:野菌子

野菌也叫野磨菇, 是一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每年凡有叢林的地方都有各種野菌子

每次上山也能撿半子藍子回來。我們當中在做菜的時候,一般中間都會放很多大蒜。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第一不要採自己不熟悉、不知名、未食用過的菌類,第二食用野生菌不要雜,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發生化學反應,最好每次食用一種野生菌。第三是注意加工時候一定要小心,要煮熟、炒熟,加入大蒜後才能食用。一旦出現身體異常反應,立即到醫院治療。


以上就是“90後農民阿信”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覺得回答的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新一代無業農民


農村各種野菜圖片名字?

由於各地的野菜種類不一樣,我只能把我們這裡常見的野菜圖片發出我自己有的部分,與大家共同交流學習吧,“各種”實難辦到,還望諒解。

1,灰菜:正式中文名叫“藜”,別名灰條、灰灰菜等,是藜科藜屬草本植物。


2,蒲公英:是菊科蒲公英屬植物。

3,苣蕒菜:別名苦菜、苦苦菜等,是菊科苦苣菜屬植物。


4,薺薺菜:正式中文名叫“薺”,別名薺菜、菱角菜等,是十字花科薺屬植物。

5,車前草:是車前科車前屬植物。

6,馬齒莧:別名長命菜等,是馬齒莧科低矮草本。

7,苜蓿芽:是豆科苜蓿屬多年生草本。


8,麵條菜:正式中文名叫麥瓶草,別名有淨瓶、米瓦罐等,是石竹科蠅子草屬植物。

9,掃帚苗:是藜科地膚屬草本。

10:斜蒿:是傘形科草本植物。

11,山萵苣:別名苦菜,是菊科山萵苣屬草本植物。


12,刺兒菜:別名小薊、野紅花等,是菊科薊屬草本植物。

13,核桃花穗:指核桃樹的雄花序軸,可以食用。


14,苦苣菜:別名苦菜,是菊科苦苣菜屬植物。

15,五加芽:是五加科五加屬植物蜀五加和糙葉五加的嫩葉芽,可以食用。

16,烏龍頭:是五加科楤木的嫩芽可以食用。


老姚談植物


好些野菜大家耳熟能詳,但農村人還好,起碼經常見到,而城裡人見到野菜的機會不多,所以野菜的圖片能幫到他們認識各種野菜。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味知識。

按照刺楸個人的理解,農村的野菜大致可分為嫩芽、花、莖葉等幾類,其食用方法也多,無外乎是清炒、涼拌、蒸麵、做粑粑、做餡兒等等。刺楸就把親自拍攝的多種野菜圖片分享給大家,可以收藏。



一、香蕉蕾

香蕉出蕾後本是等著吃香蕉的,但有人會「殺雞取卵」而把香蕉蕾也切成片炒來吃,真是聞所未聞。


二、黃荊嫩葉

黃荊是馬鞭草科的灌木,其嫩葉可像茶葉一樣泡茶喝,也可以當野菜,只是不為大多數人知曉而已,其食用方法待大家去探索。

三、不常聽說的蕺菜

當野菜食用的話,刺楸認為把魚腥草稱為「蕺菜」更正規些,畢竟帶有一個「菜」字,能讓人一目瞭然,這是《名醫別錄》裡記載的名字,當然折耳根、側耳根、狗貼耳也是它的別名。蕺菜多為南方省區的人們當野菜,刺楸見過很多外省人吃不來。



四、姑娘名的馬蘭

菊科植物馬蘭就是一些地方所叫的魚鰍串、田邊菊,有的吃法和魚腥草蕺菜差不多。


五、煮魚的紫蘇

紫蘇是有四種,最好吃的是全為紫色,且葉緣有像雞冠鋸齒的雞冠紫蘇,用來煮魚和炒田螺非常不錯,吃過後吃知道魚和田螺原來還可以這樣吃。

六、繁縷(鵝腸菜)

這種草在冬天的蔬菜地裡較多,能夠活到次年,現在一般割來喂牲畜,很少弄來吃。


七、鼠麯草

這是和艾草一樣可以做青團草草粑的野草,有濃濃的清香,只是在清明節開花後不久就不能做粑吃了,所以要趁早採摘。
還有和鼠麯草長得像的匙葉鼠麯草,花朵不是黃顏色而是麥稈色的,如下圖刺楸手所指的野草。

八、一包針的鬼針草

這種草的瘦果愛粘人,常被頑皮的孩子用來粘別人衣服和頭髮上。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野菜及其圖片的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要是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提起野菜,我相信每個人的手機裡多多少少少都存有一兩張關於野菜的圖片,小丫也不例外,屈指一數,我吃過的還真不少,少說也有二三十種吧!別羨慕我,誰讓我生長在動植物王國呢。

我曾經給大家介紹過不少的野菜,什麼薺菜啊,蒲公英啊,苦刺花啊什麼的都有,接下來我給大家再上十張圖,隆重推出幾款好吃的野菜,看看你認識的有哪些,請注意,這些野菜都是我自個拍的哦!

