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復工復產要有主動思維

 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出現拐點,復工復產的話題讓許多企業手足無措。有的企業乾脆裁員、降薪,有的面臨停工、倒閉的無奈選擇。而原本靠春節贏得全年經營業績的餐飲、娛樂、旅遊、交通等行業,更是面臨生死般的糾結與抉擇。

  近日,政府高層提出了許多提振企業復工復產信心的政策措施。國務院在回應中稱,不同地區要根據疫情合理確定有序的復工復產,並不是要求所有地方一概復工復產,但也不能粗暴干涉企業復工復產。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表示,嚴格制止以審批等簡單粗暴方式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做法。2月15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國家知識產權局發佈十條政策措施,以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面臨的實際問題。許多地方也紛紛開出有個性的“藥方”,為企業復工復產清障。

  企業復工復產,需要政策上的支持、激勵,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減少企業因為疫情受到的衝擊。不過,企業不能因為疫情而悲觀絕望,而要積極做好復工復產的準備,有條件就復工復產,沒條件就創造條件積極應對復工復產。企業應樹立信心,拋棄依賴思想,改變傳統思維,變被動為主動,不坐以待斃,做足復工復產的前期文章,迎難而上,積極創造復工復產的條件,擺脫復工復產的困境,為企業發展和員工生活延續邁出堅實的一步。

  企業要根據自身特點和行業特點,審視當前及以後一段時間可能面臨的問題,排查不利因素,尋找突破、轉型和博弈取勝的元素,立足長遠,時刻準備復工復產;要根據人員配備、車間設置、產品類別、產品加工生產步驟等,區別對待復工復產,不必搞一刀切。比如,可以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改造、機器維護,調劑資金力量,組織生產轉型,降低疫情衝擊的影響,避免全體員工因歇工、待業和收入降低引起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