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最严疫情防控令之后,这些行为触犯法律,请勿以身试法

观点摘要: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依法行事,在法治诡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本文梳理了防控中常见的具体问题,并进行简要阐释解答,从而帮助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疫情。


「抗疫」最严疫情防控令之后,这些行为触犯法律,请勿以身试法

2月18日,武汉市委下发了《关于依法全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的决定》,十条内容明确规定了各行各业各部门的职责,被网友称为"最严疫情防控令"。

「抗疫」最严疫情防控令之后,这些行为触犯法律,请勿以身试法

1.拒不配合防控令将自讨苦吃

疫情防控过程中,拒不执行在紧急情况下相关部门做出的决定、命令、规定的,不服从警戒现场防控措施,阻碍执行公务的,将涉嫌妨碍公务罪。

对拒不配合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尽管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构成妨害公务罪。对强行冲卡的,从重处罚。

「抗疫」最严疫情防控令之后,这些行为触犯法律,请勿以身试法

2.确诊或疑似患者不得拒不配合隔离治疗

已经感染或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人员,拒不执行卫士防疫机构依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不配合隔离治疗等行为,将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抗疫」最严疫情防控令之后,这些行为触犯法律,请勿以身试法

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冠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违法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传播严重危险的,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最,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抗疫」最严疫情防控令之后,这些行为触犯法律,请勿以身试法

3.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不得肆意妄为

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不得故意到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区,甚至向他人吐口水等,可能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抗疫」最严疫情防控令之后,这些行为触犯法律,请勿以身试法

重庆一大龄女子朝电梯吐口水,网络图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最高可判处死刑。

4.编造传播谣言者将依法严惩

编造、故意传播关于新冠肺炎的虚假恐怖信息,明知是虚假恐怖信息,帮助他人散布、传播等行为,将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或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抗疫」最严疫情防控令之后,这些行为触犯法律,请勿以身试法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法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最高可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

「抗疫」最严疫情防控令之后,这些行为触犯法律,请勿以身试法

5.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者将严惩不贷

疫情防控工作中,负有组织、协调、指挥、灾害调查、控制、医疗救治、信息传递、交通运输、物资保障等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将涉嫌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罪。

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以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抗疫」最严疫情防控令之后,这些行为触犯法律,请勿以身试法

法国贵州旅游营销中心捐赠的医用外科口罩,网络图

6.公用的口罩、消毒液万万不可私用

将专用于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灾害的救灾、救济等款物挪作他用,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受到重大损害的,将涉嫌挪用特定款物罪。

挪用用于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灾害的救灾、救济等款物,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定罪处罚。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抗疫」最严疫情防控令之后,这些行为触犯法律,请勿以身试法

网上抹黑医护人员谣言,网络图

7.医护人员侵犯不得,更伤害不得

疫情防控期间,恶意中伤、无端谩骂职责,甚至伤害医护人员的行为,将涉嫌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医护人员身处防疫一线,日夜坚守岗位,不仅辛苦而且感染风险最高。就医或者防疫过程中弄个,对医护人员的侮辱、诽谤、人身伤害等行为,都可能面临刑事制裁。寻衅滋事行为造成医护人员伤亡的,同时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依照处罚较重的犯罪定罪,最高可判处死刑。

「抗疫」最严疫情防控令之后,这些行为触犯法律,请勿以身试法

朋友圈倒卖口罩,网络图

8.倒卖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要不得

疫情期间,以数倍价格倒卖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哄抬物价等行为,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最高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抗疫」最严疫情防控令之后,这些行为触犯法律,请勿以身试法

9.刻意隐瞒、虚报、乱报、缓报将严肃问责

缓报、漏报、瞒报、谎报疫情信息,或授意、指示、强令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疫情信息的,造成传染范围扩大或加重疫情的,将涉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情节严重的,以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定罪处罚。最高可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