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會是房價降低的契機嗎?

quwulc


新冠肺炎過後,我認為房價應該會有所下降,主要是樓市要回攏資金髮展,所以應該會適當的對一些樓盤降價促銷,但我認為這種降價的幅度可能不大,尤其下半年,一些地方可能會為了實現地方財政的收支平衡,而陸續出臺相關的購房利好政策,如果是這樣,房地產行業應該會慢慢的回暖,在房價上也會慢慢的回調,甚至有上漲的趨勢也說不定。


西安樓市服務平臺


1、本次疫情相比 2003 年 sars 疫情對房地產影響更大

新冠疫情突如其來,房企延長假期、推遲復工,暫停線下售樓,銷售、新開工、施工、 竣工等受到全方位影響。從整個房地產行業發展角度來考量,由於宏觀經濟背景變化較大(城 鎮化率、老齡化水平、居民槓桿率、政策支持力度等),SARS 經驗 對判斷“新冠”後房地 產趨勢的參考意義有限。

其次,2003 年 SARS 疫情爆發時,我國房地產正處於市場化發展的起步階段,市場規 模較小,需求旺盛,銷量持續快速擴張,1999-2009 年商品房銷售面積複合增速超 20%, 在房地產內在增長動力推動下,SARS 疫情的短期擴散影響力較小。而近二十年來房地產市 場經歷起步、快速增長後需求逐步釋放,目前市場規模持續盤旋於歷史高位,2019 年商品 房銷售面積達 17.2 億平米,是 2003 年市場規模的 5.1 倍,銷售金額亦超 2003 年的 20 倍, 市場規模繼續大幅度增長的動力明顯減弱。

2、2003 年房地產政策環境較為寬鬆,而近幾年在“房住不炒”基調引導下,政策 調控整體處在嚴緊狀態,需求釋放節奏趨於理性,2019 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已出現調整勢頭,在當期行業背景下,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展對短期內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或較為 顯著。

綜合考慮疫情週期、消費者心理變化、政策邊際改善等因素,我們初步判斷:

一季度預計成交量處於冰點,此時客戶需求對價格的彈性較低,低價策略難以在市場生 效,價格將保持穩定;

中性預計二季度疫情減弱,經濟受復工影響逐步改善,客戶將逐步釋放置業需求,受流 動性緊張影響對價格較敏感,預計各房企將採取降價策略以吸引市場滯後需求,此時市場相 比一季度將價跌量升,但量能依然處於低位;

下半年開始伴隨經濟回暖,以及流動性改善,量能回到市場正常水平,價格企穩並逐步 回調。





大灣區地產段子手


會,但這不但是房價降低的一個契機,而是整個經濟急速下滑的一個轉折點,我在多篇文章中把新冠疫情形容為“財富收割機”,雖然房價下降,但是這兩個月停工停產,原本屬於人們的財富大幅度縮水蒸發,“買漲不買跌”是人們的一種心理,跌的時候總期待跌更多。

國家必定會推出一系列的經濟刺激政策,囊括所有行業的經濟刺激(也可以說是救援)政策。而房地產方面的政策會有:

(1)加大房地產開發貸款比例

(2)適當放寬房地產開發貸款條件

(3)降低一二線城市限購標準

(4)降低首次置業貸款首付比例

(5)降低住房貸款利率

(6)降低交易環節所需稅收等等

要知道,前兩年房地產的頹勢,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國家把房地產這頭“猛獸”困在籠子裡“馴化”,而必要的時候,國家也會適當讓它再次“出山”對抗經濟的下行,當然,在當今領導層的英明領導之下,房地產是不會像以往一樣虛高和產生泡沫。





房產廣州


短期內房價下調空間較大。

春節前後本就是返鄉置業小高峰,加之三四月的小陽春,但因本次疫情的影響,售樓部關閉,中介歇業,房產銷售將會受到極大影響,而伴隨疫情隨之而來的材料,人工成本短期內必將增長,考慮到各地管控不通,也將會在復工後出現一定程度的用工荒。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房地產融資產生的利息逐漸增大,人們受本次疫情影響,必將考慮的家庭抵禦意外風險能力,從而降低購房慾望,這些都將倒置房企大概率選擇以價換量,從而促進快速的資金回籠,以期減少生存發展壓力。

長期看,房價將會趨穩,並將伴隨小幅波動。

房地產行業在GDP增長中的貢獻無需多言,中國城鎮化發展比例已經達到60%,國家調控,逐漸使房子迴歸居住的基本屬性要求,對比SARS時期,房價爆發性增長的空間已不在。但考慮到房地產龐大的體量,出現斷崖式下跌的可能微乎其微,個人預判,中長期必將趨穩,總體會有輕微浮動。


