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恆大七五折賣房您怎麼看?這是否預示著房價回落?

曉芸在西安


我買過房了,以我對恆大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第一最主要應該是資金缺口,它需要很多資金來填補現在的缺口,因為大多房地產開發商會有很多的貸款,恆大也不例外,不知道我這麼說會不會被罵[呲牙];第二就是大體經濟下滑的原因,所謂這些折扣是在定價的基礎上打折,實際下降力度沒有這麼大,總體來說有所下降,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也是划算的。只是個人看法,不知道對你是否有幫助




冰雪中的神話


恆大75折賣房,不會是單一因素,其中既有房價下行壓力,也有資金壓力,還有恆大的成本優勢。

19年中報顯示恆大資產負債率是83.55%,這一負債率在地產行業算不得高,但也不低,19年3月26日,恆大在香港舉行的2018年業績發佈會。2018年恆大盈利722.1億元,負債已15700億。這樣龐大的負債,恆大的利息支出不是一個小數目,負債越高,很多時候融資成本也會相應升高,中國恆大發布了其2019年中期業績,截至6月底,公司總資產達20985億元,營業收入2269.8億元,淨利潤270.6億元,淨資產3453億元,現金餘額2880億元。從這一數據可以看出恆大負債絕對值是很高,過高的負債,帶來巨大的財務成本,會蠶食恆大利潤。

半年報顯示,恆大土地儲備達3.19億平方米,平均樓面地價僅1639元/平方米,這樣低的樓面價,恆大即使75折讓利銷售,獲得的利潤依舊不菲,這就給了恆大讓利促銷的巨大空間,據評估公司世邦魏理仕對恆大土地儲備進行的評估結果,其土地原值為5227億元,評估總值為10134億元,土地增值額為4907億元。不考慮賣房盈利,就是土地增值就讓人汗顏,近5000億元土地增值收益,恆大就是讓掉一點盈利空間,恆大依然可以傲視群雄。

一方面恆大具有成本優勢,另一方面恆大負債較多,通過讓利促銷,回籠資金,實際上對恆大而言,未必就是壞事,既可以爭取客戶,又可以減少樓房囤積,避免樓市調整的損失,

恆大目前在向新能源汽車方向努力,新能源汽車是一個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需要恆大很多的資金財力物力人力投資,恆大通過加快樓房銷售,回籠資金可能是一個謹慎的做法,降低槓桿,安全度過地產低迷期,經過促銷,恆大雖然利潤空間收窄,但財務會更加健康,


杜坤維


2月17日,與樓市有關的兩個消息引發關注。一個是國家統計局公佈1月份70城房價數據,一個是恆大全國樓盤實施七五折優惠。1月份全國樓市整體穩定,一線城市房價漲幅擴大;二三線城市房價繼續上漲,漲幅回落。疫情當下,恆大等房企實施降價促銷,是降價自救還是玩噱頭?

1月份全國房價漲幅收窄

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1月份,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為47個,較上月50個有所減少。降價的城市數量減少到了15個,沒有增加。1月份房價持平的城市數量出現上升。漲價城市數量減少外,“據測算1月份全國7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同環比漲幅分別為6.5%和0.3%,漲幅均收窄。”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記者表示,“2020年春節較早,1月份房價指數的數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相對較小。”值得關注的是,4個一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環比漲幅均有所擴大。新房方面,北京持平,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上漲0.5%、0.3%和0.5%。二手房方面,北京上漲0.4%,上海上漲0.2%,廣州上漲0.3%,深圳上漲0.7%。

此外,31個二線城市則是新房環比漲幅回落,二手房持平;35個三線城市新房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二手房售價漲幅與上月相同。“受疫情影響,1月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受影響,二手房交易、租賃市場也不同程度受波及,但全國整體房價持續相對穩定。”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告訴記者。截圖自國家統計局官網。

