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什麼時候要聽天由命?

大可愛笑


人們常說“盡人事,聽天命”,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好事,做好人,抓住的機會沒有懈怠,拼搏了,奮鬥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心中無愧於自己就行了。


縱覽千古


過去聽老人們說,人到六十歲是知天命的歲數,我想其中之意恐怕是人活了一甲子已是花甲之年了,由於生活閱歷所積累的經驗一定夠豐富的了,教訓也夠多得了,似乎應該看破紅塵,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會看得開,處理事情也會遊刃有餘的。

今天看此問題是有些偏頗。原因有二,一,舊社會由於生活不好,人的壽命較今天低很多,活到七十就很少,故有“人活七十古來稀”之說。二,今日社會各項事業都在飛速發展,新鮮事物層出不窮,實際上人越老越感到知識匱乏,越趕不上時代的步伐。今天我作為一個八十四歲的老者據實說,人老了時刻都在聽天命,泰然處之!


老朽求是


首先感謝題主的問題,然後說一說我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思考角度。

首先我想說我覺得這個問題本身的意義並不大,因為事情的選擇道路有很多條,我們是無法確定人的一生中究竟什麼時候聽天由命,而且每個人的情況也將不同,由於主觀的選擇和判斷不同,那麼有些人可能會在其他人選擇聽天由命的時候選擇“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去爭取。

其實我想說的是這只不過是一個心態問題,當你把該做的調研、分析、判斷都做了以後,事情依舊無法控制或者沒有進展,那麼這個時候只需要等待上天給一個結果,畢竟盡人事聽天命,沒有什麼遺憾和後悔的,

所以首先遇到什麼問題不要一上來就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我沒得選擇,而是要思考現在我究竟還能爭取哪些,哪些有可能改變現狀,然後努力去做,當所有的嘗試都沒有結果時,等上天給一個結果也不會後悔。

以上就是我針對這個問題思考的角度,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提出不同的思考角度進行交流。



沉默是金Gold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一個人自招災禍,自食惡果就是天命,自作自受,是沒有辦法逃避的。就像這次疫情,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有人把事因怪在那些吃野味的人頭上,這樣的人怎能知道天命呢?孔子曰:十五而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個天命就是告訴我們,不要自食惡果,自作自受。


梁淼妮


雖說成事在天、謀事在人,但是人面對生老病死,人又能做出什麼改變呢?當你為了親人的病痛,著急心慌跑遍所有醫院,拜遍所有寺廟,努力做遍所有能做的一切,只能默默流淚,聽天由命啊!

有時,有些事情,不是我們不努力,不是不去挽留,而是真的無能為力。聽天由命!無奈又心痛的選擇。


是玲子


佩索阿說過我最快樂的時候,是我既不思想也不向往的時候,甚至沒有夢的時候,我把自己失落在某種虛有所獲的麻木之中,生活的地表上青苔生長。我品嚐自己什麼也不是的荒誕感,預嘗一種死亡和熄滅的滋味,卻沒有絲毫苦澀。

所以人生如果選擇了聽天由命也就選擇了放棄夢想。這是一道人生的選擇題。


麥田同學日記


人這一生,未曾生先定死!你來到世上這一生該幹嘛的都是有任務的,命裡註定!你能活多久也是定好的!但是命裡還有個運!就是說看你這一生如果多做善事就積壽!如果做惡多端你就損壽!為啥說算卦的不說你的壽命呢?就是這個道理!


用戶1111408008840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遇到很多的困難和麻煩,比如說上樓之後想起是否鎖閉車門,上班之後一時間被一些外界事情干擾忘記簽到。而這些瑣碎的事情是可以人為避免的,但是,到了一些人為不受控制的事情比如說,生老病死,交通意外,最終的結果都是需要聽天由命的。然而聽天由命,不如這一生灑脫的完成一些覺著對的事情,良好作息習慣,強身健體,真是到了聽天由命的那一刻,想想這一生也曾努力過,不是麼?


頓丘先生


盡人事,聽天命。有些事,比如生老病死,比如悲歡離合,自己決定不了。


純純的太乙真人


有一種苦叫求不得苦。我覺得倒不一定就是所謂的聽天由命,到那種隨遇而安的豁達心態,是能讓我們在追逐的過程中更舒適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