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為什麼不用雞消滅蝗蟲?

用戶7277064056546


巴基斯坦還真不缺雞,但是他的這些雞都是蛋雞。巴基斯坦總理曾推出“養雞扶貧”項目引發爭議。

一千隻新生小雞發出的嘰嘰喳喳的叫聲充滿了整個房間,技術人員把它們從孵化托盤裡取出來,注射雞瘟疫苗,撿出那些有缺陷的,然後把身體健康的小雞裝進塑料容器。接下來,這些小雞會被運往政府農場,在那裡“長大成人”。 這一整套流程,每週會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拉瓦爾品第市的家禽研究所裡重複兩次。

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宣佈啟動一項全國性的扶貧計劃,其內容很簡單,向國內幾百萬戶貧困家庭,尤其是農村婦女,每戶提供5只母雞和1只公雞,讓這些貧困人口可以賣雞蛋賺錢。同時巴基斯坦有40%多的幼童生長髮育不良,生長緩慢,國家也是為了緩解這個問題。

▲巴基斯坦後院養雞計劃



但伊姆蘭•汗推出“後院家禽項目”遭遇了不少嘲諷的聲音,但多年來,他們一直想方設法培育適宜家庭後院養殖的雞苗品種,也一直積極的實行著這項計劃。

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鬧蝗災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蝗蟲的數量估計有4000億隻,而且已經在這兩地開始產卵孵化,到了夏天,預計數量會達到原來的500倍。

用雞來消滅蝗蟲,巴基斯坦肯定是想過而且實施過,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因為雞是下蛋的雞,一直被圈養著,它們害怕驚嚇,害怕有動靜,一有驚嚇就容易生病並且容易死亡。而且這些蝗蟲都是成蟲,不是還不會飛行的若蟲,飛行速度非常快,雞很難追上他們。

再就是這些蝗蟲,因為聚集暴躁,它們體內會分泌一種有毒的物質,雞吃了以後,身體不適應,甚至會被毒翻。而且一隻雞消滅的蝗蟲的數量非常有限,所以對4000億隻蝗蟲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可能會出現蝗蟲消滅不了,雞已經承受不了,甚至損失慘重的情況。



▲鴨子部隊滅蝗

2000年,我國新疆北部發生特大蝗災,立下汗馬功勞的是鴨子。通過實踐發現雞在治蝗方面的效果並不好的時候,就開始讓鴨子上陣了。

當時新疆沒有那麼多鴨子,但是浙江有,國家從老百姓手裡買了3萬隻鴨子,空運並投放到新疆草原進行滅蝗,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同時也運用了其他的動物部隊,比如新疆粉紅椋鳥,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新疆粉紅椋鳥滅蝗

在第2年,也就是2001年,為了防患於未然,為了徹底消滅蝗蟲產下的卵,即以後發育成的若蟲及成蟲,特意養殖了近七八十萬只雞鴨,這就是未雨綢繆。

歷史漫談君覺得用這種方法是最適合的方法,不會產生後期不良的反應。那麼如何應對蝗災呢?

首先,在大旱大澇的年份容易產生蝗災,因為這樣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蝗蟲的繁殖以及生長,所以在這樣的時候要特別做好防範工作。



▲空中撒藥滅蝗

其次,在不得意的情況下,可以配合空中撒藥的形式進行,但是要控制好度。這樣雖然把蝗蟲消滅,但是容易對食用蝗蟲的鳥兒等產生不良反應,後期對生態平衡產生影響。

再次,用動物的趨光性可以點燃篝火,也可以在蝗蟲前進的路徑上挖下巨大的壕溝,讓蝗蟲自投羅網。然後人類再採取有效的措施把他們捕殺。當然這些呢,要求蝗蟲不是很多的情況下。

最後,現在國際上已經向印度巴基斯坦伸出了援助之手,專門劃撥了七八十萬美元用於治蝗。同時通過網絡等方式可以向國際上求救各國的治煌經驗,眾志成城,相信一定能夠打贏這場蝗蟲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