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召開疫情防控工作第八場新聞發佈會


吉林省召開疫情防控工作第八場新聞發佈會

2月18日,省政府新聞辦疫情防控人社、醫保領域民生主題新聞發佈會在省政務大廳召開。發佈會上,省人社廳、省醫療保障局分別介紹了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

疫情發生以來,省醫療保障局強化責任擔當,不折不扣落實保障政策。全省13個統籌區對承擔救治任務的75家定點救治醫療機構,超常規提前預付醫保基金,並對確診患者醫療費用單列預算,不受總額預算指標控制。截至目前,據初步統計,全省提前預付醫保基金總額達1.22億元,全省確診患者治癒出院的已發生醫療費用為44.5萬元。對衛健部門確認的確診和疑似患者,使用符合診療方案的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原醫保基金不予支付部分全部臨時納入醫保基金甲類支付範圍。對確診、疑似患者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實施綜合保障,打消患者就醫顧慮。因受疫情影響未按時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的患者,先享受醫保待遇,後補辦補繳。異地就醫患者無需轉診轉院及備案手續,先救治後結算,按參保地同級醫療機構支付比例執行。

疫情發生後,省人社廳快速反應,優先保障醫療防治一線需要。從速辦理特殊時期工傷認定。對因履行工作職責而感染新冠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開通工傷認定“綠色通道”,做到快審、快鑑、快認。同時,省人社廳還持續加大地方政府主體責任落實、技能培訓、重點群體幫扶等工作力度。

全省人社系統高度重視維護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及時明確特殊時期勞動關係政策。第一時間轉發人社部《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對疫情防控期間加班生產、延長假期和新冠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不能正常到崗工作職工的工資待遇、勞動關係、工時安排等問題進行了明確。疫情發生後,全省人社系統注重強化資金支持,著力減輕企業負擔。進一步加大失業保險基金援企穩崗返還力度。在去年以來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6.3億元基礎上,適當放寬認定標準,將受疫情影響的參保企業納入支持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