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齊己的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微風斜陽2


您好,首先非常榮幸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此五言絕句是出自唐朝著名詩僧齊己之手。原文如下:

《桃花》\r

唐 · 齊己\r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r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r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r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r

譯:\r

千株桃樹含苞待放,哪個地方的桃樹能把人照映成紅色呢。暖風吹進仙源裡,春天來了水變暖了。鳥叫聲應該變少了,飛舞的蝴蝶卻不知道桃花還未開。想要來看桃花畫畫,每條樹枝都是光禿禿的樹幹。

作為一位詩風古典清雅、格調清簡和煦的詩僧,齊己在當時乃至後世都是頗負讚譽的,這首《桃花》,不僅描繪出桃花綻放時落英繽紛。枝紅映人的美,還表達出了自己對世外仙源的嚮往。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黃帝內經得智慧


《桃花》

唐 …齊己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這首詩是唐朝晚期詩僧齊己的作品。整詩譯過來應是這樣的:千百棵桃樹含苞待放,花胞的形狀像露珠一樣。哪個地方的桃樹開花了,且能把人映照成紅色的呢?整片林子都找不到。暖風吹進這如神仙居住的地方,暖洋洋的春天,讓水都變暖了。花還沒開,連鳥飛進來的都少,沒聽見幾個相和的聲音,而飛舞的蝴蝶卻不知桃花還沒開放。本來想要看桃花開了畫一幅畫,沒想到每條樹枝都是光禿禿的樹幹。

歷代詩詞中,題詠桃花的佳句數不勝數,如:《詩經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妖,灼灼其華”,如王維的“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如韓愈的“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如蘇軾的“鴨頭春水濃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臉”,如李賀的“桃花亂落如紅雨”,如李彌遜的“小桃花初破兩三花,深淺散餘霞”等等,寫的都相當美,都比這首詩寫的好。再看唐代吳融寫的:“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滿樹的桃花爛漫紅豔,如嫵媚女子一樣嬌美無比,千枝萬樹的桃花,紅豔如火,訪復把春天都燒融了。多麼美的意境。回頭品品齊己的這首詩:清潤平淡中見僻遠,冷峭之極。既沒有唐寅”又折桃花枝當酒錢”的豪放,也沒崔護“桃花依舊笑春風的爽朗”。

寫詩的人一定要有個性,要感情豐富,要有高的情商,否則寫不出好詩來的。同樣是獨身,林逋能寫出“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這樣讓人想流淚的詩句。同樣是和尚,倉央嘉措能寫出深情與命運:“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這世間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齊己,脖子上那個癰瘤,那個裝著八百多首詩的“詩囊”,算是白長了。




大漠慢行者


此句是唐代齊己《桃花》的首聯,全詩為: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關於這首五言律詩的資料非常少,我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作答,如有不妥,不吝賜教

千株:表示桃樹眾多。

含露:頂著露珠,含苞待放。

態:姿態。

何處:哪裡,哪。

照:映射,映襯。

所以首聯的意思應該是:千萬枝桃花頂著露珠,含苞待放,競相展現出美好的姿態。到底是哪一枝與姑娘的臉龐兩相輝映。

這一聯中,一個“態”字,把桃花擬人化了,桃花就像一個小姑娘一樣,嬌羞誘人。

此外,“何處照人紅”與“人面桃花相映紅”有異曲同工之妙。

頷聯:

仙源:指桃花源,唐王維在《桃源行》中寫到:“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也有一種說法是道教神仙居所。

水國:應與仙源相對,也是桃花源之意,或指桃花源裡的水鄉。

桃花源裡春風送暖,陽光和煦。

頸聯:

鶯,鳥,黃鶯;流,偶爾一隻。

空中偶爾一隻黃鶯飛落下來,但卻不見彩蝶飛舞。

尾聯:

打算尋筆來畫,但卻飛入枝葉掩映的竹叢中去了。


人生在世詩酒花


此句出自《桃花》一詩。

原詩:

《桃花》 唐 · 齊己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全詩大意如下:

千株桃樹含苞待放,哪個地方的桃樹能把人照映成紅色呢。暖風吹進仙源裡,春天來了水變暖了。鳥叫聲應該變少了,飛舞的蝴蝶卻不知道桃花還未開。想要來看桃花畫畫,每條樹枝都是光禿禿的樹幹


MR吳漫談文史


《桃花》

唐 · 齊己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這句話的意思是千株桃樹含苞待放,哪個地方的桃樹能把人照映成紅色呢。

齊己晚年自號衡嶽沙門,唐朝晚期著名詩僧。





葫蘆文化


讀到齊己的這句詩的時候,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春天已經來了,春暖花開,春光融融,春到枝頭已十分。

