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遊玩時,注意收到了哪些信息?

Wenjieqianwen


好久沒有帶爸媽出去遊玩了,本來過年想帶著爸媽一塊去遊玩,誰知出現這種病毒,道路、景區、飯店都被封了,當然話說回來,為了家人,為了社會還是在家待著,等待疫情過去,帶他們去遊玩。


努力的小旺仔


爸爸媽媽這一輩子省吃儉用。為了兒女一直過著緊巴巴的日子。

  • 去年夏天正好有假就帶他們跟旅行團去了趟大西北。一路上倆人跟小孩子一樣笑得合不攏嘴。跟團裡其他的老人家聊得可開心了。可是因為旅行團有要自費的項目,一看到要出錢。老人家就肉疼了,說這划不來,那划不來。嚷著不該出來玩。

閒暇有空帶他們吃了一點當地的小吃,也一直說不好吃又貴的話。單時我心裡有些不舒服,想著帶你們出來玩,費時費力還不討好。總之旅行不是很愉快。想著下次再也不帶他們出來了。轉折來了。回來之後,一碰到他們玩的朋友或是鄰居,有意無意的他們就會聊這次的旅行,說看到的景色,吃到的美食。連旅途中碰到的人都戀戀不忘。看他們說的時候是那麼開心😊,眼睛都是亮的。還那麼自豪。原來他們不是不喜歡出去玩,也不是不喜歡吃美食。只是心疼自己的兒女花了錢捨不得。所以趁父母還年輕走得動,帶他們出去多看看。要知道樹欲靜風不止,子欲養親不待。


zxp730526


首先是目的地。

帶父母旅遊,目的地選取很重要,先看時間,如果時間短的話,比如只有兩三天,那省內遊、周邊遊最合適。如果時間長,比如一個星期以上的話,可以考慮去省外,儘量去有名點的地方,能讓他們在熟人面前有吹噓的資本,這個很重要!

目的地的選取一定要考慮父母的身體因素,比如是否會過敏、高反啥的,體質不耐寒,那就得考慮別去太冷的地方。有的地方可能你覺得很不錯,但一定要徵求父母的意見,他們表面可能不會提出異議,但你自己得會察言觀色。

交通

可選性很多,或許自駕是最好的選擇,但也得看情況,如果正值旺季,目的地可能人會很多,那就別自駕了,這樣只會讓父母受罪。

如果是火車、汽車、飛機等,一定要提前買好座,同時要考慮父母能否坐飛機,會不會不適應,長途火車一定要買下鋪,這點很重要。

出發準備

一般的生活用品肯定要帶全,另外,泡麵、火腿、饃片啥的最好也準備上,有時候遇到食物不可口,這些絕對能派上用場,甚至能抵一頓大餐!