1月房價數據是否已體現疫情影響?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長鄒琳華對記者表示,1月的房價,主要是延續了上年12月的態勢,春節假期及疫情影響下成交量較小,價格代表性不強,進一步的行情需要看2-3月的市場走勢。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持相似觀點,“1月網籤數據與開發商發佈的銷售數據並不代表市場真實、實時情況,其滯後於市場真實表現,市場將在2-3月逐漸反應出疫情影響。”“2月份受疫情影響,70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同比和環比會呈現漲幅進一步收窄的態勢。”嚴躍進預計,“受疫情防控期間房企售樓處關閉等因素擾動,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會快速減少。”

房企開啟“自救”模式

梳理顯示,目前全國超20個省區市暫停開放售樓處、中介門店。克而瑞發佈報告顯示,1月百強房企各梯隊的銷售金額入榜門檻均同比下滑。“從1月下旬至今,大部分開發商的成交量相比往年春節期間的成交量減少90%。除了極少數疫情前已經確定好的交易,還有疫情期間特價房源成交外,大部分售樓處逐漸進入封閉狀態。”張大偉說,“從企業角度看,企業必須自救。”近期,房企賣房紛紛將“戰場”轉移到線上,恆大、融創、富力、世貿等多家房企開啟線上營銷模式:除了VR看房、直播賣房,還推出無理由退房、差價補償、車位拼購,等等。例如,恆大除了最低價購房、無理由退房,還能推薦賺傭。簡單來說,就是在平臺上搶5000元認購定金,自己買房,房價額外再減2萬元;推薦他人買房,可獲得1%的佣金並再獎勵1萬元。恆大商品房網上認購書。恆大表示,從2月13日實施網上賣房開始,三天時間通過恆房通認購47500套,總價值約580億元,全國600多個樓盤均有認購,其中最高的一個樓盤認購870套。“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營銷決策力度肯定能影響一部分還有購房意向的客戶。”張大偉表示,但目前的市場簽約額不代表銷售額。不過,對房企來說,有大量的預訂客戶才有可能在隨後的價格變動中佔得先機。“現在所有房地產交易環節的限制性政策,限貸、限售、限價基本都沒有放開,目前唯一能撬動客戶的只能是大幅度的降價。”張大偉說。

七五折購房,是福利還是噱頭?

16日,嚐到甜頭的恆大又往市場上扔下了一顆“炸彈”。恆大集團發佈的文件顯示,2月18日至2月29日期間,全國各在售樓盤住宅(含公寓及寫字樓),可享受75折優惠;3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全國各在售樓盤住宅(含公寓及寫字樓),可享受78折優惠。另外,單棟樓去化率達到80%(含)-90%的,可再享受額外97折優惠;單棟樓去化率達到90%及以上的,再享受額外94折優惠。

在付款方式上,一次性付款可享受93折優惠,常規按揭付款享受95折優惠,首付優惠按揭付款享受96折優惠。以一套100萬元的房子為例,如果同時享受75%的住宅銷售優惠和94%的樓宇去化率優惠以及93%的一次性付款優惠,折後價格為65.6萬元。但真能享受這麼大的優惠嗎?

有網友回應,“很多城市房價是受各地一房一價調控的,所以打75折,絕對是套路。”“我還以為可以撿個便宜,誰知道剛問了恆大的銷售,他說原本每平方8000元的房子,已經是在原價打折的。這次就是在這原價上打折,意思是原價每平方1萬元的房子,現在75折就是每平方7500元。”“恆大的促銷,主要是一種營銷手段,實際降價程度可能並不大。對三四線城市房價會有一定影響,對一二線城市沒有影響。”鄒琳華指出。

嚴躍進認為,預計後續各大房企會跟進。恆大類似做法給了全國其他房企啟發,即主動提供優惠購房條件和條款,在市場不好的時候主動佔據市場。

多地相繼推出涉房支持政策

疫情影響下,房企生存空間受到擠壓,目前無錫、西安、南昌、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個省份或城市相繼推出涉房支持政策。一線城市多為土地出讓金、住房公積金緩繳等,整體較審慎;二、三線城市除了土地出讓金、住房公積金緩繳,還涉及開竣工時間順延、減免稅費、簡化交易流程等。