春天,桃花的那抹豔紅、粉紅、桃紅燦若煙霞,明媚如畫。其實,齊己的這句詩和吳融的"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和許渾的"花在舞樓空,年年依舊紅"和元稹的"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一樣描寫的都是春天裡那一樹樹盛放的桃花。春天,目之所及,少不了桃花的嫣然與爛漫,春天裡,儘管桃花沒有白玉蘭的玉潔冰心;沒有紫玉蘭的高雅大氣;沒有含笑的怡人清香;甚至比不上一樹繁花的紫荊和冬青。它總開得那樣轟轟烈烈,毫不保留。它甚至帶著熱鬧和俗氣但桃之灼灼,它的熱烈卻是春天最好的象徵和寫照。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也許是一個村莊,也許是一個公園,也許是一個校園,也許是一個小區,甚至可能是路邊,房前,屋後……每年春天,我都會拍一些桃花、桃樹的圖片,雀山公園的人工湖旁會有一些,雀山公園人工湖中的小島上有一大片……只是今年,因為疫情緣故,今年直到今天,公園仍處於封園狀態。人非草木豈能無情,這些天,一直關注著整個疫情的動態,有觸動,有感動……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葉一菩提,但願:桃花依舊,萬物有情,生生不息……








千葉書院祝秀老師


唐代齊己的《桃花》詩,其實這句話很好理解。詩人寫桃花可桃花還沒開放,沒開放作者便已急不可待開始詠詩了。可見作者期盼桃花開放的急切心情,可見詩人對桃花的喜愛。正所謂千百株的桃花含苞待放,桃花啊,桃花,現在你那個地方能讓我看到你粉紅的麗影呢,你何時才能開呢?我等不及了。

此詩作為開篇第一句首聯便為整首詩定了基條:愛桃花,期盼看到千樹萬樹桃花開。



飯後停


此句出自唐人寫的《桃花》五言律詩句首。

千株含露態,形容詩人身處桃花海。千株,是虛數,意為眾多。含露態,指花瓣微張,可以含住露水的樣子。證明,花兒處於含苞欲放的態勢。

何處照人紅?其實際意為,置身於桃林花海中,每一處地方都可以把人映成與花一樣的紅色。這是生機盎然的春花呀!是嬌豔無比的春色啊!“何處照人紅”與另一位唐朝詩人崔護的名句:人面桃花相映紅,有異曲同工之妙!

桃花,是春天裡的嬌娘。人們追賞它的那抹嬌紅,把它們製成胭脂、釀成酒、曬成茶。無論塗抹、品飲,就為了能獲得與桃花一樣的美豔。

桃紅柳綠,就指春天。柳的綠更凸顯桃花的紅。桃花的紅,是春天裡惟一的紅,沒有與之比肩的它色。

桃花開了,連人都被它照紅了。多麼有感染力!人歡喜在桃花的紅裡,扒不得染上它的紅暈,又是人求它照紅的!

春天,也是生情的季節。桃花的紅,不僅僅是春色、是美麗,還有愛情在萌芽呢!


鬱離星


(個人觀點,希望有幫助,純手打)

1.原詩附上

《桃花》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齊己(863~937)俗名胡得生,為唐末著名詩僧,雖皈依佛門,卻鍾情吟詠,詩風古雅,格調清和。

《桃花》解析

是一篇描景詩,流鶯,舞蝶意在描寫桃花開的美景。描寫桃花落地如流鶯,飄空私蝶舞。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為首聯

千株桃花含苞待放,哪處的桃花能把人映射成粉紅色呢

解詩還需品詩,可以融進作者創作的環境中去,可以慢慢體會,慢慢品味當時的意境。





w先森


大家好,我是文化領域創作者,我喜歡文化,熱愛文化。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針對這個問題,以下是我的觀點和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

春天,桃花的那抹豔紅、粉紅、桃紅燦若煙霞,明麗如畫。其實,齊己的這句詩和吳融的"滿樹和嬌絢麗紅,萬枝丹彩灼春融"和許渾的"花在舞樓空,年年仍舊紅"和元稹的"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相同描繪的都是春天裡那一樹樹盛放的桃花。\r

春天,目之所及,少不了桃花的嫣然與絢麗,春天裡,雖然桃花沒有白玉蘭的玉潔冰心;沒有紫玉蘭的典雅大氣;沒有含笑的怡人幽香;乃至比不上一樹繁花的紫荊和冬青。\r

以上就是有關於我的全部分享,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同時希望大家能學習到更多的文化,全面提升自我文化知識,提高自我素質,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明天。\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