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會用難過來代替憤怒,這樣好嗎?

樑上不是君子


說一說我的情況,在一起時間一年了,只要有憤怒就發洩出來,結果兩人吵的很厲害,誰也不讓誰,男的的更喜歡佔上風。到後來慢慢的憤怒就被難過代替,已經懶得吵了,就自己一個人默默難過。所以這是一個過程,我覺得是心死的過程。


最熟悉的陌生人1111


   為什麼有些人會用難過來代替憤怒,這樣好嗎?應該不好。有人會說,人家的行為傷害了我。我當然要針鋒相對,以牙還牙,一洩胸中怒火。假設惹你生氣的人,是你的親人,如父母,你還會這樣說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有人會說,對待身邊的親人,屬於特殊情況,可以寬容。但是對待外人,絕對不行,絕對要以牙還牙。難道真的就能解決問題嗎?作為一個班主任,經常與家長聊天,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不少家長跟我說掏心話,有時看孩子不學習,或做錯了事。非常不高興,忍不住,發飆把孩子打一頓,或痛快地罵一頓,用最傷人自尊的語言。事後情緒穩定,頭腦清醒,很後悔,覺得做法過分,心中難過了好多天。可以說,憤怒沒有解決問題,增加了難過。

     在與朋友和同事交往中,遇到不高興的事。也不贊同一生氣,就要火冒三丈,就發飆。在單位,因同事某件事或一句話,惹你不高興,當場發怒,給對方難堪。這樣看似很解氣,很瀟灑。你掙足了面子,對方丟了臉。那麼,在以後的工作中,有交集時,你如何面對他?說不定,你也後悔難過,當初若控制一下情緒,不至於現在如此尷尬。為此心裡然糾結難過好一陣子。但也有一種人,不高興,發了頓脾氣。事後就忘了,根本不放在心中。昨天罵了對方,第二天又視為朋友。終究是少數人,不作討論。

      生氣不發怒,說起來容易,做起難。不發怒,悶在心中,傷身體。那麼如何解決這一個大難題?我想,這就考驗一個人的涵養和心胸。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人做事落落大方,遇事不急不躁。別人傷害了他,或給他難堪,都能冷靜對待,不生氣不發火。這樣的人,不是懦弱,是有涵養的表現。這樣的人,在生活中很受人尊重。(新手上路,請多關注)


愛跳舞的書


難過可能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自我緩解方法了,他會讓你認清自己,又不傷害他人。


時代的憂鬱症,讓我們特別易怒

待在家的這些天,連我70多歲的老媽都知道睡覺賺錢的故事了。很多人會很懊惱,努力工作一整年,沒有人家直播睡覺一整天賺的多。所以很多的鍵盤俠開始抨擊,以攻擊別人來取得認同,來獲得自身的優越感。


行業的多種變化,讓我們特別不安

從前些年的餐飲盛況,到如今的行業“血洗”,只用了短短的幾年時間。不論是連鎖品牌還是街邊小店,都沒能倖免,從餐飲行業再到其他實體行業,幾乎都是大同小異,而帶給我們的就是工作的不穩定性,沒有了穩定的收入,大家變得惶惶不安。


適度的自我療傷,好過怒不可洩

憤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而難過更多的是看清問題後的失望,失望過後能重新審視問題便是自我的進步,很多時候憤怒來源於不思考,多給自己一些思考的時間,適度的自我療傷之後,可能你的憤怒也就變淡或者消失了。


運營汪汪財


負面的情緒難免出現在我們的情緒天氣裡,但是我們不是壓抑逃避隔離它們,而是應該好好處理它們,不能讓難過或者憤怒這些糟糕的負面情緒所控制,不能讓這些情緒發黴,我們需要正確對待它們,應該科學有效的發洩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以下推薦幾個小方法:

第一,轉移注意力

當火氣上湧時,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者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比如發現自己要發脾氣的時候先去洗個熱水澡。

第二,換位思考

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通過換位角度。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感受。並試著去理解對方。

第三,冷靜後再溝通

永遠不要在生氣的時候去理論,待自己冷靜下來的時候,再平靜的溝通,解決問題。

第四,給情緒找個出口

比如去進行體育運動,找信得過的人傾吐苦水,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哭一場或者大聲喊叫,或者聽聽音樂緩解心情。