十年踐行


1、今年的返鄉置業行情徹底熄火。因為返鄉置業集中在春節之後。春節趕上疫情,大家封閉在家中。疫情逐漸解除,大家也開始陸續返工,正好跳過這個檔期。三四線城市樓市在自身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更是雪上加霜。即使短期內會迎來一波人為小高潮上漲,但會迅速下落回穩。

2、疫情結束後,一定會陸續出臺購房利好政策。因為半年的冷市,一個季度的疫情,地方經濟發展嚴重失衡,地方財政尤其是對土地有依賴的城市,收支無法補平,只能通過短期刺激樓市,讓老百姓買房來彌補之前的虧損。

3、如果4月份疫情能夠結束,估計在五六月份,之前耽擱的小陽春行情會補發。雖說有反彈,但天花板極其有限,無法完成大漲行情。一來,購買力被前一輪大週期透支,還沒修復,不能和2003年同日而語。二來4、5月之後,天氣炎熱,老百姓看房動力弱,傳統淡季會抑制行情爆發。



bgy陶青山


疫情畢竟是短期的,鍾南山院士說了預計4月份疫情就會結束;依靠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房地產也會重新步入正軌。

作為一個成熟的投資客,我們可以通過了解房企的處境來分析接下來的房價走勢。話說知此知彼,百戰不殆!

疫情當下,最考驗的就是房企的現金流。據澎湃新聞調研了72家企業,(其中46家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受影響貨值超4400億元,上半年的到期債務近5300億元。房地產企業面臨巨大的現金流壓力,即使是大型房企也難以倖免!

目前上海、無錫、西安等地接連出臺了《應對疫情保障經濟平穩運行的相關政策》,房地產方面的涵蓋了繳稅延期、資金補助、貸款支持、降低預售門檻、延遲繳納土地金、順𨒂開竣工時間等方面,全力支持房地產企業、建築施工企業積極應對疫情給企業生產經營造成的困難。

這些政策全國各地相繼也會出臺,相信珠海也不例外,但都屬於因城施策的範疇;中央層面目前還沒有看到有直接針對房地產的政策出臺。中央去了房地產3年槓桿的成果,我不認為他會輕易的拱手相讓。所以與其寄希望於中央政策層面的放鬆,不如算算手裡的牌能打多久。

節後貨幣已經放水2.7萬億元,但並不是放給房地產的,而是實體行業的,不過房地產間接受益。打個比方:A企業向銀行貸款購買了B企業的原材料,B企業不一定會把錢全部投入再生產,後面這部分錢的去向是無法完全追蹤的。所以即使其中有一部分錢傳導進了房地產,至少也是下半年的事情。

房地產還面臨一季度的銷售業績被毀,二至四季度能否追趕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問題。2019年房地產的總銷售面積約17億平方米,現在看來也許會成為歷史峰值的最高點,今年是要走下坡路的。

上面我們從房企的負債、地方政府的因城施策、貨幣政策、房企的全年銷售業績等方面瞭解房企目前面臨的嚴峻處境。如果你作為房企的老總,你會有什麼樣的應對方案呢?我們可以推算一下。

1、如果某家房企的現金流能撐得起半年,那時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可以不考慮降價。

2、如果某家房企的現金流只夠3個月,會比較緊張,會考慮以價換量。

3、如果某家房企的現金流只夠1-2個月,那它多半會選擇以價換量。

以價換量,只是暫時的一種銷售策略,並不會改變行業的整體趨勢,所以即使房企選擇以價換量,幅度也不會很大,我個人預計5%以內。而作為投資客,能在房企最弱的時候進場,就是最佳的時機。

今年的房價會是低開高走的走勢,機會在上半年。

2月13日,恆大集團宣佈,自簽署《商品房買賣合同》之日起至5月10日,購房者享有最低價購房權益,如購買樓盤價格下調,可獲補差價。除了恆大之外,9日融創房地產集團上海區域、北京區域和東南區域同時發消息,在2月10日至3月31日認購指定項目,自認購之日起享受30天內無理由退房。(澎湃新聞)

恆大、融創都是TOP5以內的大房企,不過在珠海的項目都不多,目前珠海還沒有哪個項目發表不降價申明。


珠海金牌房產顧問


不管是房子,是所有的企業都有影響的,不過疫情過去之後都會好起來的。



白溝房產快訊


在疫情期間每個行業影響不同。但是開發商影響比較大基本上都是銀行貸款來修房子,所以可能會導致兜底銷售,但是過了這個風口房價絕對會上升的


房子哪些事兒


不會,疫情影響只是短暫性的

可以關注一下昨天的股市已經回升

但是可以明確的告訴你

房價有可能會像耐克的標誌


成都房產百事通


肯定有影響,疫情後人們會清醒很多,理性看待房子是住的,房價不能脫離當地現實工資收入所能支配,住多大的,住在什麼地方適合自己,會量力而行,安逸幸福,開心快樂,沒有壓力才是生命長壽的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