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防疫,我們不“多事兒”社區能安全嗎?

九江新聞網訊 湖中社區的住戶將近6000戶,其中流動人口居多,隨著返程高峰的到來,社區書記盛曉燕腦子裡的弦繃得更緊了。疫情期間,兩條底線不可碰觸;車輛進出和人員進入小區必須登記;二是疫區返潯人員居家隔離期間,不得隨意外出。“社區每個人都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盛曉燕說。

湖中社區所轄28個小區,還有6個是無物業小區,面對疫情社區,以黨員志願者、社區工作人員、物業保安組成的疫情防控隊伍,每天24小時堅守門崗卡口,測體溫、做登記。

社区防疫,我们不“多事儿”社区能安全吗?

此時黨員報備群、居家隔離群,每天一睜眼盛曉燕就關注群裡的消息,一方面關注居家隔離者的身體狀況,瞭解他們有無發燒、咳嗽等症狀,另一方面,要根據居家隔離人員的訴求,隨時隨地跑腿,為他們解決採購生活必需品,解決外賣快送最後的幾百米距離。從疫情防控執勤開始已經數不清她和同事們買過多少趟菜了,有次遇上居民退菜,認為應該到菜場採購,不接受超市購買的。每當這時也只能自己默默忍受,發脾氣也只能相互置氣還會影響眼下工作的進度。把菜品送到樓道口每次都默默地把垃圾拎下樓。

社区防疫,我们不“多事儿”社区能安全吗?

下雨天崗亭值守的黨員先鋒隊隊長林海遇到蠻不講理的人,“就不願意登記,嫌麻煩對我們罵罵咧咧,說我們多事,各種的登記太嚴,可我們不事多,社區能安全的了嗎?”

如今是防疫防控的關鍵期一刻也不能鬆懈,社區的居民看在眼裡,家住誠盛御景小區居民胡蹤鋒主動打電話要求做志願者,只為分擔一點工作人員的壓力,“我看到他們實在是太累了一天24小時值班,我只想幫著分擔一點點,我特意問到社區的電話打來的”。“只想讓她們防護的再安全一點”,轄區一名不願留下姓名的大姐給社區捐贈了上百個口罩,暖心的一幕還有很多……從春節以來防疫工作開始以來幾乎是加班加點,一天三餐方便麵和做不完的工作是社區工作者的日常,哪怕就是元宵節也是如此,好心的物業老周看見社區辦公室亮著的燈送來一碗湯圓,大家用杯子分著吃,元宵節在防疫的加班中度過。

疫情發生至今,社區工作者和基層黨員群眾的點點滴滴,可圈可點,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那驚人的力量,而這場戰“役”我們必將勝利。(向陽街道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