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還會持續多久啊?本來農村的沒有回家,現在東西越來越貴怎麼辦?

風塵芯


我是鄉村淇譯,一個在農村種植水稻和養殖河蟹的八零後農民。

說來這個疫情突然的到來,也是讓不少人有點措手不及的,原本在頭一個時期是說只要一個十四天就行,可是拐點的沒有到來,又來了第二個十四天,這也是讓許多人心裡沒有底的。不過在2月12號的時候鍾南山院士在視頻裡面回答了,疫情的高峰期在二月中下旬的時候,我們要是能更好的配合,努力的防治疫情有望在四月末的時候結束,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相信鍾院士的話,全力配合才是王道。

疫情突然之間來的這麼猛烈讓不少的省市直接就是啟動了一季應急響應,這個也就是最高的級別了,道路的封閉讓不少農村在城市裡面工作原本打算回家過年的一部分人沒能走了,直接就是困在了城市裡面自己的房子裡面。那麼他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面不能上班,工資也是沒有發放,在面對越來越貴的一些日常用品怎麼辦。

不過在我看來這個價格越來越貴是道路都封閉導致運輸成本的增加所造成的

不排除一小部分人是為了掙國難財而在哄抬物價,另外一部分就是缺少物資造成的,現在不管是城裡還是農村都是封閉道路的,這個道路的封閉造成了農村種植蔬菜的運不出去,城市裡面的超市進不到菜,物資的短缺造成了物價的升高。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只有佔時的去克服一些困難,俗話說的好,“車到山前必有路”。物價的升高只是暫時的,我們要樂觀的去面對的。相比較在一線的人員我們也是比較幸福了。我想這個時間不會太長的。

分享一些農村趣事和自己養種植經驗,喜歡的可以動動你發財小手關注一下吧。


鄉村淇譯


我家裡過年準備的東西也不多,雖然是農村的,但以往過年我們總是和父母在一起過,一般會在他們家裡吃二十幾天飯,所以今年村裡強調不準出村,不準出門以後,我們也算是當前不夠吃的家庭。


(19塊錢的韭菜)

昨天家裡真是沒啥可吃的菜了,於是我開車到鎮裡採購,昨天我們村還可以憑著通行證三天之內出去一次,鎮裡的超市還在營業。

我買了四個西紅柿花了10.84元,一個白茭瓜5.8元,倆茄子7.02元,四根黃瓜6.32元,這幾樣菜如果放在一個方便袋裡的話,也僅僅有一袋,等於三十塊錢買了那麼一點點菜,比去年過年都貴了。

後來又在村裡一戶從外面拉菜回來的村民家裡買了四個土豆十四塊錢,一捆韭菜十九塊錢,昨天剛買了今天又買呢?因為上午親戚打電話告知:所有的超市將停止營業,所有的村民不得外出,全村開始嚴格封閉!

買了那點菜回來,我也覺得吃不起了,本來就不能外出打工,再吃著這麼貴的菜,誰能受得了坐吃山空的日子,可朋友在群裡說道:最好保證飲食營養價值,要讓身體增加抵抗力,不然的話免疫力低下,更容易被病毒感染。

說的也是,所以我買了那些菜,昨天三十多,今天三十多,估計吃不了五天就得吃完,其實此時此刻,不僅僅是沒回家的農民需要購買吃的東西,恐怕老家他們的父母也已經把菜吃完了,即使吃不完,就今年的天氣,冬天沒有冬天的樣子,除了白菜蘿蔔,估計其他菜咱就壞了。



(六塊錢一個白茭瓜)

所以說,現在農民們如果不想吃白菜蘿蔔的話,都要花錢買大棚蔬菜了,就是當前惡貴的那種,不過我覺得還不至於吃不起菜,還有沒回家的農民們,你們買袋大米,買袋麵粉,都沒有多貴吧?買菜的話別挑著貴的買,白菜蘿蔔也只管買一些。

我覺得只要不敞開吃大魚大肉,僅僅是菜和主食,一天最多二三十塊錢足夠,是全家人,不是你自己,再往多了說,一天五十塊錢的費用,一個月才1500塊錢,在外沒回家又能怎樣,連這樣的1500塊錢都沒有嗎?