“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城市會出臺類似政策。”張波認為,各地支持性政策的出臺對後市房價穩定將起到重要作用,包括貸款還款的延期、預售條件的變化、部分稅收的減免,這些都是房企當下的痛點,可以有效保障行業有序發展,安全度過困難期。“房地產行業的政策寬鬆是趨勢,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推動改善置業的政策會大量出臺,本來預計的2020年小陽春依然會延後出現。”張大偉指出,如果政策不出現寬鬆,預計到3月份一些房地產企業很可能出現資金鍊斷裂。“但這並非預示著房地產調控會全面放鬆。”張波補充道。

鄒琳華預計,“2月份,一二線城市房價基本上是以平穩為主,三四線城市房價可能是下跌的。




冬日過後即暖陽


2月16日,恆大“網上購房”全面開啟,3天內,客戶認購房屋47540套,總價值約580億。自 2月18日起,恆大全國樓盤推出75折特大優惠,或將引發新一輪的購買狂潮。

對此,知名房地產專家、《地產營銷人》出品人韓樂表示,對於恆大的線上銷售策略,他個人給予的判斷是積極的。同時,這件事對整個樓市的價格影響微乎其微,更多的是帶動行業往某個方向發展,並不會引發房地產降價潮。

韓樂表示,之前房地產的營銷一直屬於比較傳統的線下銷售方式,線上更多的是推廣。但是這次疫情期間,恆大用線上的手段,採取了各種配套措施。對獎勵機制、網上簽字、佣金提成等,都給出了一些比較詳細而精確的制度安排對於線上成交是有幫助的。雖然真實的效果還有待檢驗,但是這種嘗試對房企未來改變傳統的營銷方式,是有一定的作用。

韓樂指出,由於五千元認購金是可退的,因此這個業績只是暫時的,與實際真正轉化成全部房款的購房合同成交量,是兩碼事。不過,韓樂認為,認購數據未來是有機會轉化成網籤數據的,只是可能需要一個週期要實現。如果整個活動時間持續到5月份,那麼中間會有一個比較長的週期去進行客戶轉化,所以現在比較高的認購量對恆大來說肯定是一個積極的業績。

韓樂總結,恆大采取的線上購房這件事,是帶有革命性和顛覆性的營銷事件,其他房企也都在觀望或者學習。“大家學習不是學習它的降價,因為每個房企它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是比較有限的。”例如恆大,很多土地購買於在三四線城市,拿地成本比較低,所以它的所謂的優惠力度就會比較大,折扣空間就比較大。但有一些房企的戰略不一樣,拿地主要是在一二線城市,很多土地是公開市場拍賣來的土地,本身就沒有多少盈利空間。“所以企業房地產企業的優惠可能也會有,但是像恆大這種動輒七五折的力度,大部分房企做不到,這是模仿不了的。”

韓樂認為,大家可以學習恆大集團,通過搭建自己的交易平臺,以引流的方式,來創造自己的私域流量。他指出,現在房地產營銷大部分都依賴外部的渠道,導致就是開發商的營銷成本非常高。恆大這種方式,除了在疫情期間實現線上的營銷突破,還有一層意義是在於可能未來擺脫渠道的依賴或者搭建自己的流量。開發商要學習建立並培育自己的客戶流量池,學會怎麼去引流,而不是完全依賴於渠道。

最後,韓樂提醒,線上售樓優惠在實際執行當中,不同城市、不同地域、不同項目,優惠力度應該是不一樣的。消費者不要被標題黨迷惑,產生房子大幅降價這種誤判。

韓樂表示,對於消費者來說,其實現在是比較好的購房時機。因為不管是恆大力度大還是其他房企力度小,不管怎麼樣,這個優惠是突然來的。“現在這個疫情是階段性的,而階段性造成了開發商可能會推出一些階段性的優惠措施,對於購房者來說,這個機會可以把握的。”


夏天扎


恆大這個套路,是常規操作。最早可追溯至2011年 1月5日,恆大在全國各大主流媒體打出廣告,宣佈旗下全部項目7.5折,也是恆大迄今為止最大幅度的一次折扣。今年的折扣幅度追平了9年前。