還有鞋子,如果去的地方會爬山,那最好給他們準備一雙專業步行鞋。

自己要背個包,把所有常用的東西都裝進去,雨傘、水杯、充電器啥的。

住宿

這個肯定得提前訂好,不可能說到地讓老人家陪你一家一家找。最好找品牌酒店,這樣隔音、熱水、環境啥的都有保障。

住宿中要考慮會不會有蚊子,插線孔夠不夠,要不要帶蚊香和插線板、電吹風、晾衣架。

到了酒店先幫父母連上wifi,教他們用房間的設施。

走的時候父母如果要帶走一次性洗漱用品,當做沒看見。

晚上睡前一定要跟他們說好第二天的行程,好讓他們有所準備。

行程中

自己估摸走路的時間,到了一定時間要說自己累了,讓大家都休息一下。

如果他們想幫忙拿些行李,直接答應,別墨跡。

買東西儘量網上支付,掏錢多了他們也會心疼。如果父母執意買單,由著他們來。

碰到想買的東西,別猶豫,父母當中起碼有一個是砍價高手。

每到一個地方,和父母合影,幫他們合影,以後你出門工作,這是唯一留給他們的念想。

遇到特定地點,有特殊規則,一定要提前說清楚,比如哪裡不能吸菸,哪裡不能停留等等。

飲食

儘量找大眾口味,如果遇到當地特色,一定要考慮父母的飲食習慣,能不能吃這些東西。

如果遇到陌生的食物,父母不願意嘗試,一定要說服他們,或許他們會喜歡上的。

碰到你們喜歡,父母接受不了的食物,要幫他們消滅,不然他們肯定會心疼。

回到家以後,把東西都整理好,包括景區門票,照片等,然後發給他們,最好洗出幾張留作紀念。

當然現在非常時期,能不出去還是不要出去了,疫情過去了慢慢再去


添添一樂


帶父母出行,是做兒女的孝順的表現,能滿足他們的心願,趁著身體還好去看看那些夢想的地方。

首先,要和父母溝通,他們想去哪些的地方,這樣會好點。

有些兒女是帶著父母去他們自己想去的地方。

舉例1:去了好多次歐洲,經常會看到有兒女帶著老人跟團去歐洲。說實話有些時候老人是在受罪,不是享受。在意大利的小鎮的餐廳吃飯,來了一家人,是跟著旅行社來的,在小鎮有2個小時自由活動時間,全家都不懂英語,沒法點菜,後來叫來了導遊。全是西餐,意麵、披薩、牛排等等,老人根本吃不慣。他們點了一桌子吃的,沒吃幾口就走了,先不說浪費,老人肯定沒吃飽。飛機上也是,10小時的經濟艙,不是所有老人都能承受的。

舉例2: 在從哥本哈根飛回北京的時候,有一位中國的老人突然身體不舒服,還挺嚴重,結果飛機急尋醫療人員,最後7個小時,老人是躺在過道的擔架上度過的,極其痛苦。

所以,無論去哪,尤其是長途,一定要評估老人的身體狀況,這裡建議大家,不是老人覺得身體沒問題就可以的,兒女要根據老人的慢性病和體能等情況決定。即使可以去,有一些常用藥還是要帶的。

其次、老人出去玩,不是給年輕人帶孩子的,不排除有的年輕人帶父母去玩,是給他們看孩子。有經濟條件的還好,搞個自由行,時間充裕,住的也好,不趕時間。如果是跟團就太辛苦了。

第三、帶父母出行要放慢節奏,他們腿腳慢,彆著急,等等他們。他們喜歡吃熱的,軟乎的,點菜要注意。吃完飯,別急著走,緩緩。經常問問他們是否累了,累了就送他們回酒店休息,年輕人去玩。

第四、和父母溝通的好機會。平時忙,出去玩,正是和父母好好溝通的好時機。

第五、給老人多拍點照片,記得回來後,給他們看看照片,洗出幾張放在房間裡。尤其老人和隔代人的照片,他們最愛了。

第六、有耐心,他們不經常出門,尤其是坐飛機,給他們繫上安全帶,告訴他們起飛會耳朵不舒服,可以嚼個口香糖。

總之,帶父母出行時讓他們去享受,從這個出發點計劃旅行就對了。



工業旅遊賽德


籌劃著五一帶父母出去旅遊呢。和爸媽一起去玩,首先是放鬆,我們可以暫時離開工作紛擾,父母也可以開始另一種家庭生活;其次是盡孝,以前沒有能力帶父母出行,而現在父母卻無法走得太遠,可以帶他們去周邊遊,畢竟各種環境相對熟悉,父母也不至於太累;再次是交流,正好在這小長假多跟父母聚聚、聊聊,嚐嚐以前沒嘗過的周邊美味;最後是健身,讓父母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看看外邊兒的天地,宣肺練腿,舒活筋骨,抖擻精神。


蒙城龍翔影視匯


一切以爸媽的感受為最高指導方針,不能餓著、不能摔著、不能氣著。

這三件事直接影響到爸媽的身體,而沒有什麼是比健康更重要的,在旅行途中就更是重中之重。簡而言之,你要按照父母的生活習慣,安排好一日三餐,不能讓老人捱餓。你要格外留意爸媽走路或是搭乘各種交通工具的安全,不能意外受傷,老年人很怕摔,很多身體問題都是摔一跤引發的。更不能和父母吵架發脾氣,傷了爸媽的心。

具體來說,只要你在出發前和旅行途中,仔細地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做好準備和規劃,就能讓爸媽擁有一次心滿意足的旅程。


待你情歸


首先會跟爸爸媽媽商量去哪裡旅遊,徵求他們的意見。然後要合理安排行程,跟團還是自駕?要注意行程不能太累,畢竟老人年齡大了,旅遊應以休閒為主,還有把行程中住宿、吃飯等提前規劃好。總之,帶父母出去旅遊一定要讓家人體驗舒適感,安全感,和諧感。





paradiseliu


很慚愧,只有一次來瀋陽的故宮溜達了一圈!總說要給父母最好的生活,要給他們蓋個大房子,帶他們旅遊,經常接到我身邊來待著,但一樣做不到!很難過!我設定目標在2022年來臨之前,完成這些願望!


水淼淼3


沒結婚前就想帶著爸媽去旅遊,現在都2個孩子了還沒行動過,很慚愧慚愧。帶著父母旅遊一定要注意安全,根據身體狀況出行,年齡大的話可以短途,也可以問問父母最愛去哪。

今年帶父母孩子去海邊。時間都去哪了



時家的英子


目前疫情期間就不要出去了,待在家好好陪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