再往壞了做打算,如果一時半會不能解除封閉,沒錢買菜了,那麼大米能買得起吧?反正也不幹活,在家熬米湯喝算了,一天用不上十塊錢的花銷,用鹹鹽醃製點鹹菜,咱這樣的條件也比過去缺吃少穿那會兒強了一百倍吧?

車到山前必有路,大家不用著急,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困難,連病毒這麼恐懼的物種,我們都有信心打敗它們,只是解決吃的有啥難啊。

(十四塊錢的土豆)


看農村說農事


小喬前年剛結婚,去年有了孩子,小夫妻準備正月初三帶著孩子回孃家多住些日子,順便把媽媽給準備的大棗餑餑和麵魚等食物帶回家。

從農村走進城市的很多年輕人,他們已經融進了城市,但每年春節都會回老家過年,而平日裡節假日回老家探望父母時,會裝滿滿一車吃的食物回來,什麼蔬菜、饅頭、包子、水果,甚至很多四十多歲、老家在農村,自己在城市安家落戶的農民也一直養著這樣的習慣,家裡不用買吃的,只要每週週末回老家一趟,一週的主食和水果、蔬菜就解決了。

原本這個習慣挺好,住在城裡的農民子女能夠吃到父母親手種的放心的東西,而農村父母又能夠每週看到孩子回來,家裡熱熱鬧鬧,於是城裡的農民子女和農村父母們都期盼著週末和節假日。

在過春節之前,城裡的農民子女們會早早把給父母的東西送回老家,城裡的冰箱也騰空了,準備回老家過完年以後,把從老家帶回開的食物放進去,年前早早放假的農民子女回了老家,直到現在還被困在村裡,不過他們在老家不愁吃喝。

有些準備正月回的就回不去了,比如小喬這樣的,小喬沒有公公婆婆,因此過年只能在城市,但好在有孃家回,她和所有城裡農民子女一樣,每個月會回孃家幾次,然後車裡裝滿滿吃的。


打算正月初三回孃家的小喬三口家被困在城裡家中,城裡小區被封,農村封了村莊,小喬家裡除了麵條和大米,其他啥都沒有,孩子倒是隻喝奶粉,但倆大人挨不住啊,孃家準備的一正月吃食根本拿不回來。

還好小區有超市,超市還能正常營業,夫妻倆只好幾天去一次超市,東西貴不貴的都得買,現在來看,錢算啥,先保住命將來掙錢的時候多著呢,目前小兩口的任務是用錢砸也得保證生命安全,一家三口平安最重要。

沒有人知道疫情還得需要多久結束,這次災難能夠持續到何時,需要浴血奮戰的前線人員和所有人配合,我們封閉的越是嚴謹,疫情期會越短暫,而當前有一小部分人道德敗壞,他們是病毒的幫兇,因為他們的存在,疫情戰增加了難度。

非常時期,跟生命相比較,錢算得了什麼,能買到吃的就買吧,在外沒回家的農民以及小喬這樣的農民子女們,別心疼錢了,先解決溫飽問題,等疫情結束後再去努力賺錢。

盼望著疫情戰早日勝利結束!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悠然見東山


我家原來也是農村的,在縣城買了房在城裡住4年了,兒子在廣東打工月薪五千,房貸每月兩千都是他還的,我們倆老夫老妻在家就近找點事做,每年也有三四萬元,女兒在縣城工業園區鞋廠月薪兩三千。今年的疫情打亂了我們家生計計劃,兒子回家都一個月了,還不能返程上班,老婆原在酒店工作也停工,宅在家裡,還好,我一直在超市上班月薪兩千三,免強維持家裡生活開銷,女兒所在鞋廠10號已如期復工。關於物價我們超市一直維持原價,沒有因疫情而漲價,而且春節前後至今一直天天開門營業,滿足城市各小區居民生活需求,沒有供求恐慌,一切平和正常。

我家的情況還可以堅持一個月沒有問題。等疫情好轉,兒子再去廣東上班,雖然減少了一點收入,能平安度過毒疫時段,健康是福。


一枝一葉總關情


目前,疫情仍未結束。期間,各地嚴格執行一級防疫響應,採取了嚴格措施。比如,從市區高速返回縣城或農村老家的,基本適應封閉,即使返回,也要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期。為了徹底阻止這種流行病的進一步蔓延,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這樣做!

