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雲:抗“疫”中有我的身影孩子們就不會孤獨

陳青雲:抗“疫”中有我的身影孩子們就不會孤獨

本網訊(雷倩 薛寶國)歲末年初,一場來勢洶湧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武漢,席捲全國,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攻堅戰正在全面打響。全國上下,各行各業的人們從歡樂祥和的春節以不同的方式迅速投入到這場戰鬥中,新蔡縣澗頭鄉中心小學教師陳青雲就是其中的一位。

陳青雲:抗“疫”中有我的身影孩子們就不會孤獨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她雖不在衝鋒陷陣的第一線,但她卻以自己平凡的言行詮釋和踐行著人民教師抗擊疫情所肩負的職責和使命。“每天早上我要把自己對學生的叮嚀用最恰當的文字發送到班級群,有時有特別好的文章也會推薦給家長們看,讓他們指導孩子來讀。”陳青雲談起自己的工作,眼神中總會透露出燦爛的光芒。疫情發生以來,她總會通過微信、短信等網絡渠道讓學生了解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引導孩子們知道怎樣戴口罩、消毒和正確的洗手方法,還教育孩子們要懂得國家遭遇災難的時刻,許多中華兒女都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要向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們致敬,要讓孩子們從小在內心就埋下正義、愛國的種子。

陳青雲:抗“疫”中有我的身影孩子們就不會孤獨

“陳青雲是個熱心腸的人,什麼事情只要給她一說,沒有掉到地上的。”這是同事們對陳老師的評價。大年初二,她剛接到校長在工作群發送的排班護校消息,便自告奮勇地報了名。因為她家離學校比較近,交通便利,而其中有些有值班任務的老師,由於離學校較遠、出行不便,就肯請她幫忙,陳青雲總會很爽快地答應他們的要求。在她看來,比起那些身處災區的醫護人員,她只需每天站好一班崗,做好流動人員記錄,負責校門口及周邊消毒,並提醒偶爾外出的人們減少外出和人員聚集等,做這些工作真的算不了什麼!人生至簡,大愛無言。而她就是這樣默默無聞地在用自己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

陳青雲:抗“疫”中有我的身影孩子們就不會孤獨

“孩子們沉浸在美妙的故事當中,有時候一本書一天的時間就能讀完。他們每天在班級群裡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可開心了。”雖然已是假期,陳青雲卻始終惦念著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這件事,為了讓孩子們在假期中學有所獲,陳青雲推薦了優秀童書讓學生在家閱讀,並要求孩子們動手製作讀書記錄卡,每天完成一份。讀書記錄卡上可以積累好詞好句,還可以梳理故事梗概。除了閱讀是每日必做的功課,她還堅持對學生們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學習訓練,自己專門買了用於閱讀訓練的小冊子,每天把一個閱讀片段另外加上一個句式訓練做成課件發送到班級群裡,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靈活處理作業,既可以口頭作答也可以書面作答,形式靈活多樣,很受學生們歡迎。

“學生不能到校上課,但咱不能讓孩子們的學習耽誤了。”面對疫情仍在不停蔓延的嚴峻形勢和學校延時開學的特殊情況,陳青雲十分焦急,剛好縣教育局在全縣組織開展了“停課不停學”的活動,說幹就幹,她在原定的假期學習計劃基礎上,又每天指導學生家長及孩子怎樣利用學習平臺進行網課學習、如何預習、書寫作業等。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做好這一切對陳青雲和家長來說確實是個巨大的挑戰。沒有教科書,電子課本有的家長也不會用,甚至有的學生家中根本沒有網絡。雖然所有的困難都擺在眼前的,但自己決不能讓困難給嚇倒,一切要從頭學起,於是不斷從電腦和手機上進行截圖、搜錄音、轉發有價值的信息便成了陳青雲每天的必修課。工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孩子們都學會正確的使用網絡進行學習了。針對網上作業批改的難題,她一改以往書面日記的方式,讓學生用口頭通過微信語音轉文字來表達,這樣既節省了學生的時間,她也能在第一時間對孩子們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只要是發到班級群的日記,同學們都能看到,這對大家來說又是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

“陳老師為了上好網課,可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有時忙起來,她連自己的孩子都顧不上。不僅如此,她還號召組織學生給疫區人民和防疫勇士們寫一封信的活動,這些力所能及的愛心助力行為,不僅溫暖了很多師生家長的心,同時也弘揚了正能量,樹立了同學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儘教師一份職責,換學生一片安心。雖然陳老師做的工作都很普通,但就是這普通的工作卻見證了她的高尚和不平凡。”澗頭鄉中心小學校長孫紅霞談起陳青雲,言語中充滿了肯定和讚揚。

“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只要看到孩子們能在自己的教育引導下,安心在家學習、健康快樂生活,我覺得比啥都值,我再苦再累都是心甘情願的。”面對大家的讚揚,陳青雲總會這樣淡淡的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