2、今年打到七五折,力度大,因為受疫情影響,營銷走勢不樂觀。

上半年,消費者購房意願普遍減弱。各大房企除了勤吆喝,只能苦等小陽春或五六月能有反彈。與其坐等,不如主動迎戰。恆大老闆的戰略意圖,就是在競爭對手還沒反應過來,迅速去化,化被動為主動。從這個角度,有點“疫”想不到。

3、恆大發佈會宣佈,啟動全面網上銷售後,3天賣房近5萬套,總銷售額約580億。數字屬實,要恭喜。如此淡季,完成了全年10%的任務。當然,這不純粹是網上渠道的功勞,更多疊加了“七五折”的因素。


阿叔剪輯師


首先這個沒有什麼代表意義:

一、沒有明確在什麼基礎上七五折,類比各種銷售策略如果我們不知道現在銷售成交價格這個七五折沒有什麼具體實際意義。

二、經過這次疫情導致房企一季度到目前成交量基本忽略不計的情況下需要策略讓二季度回暖。

因為隨著國家之前一直對房地產的調控來說房企非常重要的就是現金流,一季度銷售量大幅度下降帶來的是現金流的壓力,從各大地產公司發行債券就能夠看出來。

而且恆大的七五折如果是當前成交價的七五折的話基本不可能,如果按照成交價七五折對於現在整體房價會是毀滅性的打擊,而且對已經購房者來說特別是貸款購房者來說可能出現大規模的違約,這會讓銀行無以為繼。所以這個更多的是營銷方式。

降價會不會有,這個目前還不好說小幅度的降價是可能的畢竟要回流現金。

未來房價的趨勢,個人認為會趨於平穩,我的意思是價值趨於平穩,不是價格,為什麼,因為通貨膨脹,如果通過膨脹過高的話房屋價格會上漲,但是這種情況下可能是全方位的名義上漲包括工資收入等等。

目前房價未來怎麼走需要看國家發政策方針。



橙子每日趣聞


其實一手房價想降也降不了,中央和地方可以通過控制土地拍賣、預售證發放、限購等措施進行調節,房價過高或者過低預售證都不批。所以未來幾年房價主要還是會穩中調整吧。其中一線城市可能由於城鎮化會上漲,二三線會稍微回落,主要集中在郊區。

對於恆大這波操作,主要是為了回收資金。其實未來幾年難得還是房地產開發商,貸款難,銷售量可能減少,資金循環會有問題。這並不能預示著房價會怎麼樣,同時恆大有可能也提前漲價了。所以理性對待吧。但是隨著疫情影響,二手房的價格應該會回落,同時幾年後爛尾房可能會增多,比較房地產競爭越來越激烈了,已經進入買方市場。


唯物唯語




1、企業快速發展必將過度舉債,觀其資產負債率便知。

2、全國一月份房地產銷量大幅回落資金回籠困難。

3、此時推出75折銷售全款樓盤也是無奈之舉,現金流必須放在首位。

4、領先於其他地產,實現全民經紀人策略敢為人先。

5、預計房價還會下降,回暖應該在6月份以後。


請叫我雷鋒623


從最近幾年的房地產銷售量來看,真的房產降價實屬無奈之路,因為房地產的資金壓的太厲害影響整個企業的發展,所以恆大這次降價,實際上為了收集現金流,減少庫存量,回籠資金。個人以為恆大降價只是一個開始,他引起的連鎖反映可能會使整個房產要降落。畢竟做房產的大佬們都是有能力有魄力的人。



大生活微心理


如果不是炒房為了賺錢其實不需要關注房價的高低,一般房價漲價或者跌價不會一瞬間。

如果是自己剛需正好錢也夠那就果斷出手就行了,房子不像別的東西這個地產屬於國家非常重要的管控目標。

房價絕對不會大起大落,未來5年到10年房價也不會跌,牽一髮而動全身。尤其是中國就更不會出現這種事情,不要拿外國和中國比較,沒有可比性。

舉個例子吧:如果你自己賣自己的東西,價格誰來定?買家定,還是賣家定?

老百姓想買便宜的東西,那整個市場供應鏈成本就這麼高了,想降價也降不下來啊。

所以剛需房產早買早省心。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純屬個人看法[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