每年春節初,我們很多在外打工的人都會繼續回家和父母團聚。但今年,我沒有回到農村老家。因為我早年工作的城市離農村老家只有200公里左右,加上工作的特殊性,我直到臨近春節才來到工廠放假。

不過,疫情是從那時開始的。出於安全考慮,我們最終選擇不回家,在城裡租了一段時間。但是,隨著流行病的迅速蔓延,我們不能回家。

我在出租屋住了十多天了,我真的感覺到價格高了。比如我們平時吃的豬肉幾天前在這裡已經賣到了45元斤。作為一個在廣西的人,價格實在是太貴了!而其他蔬菜價格依然不低,牛羊肉價格基本都在45元斤以上。

作為一個農村人外出打拼,還要養家餬口,家裡的各種花銷都喘不過氣來。但是面對各種東西越來越貴的價格,手頭的錢真的不願意花!

但現在是一個特殊的時刻。如果你沒有錢,你可以多存一點。努力工作,在傳染病之後賺更多的錢。事實上,作為農民工,我們工作不穩定,工資也不高,所以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毫無準備。春天來了。看到家裡的田地又被耕種了,今年我沒時間回老家幫父母了。

我們希望這一流行病將很快過去,讓我們團結起來同它作鬥爭。疫情的拐點終將出現,疫情註定會消失。


一般


去年年末爆發的這場疫情,阻擋了許多人回家的腳步,我也是其中一個。

當時因為一些事情沒處理好,就沒急著回家,原本想到二十八九的樣子,把事情處理好了就回去,可沒想突如其來的疫情,把我關在了城裡,就這樣,我一個人在城裡過了個孤單寂寞年。

我到現在還沒法回去,也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可以結束,每天打開手機,看到的是還在不斷增長的確診病例。網上一直在討論疫情什麼可以結束,可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答案。最具權威的鐘院士在電視上說,疫情什麼時候可以結束,沒人可以預測,第一個14天,疫情拐點沒有出現,我們只能等,看第二個14天的防控效果。希望第二個14天結束的時候,我們能聽到一個好消息。

我估計和我遇上相同情況的人不少。現在呆在城裡,單位還沒有復工,既回不了家也上不了班,每天都在吃老本。我還好一些,一個人在這邊,吃的不多,去超市買點東西就可以過上一個星期,那些拖家帶口,一大家子沒回去的,每天開銷都不是小數目,日子可能更難熬。

不過好在一點,像題中所說的東西越來越貴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出現,現在沒工作沒收放,省吃儉用日子還能過下去。這一點得感謝物資調控得力的政府,還有那些堅守底線,不發國難財的良心商家,為這些在抗擊疫情背後默默付出的人點個贊。

願疫情早日結束,我是湘俚伢子。


湘俚伢子


防疫:響應鐘南山,再撐14天。

.

近日,鍾南山院士說,從1月23日封城開始到2月6日(正月十三)為第一個14天。

從2月7日(正月十四)開始再過14天,要到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如果沒新增上升,疫情才算是控制了。一個14天不能解決問題,請大家配合,做好第2個14天的防護,很重要。

看過今天確診病例破3萬、新增病例仍然3千以上的情況,我們還需要做好第二個14天的防疫工作。

對每個人來說,工作,生意都可以再來,但生命和家人只有一次,希望每個人配合國家的工作再堅持14天!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二個14天很重要,很重要,讓我們再堅持14天。每一箇中國人,都是這場瘟疫狙擊戰的戰士。加油,每個人!