第五,從十數到一

當憤怒的時候,慢慢由十數到一再說話,深呼吸,說話的聲音及語速要保持平穩。





一隻像綿羊的小獅子


一般深沉、自制力強、內斂的人,相對來說會把憤怒壓制在心理,默默的承受,外表表現出來比較平靜。

當然任何人都有憤怒的時候,不能說難過的人就不憤怒了,否則就不是正常的人。只不過針對不同對象、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環境、不同條件下表現出難受,而不通過憤怒表示,有時是智慧的表現,有可能是無奈的表示。

在下列情況下,可能不會發怒,而選擇難過忍受:

1.弱者在強者面前,那是無奈,沒有辦法;

2.年幼者在年長者、敬重人的面前,那是尊重;

3.下級在上司、老闆面前,不易發怒,得忍受;

4.在人員聚集場合,抑制發怒,保持自身形象,遵守公德,不影響他人;

總之,人有喜怒哀樂,有時平靜有時活躍,是人的正常情緒狀況,不過有時會因某些原因會剋制某些情緒,有的人性格偏執一點。

以上是本人個人看法,希望理解,歡迎指正。


審計老大哥


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處理憤怒。有些人容易生氣;有些人過分壓抑自己的憤怒;有些人喜歡把憤怒轉移到別處。這三類人都需要做好憤怒的“情緒管理”,否則可能引發精神或身體疾病。

不善於“控制憤怒”的人往往會為自己“製造麻煩”,因為他們不考慮時間、場合和對象,隨意發洩憤怒。他們稍微得罪了同事和家人,甚至導致失業、離婚等不良後果。這樣的人容易衝動,對憤怒的容忍度很低。他們傾向於利用憤怒或採取具體行動來暫時緩解內心的壓力。但這往往導致自己的處境更為艱難,會遭到他人的報復或反抗。這些脾氣暴躁的人不會因為童年的心理創傷而“控制憤怒”。它們必須在專業心理學家的指導下逐步修復。心理學家會幫助他們提高容忍憤怒的能力,學會理性地面對意料之外的問題,否則容易引發肝病或心臟病。

在早期,壓抑憤怒者的家庭環境往往具有抑鬱情緒表達的特點,父母教養方式傾向於過分懲罰和責怪他們。這樣的人往往溫順體貼,但他們抑制自己的情緒像火。由於長期抑鬱,在不可忍受的條件下或精神疾病下可能導致大規模爆發。研究表明,長期壓抑憤怒會導致胃病和癌症。在心理學家的幫助下,這些人需要練習用語言直接表達他們的情緒。

更多的人通過轉移憤怒來處理憤怒。這在生活中很常見。關於這種現象,有一個幽默的故事:一個在公司裡受委屈的紳士不敢因為工作而頂撞老闆,所以他把憤怒發洩在妻子身上。妻子把憤怒轉移到孩子身上,孩子被媽媽罵了一頓,還踢了狗。狗窩一點也不好。我的胃在路上著火了。我咬了一口碰巧是公司老闆的行人。他生我丈夫的氣。

當與他人發生衝突時,很多人發現很難與直接發生衝突的人溝通,所以他們會通過其他渠道發洩憤怒。但事實上,正確的方法是在憤怒出現的地方解決它,並試圖找到機會輕聲說話。經過這樣的嘗試,我們常常發現事實上,很多憤怒是由於溝通不暢引起的



醉臥青樓美人兮


人心難測,會為了不同情況,掩飾自己的情緒。

逃避現實的人會這樣,沉著高明的人會這樣,面善心狠的人也會這樣 ……

既然人心難測就別測了,直接簡單化。

在需要拿出態度時,我們就憤怒!在需要自我保護時,我們就化憤怒為力量,而非難過,乾點以前不敢挑戰的事,反正不做壞事就行。

煩惱不少,單純點,哪來這麼多憤怒、難過 ?



