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春韭遇到脆嫩的豆芽,重要的不是相遇而是相知相伴

“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

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东风解冻,散而为雨,

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

气象意义上春天正式到时了。

雨水节气,春韭遇到脆嫩的豆芽,重要的不是相遇而是相知相伴

雨水节气亦有文人墨客诗词为证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雨水节气,春韭遇到脆嫩的豆芽,重要的不是相遇而是相知相伴


明天就是雨水了,雨水也是24节气当中第二个节气。雨水的日子一般在公历的2月18日到20号,也就是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前后就是雨水节气。到了雨水节气南方地区如江南地区的大多数地方都是一幅早春的景象。北方依然是寒冷天气,尤其东北地区,还是大雪纷飞,白茫茫一片的景象,气温还是在零下10度左右,所以南北气候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

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会的春雨对于南方地区的农作物生长非常重要,记得2006年正月十六从山东长岛出发开车去江苏南通,记得是八百多公里,山东这边大雪纷飞,一路上从寒冷冬季过渡到春意盎然,到了南通,菜园里的小油菜、韭菜绿油油的可以采摘下来炒着吃了。

雨水节气,春韭遇到脆嫩的豆芽,重要的不是相遇而是相知相伴


到了南通,刚抽芽的青葱,加上少许鲜酱油,一点大油,喷香的阳春面连吃好几碗;这个季节到了四川,脆嫩的春笋,加上几片薄薄的腊肉,就成了一道巴适得好菜。

到了东北,蘸酱菜在这会吃才最有魅力,黄瓜、小葱、香菜、青萝卜、干豆腐、生菜、再来点野菜婆婆丁那就更完美了。现炸的鸡蛋酱往桌上一端,什么排骨什么鸡啊,都瞬间变成陪衬了。当然这得是东北人的饭桌才有的景儿,到了北京炒三丝该上桌了,头茬的嫩韭菜,脆脆的绿豆芽,豆皮切成小细丝,再来点细粉丝,讲究的再弄点肉丝,要是再有两张春饼,嘿,倍儿讲究!

雨水节气,春韭遇到脆嫩的豆芽,重要的不是相遇而是相知相伴


炒三丝

需要食材:猪肉50克、绿豆芽300克、韭菜

20克、干豆腐1张(薄豆皮)、葱姜蒜少许

需要调料:盐2克、味精2克、鸡精2克、十三香1克、胡椒粉1克、香油1克

制作过程:

1.绿豆芽清水浸泡冲洗漂净,沥干水分。

雨水节气,春韭遇到脆嫩的豆芽,重要的不是相遇而是相知相伴


2.猪肉切成丝,韭菜摘洗干净切成寸段,干豆腐切成细丝开水烫过控干水分备用。葱切成葱花,姜去皮切成姜末,蒜切成蒜片。

雨水节气,春韭遇到脆嫩的豆芽,重要的不是相遇而是相知相伴


3.炒锅上火烧热,放入色拉油烧热,放入猪肉丝炒至变色,放入葱姜蒜十三香炝锅。

雨水节气,春韭遇到脆嫩的豆芽,重要的不是相遇而是相知相伴


4.放入绿豆芽大火爆炒至断生,放入干豆腐丝翻炒均匀。

雨水节气,春韭遇到脆嫩的豆芽,重要的不是相遇而是相知相伴


雨水节气,春韭遇到脆嫩的豆芽,重要的不是相遇而是相知相伴


5.放入盐、味精、鸡精、胡椒粉调味,放入韭菜段大火爆炒,淋入香油即可出锅。

出品图

雨水节气,春韭遇到脆嫩的豆芽,重要的不是相遇而是相知相伴


技术总结

一、绿豆芽买回来以后要漂洗干净,漂去豆皮子。绿豆芽不要焯水处理,有些朋友喜欢焯水,如果做凉拌菜可以。炒豆芽千万不要焯水,焯水之后的豆芽脆感就没有了,而且炒的时候会特别爱出汤,炒出来也不好吃。

二、绿豆芽要大火爆炒,厨师界有句老话叫七步菜,就是豆芽下锅后,离火走七步豆芽就炒熟了。可见对于火力的要求蛮高的,家里面大多火力很弱,可将肉丝炒好后放到一边,大火烧锅至快冒烟,放入少许底油放入绿豆芽爆炒断生后再与肉丝同炒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炒出来想要的效果,达到豆芽脆嫩的口感。

三、干豆腐丝需要汆烫之后再去炒,否则会有豆腥味,而且会比较干硬,汆烫之后既去味又使干豆腐丝回软。

雨水节气,春韭遇到脆嫩的豆芽,重要的不是相遇而是相知相伴


四、韭菜要最后下锅,因为韭菜很好熟,不需要过度爆炒,断生为好,韭香味才浓郁。如果炒过了,反而有一股迂腐的味道,而不是韭菜的香气了。

六、炒三丝也可以放入粉丝,如果再摊一个鸡蛋饼扣在炒三丝上面,就成了老北京炒合菜,又名合菜盖帽。

春韭菜鲜嫩,绿豆芽脆爽,但只有在恰当的时间相遇才能碰撞出火花,而入料无需复杂,简单调味方显食材本味,小时候母亲做菜只以粗盐调味,一样鲜香美味。菜炒的好吃,不在于调料的复杂,火候的掌握需恰到好处,其实烹饪好一道菜,对于火候的把控尤其重要,熟悉食材特性方能给足火力拿捏火候,火候正确,食材质感凸显出来,咸淡合适,炒菜不过如此。

感谢阅读,我是今天菜不咸,超级喜爱美食的餐饮人,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加我,欢迎探讨炒三丝的做法,想了解更多做菜小技巧和餐饮行业知识可留言交流,有不同的建议或做法也可以评论区留言,互相学习,再次感谢支持!【原创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