經濟信息速遞


說起這一次從武漢爆發的疫情,人們從一開始的漫不經心,到現在的焦急難安。這一次的疫情究竟要持續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呢?對於這個問題,不僅農民兄弟在問,一些企業家、工人、職工等都在問。

對於此問題,鍾南山院士也是在2月12日通過視頻做出了回應。他認為在2月的中下旬疫情會達到高峰,隨後通過大家的努力,有希望在4月份之前消滅疫情。也就是說,如果一切順利,疫情將在4月份之前結束。

若是題主在農村有房子,此時又被困在了城市裡,面臨著物價上漲的煩惱。眼下反正各大工廠開工上班的希望不大,若是題主不急著上班,可以想辦法回到農村去。不過各大農村眼下都已經封閉,外來人員是無法入內的。因此,恐怕題主還是隻能待在城市裡,等到疫情受到控制後,再做打算。

但是如果您處於湖北省,還是要待在房子裡不要出門。雖然眼下物價略有上漲,但是在一些疫情的重災區,每減少一次出門,便是在為自己負責。

眼下正是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需要我們每個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安心待在家中,相信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便是我們普通人能做的貢獻。


樂在三農


因為疫情的突如其來,年前回孃家看望父母的婦女、在外地打寒假工的學生、在外出差的商人統統被阻擋在他鄉,成了所謂的異鄉人。所以,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在問疫情還要持續多久啊?自己已經熬不住了!

針對這個問題,鍾南山院士認為疫情會在2月中下旬達到高峰,有望4月之前消滅疫情!這其實在告訴我們,這場疫情結束的日期不會太早,即便一切都按最好的結果發生,也可能要在4月份才能確定抗“疫”勝利。

本來是農村人,因為一些事沒能回農村。這導致題主認為花銷過大,熬不住了。我認為一切食物的漲幅它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在生命面前,多花點錢買來健康,還有什麼能比這更值得高興。

而且,我們在買菜的時候,要注意佩戴合適的口罩,並且我們要學會對自我衛生的清潔,從骨子裡做到對疫情的重視,切不可掉以輕心。在外地的我們,更應該注重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在疫病期間,我們能做到不出門就最好不出門。

在抗“疫”的關鍵時期,我們在外的人要配合當地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定不要給當地人民添麻煩。對於菜品價格的問題,我認為它的漲幅是短時期內的或者是有限度的,大家不要過於恐慌,害怕自己吃不起菜,無菜可吃。作為普通人,我們在家要做好自我隔離,把所有的溫暖和愛都傾注在家庭上,這樣我們就不會胡思亂想,更不會怕疫情還會持續多久,畢竟,感受到溫暖就是家的感覺!


星琴軒


今天2月19號。早上一覺醒來打開手機,習慣性的先去關注疫情方面的情況,

結果一下子就看到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們這裡解除交通限制了,

私家車不準上路半個月的時間,終於解除了,現在車輛可以自由出入小區,

並且,一些涉及到民計民生的店鋪可以開門營業了,包括飯店,

也就是說,接下來的生活,應該會慢慢的步入正軌了。

雖然進出市區的各個路口,還是不能自由通過,出去了就回不來,

但好歹,可以在市裡面自由活動,目前我們這個地級市沒有一例的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

這點還是比較安心的。


據說,農村進村裡的各個卡口都要求撤掉。

不能在設置關卡限制車輛通行。連續一週時間,

全國出去湖北外,基本上所有的地方,無論是確診病例還是疑似病例都在下降,

很多地方出現了零增長,也有很多省份都已經清零,

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但東西貴是沒辦法的事情,昨天去小區門口的小賣部買了一些肉

五花肉,從年前的24一斤一躍到了34一斤,排骨從原來的20多塊錢變成了30多,

還是非常次的排骨。雞蛋的價格變化不大。但雞翅什麼的都買不到新鮮的,

說是暫時停止各種活禽交易。


我估計,疫情在2月底很多地方應該都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3月中旬,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基本上都能恢復正常,

當然,湖北除外,希望越來越多的好消息出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