蘸心波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我認為,有些人的確是喜歡這樣,用難過,用沉默來代替憤怒,把所有的都憋在心裡,只讓自己難過,絕對不會說出來。憋死也不會說,我女朋友就是這樣的人。她會自己難過,她不會說出來,就自己憋著,你都不知道哪裡出了錯,她不會告訴你。我覺得這樣不好,這樣太傷身體了,憋著傷肺,而且憋著容易讓人抑鬱,身體內部也會有反應,長期這樣身體肯定是會的疾病的,會讓人心神不寧,肚子也會脹氣,而且影響食慾,寡寡慾歡。但是發怒呢,發怒也不好,發怒也傷身體,大怒傷肝,大動肝火,人肯定會大病一場。而且血液循環加快,容易高血壓,甚至昏迷過去。我認為,別管是難過憋在心裡不說出來,還是爆發出來,發怒。都是很傷身體的。我們可以偶爾發洩一下自己,適當的發洩,可以緩解壓力,可以緩解負面情緒,我記得看過一篇文章,美國學者認為,適當的發洩,發脾氣,是可以延長壽命的,對我們身體有好處。有什麼事就發生喊出來,找一個沒人的地方,放聲去喊,什麼也不要顧慮,發洩出來身體會特別舒服,而我們也有了好的狀態。去工作生活,情緒不好你有可能會傷到你身邊的親朋好友。傷害感情還有友情。我們最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用難過代替發怒,是不可取的,我們要保持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過好每一天,要修身養性,每天開開心心的,這樣才能健健康康,活大歲數嘛,嘿嘿。






清粑粑


感謝提問。用難過來代替憤怒是不好的。這樣久而久之就會患各種慢性病,時間長了反而對身體更不好,一定要改過來。

用難過來代替憤怒我感到這是太受壓抑的表現,也是對自己精神的一種巨大折磨。在遇到難過等情緒不動不安的時候,試著自己給自己解氣、釋壓,或採取多想想一些逗樂高興的事情以緩解。而我釋放情緒的時候,是到海邊看看寬闊無邊的、蔚藍色的海洋,頓時不安的情緒幾乎都煙消雲散了。大家那裡不一定有大海,只要是空曠的、看著不堵得慌地方就行!

目前也有朋友圈有種減壓方式叫正念減壓,它是1979年由美國麻省大學醫學中心發明的,其使用方法網上有很多,可以自己選擇學習。經在網上百度一下,有好多種簡單易行控制自己情緒的小方法,主要有:

一、離開現場。當你處在劇烈的情緒狀態時,先暫時離開這裡,比如到門口轉轉或會議室,讓自己靜一靜。

二、轉移視線。當你難過或是情緒不安之時,首先要控制住自己不說過頭話,然後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如在家中就去沖沖澡,若在單位就到門口轉轉等。

三、其他方法。如情緒不安之時,記住不要在生氣的時候去和對方理論,這樣更容易生更多的氣導致自己更難過!這時不如去給自己的情緒找個撒氣口,如去跑跑步、打打籃球等體育運動,或找閨蜜朋友(信得過的人,最好不是領導)一吐真言。再者找個沒人的地方可以大哭一場作為發洩也行。


自己用心碼字、關門謝客去努力完成,希望各位朋友能夠喜歡。謝謝。


加勒比海盜小丸子


我覺得不管是憤怒還是難過,都屬於負面情緒,肯定對身體都不好,但是,人非聖賢,我們活在世上,總要跟這樣或者那樣的人打交道,那麼必然不會每件事都能遂人願,也就會產生這樣或那樣負面的情緒。

對於我自己來說,也是有切身體會的,碰到一件事之後,先是會感到憤怒,然後才是難過,憤怒有可能避免,但是難過卻會不可避免的,而且難過對人的傷害更大。難過會涉及很方面,對待某件具體事情的,進而對生活的,再擴而大之對人生的,極有可能會產生厭世的情緒。真的,可能你會覺得我說的很嚴重,但是我真的有這方面的切身體會。所以,不要動不動就生氣、難過、懊喪,這些情緒真的不好。

遇到不順心、不如意的事,要學會排解,做點其他的事轉移注意力,多想些美好的、高興的事,找人交流溝通一下,儘量舒緩感情,避免負面情緒。

雖然很難做到,但是要加油!爭取少生一次氣!你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