小蕁麻



一種會叮人的野菜,一不小心就會扎到手,讓人痛徹心扉,可是煮熟後不扎嘴也不扎心,特養嘴養胃。

地湧金蓮

這款野菜不僅異常美麗,而且還很好吃,是我們南方特有的一種植物,煮出來又軟又甜,北方人都饞哭了。

黑跌菜


蠶豆地裡最多的一種野菜,合適冬季釆食,酸酸的,炒食時和乾紅辣椒,大蒜有一拼。

苦菜花

苦菜藤,苦菜花,苦苦的味兒嘴中甜,這種野菜在三四月份吃花,到了五六月份後吃葉蔓,吃在嘴裡有淡淡的回甜,是清熱解暑的好食材。

老娃花


老娃花開時剛好是三月份左右,是可食性野菜中的精品,只觀其花覺得不咋滴!可嘗過其味後就知道花不可貌相這幾個字的含義了。

蕨菜

吃蕨菜要在春天吃,還沒有雨水落地時的這一波蕨菜是最鮮美的,這一段時間只消到山上掐蕨菜賣,一斤三元錢,比種小菜賣划算多了。

馬齒莧


本地人叫指甲菜 ,馬牙齒菜的馬齒莧這段時間開始長出來禍害蔬菜了,說了你不信,這東西在我們這裡就是野草,很少有人吃,不過偶爾吃上一頓還是挺不錯的。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魚腥草,水旱芹,野蘆筍,秧雞菜,鵪鶉花,苦馬菜,木姜子等等,在這裡就不一一上圖了,下次在介紹給大家。



泥糖小丫


說起農村的野菜,地域和氣候不同,各地的野菜品種也各不相同,我分享我們當地最常吃的十種野菜和圖片給大家,它們分別是“五花五菜”。


一是攀枝花。攀枝花也叫木棉花,屬於南方樹種,一般2至3月份開花,花掉落下來後,樹下落英繽紛,花朵顏色不變,我們以花蕊為食用部分,焯水後泡,可炒、可煮。


二是糖梨花。糖梨屬山區一種類似於梨的野果,果子酸澀不常吃,但是糖梨花卻很美味,摘取還未開放的花蕾,拿回家焯水後用清水泡,去除苦澀味就可以隨個人口味食用。


三是樹花。在高山林海里,尤其在原始森林中,樹花是最常見的,顏色為棕黃色或者灰白色,我們常叫“樹鬍子”。春夏季節,是採摘樹花的最佳季,拿回家也是用水焯後再用清水泡,一般為涼拌。


四是芭蕉花。分為野芭蕉花和家養芭蕉花,無論哪一種都可以吃,去除外層花瓣,可以食用的只是裡面淺黃色幼嫩的花心,用佛水焯後拿出切成橫絲泡清水,可炒可煮。


五是苦菜花。苦菜花屬於熱帶地方特有的藤狀植物,它的嫩葉嫩莖和花都可以食用,以花為上品,清涼可口,可炒可煮。


六是蕨菜。蕨菜是大眾野菜,採回嫩莖葉,用水焯,連同所焯的水一起泡,去掉苦澀味就可以烹飪食用了,蕨菜也可以曬成乾菜,日後煮臘肉、排骨吃。


七是臭菜。不會吃臭菜的人聞起來會感覺奇臭無比,但是卻是一道美味,可蒸蛋、涼拌、炒肉等。


八是苦涼菜。有的地方叫黑果菜,荒郊野外最為常見,掐其嫩莖葉,洗乾淨後直接炒食或者煮湯,苦中帶甜。


九是水葉菜。屬於一種水生植物,在湖面、水塘、庫壩裡最為常見,採其嫩葉,洗乾淨直接煮湯、煮魚吃,少數民族地方用來煮酸筍、醃肉吃。


十是魚腥草。也叫折耳根,農村裡最為普遍,全草可食可入藥,一般食用取其嫩莖葉或者根部,洗乾淨直接涼拌或者炒肉、煮湯都可以。

以上這些野菜,你都吃過嗎?關於關注花腰妹留言、交流!(圖文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